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原卷版).docx
    • 解析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解析版).docx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原卷版)第1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原卷版)第2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原卷版)第3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解析版)第1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解析版)第2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解析版)第3页
    还剩4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2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考查角度 整体性原理分析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7
    考查角度 地形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9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0
    考查角度 生物与地理环境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2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3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5考点二 植被与土壤 18
    考查角度 植被分布及影响因素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8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1
    考查角度 植被演替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6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8
    考查角度 土壤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9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30
    考查角度 冻土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36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37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39
    考点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44
    考查角度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44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46
    考查角度 垂直地带性(雪线、林线)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47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50
    考查角度 地方性分异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54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57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57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查角度 整体性原理分析
    (2023·全国新课标卷)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B.大气含氧量低C.蒸发弱D.太阳辐射强烈
    2.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2023·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森林茂密,但多为结构相似的低龄次生林。该地区林冠层主要由松树组成,光线可穿透到地面,促进了林下植物生长,这些植物富含油脂,野火风险很高。研究人员在该地区开展了一项火灾应对试验项目,图左示意试验区位置,图右示意项目技术方案。
    (1)说明该地野火高发的原因。
    (2)据图描述该项目技术方案,并分析这些策略对林下自然环境的影响。
    (3)列举该方案的推广条件。
    考查角度 地形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2022·全国甲卷)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 )
    A.提供水源B.挡风保暖
    C.食物丰富D.围猎场所大
    5.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
    A.降水较多B.蒸发较弱
    C.温度较高D.径流较少
    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地形影响宏观气候
    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②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③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
    ④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⑤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地形雨),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2)地形影响局部气候
    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影响局部气温。海拔、坡向、地形类型→气温(高低、变化)
    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的阴坡和阳坡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山体迎风坡和背风坡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背风坡空气下沉增温、空气干燥,易形成焚风效应。如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大,气温低;冬季风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高。
    地处盆地、谷地,热量不易散失,气温高。
    ②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坡向、海拔→降水(多少、变化)
    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
    ③影响光照、温差、风。坡向、海拔、山脉走向等→光、温差、风力
    地势高,光照充足,紫外线强;地势高,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狭管效应)。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
    ②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
    ③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
    ④地形影响河道剖面,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V”字型,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型。
    ⑤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
    ⑥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3.地形对土壤的影响
    (1)坡度:坡度大,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水土流失严重,很难发育成深厚和肥沃的土壤(土层厚度、土壤肥沃)。坡度小,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影响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2)坡向:阳坡温度状况较阴坡好,水分状况较阴坡差,发育的土壤也存在差别。
    (3)海拔:影响土壤的垂直分异。
    4.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1)坡向:
    影响植被类型: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如冷杉。
    影响植被分布的海拔:同一山体同一垂直带阳坡分布的海拔高于阴坡。
    (2)地势起伏——垂直分异规律(立体农业)
    考查角度 生物与地理环境
    (2022·全国甲卷)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
    A.缺乏鼠类食物B.冷空气易集聚 C.地下水位高 D.鼠类天敌多
    (2023·湖南卷)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润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2021·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区系指不同的生物种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生物总体。同一生物区系的分布范围大体与具有某一特征的自然环境相联系,反映其发展进程与古地理或现代自然条件的关系,下图为世界海洋动物区系部分分区图。
    比较甲乙两区域,指出海洋动物种类较多的区域并简述其种类较多的原因。
    考向1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
    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严重,导致土壤有机碳流失较多。研究表明,栖息在高寒草地的高原鼠兔的干扰(干扰方式主要有觅食、堆土、挖掘和穴居)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碳流失的影响较大。但也有学者认为,高原鼠兔适度的干扰可促进土壤中的碳循环,从而有利于有机碳的累积。下图为高原鼠兔对有机碳流失的影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秃斑进一步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条件差B.植被覆盖低C.地表温度低D.风化作用强
    2.高原鼠兔适度的干扰可促进土壤中的碳循环,推测主要的干扰方式是( )
    ①觅食 ②穴居 ③挖掘 ④堆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赫尔曼德河发源于兴都库什山脉中部,河流下游汇入哈蒙—赫尔曼德湖、哈蒙—普扎克湖、哈蒙—萨巴里湖,形成了罕见的内陆淡水湖群,合称为哈蒙湿地,连接哈蒙湿地与盐沼的甲河为季节性河流。20世纪90年代哈蒙湿地开始萎缩。左图为哈蒙湿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赫尔曼德河源头逐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示意图。
    利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近年来哈蒙湿地的变化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
    考向2 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地处中亚北部哈萨克斯坦气候干旱,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调查发现该地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科学家研究预测,即便是气温、降水无明显变化情况下,未来该地牧草分布状况可能发生改变。完成下面小题。
    4.相对于缓丘,河谷的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河谷( )
    A.降水较多B.地下水多C.温度较高D.蒸发较弱
    5.推测未来该地牧草最近一次的变化( )
    A.缓丘稀疏,河谷稀疏B.缓丘葱郁,河谷葱郁
    C.缓丘葱郁,河谷稀疏D.缓丘稀疏,河谷葱郁
    6.影响未来河谷牧草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B.热量C.土壤D.光照
    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7556m。野生水鹿和家养牦牛是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常见动物,均以草为食。图示意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区水鹿和牦牛的活动率。完成下面小题。
    7.野生水鹿与家养牦牛活动率最高的区域主要植被为( )
    A.山地硬叶林B.山地针叶林C.山地针阔混交林D.温带草原
    8.导致草甸区野生水鹿活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寒冷期长,生存条件恶劣B.草甸植被,缺少食物来源
    C.牦牛众多,觅食竞争太大D.海拔较高,大小碎石遍布
    考点二 植被与土壤
    考查角度 植被分布及影响因素
    (2022·湖南卷)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
    ①海拔
    ②土壤含水量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土壤含盐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
    A.胡杨涵养水源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
    C.地下水埋深浅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
    3.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土壤有机质减少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
    C.土壤含盐量增加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
    (2021·全国乙卷)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一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
    A.整体向北移动B.整体向南移动C.面积扩大D.面积缩小
    5.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
    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B.目前基带气温高
    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D.冰期基带气温高
    植被分布的影响因素
    (1)在自然环境要素中,对植物影响最大的是气候,主要包括热量、降水、光照、风等。
    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茂盛,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如热带雨林植物群落结构丰富;
    细分:热量、水分、光照等因素影响植被的分布
    ①热量充足的地区、水分满足植物生长,降水丰富,降水量在400 mm以上,分布着森林植被;
    ②热量充足的地区、降水较少的半干旱地区,分布着草原植被;200~400 mm为草原;
    ③热量充足的地区、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分布着荒漠植被,在200 mm以下为荒漠;
    ④热量充足的地区:植被常绿;热量不足的地区:植被落叶或者针叶。
    垂直结构:气温越高,降水越多,植被高度越大,物种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复杂。上层一般为喜阳乔本和灌木作物;下层一般为喜阴的草本植物。
    植被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
    (1)植被不适应环境——分布稀疏:说明该地区不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
    (2)植被适应环境——能生长的植被:说明生长在该地区的植被具备适应该地区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的能力。主要从根、叶、茎生长特点、植被形态、生长速度等方面分析如何适应当地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特点的。
    ①根系发达:可耐旱、耐贫瘠和抵抗强风。
    ②叶子:叶片厚,有蜡质层,反射阳光,减少蒸发,可抗旱;叶子细小可防蒸发、防热量散失。
    ③茎:粗壮,储水量大;倾斜,说明当地风力大。
    ④分布特点: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
    ⑤花色鲜艳: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⑥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气温以及暖季短或雨季短的气候特点。
    考查角度 植被演替
    (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
    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
    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2023·浙江1月卷)辽河口湿地生长着一种耐盐碱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翅碱蓬。翅碱蓬在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生长与潮滩湿地水体盐度显著相关。下图为辽河口潮滩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辽河口潮难植被演替的总体趋势是( )
    A.翅碱蓬—芦苇—光滩B.翅碱蓬—光滩—芦苇
    C.光滩—芦苇—翅碱蓬D.光滩—翅碱蓬—芦苇
    8.针对辽河口翅碱蓬退化,较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是( )
    A.潮滩上建水库蓄淡水B.修建防潮大坝围垦潮滩
    C.调控辽河入海径流量D.人工大面积种植翅碱蓬
    考查角度 土壤
    8.(2023·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浆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层以下存在白浆层的棕壤,白浆层底部常见坚硬的铁锰结核层。白浆化棕壤分布区地下水位较低,年降水量800~950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浆化棕壤大部分被辟为农田,以种植花生、地瓜、冬小麦为主,是低产土壤之一。图示意白浆化棕壤的剖面构型及各土层主要理化性质。
    (1)分析白浆化棕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构型在不同季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针对白浆化棕壤低产的原因,江苏北部某地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种改良及合理利用白浆化棕壤的农田工程措施——丰产沟(下图)。说明丰产沟如何克服白浆化棕壤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土壤水分多少的分析思路
    ①核心思维:土壤水分的变化=水分的收入量-水分的支出量。
    ②水分的收入量(入渗量或下渗量):大气降水、径流(地表、地下)、植被截留、人工灌溉(灌溉方式:漫灌、喷灌、滴灌、根灌)、冻土融化、积雪融化、冰雪融化、地形(坡度)、土质状况(空隙大小、岩石状况)、凝结水。
    ③水分的支出量
    土壤温度变化的分析思路
    ①收入:表层主要是太阳辐射。
    ②支出:地面辐射。
    ③保温措施:覆盖、耕作、浇水、有机肥等。
    考查角度 冻土
    (2022·福建卷)冻结期是指一年内土壤冻结第一天至冻结最后一天的天数,冻结天数是指一年内土壤发生冻结的所有天数。由于冻结期内土壤并非每天都会冻结,因而冻结期往往大于冻结天数。下图示意1981~2010年北半球土壤平均冻结期和平均冻结天数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从27°N到37°N土壤平均冻结天数大幅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B.土壤C.洋流D.地形
    10.下列土壤平均冻结期范围中,对应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
    A.120~150天B.150~180天
    C.210~240天D.310~340天
    11.北半球高纬地区土壤平均冻结期与平均冻结天数差异较小,主要原因是冻结期内( )
    A.昼夜温差较小B.气温波动较小
    C.光照时间较短D.地表反射较强
    从冻土冻融产生的原因来看,一是地下有水,二是低温高温季节交替变化。所以治理措施也主要是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是想办法减少地下水对路面的影响,比如抬高路面,使路面远高于两侧地面,再比如在冻土地带架设桥梁。二是对地下温度的控制,如使用片石通风路基、使用通风管路基、使用热棒等。
    考向1 植被分布的影响因素
    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海拔2000~2500米)内分布着较多的灌木及少量草本植物。近30年来,随着草本植物向高海拔入侵,灌木出现了明显的斑块状分布。图示意目前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每平方米灌木、草本株数随海拔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植被主要特征有( )
    ①叶面宽大②种类较少③灌木植株矮小④垂直结构复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目前,该地带草本植物入侵最显著的高度是( )
    A.2000~2100米B.2200~2300米C.2300~2400米D.2400~2500米
    3.导致该地带草本植物入侵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B.人为干扰C.土壤退化D.火山喷发
    齿稃草耐旱、耐高温能力极差,为新疆北部伊犁、塔城及准噶尔盆地周围的荒漠和草原上常见的短命植物。短命植物又称短营养期植物、短期生植物。一年生短命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短短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齿稃草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具有的特征为( )
    A.叶片厚B.植株高C.根须细D.花期长
    5.相比新疆南部,新疆北部短命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较多B.热量较高C.温差较大D.风力较大
    考向2 植被演替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植物丰富。为了解植物多样性在植物群落演替中的变化规律,科学家选取了保护区内三个不同演替阶段的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人工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自然状况下,其演替方向是马尾松林一针阔叶混交林一常绿阔叶林,森林的物种丰富度由物种的迁入和物种的灭绝两个过程决定。表为三个森林群落的统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6.该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林属于( )
    A.针阔叶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落叶阔叶林
    7.森林群落演替的过程中( )
    A.物种多样性先增后降B.灭绝的物种多于迁入的物种
    C.乔木的优势不断增加D.草本植物的个体数不断增加
    8.推测该保护区内植物群落演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B.人类活动C.地貌变化D.生物入侵
    考向3 土壤有机碳
    气候是影响植被类型和土壤性质的重要因素。秦巴山区是中国南北过渡带的主体,山区土壤有机碳受气温和降水影响呈现有规律的时空变化。下图示意秦巴山区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系数(绝对数越大,相关性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土壤有机碳与气候相关性最弱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0.海拔大于1000米,夏季气温与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的理由是( )
    A.降水多,土壤淋溶性强
    B.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
    C.气温高,矿物质风化快
    D.降水多,植物生长茂盛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图,其中①类型主要分布在宁夏南部山地。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
    A.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B.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C.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典型草原D.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
    12.与宁夏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的是( )
    A.气温B.水分C.海拔D.生物量
    考向4 冻土消融的影响
    黄河源区气候干旱,多年冻土层广布,植被多为高寒草甸。近年来,该区冻土地温不断升高,对高寒草甸植被生长有较大影响。图示意黄河源区某冻土区植被覆盖率分布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冻土区植被覆盖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壤厚度B.降水量
    C.地形坡度D.多年冻土埋深
    14.近年来,黄河源区地温升高最可能导致( )
    A.土壤含水量增多B.旱生植被增多
    C.湿生植被增多D.植被覆盖率上升
    考点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查角度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022·浙江6月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洋流B.地形 洋流
    C.纬度 大气环流D.地形 大气环流
    (2021·广东卷)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下表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从纬度地带性角度考虑,三个发射场所在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 )
    A.0个B.1个C.2个D.3个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
    ②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③看自然带变化: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④看主导因素:热量。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垂直于海岸线方向;
    ②看延伸方向:平行于海岸线方向;③看自然带变化:森林带 → 草原带 → 荒漠带;
    ④ 看主导因素:水分。
    考查角度 垂直地带性(雪线、林线)
    (2021·河北卷)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如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
    A.I-II-IIIB.I-II-IVC.II-IV-VD.IV-V-VI
    5.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
    ①风速大 ②坡度大 ③土层薄 ④蒸发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全国Ⅲ卷)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林线与雪线更高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7.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8.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当森林出现下限,即低于该海拔就没有森林分布时,林线呈腰带状环绕在山地上,这种情况称为林线倒置。
    非地带性(地方性)的判断思路
    (1)非地带性的判断
    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应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
    海拔,先按地带性规律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
    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
    (2)非地带性成因分析
    首先,清楚影响自然带形成的因素有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水分等;其次,分析当地
    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最后,分析非地带性自然带的形成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注意:非地带性分布重点强调“非”,研究不同于地带性自然带的成因;地方性分异规律重点强调“分异”,是尺度更小的分异规律。
    考查角度 地方性分异
    (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C.土壤温度D.土壤水分
    (2022·山东卷)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B.降水C.地形D.岩性
    11.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021·山东卷)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
    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
    13.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东南季风B.局地环流C.山地坡度D.土壤肥力
    地方性分异规律案例
    ①温带湿润地区应该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单在高而陡的山坡,降水较多转化成坡面径流,未被土壤吸收(土壤水分),只能生长较耐旱的针叶林,灌木;在低洼的河谷,周边汇水丰富(地下水埋藏太浅),生长着草甸;只有地形平坦,高度适中的地域才能生长落叶阔叶林。
    ②草原上的盐碱地:在草原上,土壤中的钠、钾被地表水和地下水带到地势低洼的地方。由于蒸发强烈,钠、钾在土壤表层不断累积,这些地势低洼的地方便形成盐碱地。盐碱地土壤和水含盐量高,土壤肥力差,植被稀疏,与周围草原明显不同,看上去如同镶嵌在草原上的斑块。
    ③在半湿润地区,山体阳坡太阳辐射强,土壤含水量不高,生长草原;山体阴坡蒸发弱,土壤含水量较高,生长较耐旱的灌木或针叶林等。
    特别注意:植被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考向1 水平分异规律自然带判读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C.土壤D.地形
    2.图中稀树草原区域的特征是( )
    A.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多B.地表风化壳厚度较大
    C.树木的树干粗大两端较小D.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
    考向2 雪线
    冰川累积面积比率(AAR)是指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非消融区的冰川面积与冰川总面积之比。下图示意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造成喜马拉雅山和祁连山雪线海拔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拔B.降水C.纬度D.坡向
    4.祁连山冰川规模比喜马拉雅山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平均海拔较低B.年降水量较少C.年平均气温高D.相对高度较小
    考向3 林线
    图为我国某山脉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山脉是( )
    A.天山B.阴山C.秦岭D.南岭
    6.该山脉林线高度南坡低于北坡,主要原因是南坡林线上方附近( )
    A.热量不足B.水分条件差C.风力更大D.人类活动多
    7.图示山脉落叶阔叶林带的面积南坡大于北坡,主要是因南坡该林带( )
    A.坡度更和缓B.树木更稀疏C.垂直高差大D.土壤更肥沃
    考向4 垂直带谱判读
    某地理研学小组基于“植被和土壤”研学内容,在我国某山脉进行地理考察实践。该研学小组对该山脉1400米以下的植被和土壤进行了观察记录。下面两幅图是学生绘制的土壤和植被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推测甲土壤、a植被分别为( )
    A.红壤,常绿阔叶林B.砖红壤,落叶阔叶林
    C.棕壤,常绿混交林D.红壤,热带季雨林
    9.研学小组发现,海拔1000-1200米处树木不成林,多为稀疏灌木、灌草,局部还有针叶林分布。影响该海拔植被分布的因素是( )
    A.坡度B.人类活动C.降水D.热量
    考向5 地方性分异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最上界的海拔高度。一般情况下森林在同一海拔高度范围内生长的树木类型应一致,但受局部小环境影响也会出现差异。如图为华北地区某山地的自然带分布图,据研究,受板块的挤压作用,该山地的海拔高度在持续抬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影响图示柏树和油松分布的主要自然要素是( )
    A.热量B.水分C.岩性D.光照
    11.与柏树和油松地域分异规律一致的地理现象为( )
    A.地中海的亚热带硬叶林B.秦岭南麓的亚热带生态系统
    C.内蒙古的温带草原景观D.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分布区
    下图示意新西兰某地沿海小尺度范围内沙丘地带随着向陆地距离的增加而出现的不同植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景观在新西兰的主要分布位置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东海岸,洋流性质B.东海岸,盛行风向
    C.西海岸,洋流性质D.西海岸,盛行风向
    13.该景观( )
    A.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热量B.森林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生物D.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3全国甲卷37题,24分
    2023浙江6月卷13-14题,4分
    2022广东卷17题,20分
    2022江苏卷24题,18分
    2021福建卷14-16题,9分
    2021广东卷8-9题,6分
    【命题规律】该部分内容是考查频率比较高的部分,选择题和综合题都有涉及。尤其是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视角,审视某地植被特征、地貌形态演变及其产生的影响是近年来命题的重点,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命题点,难度一般。试题多以某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等,重点关注地理事物背后的内在关联性。以区域图为载体,结合人类活动,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现象,以区域图或者景观图为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规律,命题多涉及人类活动中的聚落选址、交通选线、农业开发、矿产开发等,如何达到人地协调是命题的最终目的所在,思维要求较高。
    【命题预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仍将是高考的重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可以看出,地形地貌的形成与演变、植被分布特征与区域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区域环境的演化特点,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往往结合起来考查。近几年高考转向侧重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垂直自然带谱名称与分布的考查到雪线、林线的考查,考查越来越深入、细化。植被、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内容。考查方式往往围绕着植被或土壤的特点、分布特征、变化等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植被与土壤
    2023全国甲卷37题,24分
    2023全国新课标卷10-11题,8分
    2023福建卷6题,3分
    2023山东卷19题,16分
    2022全国甲卷9-11题,12分
    2022湖南卷11-13题,9分
    2022山东卷8-9题,6分
    2021全国乙卷9、11题,8分
    2021湖南卷6-8题,6分
    2021福建卷14-16题,9分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023全国甲卷9-11题,12分
    2022全国甲卷9-11题,12分
    2022山东卷8-9题,6分
    2022浙江卷6月卷15-16题,4分
    2021全国乙卷10题,4分
    2021山东卷5-6题,6分
    2021广东卷11题,3分
    2021广东卷8-9题,6分
    2021北京卷7题,3分
    2021河北卷12-13题,6分
    2020山东卷13-14题,6分
    离河岸距离(m)
    群落属性
    影响因子
    群落结构
    群落盖度(%)
    海拔(m)
    土壤含水量(%)
    土壤容重(g/cm3)
    土壤电导率(mS/cm)
    50
    乔—灌—草
    30.33
    916
    5.73
    1.41
    0.36
    200
    乔—灌—草
    34.00
    917
    5.04
    1.50
    0.59
    350
    乔—灌—草
    40.33
    914
    4.42
    1.50
    0.37
    500
    乔—灌—草
    46.67
    914
    18.51
    1.41
    2.56
    650
    乔—灌—草
    74.33
    913
    19.27
    1.37
    0.40
    800
    乔—灌—草
    68.67
    913
    15.23
    1.38
    1.02
    950
    乔—草
    45.00
    912
    7.78
    1.40
    0.50
    1100
    乔—草
    40.33
    916
    3.06
    1.58
    0.66
    1250
    乔—草
    34.33
    915
    2.32
    1.62
    1.98
    林型
    海拔(m)
    坡向
    植物种数(种)
    植物个体数(棵/100m2)
    乔木
    灌木
    草本
    常绿阔叶林
    230~350
    西北
    152
    23.6
    173.6
    110
    针阔叶混交林
    100~200
    西南
    77
    19.8
    283.2
    265
    马尾松林
    50~150
    东南
    49
    10.8
    163.2
    365
    运载火箭名称
    发射场
    发射时间
    中国长征5号B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
    欧洲织女星
    库鲁(5°14′N,52°47′W)
    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
    美国猎鹰9号
    卡纳维拉尔角(28°29′N,80°35′W)
    西五区区时4月28日22时44分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 水体运动规律(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 水体运动规律(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水体运动规律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水体运动规律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 水体运动规律(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 水体运动规律(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水体运动规律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4水体运动规律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大气运动规律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大气运动规律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