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导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665059/0-17377721749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导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665059/0-17377721749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自主小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初中教材七上第二单元4-5课内容,能简述夏商西周的基本史实。
2.通过梳理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能总结早期国家的特点。
3.感悟中华文明起源历史悠久,文明博大精深。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夏商西周的基本制度与文明成就
难点:早期国家特征
【知识链接】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国家机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外一个阶级的工具,统治阶级必须建立一整套法律、制度和执行机构,并依赖于这些法律、制度和执行机构才能实现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专政机关都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法指导】
知识建构:结合初高中教材,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并在书上进行圈画,将不理解的标注出来,上课着重听。(自主学习部分课下时间提前完成,上课前检查)。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2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自主学习(15分钟,认真阅读课本,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后用笔标注,并完成填空)
(一)七上第二单元(4-5课)内容回顾
(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早期国家的产生 -- 夏
(1)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2)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等。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等文物,反映了夏朝的文明进程。
(3)国家治理: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在中央国王是最高的统治者。在地方实行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治。
早期国家的发展 -- 商
文化成就:甲骨文、青铜器。
国家治理:国家机构更加完善
制度:内外服制。
早期国家的发展 -- 西周
国家治理:
(1)分封制:(四个等级)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2)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维系,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3)礼乐制
(4)井田制
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
(1)农业: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土地实行井田制。
(2)手工业: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自主小测】
“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C)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三、合作学习(15分钟,要求:先独立完成,再以小组的方式合作交流,完善答案。)
思考:结合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总结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有哪些?
政治权力传承方面
世袭制确立: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 的局面形成,政治权力在家族内部传承,这一制度为商、周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早期国家权力传承的重要方式。
宗法制维系:西周时期的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核心。它将家族血缘关系与政治权力分配紧密结合,确保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体现了中国早期国家家国一体的特点。
国家治理结构方面
最高权力集中趋势初现:夏商周时期都有最高统治者,如夏王、商王、周天子等,他们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拥有最高的政治权力,对国家重大事务有决策权,显示出权力逐渐向最高统治者集中的趋势。
地方管理多元化
夏朝:在地方实行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治,对周边部落有一定的控制和影响力,但这种管理相对较为松散。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商王与方国之间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
西周:通过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但需要对周天子承担一定的义务,如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等,形成了 “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的等级序列,构建了相对严密的地方管理体系。
政治与神权关系方面
神权色彩浓厚: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都具有明显的神权色彩,统治者借助神权来强化自己的统治。如商朝的卜、巫、史等神职人员地位重要,他们通过占卜等方式传达神意,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西周的太史、太祝、太卜等官员,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神权与政权紧密结合,使统治者的决策和统治具有神秘性和权威性。
社会等级秩序方面
等级制度森严:夏商周时期社会等级分明,不同等级之间的界限严格。从贵族到平民、奴隶,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贵族享有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特权,平民从事生产劳动,而奴隶则处于社会最底层,没有人身自由,被贵族随意支配,这种等级制度通过政治制度和礼仪规范等得以强化和维持。
礼乐制度规范: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重要工具,不同等级的人在祭祀、丧葬、朝聘、宴饮等活动中,都要遵循相应的礼仪规范,使用不同的礼器和乐器,通过这种方式来明确等级身份,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差别。
四、课堂小结(3分钟)
1.根据学习目标,简述本节所学。
2.尝试画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五、当堂检测(5分钟)
1.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B)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D )
A.汉字起源与宗法制密切相关 B.西周分封制度影响深远
C.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文化核心 D.宗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六、课后作业
1.熟读自主学习部分并背诵重点内容。
2.完成相应练习。
(1)在被考古学家们认为是夏都遗存的河南二里头遗址,发现“井”字形的城市主干道,以及被道路和城垣划分为若干方正、规整的城市区域。这些发现说明夏朝(C)
A.统治疆域辽阔 B.城市基础设施完备
C.统治格局有序 D.注重道路交通建设
(2)据“清华简”记载,“商邑兴反,四方祸乱未定,多侯邦伯,率去不朝”周公与周成王出兵平定叛乱后,“既迁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设出宗子,以作周厚屏据此可知,西周(A)
A.分封制宗法制的推行巩固了统治 B.大规模分封始于周公和周成王时
C.重视血缘关系对巩固统治的作用 D.对古代帝王后代都进行严格管控
(3)受封地属于殷商故地的鲁、卫两国,周王嘱其“启以商政,疆(强)以周索(法度)”;分封地在所谓“夏墟的晋国,有大量原住民,且周边戎狄环伺,周王嘱其“启以夏政,疆(强)以戎索(法度)”。这表明西周( C)
A.利用血缘维系地缘政治 B.地方权力集中于周王
C.管理地方注意因地制宜 D.继承夏商的政治制度朝代
起止时间
开国君主
末代暴君
都城
夏
约公元前 2070 年 — 约公元前 1600 年
禹
桀
阳城(今河南登封一带,也有其他说法)
商
约公元前 1600 年 — 前 1046 年
汤
纣
亳(今河南商丘),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
公元前 1046 年 — 前 771 年
周武王
周幽王
镐京(今陕西西安)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自主小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术情境,图说历史,生活情境,名师指津,图示解史,知识拓展,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