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3-10《家人的爱》第2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3-10《家人的爱》第2课时教案第1页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3-10《家人的爱》第2课时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10 家人的爱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10 家人的爱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
    《家人的爱》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我和我的家》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本课的编写主要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本课以“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教材以“家人的爱藏在哪里”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爱”。这个栏目是本课的第一课时,后两个栏目是本课的第二课时。“相亲相爱一家人”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家人之间互相的爱,感受爱是家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是家庭和谐的稳定剂。“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爱。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
    为了了解学情,设计让学生“画一画”和让家长“话一话”。
    画什么呢?是让学生课前回忆并完成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图画(画面场景体现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特别是大人与大人之间,如父母与祖父母之间)。
    话什么呢?1.孩子向你或其他家人表达过爱吗?什么方式?2.孩子知道家人的生日吗?为家人策划或庆祝过生日吗?
    经过调查,初步了解了学生的现状:
    从孩子的“画”中,看到像准备蛋糕、送礼物、一起游玩等家人之间比较明显的互相关爱多,而照顾、陪伴等隐藏在细节中的爱,容易被忽视。
    从家长的“话”中,了解到孩子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宠爱中长大。享受爱的同时,却很少去思考如何回馈爱,还不太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爱。
    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给予理解,当父母对其他家庭成员关爱时能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享“互相爱”的画,回忆、感受家人间的互相爱。
    2.通过唱一唱等活动,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懂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
    3.通过实施贴心宝贝行动,用自己新学会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忆、感受家人间的互相爱,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懂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
    难点:懂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
    教学准备
    1.“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图画。
    2.“爱的小屋”、“贴心宝贝”行动卡、“贴心宝贝”奖章。
    3.“出必告,反必面”视频、儿歌《我的好妈妈》动画、“奶奶孤单”音频、《让爱住我家》音乐。
    4.学生和家长的生日照片,生日歌。
    5.课件。
    教学环节
    板块一:相亲相爱一家人——互相爱
    1.生活分享
    (1)组内分享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家人的爱》。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画,在小组里说说画上的故事。
    (2)全班分享
    每组选出一位小朋友全班分享画面故事(选择典型画例)。
    2.教材分享
    重点分享“爸爸寄来的包裹”图。猜猜:包裹里可能是什么?有谁也像他这样收到过在外地工作的家人寄来的包裹(快递)?心情怎么样?收到包裹后,你是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
    板块一的设计意图:此板块以第一课时的拓展活动“画一画”的图画分享导入,与第一课时衔接。生活分享是经验分享,组内分享——人人分享,在分享中回忆家人之间是如何相互关爱的;全班分享——典型分享,与教材4幅图中的常见图有机结合。教材分享是补充分享,生活分享时没有涉及的画面。这是一个变量,不同班级的孩子的画面场景不尽相同。这样设计,是因为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体验不同,对爱的理解也不同,呈现的画面场景自然也有所不同。所以这个环节要因学情随机应变。
    在此,还需注意家庭类型的多元性,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三口之家外,生活中还有再组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家庭、领养家庭等,这些家庭的成员之间,也有互相的关爱。
    板块二: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表达爱
    1.自己的事自己做
    (1)图:爸爸妈妈在忙,我......
    看看,这位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让家人操心也是爱。
    (2)爱的小屋
    出示“爱的小屋”,这些事已经做到的请贴上爱心,还在学着做的事等会做了再贴。如果还会做别的事,可以贴在省略号六个点的地方。做到了几颗心?用手势告诉老师。采访不满8心的学生:你还有什么事要加油的?
    (3)中华好传统:出必告,反必面
    播放视频,你发现他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出门和回来都要打招呼呀?让学生明白:不让家人担心也是爱。
    介绍中华好传统:出必告,反必面。帮助学生记住这句话,知道这句话出自《弟子规》。推荐《弟子规》书和动画片。
    2.家人的事努力做
    (1)唱唱儿歌,《我的好妈妈》
    小朋友们累了吧?请起立,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动一动。你从歌里学到了什么?
    (2)听听音频,感受奶奶的孤单
    ①播放音频,出示图,如果是你的奶奶,你会怎么做?明白:陪伴也是爱。你还为家人做过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②播放“爱的小事”图片、文字,你做到了吗?用手势表示。
    (3)看看照片,对比自己和大人们的生日情景
    播放生日照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关注家人的生日并学着庆祝,明白:记住家庭重要日子也是爱。书第41页,找到表,把知道的家人的生日填上,如果不知道,回家了解后再填,填好后记一记,下次家人生日时,让家人感受到你的爱。
    设计意图:
    板块二的设计意图:“表达爱”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要突破的难点,为此,设计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和“家人的事努力做”两大块。采用了一年级孩子喜爱的贴一贴爱的小屋、看一看视频、学一学中华好传统、唱一唱儿歌、听一听音频、比一比照片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令其始终沉浸在课堂中。像儿歌的引入,时机正好是课中,就是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时间短,可以借助儿歌唱一唱、动一动,缓一缓劲儿,重新把孩子们的目光聚焦起来。经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明白:原来自己的事自己做,家人的事努力做,都是爱。不打扰家人,不给家人添麻烦,不让家人操心,是在表达爱;不让家人担心也是爱;陪伴是爱;记住家庭的重要日子也是爱……
    板块三:贴心宝贝行动——践行爱。
    “贴心宝贝”行动卡。请大家回家后用自己新学会的表达方式,或者你有什么更好的表达爱的金点子,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其他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表达你的爱,请他们为你的表现贴“心”。一个月后,评出“贴心宝贝”,还可以获得“贴心宝贝”奖章哦!
    设计意图:
    板块三的设计意图:此板块借“贴心宝贝”行动卡,在孩子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以致用,践行本课所学到的新方式新方法去表达对家人的爱。正所谓“缺什么补什么”,孩子们在本堂课上学到的新收获,就是这堂课的增量。课后还以评比促导行,契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促使孩子们不光要心动,还要行动。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10 家人的爱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10 家人的爱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回忆“爱”,回忆“爱”感受“爱”,感受“爱”,辨析“爱”,辨析“爱”表达“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