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寒假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及同步练习(统编版)
专题04《关雎》-2025年寒假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及同步练习(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关雎》-2025年寒假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及同步练习(统编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预习,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点预习
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挑选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字词理解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 tiǎ)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好逑(hǎ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求取。之:指荇菜。
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悠哉(yōu zāi)悠哉: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思念深长的样子 。悠,忧思的样子。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芼(mà):挑选。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文章理解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二、习题演练
1.选出下列对《关雎》赏析有误的一项(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写了雎鸠鸟不停地鸣叫,运用了“兴”的手法。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描写了男子因思念心仪的女子而觉得悠闲而满足。
C.《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如“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
D.这是一首歌咏爱情的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爱而不得的忧伤。
2.下面对《关雎》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叙述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3.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上邪
上邪①!我欲与君相知②,长命无绝衰③。山无陵④,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⑤ ,天地合⑥,乃敢与君绝!
注释:①上邪(yé):上天啊。②相知:结为知己。③命:古与“令”字通,使。绝衰:衰减、断绝。④陵(líng):山峰、山头。⑤雨(yù)雪:降雪。雨,名词活用作动词。⑥合:合二为一。
A.《关雎》开篇第一章的四句诗,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
B.《上邪》开篇三句指天发誓,直吐真言:“天哪!我要和君相爱,让我们的感情永久不破裂,不衰减。”足见情之炽烈。
C.两首诗都属于爱情诗,不过,《关雎》是男子对女子所表达的深切思慕之情,《上邪》则是女子对自己钟爱的男子的爱情誓言。
D.两首爱情诗,第一首缠绵悲鸣,期期艾艾,婉曲动人;第二首直率而气势雄放,激情逼人。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崇廉尚洁、追求卓越、时代新人、全民阅读,分别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B.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前述语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我们学过的《关雎》《子衿》都属“国风”。
D.古人称谓丰富:所谓“名”实则“本名”:“字”则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谥号”则多为自己所取,表示自己的志趣爱好。
5.阅读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诗的开头写河州滩头雎鸠和鸣,既是对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又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诗歌抒发了男子求偶不得的痛苦、求而得之的喜悦。“君子好逑”“寤寐求之”“寤寐思服”“钟鼓乐之”是男子对心中恋人爱慕之情的直接表白。
D.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不仅使诗歌内容层递,逐步展示男子锲而不舍的追求,而且也增添了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6.阅读下面情境,在横线上填写古诗词名句。
(1)《关雎》以雎鸠和鸣起兴,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歌来表现小伙子对美丽而贤惠姑娘喜爱。
(2)如果一个人想形容所爱的人在远方,他可以用《蒹葭》中的两句诗歌来表达,最适合的两句诗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河洲滩头睢鸠和鸣,既是对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曼妙劳作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8.请结合本诗分析“重章叠句”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滴尽致。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青年寤寐求之想要实现的愿望,也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D.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了一个文静、美丽、热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了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女子。
10.本诗采用比兴和重章叠句的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中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3.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裁悠战,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宛淑女,琴瑟友之。
(1)关于《诗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B.《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C.其中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D.西周时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诗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情态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3)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5.本诗开头为什么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
16.《关雎》一诗中,大量使用叠字、双声、叠韵的词语,其作用除增强诗歌音韵和谐之美外,还可以增强描写对象的生动性,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美丽多彩的自然万物。请从诗中找出一个例子并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古诗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7.请解释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
18.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前四句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姑娘的爱慕之情。
B.本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C.“辗转”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阅读下列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一唱一和、相亲相爱的雎鸠鸟来起兴,引出女主人的一片情思。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点出了这个小伙子所恋的就是那位在河边采荇菜的有着美好姿态的姑娘。
C.诗歌采用了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如“窃窕”“参差”“辗转”,以增加诗歌音韵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D.这首诗写的是小伙子对心上人思念、追求的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
2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古诗鉴赏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纲目,统摄全文。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22.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关雎》相关内容的掌握。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是爱而不得的忧伤,而不是悠闲而满足,所以“觉得悠闲而满足”的赏析有误;
故选B。
2.A
【详解】A.“运用比喻手法,叙述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错误,应是:运用比兴手法,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君子对淑女的追求;
故选A。
3.D
【详解】D.“缠绵悲鸣”有误,第一首诗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其中有初见淑女的爱慕喜悦,有求而不得的痛苦相思,有梦中求而得之的狂喜,并无悲伤之情。故选D。
4.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积累。
D.“谥号”是古人死后,其他人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因此D项“多为自己所取,表示自己的志趣爱好”表述错误;
故选D。
5.C
【详解】C.“求而得之”错误,应该是“想象中求而得之”;“直接表白”错误,这些都是对男子内心的描写,含蓄地表现了男子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故选C。
6.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详解】本题中“窈窕”“逑”“伊”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7.D 8.示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三句体现了《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表达了君子对淑女的强烈的爱慕之情及追求淑女执着的心情,形成了回环往复、韵律和谐、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表达效果。
【解析】7.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D.诗句“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意思是: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表现的是男子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不是表现“窈窕淑女”的。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对赏析写作手法的能力。《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重章的写法,又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表达了君子对淑女的强烈的爱慕之情及追求淑女执着的心情,从而使诗歌产生了回环往复、韵律和谐、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9.D 10.(1)渲染气氛,深化意境,增强情感,深化主题(2)增强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解析】9.考查词句赏析。
D.“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分析不正确。该诗不是托物言志诗,而是一首爱情诗。它反映了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
故选D。
10.考查赏析诗歌所用手法。
本诗以水鸟和鸣起兴,渲染了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氛围,表达了男子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诗歌采重章叠句的形式,不仅使诗歌内容层递,逐步展示男子锲而不舍的追求,而且也增添了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1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可以充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增加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一唱三叹,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3.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解析】1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景物即可,一般用原诗词中的词语回答即可。《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写“君子”对“淑女”的渴慕与追求,因此统领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章叠句作用的理解。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13.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及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体会诗人的感情。《关雎》是一首爱情诗,诗中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由于爱恋的深切,这位少女的形象反复在他脑中出现,使他不安,使他难以忘却。他幻想着终有—天,能与这位少女结为永好,成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诗中所表达的感情直朴、真率,千年后读起来,还是那么清新动人。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
14.(1)D
(2)D
(3)《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
【解析】(1)
D.《诗经》中的《风》来源于周王朝各地的民间乐曲,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错误。故选D。
(2)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男主人公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故选D。
(3)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特色。《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诗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钟鼓乐之”可见男子是以婚姻为目的的追求,这个过程有对女子勤劳品质的欣赏,有夜不能寐的思念,有娶回家去的幻想,这个过程只看到感情的真挚、热烈,美好、喜悦,一点不低俗,因此说“乐而不淫”;诗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以说“哀而不伤”。
15.诗歌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开头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以雎鸟相向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贴切自然,意蕴丰富。 16.示例一:“关关”运用叠字,形容鸟叫声婉转优美;
示例二:“窈窕”运用叠韵,表现淑女心灵仪表(由内而外)都美丽的形象;
示例三:“参差”运用双声,生动逼真地描绘水草长短不齐的形态;
示例四:“辗转”运用双声叠韵,刻画出男子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解析】15.本题考查诗歌比兴手法的运用。
乐府诗中三大主要手法“赋、比、兴”中的兴(起兴),先从别的人事物引起所咏之物,来抒发自我的情怀,为后面烘托气氛,并引出后面的内容。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
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诗歌在艺术上巧妙地采运用了比兴的手法,用雎鸠鸟的和鸣来比喻男女之间的和谐恩爱,贴切自然,意蕴丰富。
16.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
《诗经》中叠字、双声、叠韵是常用的语言表现形式,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便于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
示例:“窈窕”运用叠韵,表现淑女心灵仪表(由内而外)都美丽的形象,强烈地抒发了男子对心目中那个女子的渴慕之情。
17.文静善良的美丽姑娘,是君子好的配偶。 18.D
【解析】17.本题考查诗句翻译。
窈窕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好逑:好的配偶。
故翻译为: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18.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错误。《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故选D。
19.A 20.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解析】19.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A.结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知,这两句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一唱一和、相亲相爱的雎鸠鸟来起兴,引出男主人公对窈窕淑女的一片情思,A错误,故选A。
20.本题考查表现手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先是描绘了水上的相亲相爱的一对雎鸠鸟,写它们爱情的温馨、美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则写男主人公因为看到相亲相爱的雎鸠鸟,心中燃起了对窈窕淑女的爱慕、情思,用一物引起对另一物的思考、联想,这是古代诗歌一种表现手法,是比兴手法。这里运用比兴手法,能够自然地引出写作对象,并且渲染氛围,增强感染力。
21.D 22.这首诗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解析】2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D.有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意思是: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意思是: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君子”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并非“窈窕淑女”;故选D。
2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把握。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对诗句进行赏析,并体会古诗抒发的感情。诗歌大意: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挑选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1《卖炭翁》-2025年寒假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及同步练习(统编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预习,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石壕吏》-2025年寒假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及同步练习(统编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预习,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8《马说》-2025年寒假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及同步练习(统编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预习,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