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三年级下册4.人物与环境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三年级下册4.人物与环境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下册、第四课《人物与环境》的授课内容,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人物与环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旨在通过为人物造型添加不同衣饰和背景,改变人物方向,表现不同的绘画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重点培养想象力和表现能力,提高组织画面的能力。人物塑造与环境营造是人物画创作中的两大重点。在创作过程中,背景环境的处理与主要人物的刻画有着重要的关系。在重点刻画主要人物的基础上,还要重视背景环境的巨大作用,它与主要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会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表达。本课以此为知识点,引导学生就画面中的人物动态与环境背景展开深入思考与丰富想象,使学生能够依据人物的不同动态,描绘人物衣着、神态等细节,并恰当表现背景环境,从而呈现完整的作品。学生通过感知画面环境、人物活动和画面美感的不同,感受美术创作活动的丰富与快乐,进而提升绘画表现能力。本课是以人物为主题内容的创作课。根据“造型•表现”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创作中人物与环境彼此呼应、和谐统一的关系。利用添画、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表现完整画面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设疑激趣,借助观察想象、选择拼摆和分析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情意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热情。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利用想象、添画,将人物与背景有机结合,呈现有主题且完整的画面。
教学难点是:人物形象的大胆塑造以及背景的情趣性。
二、说“学情”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基本形表现人物和简单景物的方法。本课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活泼有趣,极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够乐于学习、乐于创作表现,但是对把握较完整的场面仍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各种情景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多元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创作与互动,体会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从而产生主动学习和创作的欲望。培养学生把课堂教学、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绘画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我们周边的客观事物,做到生活源于艺术,而艺术又在生活中升华,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还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图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人物与环境的绘画。
2.活动探究法:通过引导启发、观察分析、欣赏、观察回答、合作探究等环节加对人物位置方向的变化和合理的环境搭配的认识和了解,学习掌握人物与环境、画面要合理,然后进行创作。
3.集体讨论法:小组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新知导入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出示图片”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出示人物图片让学生进行思考添加背景,把学生带入环境和人物合理搭配的学习中,为后面学习《人物与环境》做好铺垫,并引出本课课题《人物与环境》。
(二)新知讲解
在新知讲解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引导启发、观察分析、欣赏、观察回答”这四个环节,加以介绍。
1.引导启发
出示问题:说一说,你认为人物与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米罗作品的部分线条进行猜想,让学生知道人物和环境背景要彼此呼应、和谐统一的关系,做好引导启发教育。
2.欣赏分析。
出示图片欣赏回答根据你能根据他们的动态看出他们在做什么适合添画什么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明白同样的人物动作可以有不同的环境背景,为创作打下基础。
3.欣赏
出示图片把人物进行不同的背景中,感受画面内容所表现的意思是不同的。。
4.观察回答
出示人物进行旋转,变化人物的位置和方向让学生想想添加背景,加强学生欣赏能力和观察能力,思考人物动作相同,位置方向发生变化,背景表达的意识是完全不同的。
(三)合作探究
出示图片让同学们进行小组交流,说一说那幅图片设计得更合理美观,然后通过对比观察讨论,说出对比的图片中背景添画要丰富,色彩要鲜艳才更美观。通过小组中交流、合作、在小组中探讨学习,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课堂练习
为了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艺术实践”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求:根据本课人物造型,发挥想象力,通过添加适当背景改变服装和人物方向,让画面更丰富更有趣。在学生创作作品时如遇到问题或是我发现问题时,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五)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展示评价”,第二部分是“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的环节,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采用学生自评为主,其他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为辅的方法而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⑴自评:说一说自己的作品中的人物和环境怎么表现得?
⑵互评:说一说谁的作品表现的人物与环境很有创意?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⑶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及时肯定学生的作品和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要注意绘画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优点并发自内心的表扬、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全体学生也就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课堂小结
最后是本节课的结束语,说到此处真是有种“意犹未尽,余味无穷”,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问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等方面进行回答,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本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更能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六、板书设计
4.人物与环境
人物动态合理添加背景、
变换人物方向与位置、
背景丰富色彩鲜艳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的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文字为主,突出了本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对创作人物环境掌握更深,记忆更清楚。
七、作业布置
利用粘贴画的方法进行添加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结束语:
总之本节课我通过直观教学、精心设问、探究学习、艺术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创作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互帮互助、参与和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提高,完成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等知识内容,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的所有叙述,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三年级下册5.我们的社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三年级下册9.会变的盒子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6.大嘴怪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