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2024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课件+教案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优秀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优秀教案及反思,共6页。
情境导入:
古语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诗有:“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些城市的美,已经深深地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
任务情境:
“初见惊鸿,再见倾城”,央视财经频道的《魅力中国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节目组拟举办一场主题为“品词中雅韵,赏名都风光”的推介词创作大赛,以杭州与扬州这两座江南名城作为推介对象,请从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城市,适当融入《望海潮》或《扬州慢》的诗句,为诗词配图,并写一段推介词。
任务一:配乐吟诵,感受城市风貌
初读感知,体味声韵美
柳永和姜夔都是深谙音律的词人,请找到《望海潮》和《扬州慢》的韵脚,并说说这样的韵脚有什么样的特点与效果。
在这两首抒写宋代城市的词 《望海潮》和《扬州慢》中,你觉得哪一首更具诗意,更能触动你的心灵?请你从两首备选音乐中,分别选择合适的配乐,并说明理由。(《梦江南》旋律比较轻柔,《有所思》比较低沉)
跟随配乐,朗诵诗词:在《梦江南》中朗诵《望海潮》,在《有所思》中朗诵《扬州慢》。
任务二:发现城市的诗意
请从柳永的《望海潮》和姜夔的《扬州慢》中,各选择一个词语概括所写城市的特点。
《望海潮》:“繁华”
《扬州慢》:“空城”
你从哪里感受到杭州的“繁华”?
“云树绕堤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景美)
“参差十万人家”(人多)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豪奢的物质)
“箫鼓、菱歌、羌管”(优美的乐声)
“嬉嬉钓叟莲娃”“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官民同乐)
你从哪里感受到扬州“空城”这一特点?
“尽荠麦青青”(城市荒芜)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人心惶惶)
“渐黄昏,清角吹寒”(音乐变调)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无繁华热闹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花依旧开,但早已物是人非……(无赏花之人)
任务三:对比意象,为诗词配图
仿照示例,请你选择两首词中的意象进行续写。
同样是城,在柳永笔下是繁华都城,在姜夔笔下是萧条空城。
同样是树,在柳永笔下是______,在姜夔笔下是________。
同样是水,在柳永笔下是______,在姜夔笔下是______。
同样是桥,在柳永笔下是______,在姜夔笔下是______。
同样是花,在柳永笔下是___________,在姜夔笔下是______
同样是音乐,在柳永笔下是___________,在姜夔笔下是______
请根据你对两首词作内容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形容词。
____________的云树 ____________的乔木
____________的怒涛 ____________的寒水
____________的画桥 ___________的二十四桥
___________的桂子荷花 ____________的芍药
___________羌管菱歌 ____________的清角
“为诗词配图”作品展,PPT展示两首词的配图。
任务四:赏析手法,聚焦城市细节
同样是描写城市,两首词选择的意象不同,手法各异。两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望海潮》:
铺叙:柳永采用铺叙的手法,渲染烘托,从自然风光、市井风貌、百姓生活等不同方面,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过渡自然,仅以区百十来字,就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杭州太平盛世的全景图,给人以美的享受。
点染:(1)上片中“东南”三句是点,接着从城市规模、自然景观、市井面貌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描绘,是染。(2)下片中“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吟赏烟霞”是染,从山色之美、湖荷之胜、人文风貌之佳三个方面进行描绘。人是景中人,也是景中景。
《扬州慢》:
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
虚实结合:将眼前的扬州与往昔的扬州有机融合在一起。一面描摹眼前“空城”景象,是明写和实写;一面想象杜牧重游故地的震惊,是暗写和虚写繁华之景。
任务五:走进城市的兴衰记忆
为什么会出现一“喜”一“悲”不同的情感?
背景:这是柳永投赠之作。宋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从家乡前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途经钱塘(今浙江杭州)。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写下了《望海潮》一首词,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
《望海潮》“归去凤池夸”——赞美歌颂
背景: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时作者二十余岁。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南侵,江淮军败,中外震骇。完颜亮不久在瓜州为其臣下所杀。根据此前小序所说,淳熙三年,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扬州慢》“重到须惊”——伤感无奈
一座城一种记忆,《望海潮》和《扬州慢》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望海潮》:表达了对承平盛世的赞美与歌颂;渴望得到赏识与重用
《扬州慢》:追忆扬州昔日的繁华景象;对战争以及侵略者的厌恶与痛恨;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叹
请你从中选择你比较喜欢的城市,撰写推介词,参加比赛。
示例1:杭州,一个如诗如画的人间天堂!这里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更有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潮。杭州,一个来了就不愿离开的地方!
示例2: 扬州,一个最有故事的城市。“春风十里扬州路”描绘着曾经的繁华热闹;“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诉说着劫难沧桑;而今“长堤春柳最依依”,二十四桥的明月不再清冷,桥边的红药啊,年年为你而生!
升华拓展:
《望海潮》《扬州慢》,这两首词都是描写城市景象,但两首词选取的意象不同,组合方式不同,表现手法不同,所呈现的意境、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请结合文本比较分析。
一欢一悲,你更喜欢哪种情感表达?说明理由。
(1)喜欢柳永的表达。柳永以如椽之笔,描绘的杭州城自然人文之景俱佳,展示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对杭州城的讴歌、赞美,体现了承平盛世的气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读来令人愉悦。
(2)喜欢姜夔的表达。灾难文学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态,灾难主题是中国文学的恒久母题。在灾难的视野里,人类不自觉地以文学的方式抒发郁积的情感,慰藉受伤的心灵。虽然一向清高骚雅的姜夔不习惯在诗词中与现实对接,但其中对衰亡时局的伤悼和战争劫难的泣诉,还是让人历历在目。读《扬州慢》,我分明看到姜夔用文字在言说两个时空中的扬州故事,在对立的城市记忆中,我感受到了他的悲凉诗心。
课堂总结:诗意是人对城市的生命关照,是个人感触,更是家国情怀!
这是两种不同的演绎,无论是从历史真实反映,还是文学的审美表达,都有各自的价值。从历史的真实来看,繁华和灾难是人类进程中的花开花落。从文学的表达来看,讴歌太平与反映灾难都是文学的责任。《望海潮》和《扬州慢》,一写承平盛世,一写劫后空城,内容不同,意趣亦相异,共同构成历史的真实,体现了文学的价值。
作业:寻找城市记忆
你关注过一座城市的命运吗?安宁与浩劫,繁荣与衰落,传承与变迁……你从平凡的事物中看到城市的生命吗?烟火与灯光,车流与晨曦,雾霾与月华……请你说说你曾感受到的城市诗意。
教材分析
《望海潮》和《扬州慢》,一写承平盛世,一写劫后空城,内容不同,意趣亦相异,共同构成历史的真实,体现了文学的价值。在诗词中看到过去城市的记忆,在诗词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在诗词中汲取生命感发的力量,无论是柳永的干谒希望获得推荐的积极用世,还是姜夔的黍离之悲,心忧国家的大家情怀。
教学目标
1.反复吟诵,感受词的韵律美,把握情感基调。
2.分析诗人在意象选取、手法使用等角度的不同之处。
3.结合背景,体会两首诗的不同情感。
4.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了解文学的城市记忆功能。
教学重点
结合背景,体会两首诗的不同情感。
教学难点
分析诗人在意象选取、手法使用等角度的不同之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优秀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苏轼 ,都会民居图,钱江怒涛图,街市豪奢图,山水风物图,百姓嬉戏图,官员出巡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精品教案及反思,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优秀教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