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3课《点、线、面》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6659033/0-17376282493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4)二年级下册第3课 点、线、面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二年级下册第3课 点、线、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的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并感受生活的点、线、面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不同的点、线、面组合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点、线、面》一课学习领域为造型·表现,为一课时。任何一门艺术都含有它自身的语言,而造型艺术语言的构成,本课其形态元素主要是:点、线、面。孩子们从拿起笔的那一刻起:点、线、面就是他们表现世界的主要语言。为什么画“点”,因为可爱。为什么画“线”,因为变化。为什么画“面”,因为豪爽。本教材中选入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图片,如建筑、动物、生活用品等,引导学生感受点、线、面在自然生活里随处可见充满艺术的魔力的造型特点。学习点、线、面旨在使学生掌握重复、穿插、均衡等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感受环境中蕴含的点、线、面艺术之美,学会用点、线、面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知点、线、面造型符号,通过本课深入的引导,使学生简单运用点、线、面组合规律来表现身边事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热爱美好的生活!
四、教学重点
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并能用绘画或粘贴的方式表现它们的组合变化。
五、教学难点
懂得运用重复、穿插、均衡的效果表现点、线、面的组合变化。
六、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课件、记号笔、画纸、示范作品。
(二)学生准备:记号笔、画纸。
七、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点题:
《点、线、面》
2.点、线、面的含义:
点:是视觉所见到很小的痕迹,且只有位置的,不可分割的图形单位。
线:凡一个点通过任意的移动可以构成有长度而没有宽度的和厚度的图像即为线。
面:具有长度和宽度,但不具有厚度的图形称为面。
3.点、线、面的特点:
点形状各异;线千变万化;点变大是面。
(二)发展阶段
1.分析点线面的作用
(1)装饰生活中的物品。
(2)表现生活中的物品。
(3)创造生活中的物品。
2.欣赏大师的作品
(1)分析大师的创作构思
(2)了解具象画与抽象画
3.作品鉴赏
吴冠中《海棠》、《春如线》、《江南水乡》、
康定斯基《构成第8号》、《红色椭圆》、《白色之上》、《花开》。
4.剖析点线面
(1)点、线、面的关系。
(2)点、线、面的组合:重复、均衡、穿插。
5.赏析学生作品
6.学生创作
运用黑色记号笔绘画的方式表现点线面的创意。
7.辅导阶段
(1)引导学生用心表达自己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创意思维顺畅地发展。
(3)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三)评价阶段
1.学生讲述自己的绘画创作,与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
2.引导学生讲一讲这节课收获是什么?
(四)课后反思
点、线、面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魅力无限,神秘有趣!了解点、线、面造型元素,体验它们蕴涵的艺术之美,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素材的丰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造型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体验活动的趣味性。养成观察习惯,学会在大自然中发现美,运用学过的点、线、面知识创造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第3课 点、线、面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导入新课,巩固新知,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课后小结,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二年级下册第3课 点、线、面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新授[来源,创造阶段[来源,评价展示,教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课 点、线、面教案,共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