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 气候综合专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微专题 气候综合专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单元 大气圈与天气变化4.5 素养提升·气候综合专题 课时测试一、选择题(共44分)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时刻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极地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2.半年后,南亚盛行(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3.图示季节,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少且昼夜温差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为世界某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5.该地7-9月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A.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B.东北信风带北移C.极地东风带南移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读某处地中海气候区(阴影部分表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仅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大小的判断。可以确定的是( )A.①>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7.我国没有地中海气候类型,却有常绿硬叶林的零星分布。推测其最有可能分布在( )A.云南金沙江河谷两侧 B.新疆天山南坡 C.东北长白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下图示意欧洲部分城市冬、夏季气温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城市a~c( )A.气候大陆性自东向西逐渐增强 B.年降水量自西向东呈递减趋势C.夏季温和,冬季寒冷,全年湿润 D.年太阳辐射量自东向西逐渐变大9.影响城市a~e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地形地势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会,而且是世界文化盛会。2014年、2018年冬奥会分别在俄罗斯索契和韩国平昌举办。2022年我国北京将举办第24届冬奥会。读图“三届冬奥会举办城市位置及气候资料图”,完成各题。 10.三个城市的共同特点是( )A.都位于北半球 B.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C.都是临海城市 D.都是国家政治中心11.和北京、平昌相比,索契适宜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条件是( )A.冬季气温低 B.冬季降水(雪)多 C.地形更平坦 D.交通更便捷
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材料一: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材料二:下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6分)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8分) (3)根据A、B两点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指出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6分)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 ℃,7月平均气温为17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如图为温哥华所在区域简图。(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8分)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6分) (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参考答案:1.D 极地终年严寒,海陆热力差异小,极地高气压带没有被切断,A错;北半球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地区终年高温,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没有被切断,B错;副极地低气压在北半球冬季时被蒙古高压切断,但不是夏季,C错;从图中可以看出,30°N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D正确。故选D。2.D 由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受低压控制,为夏季,半年后为冬季,冬季亚欧大陆受蒙古高压控制,南亚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D正确,排除ABC。故选D。3.B 由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受低压控制,为夏季,甲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影响,终年温和湿润,A错;乙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B对;丙位于东亚沿海,为温带季风气候,此时高温多雨,C错;丁位于孟加拉湾沿岸,为热带季风气候,此时高温多雨,D错。故选B。4.B 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15℃,6-8月气温低,故该地位于热带地区,故该气候类型不可能为地中海气候,故D选项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降水量多,季节变化大,干湿季分明,故该气候类型不可能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和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该气候类型最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故AC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故选B。5.A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地处南半球热带地区,故不可能受东北信风和极地东风带影响,故BC选项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一般,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7~9月为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东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故A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A。6.B 图示为地中海气候区,仅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即西风对降水的影响,所以受西风影响,降水从沿海向内陆减少,故①>②,③>④,B选项正确;因为无法判定南北半球,故不知①与③,②与④的关系,排除A、C、D。故此题选B。7.A 常绿硬叶林分布在亚热带地区,云南金沙江河谷位于亚热带地区,可能有常绿硬叶林分布,故选A;新疆天山南坡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东北长白山北坡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喜马拉雅山南坡夏季降水多,而常绿硬叶林适宜夏季炎热干燥的环境,排除B、C、D。故此题选A。8.B 由a至c地,气候受大陆影响增强,气候大陆性自西向东逐渐增强,温差增大,降水减少,年太阳辐射量自西向东逐渐变大,故选B。9.A a~e温差增大,主要是盛行西风影响减弱,受大陆影响增强,影响城市a~e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故选A。10.A 据纬度和海陆分布判断,三地都位于北半球,A正确。从气候资料判断索契是地中海气候,北京和平昌为温带季风气候,B错误。据海陆位置判断,北京、平昌不临海,C错误。三地只有北京是政治中心,D错误。故选A。11.B 由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可知,索契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雪)多,更有利于冰雪运动,B正确。故选B。12.【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2)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3)B地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雨季较长。(4)中暑;晒伤;蚊虫叮咬或疟疾;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等。【解析】(1)根据纬度信息可知,A地地处热带。根据降水资料可知,该地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且该国位于非洲,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A地气候类型应为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2)根据图中纬度信息可知,该国位于南半球,1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A地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3)注意从两地地理位置差异的角度分析年降水量的差异和雨季长短的差异。读图可知,就纬度位置而言,B地的纬度更低,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的时间更长,年降水总量更多。就相对位置关系而言,B地位于马拉维湖西侧,且B地西侧有山地,B地位于东南信风带,东南信风经过马拉维湖获得水汽,在B地一侧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所以B地的年降水总量更大,雨季更长。(4)该国纬度低,全年高温,应注意防中暑;太阳高度较高,太阳辐射强,应注意防晒伤;雨季湿热,蚊虫滋生,应注意防治蚊虫叮咬(或疟疾);该区地处热带草原,应注意防范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经济发展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差,应注意防疫。13.【答案】(1)特征:向北凸(弯曲)。原因:西侧海洋7月份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2)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3)冬季是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地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响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4)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阻挡住了从美洲大陆内陆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解析】(1)结合图例从图中可看出7月等温线向北弯曲;等温线向北弯曲,也就是向气温低的方向弯曲,说明温哥华气温较东、西两侧高,原因是温哥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气温低;西侧为海洋,海水热容量大,升温慢气温低。(2)从图中看温哥华位于50°N附近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材料“冬季多刮西南风”可知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东侧是高大的山地,该地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且该地区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3)由材料“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可知该地冬夏主导风向不同;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区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4)影响气温的因素可从洋流、地形、海陆位置等方面来分析;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西侧为海洋,冬季受海洋影响,海洋性强,气温较同纬度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6中国的气候,共3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6中国的气候,共3页。
这是一份第34讲 微专题 地理空间尺度思想(练习)-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34讲微专题地理空间尺度思想练习解析版docx、第34讲微专题地理空间尺度思想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