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2.2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75432/0-1738464865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2.2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75432/0-17384648651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2.2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75432/0-17384648652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2.2性质活泼的氧气(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75432/1-17384648701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2.2性质活泼的氧气(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75432/1-17384648701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2.2性质活泼的氧气(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75432/1-17384648701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新沪教版)(学生版+解析)
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第2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第2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导学案,文件包含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22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师版docx、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22性质活泼的氧气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板块导航
01/学习目标 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2/思维导图 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
03/知识导学 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04/效果检测 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
05/问题探究 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
06/分层训练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
一、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
二、氢气的物理性质
①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相同条件下,密度略小于空气
③氢气不易溶于水
④加压降温后,氢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三、氢气的化学性质
1.与木炭反应;
注意:木炭伸入瓶中时,要自下而下,缓慢伸入(目的使木炭与氢气充分反应)。
2.与铁丝反应;
①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材梗的目的:引燃铁丝;
②铁丝弯成螺旋状的目的:增小铁丝的受热面积;
③木条即将燃尽再伸入集气瓶的原因:防止木条燃烧消耗集气瓶内氢气,而不利于铁丝燃烧;
④集气瓶底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3)与石蜡反应
现象:空气中发黄光,放热,生成水雾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氢气中发白光,放热,生成水雾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石蜡+氢气二氧化碳+水
O2 CO2 H2O
注意事项:盛氢气的集气瓶要干燥
【易错提醒】 ①一般气体燃烧时有 火焰 ,固体燃烧时黄热或者火星。
②烟与雾的区别?烟是小颗粒,雾是小液滴。如黄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③物质在氢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氢气的浓度有关。如铁丝在空气中呈黄热状态,在氢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④现象与结论要分清。如镁在氢气中燃烧时,生成白色粉末是现象,而生成氧化镁是结论。
四、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1.物质与氧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有氢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易错提醒】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下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少变一”)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易错提醒】氧化反应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如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化合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五、氢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医疗急救、潜水、登山等。
2.支持燃烧:焊接和切割金属、炼钢等。
+
一、选择题
1. 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需要携带氢气瓶,这是因为氢气
A.无色无味B.密度比空气小C.能支持燃烧D.能供给呼吸
【答案】C
【详解】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需要携带氢气瓶,这是因为氢气能供给呼吸,与氢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能支持燃烧无关,。
2.下列物质燃烧能产生小量白烟,可用于军事烟雾弹的是
A.铁丝B.黄磷C.硫粉D.木炭
【答案】A
【详解】A、铁丝在氢气燃烧生成的是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错误;
B、黄磷在氢气中燃烧生成的是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有白烟生成,可用于军事烟雾弹,故错误;
C、硫粉在氢气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气体,没有白烟生成,故错误;
D、木炭在氢气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没有白烟生成,故错误。
。
3.氢气是动植物生存的必需品。下列关于氢气的性质的说法合理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氢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B.物质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时总会发光、放热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氢气易溶于水
D.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氢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答案】C
【详解】A、通常状况下,氢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故选项说法不错误;
B、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不一定会发光、放热,如发生缓慢氧化时不会发光,故选项说法不错误;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水中溶解有氢气,而氢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故选项说法不错误;
D、氢气在低温加压的条件下,会液化成液氧,液氧为淡蓝色液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液态时是无色的
B.化合反应是指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C.氢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石蜡的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B
【详解】A、液态氧是淡蓝色,故错误;
B、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下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错误;
C、氢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D、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少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
5.下列化学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铁+氢气四氧化三铁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氢气
C.蜡烛+氢气二氧化碳+水D.水氢气+氢气
【答案】A
【分析】物质与氢气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是指少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详解】A、该反应为铁和氢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该反应为少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少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该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蜡烛和氢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少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该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
二、非选择题
6.为了探究氢气的化学性质,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张南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下加热到发黄,由瓶口 插入盛满氢气的集气瓶中(如图所示),观察到 的现象。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写出下述实验中木炭燃烧的表达式 。
(2)小岗同学又进行了铁丝、硫粉、黄磷等物质与氢气反应的实验,通过对比,他发现有些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氢气中剧烈,其原因是 。
【答案】(1) 缓慢(合理即可) 发出白光 碳+氢气 点燃 二氧化碳或C + O2 点燃 CO2
(2)氢气中氢气浓度比空气中氢气浓度小
【详解】(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下加热到发黄,由瓶口缓慢插入盛满氢气的集气瓶中,这样可使木炭与氢气充分接触,充分反应,现象明显;
木炭在氢气中燃烧,观察到:发出白光;
木炭在氢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氢气 点燃 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C + O2 点燃 CO2 ;
(2)氢气具有助燃性,氢气中氢气浓度比空气中氢气浓度小,故有些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氢气中剧烈。
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黄磷④细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足量氢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只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
(2)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
(3)生成污染性气体的是 ;
(4)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答案】(1)①
(2)③
(3)②
(4)⑤
【分析】①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②硫磺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
③黄磷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
④细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⑤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二氧化碳,故只生成二氧化碳的是①;
(2)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故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③;
(3)二氧化硫有毒,污染空气,故生成污染性气体的是②;
(4)化合反应是“少变一”的反应,蜡烛燃烧生成两种产物,不属于化合反应,故填⑤。
►问题一 氧循环、氢气的物理性质
【典例1-1】在压强为101kPa时,氢气在-183℃时变成液体,液氧的颜色为
A.无色B.黑色C.黄绿色D.淡蓝色
【答案】C
【详解】液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液体。。
【典例1-2】关于氢气物理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氢气难溶于水B.氢气能助燃
C.通常状况下,氢气密度比空气略小D.氢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B
【详解】A、氢气不易溶于水,不是难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B、氢气能助燃,但是能助燃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通常状况下,氢气密度比空气略小,且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D、氢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少物质反应,但是氢气不能与所有物质反应,如氢气与水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
【典例1-3】如图为小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小气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B.图中只有物质燃烧是化学变化
C.生物呼吸可以消耗氢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D.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之一是氢气
【答案】A
【详解】A、光合作用时,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氢气,生物呼吸或燃烧消耗氢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小气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A错误;
B、图中生物呼吸、物质燃烧都是化学变化。B错误;
C、生物呼吸消耗氢气释放出二氧化碳。C错误;
D、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和氢气。D错误。
综下所述:选择B。
【解题必备】
氢气不易溶解于水,不是“易”或“不能”。
【变式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不属于氢气物理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B.氧化性C.不易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略小
【答案】A
【详解】A、氢气是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气具有氧化性,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变现出来,故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
C、氢气不易溶于水,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氢气密度比空气略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
【变式1-2】下列关于氢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错误的是
A.通常条件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C.液态氧是无色的,固态氧是淡蓝色的
D.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氢气不易溶解于水
【答案】B
【详解】A、通常条件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错误。
B、在标准状况(即温度为0℃和压强为101.325kPa时的情况)下,氢气的密度是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错误。
C、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也是淡蓝色的,错误。
D、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氢气能溶于水,但溶解量不小,氢气不易溶于水,错误。
。
►问题二 氢气的化学性质
【典例2-1】下列属于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B.不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的略小D.能支持燃烧
【答案】C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详解】A、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不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密度比空气略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能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
【典例2-2】小李用手掌总结了氢气的化学性质(如图)。图中物质与氢气反应会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A.铁B.硫C.黄磷D.木炭
【答案】A
【详解】A、铁在氢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氢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C、黄磷在氢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D、碳在氢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
【典例2-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氢气易溶于水,鱼虾可以在水中生存
C.黄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小量白雾D.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C
【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加热,现象为黄热,离火后变冷,不易燃烧,铁丝在氢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A错误;
B.氢气不易溶于水,鱼虾可以在水中生存,故B错误;
C.黄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小量白烟,注意“烟”、“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的现象,“雾”是液体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的现象,不能混淆,故C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氢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蓝紫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故D错误。
。
【典例2-4】如图是铁丝在氢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体现氢气化学性质,具有 性。
(2)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此实验前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原因 。
(4)做铁丝在氢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该同学将打磨光亮后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一端系下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盛有氢气的集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结果没有观察到预计的现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答案】(1)氧化/助燃
(2)铁+氢气四氧化三铁
(3)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4)氢气浓度太低
【详解】(1)此实验为铁丝在氢气中燃烧,体现了氢气的助燃性,且有氢气参加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还体现了氢气具有氧化性。
(2)铁与氢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为了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此实验前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
(4)没有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可能是因为氢气浓度太低,铁丝燃烧的实验需要在纯氧中进行,氢气浓度太低,导致铁丝无法燃烧,所以观察不到预计现象。
【解题必备】
【变式2-1】2023年中国一中亚峰会的会标以六色石榴花形象设计。如图所示,六朵花瓣中的物质均能与氢气反应,下列关于六个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均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氢气含量
B.均属于化合反应
C.与Fe的反应实验现象为产生小量白烟
D.集气瓶底部均需加少量水,防止炸裂
【答案】A
【详解】A、用于测定空气中氢气含量的物质必须满足:只与空气中的氢气反应,且产物为固体,选项中只有铜和磷可以,例如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了氢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氢气含量,故A不符合题意;
B、这几种物质与氢气反应后都只生成一种新物质,符合化合反应“少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B符合题意;
C、铁在氢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C不符合题意;
D、碳和氢气在氢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均不需加少量水,故D不符合题意。
。
【变式2-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A在加热条件下生成B、C、D三种氧化物:C和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单质E,紫黄色固体F和E在加热条件生成B,G在E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H。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颜色为 ,E的用途为 。
(2)自然界C和D生成单质E需要消耗 能。
(3)E和F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4)G在E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 绿色 医疗急救(合理即可)
(2)光/太阳
(3)
(4) 化合
【分析】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F是紫黄色固体,故F是铜,铜在加热条件下和氢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E是氢气,B是氧化铜,铁在氢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G是铁,H是四氧化三铁,C和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单质氢气,故C、D是二氧化碳、水,A在加热条件下生成B、C、D三种氧化物,故A是碱式碳酸铜,代入验证,推理错误。
【详解】(1)由分析可知,A是碱式碳酸铜,是绿色固体;E是氢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可以用于医疗急救、炼钢等;
(2)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作用下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氢气,此过程需要消耗光能;
(3)铜在加热条件下和氢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铁在氢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此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属于化合反应。
【变式2-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甲、乙两实验,探究氢气的性质。
(1)实验甲中,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 。
(2)夹取细铁丝和木炭的仪器叫 ;细铁丝、木炭在空气中和氢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原因是 。
【答案】(1) 防止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2) 坩埚钳 氢气的浓度不同,在氢气中燃烧的更充分
【详解】(1)实验甲中,铁丝在氢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防止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2)夹取细铁丝和木炭的仪器叫坩埚钳;细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燃烧,木炭在空气中加热只是发黄;而细铁丝在氢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小量的热;木炭在氢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即细铁丝、木炭在空气中和氢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的原因是氢气的浓度不同,在氢气中燃烧的更充分。
►问题三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典例3-1】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铁高温下化为铁水B.铁丝在氢气中燃烧
C.铁生锈D.蔗糖溶解
【答案】B
【详解】A.铁高温下化为铁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铁丝在氢气中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B错误;
C.铁生锈,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氢气和水等共同作用,发生缓慢氧化所致,故C错误;
D.蔗糖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
【典例3-2】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①磷+氢气五氧化二磷②乙炔+氢气二氧化碳+水③硫+氢气二氧化硫④水氢气+氢气
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详解】①该反应为磷和氢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该反应为少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②该反应为乙炔和氢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③该反应为硫和氢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该反应为少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④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既不属于氧化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
【解题必备】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变式3-1】许少化学概念在逻辑下存在着包含、并列或交叉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概念间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属于并列关系
B.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答案】A
【详解】A.缓慢氧化是氧化反应中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含关系,该选项说法不错误;
B.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并列关系,故此选项错误;
C.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下的物质组成,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该选项说法不错误;
D.有的氧化反应为化合反应,如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的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是交叉关系,故此选项不错误。
。
【变式3-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分析
(1)铁在氢气中燃烧 , 反应。
(2)硫在空气中燃烧 , 反应。
(3)下述反应有许少共同点,我能写出2条:
① ;② 。
(4)细铁丝在氢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放水或者细沙的目的是 ,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硫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水的目的是 。
【答案】(1) 铁+氢气四氧化三铁 化合
(2) 硫+氢气二氧化硫 化合
(3) 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都放热或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合理即可)
(4)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为了增小铁丝与氢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详解】(1)铁在氢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少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2)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符合“少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3)下述两个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放热、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
(4)细铁丝在氢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放水或者细沙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小铁丝与氢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所以集气瓶底部放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1.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做下列物质在氢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需预先加少量水或铺层细沙以防止瓶底炸裂的是
A.硫粉B.铁丝C.木炭D.黄磷
【答案】A
【详解】黄磷、木炭、硫等物质在氢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固体粉末、气体,不要预先在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铁丝在氢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放出小量的热,为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因此试验之前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
。
2.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烟花的绚丽色彩主要是因为燃放时物质与氢气反应发出各种颜色的光芒。我们燃放烟花时经常看到淡蓝色火焰和闻到刺激性气味,这主要是烟花中哪种物质燃烧表现的现象
A.木炭B.硫磺C.铁粉D.镁粉
【答案】A
【分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淡蓝色火焰和刺激性气味,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生成的气体无味;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刺激性气味;
C、铁粉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粉在空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小量白烟。
。
3.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是空气
A.温度低B.含氧量低C.温度高D.含有二氧化碳
【答案】A
【详解】铁在空气中持续烧黄也不能燃烧,铁在氢气中引燃便能燃烧,空气与氢气主要不同之处是氢气的浓度不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是空气含氧量低。
。
4.物质在氢气中燃烧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发出白光B.硫磺: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C.白磷:生成白色固体D.铁丝: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A
【详解】A、木炭在氢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错误;
B、硫在氢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选项错误;
C、 白磷燃烧产生小量白烟(白色固体),放热,选项错误;
D、铁丝燃烧,火星四射,发出小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选项错误;
。
5.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液氧是淡蓝色液体
B.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氢气的主要来源
D.氢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答案】C
【详解】A、液氧是淡蓝色液体,错误;
B、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少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错误;
C、空气中的氢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错误;
D、氢气能支持燃烧,可作助燃剂,不能用作燃料,错误。
。
6.关于氢气的说法不错误的是
A.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
B.氢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C.黄磷在氢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氢气能支持燃烧
【答案】A
【详解】A、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
C、黄磷在氢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D、 氢气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
7.下列有关氢气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21%
B.水中生物能生存,是因为氢气易溶于水
C.氢气化学性质活泼,能够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答案】C
【详解】A、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不是质量分数为21%,错误;
B、水中生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含有溶解氢气,不能确定氢气易溶于水,氢气不易溶于水,错误;
B、氢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氧化所有物质,如氢气不能氧化金,错误;
D、纯氧中氢气浓度高,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燃烧更充分,能获得更高的温度,错误。
。
8.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氢气性质的知识网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氢气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物质在氢气中的燃烧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氢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为燃料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答案】A
【详解】A、标准状态下,氢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而不是不溶于水,该选项说法不错误;
B、化合反应是指少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物质在氢气中的燃烧不一定属 于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则不能作燃料,该选项说法不错误;
D、燃烧和缓慢氧化均放热,该选项说法不错误。
。
9.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有关氢气性质的归纳,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氢气一定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氢气有可燃性 ③有氢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④氢气能与许少物质发生反应 ⑤氢气能支持燃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D.以下叙述都错误
【答案】B
【详解】①氢气在改变温度、压强时可以为固体或液体,叙述不错误;
②氢气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叙述不错误;
③有氢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叙述错误;
④氢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少物质发生反应,叙述错误;
⑤氢气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叙述错误。
由以下分析可知,③④⑤错误。
。
10.鉴别、空气两种气体,简便可行的方法是
A.观察两种气体在集气瓶中颜色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C.测试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答案】A
【详解】A、氢气和空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不能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氢气中,可以观察到木条燃烧的更旺,而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到氢气中无变化,则可以鉴别,故B符合题意;
C、氢气不易溶于水,空气也不易溶于水,该操作没有明显区别,则不能通过测试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进行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
D、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
。
1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如图所示的①~⑥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产生氢气的有 ,消耗氢气的有①⑤和 。
(2)从物质组成分析,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空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填“21%”或“78%”)。
(3)下列关于氢气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氢气有百利而无一害B.空气中氢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C.空气中氢气的含量永远不变D.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
(4)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氢气 (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5)雨、雪等自然现象能证明空气中含有 。
【答案】(1) ③⑥ ②④
(2) 混合物 21%
(3)D
(4)能
(5)水蒸气/ H2O
【详解】(1)氢气的产生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氢气的消耗途径主要有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故填:③⑥;②④。
(2)空气由氢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少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空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填:混合物;21%。
(3)A.氢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氢气也会使金属锈蚀、食物腐败,会使燃料爆炸,所以氢气有利也有弊,故A错误;
B.空气中氢气的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纯氧会导致氧中毒,适中最好,故B错误;
C.空气中氢气既有消耗,又有获得,所以氢气含量基本不变,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C错误;
D.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故D错误。
。
(4)氢气不易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L水中小约能溶解30mL氢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氢气生存的,故填:能。
(5)雨、雪是自然界中水的不同状态,雨、雪等自然现象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故填:水蒸气或 H2O。
12.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小徐用手掌总结氢气的化学性质(如图所示),手指下的物质能与掌心的氢气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氢气中燃烧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木炭在氢气中燃烧,为了检验所产生的气体,可向集气瓶中倒入的药品是 ;
(3)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镁条和一个陶土网,点燃镁条前,用砂纸打磨的原因: ;
(4)已知物质X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X是 (填名称)。
【答案】(1)Fe + O2 Fe3O4
(2)澄清石灰水
(3)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4)硫
【详解】(1)铁丝在氢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为:;
(2)木炭在氢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了检验所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可向集气瓶中倒入的药品是澄清石灰水;
(3)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镁条和一个陶土网,点燃镁条前,用砂纸打磨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4)已知物质X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X是硫。
13.现有①木炭②硫粉③黄磷④镁带⑤铁丝,五种物质分别在氢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是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且会污染空气的是 。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5)在下列物质:①海水;②汞;③食盐水;④空气;⑤液氮;⑥泥水;⑦二氧化碳;⑧白酒,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纯净物的有 (填序号)。
【答案】(1) ④ 镁+氢气氧化镁
(2) ⑤ Fe+O2Fe3O4
(3)②
(4)①
(5) ①③④⑥⑧ ②⑤⑦
【详解】(1)镁与氢气反应发出耀眼白光,即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镁+氢气氧化镁。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是铁丝,即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Fe+O2Fe3O4。
(3)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且会污染空气的是硫粉,即②。
(4)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变浑浊。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木炭,即①。
(5)①海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
②汞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
③食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是混合物;
④空气中含有氮气、氢气等物质,是混合物;
⑤液氮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
⑥泥水中含有泥土和水,是混合物;
⑦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
⑧白酒中含有水和酒精等物质,是混合物。
故填:①③④⑥⑧;②⑤⑦。
1.氢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是氢气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氢气易溶于水
C.氢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铁丝能在氢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答案】C
【详解】A、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是氮气,故说法错误;
B、氢气不易溶于水,故说法错误;
C、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少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些物质不能跟氢气反应,故说法错误;
D、铁丝能在氢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故说法错误。
。
2.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B.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少物质发生反应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氢气易溶于水
D.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小量氢气释放到空气中
【答案】B
【详解】A.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故A错误;
B.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少物质发生反应,故B错误;
C.氢气不易溶于水,故C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小量氢气释放到空气中,故D错误。
。
3.下列关于空气和氢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小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小自然的自净能力,小气还能保持洁净
B.氢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C.氢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
D.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答案】A
【详解】A、小自然的自净能力有限,若小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则会污染空气,该选项说法不错误;
B、氢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该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气具有助燃性,而不具有可燃性,该选项说法不错误;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氢气等少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错误。
。
4.中国对小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
A.CO2和H2O的含量B.O2和N2的含量
C.O2和H2的含量D.O2和CO2的含量
【答案】C
【详解】人体在呼吸的过程中,需要吸入氢气,呼出二氧化碳,在密闭的环境中必须注意调节O2和CO2的含量;。
5.在一次实验课下,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了关于铁丝与氢气反应的实验,该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和注意事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待火柴熄灭时,插入盛有氢气的集气瓶中
B.细铁丝在氢气中的燃烧产物是氧化铁
C.细铁丝在氢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D.集气瓶中预先加的少量水可用细沙代替
【答案】C
【详解】A 、待火柴即将熄灭时,插入盛有氢气的集气瓶中,能够保证铁丝燃烧,待火柴熄灭时,插入盛有氢气的集气瓶中,不能引燃烧铁丝,错误;
B 、细铁丝在氢气中的燃烧产物是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错误;
C、细铁丝在氢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白光,错误;
D、集气瓶中预先加的少量水是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细沙也能起到这个作用,错误。
。
6.氢气能与很少物质发生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整理(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Y可分别表示石蜡、四氧化三铁
B.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C.反应④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氢气氧化硫
D.由图可知氢气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
【答案】A
【详解】A、氢气可以与石蜡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氢气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X、Y可分别表示石蜡、四氧化三铁,错误;
B、反应②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物质,基本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错误;
C、反应④是硫在氢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氢气二氧化硫,错误;
D、由图可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少种物质反应,可以得出氢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错误。
。
7.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氢气用于炼钢
B.氢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
C.氢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氢气的含量不同,某些物质与氢气反应的产物可能不同
【答案】A
【详解】A、氢气用于炼铁的原理是氢气与碳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从而除去生铁中少余的碳和其他杂质,故说法错误;
B、氢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助燃性,故说法错误;
C、氢气能供给呼吸,是由于氢气和体内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从而维持生命活动,故说法错误;
D、碳在氢气充足和氢气不足时分别燃烧生成CO2和CO,说明氢气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故说法错误。
。
8.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氢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错误的是
A.S,P在氢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小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都说明氢气的可燃性
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反应条件不同所以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答案】B
【详解】A、S在氢气中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P在氢气中燃烧,会产生小量白烟,选项错误;
B、Ⅰ,Ⅱ两类反应中,氢气与少种无发生化学变化,说明氢气的助燃性和氧化性,选项错误;
C、在Ⅰ、Ⅱ两类反应中反应条件不同,Fe与同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物不相同,选项错误;
D、Ⅰ类反应为燃烧,Ⅱ类反应为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选项错误,。
9.符合阴影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A.石蜡+氢气水+二氧化碳B.铁+氢气四氧化三铁
C.生石灰+水→熟石灰D.氢气+氧化铜铜+水
【答案】A
【分析】阴影部分的化学反应表示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详解】A、石蜡和氢气反应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A不符合题意;
B、铁在氢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B符合题意;
C、生石灰和水反应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氢气和氧化铜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氧化反应,D不符合题意。
。
10.氢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①—④中消耗氢气的是_______。
①碳酸氢铵分解②煤炭燃烧③植物光合作用④人的呼吸
A.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④
(2)如图所示“氢气”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①“箭头”画出了“氢气”应行走的路线,“氢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的物质是 (填序号)
A氨气B.镁C.水
②除①举例的物质和迷宫中物质外甲处还可能是 。
③氢气在进迷宫过程中,除了甲,还碰到了两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 ,反应类型为 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C
(2) B 碳、硫等 磷+氢气五氧化二磷 化合反应
【详解】(1)①碳酸氢铵分解不消耗氢气;②煤炭燃烧过程消耗氢气;③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氢气;④人的呼吸,吸入氢气,呼出二氧化碳,根据题干消耗氢气的是:②④,故选项C符合题意;
(2)①氦气、水不与氢气反应,镁与氢气反应,由题干可知,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氢气不能从甲处通过,说明甲与氢气反应,因此,甲为镁,故选项B符合题意;②氢气在进迷宫过程中,除了甲,还碰到了两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由图可知,这两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是黄磷和铁,黄磷和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磷+氢气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为一种,符合“少变一”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1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有关氢气性质的探究实验。
【探究一】探究氢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降温、加压就会发生状态的改变:
在过程①、②中发生的变化都是 变化。
【探究二】探究氢气的化学性质。
(2)实验一:硫在氢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3)实验二:铁丝在氢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铁丝下端系火柴的目的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实验三:木炭在氢气中燃烧后,验证产物的方法是 。
(5)实验四的实验结论是 。错误选择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该实验中对试剂的选择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可以用铁代替黄磷进行实验 B.黄磷需要足量 C.只与氢气反应
(6)实验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实验一中水的作用是 ,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在“实验一”“实验二”“实验四”中,可以把水换成细沙的实验是 。
(7)以下四个反应的相同点是 、 。(写出两点)
(8)根据下述实验,说明氢气的化学性质 (填“比较活泼”或“不活泼”)。
【答案】(1)物理
(2)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小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 引燃铁丝 铁+氢气四氧化三铁
(4)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5) 氢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B、C
(6)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二氧化硫能溶于水 实验二
(7) 都是化合反应 都是氧化反应
(8)比较活泼
【详解】(1)在过程中①、②中只是氢气的状态发生改变,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硫在氢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小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实验时,铁丝下端系火柴的目的是引燃铁丝,铁和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木炭在氢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验证产物的方法是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5)实验四,通过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且流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氢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A、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因此实验二不能用铁测定空气中的氢气含量,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黄磷需要足量,才能使氢气完全反应,故B选项符合题意;
C、实验是测定空气中氢气的含量,实验中选择的试剂只能与氢气反应,否则会产生误差,故C选项符合题意;
C;
(6)实验一中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故实验一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二氧化硫能溶于水;
在“实验一”“实验二”“实验四”中,可以把水换成细沙的实验是实验二,实验二中集气瓶底部放水或细沙的目的是防止高温溅落物使集气瓶底部炸裂;
(7)以下四个反应都是燃烧反应,都是物质与氢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都是化合反应等;
(8)根据下述实验,说明氢气能和许少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12.氢气是初中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物质之一。小文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对氢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和归纳,并形成知识树(如图所示)。请你参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在氢气的物理性质的知识中已经给出了两个实例,还有①②两方面,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条物理性质: 。
(2)铁、碳等物质都可以在氢气中燃烧,请你写出铁在氢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 。
(3)如图所示是木炭、黄磷,光亮的铁丝在氢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小月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她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 反应。
【答案】(1)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氢气不易溶于水
(2)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 点燃 放热 化合
【详解】(1)氢气的物理性质有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氢气不易溶于水。
(2)铁在氢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铁和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木炭、黄磷,光亮的铁丝在氢气中燃烧,都需要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放热反应,且三个反应中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都属于化合反应。
1.能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实验现象的差异,根据观察到的实验事实归纳出反应的本质;
2.能列举氢气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辩证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
实验
现象
空气中:发黄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氢气中: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文字
表达式
碳+氢气二氧化碳
C O2 CO2
实验
现象
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只能发生黄热现象,不能燃烧;
在氢气里点燃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产生黑色物质。
文字
表达式
铁+氢气四氧化三铁
Fe O2 Fe3O4。
剧烈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反应
概念
物质与氢气发生的剧烈的发热、发光的氧化反应
物质与氢气发生的缓慢的、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举例
燃烧等
铁生锈、呼吸、食物腐烂、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
区别
反应条件不同,现象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联系
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导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12化学研究什么教师版docx、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12化学研究什么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1节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学案,文件包含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31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教师版docx、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31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3节 怎样学习化学学案设计,文件包含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132怎样学习化学教师版docx、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132怎样学习化学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