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课 点、线、面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课 点、线、面教案,共2页。
授课 类型 课题名称3.点 线 面修改意见教材分析本课教学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感受点,线,面组合变化的形式美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感受点线面组合变化中蕴含的均衡的形式美感,创作出充满情趣的作品,了解他们是最基础的绘画语言 教学目标[德育目标]: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
[智育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素质发展目标]: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教学难点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图片点线面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情境感受法 讨论法[来源:学科网ZXXK] 教学过程评点与建议 一. 导入
1.通过回忆微课知识点并做好前置预习单,引导同学回顾关于点、线、面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点、线、面》 用微课的形式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 教授新课生活中有哪些点的存在?展示图片,请同学们回答可以把生活中常见的哪些看做是点。(金钱豹身上的斑点、玉米粒、小樱桃等)这些点在美术作品中是如何运用的?展示美术作品中点的创作。生活中有哪些线的存在?展示图片,请同学们回答可以把生活中常见的哪些看做是线。(蜘蛛网、菊花花瓣、吊桥绳索等)这些线在美术作品中是如何运用的?展示美术作品中线的创作。最后一个亮相的是小伙伴“面”。(墙面、梯田的面等)这些面在美术作品中是如何运用的?展示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构成》。简单介绍蒙德里安及他的作品。小组讨论你在老师展示的两幅作品里看到了什么?哪些地方展示了点、线、面的运用?请同学小组讨论后回答。详细介绍线的分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并讲授不同种类的线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学生作品分析展示学生作品的同时,介绍线描法、剪贴法及刮蜡法。大师作品分析分析吴冠中作品《水乡》,让同学领悟大师对点、线、面的创作运用。[来源:学|科|网Z|X|X|K]分析康定斯基作品《红色的椭圆》,让同学学习对点、线、面的不规则摆放。范画运用两分钟时间迅速创作出一副关于点、线、面的创作 三、学生创作1.围绕点、线、面。2.创作内容新颖有趣。3.创作方法围绕线描、剪贴、刮蜡等方式分小组合作。 四、学生作品展示请小组代表上讲台进行展示,并从自评、师评、互评的角度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五、拓展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板书设计 点、线、面1点[来源:学科网ZXXK]2线 直线 曲线 粗线 细线3面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对微课的熟练运用提高了同学的积极性,让同学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对本节课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带着问题来学习。课堂上除了提问的形式以外还采取了小组讨论的形式,增加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点线面的过程中更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的存在,艺术源于生活。[来源:学§科§网]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二年级下册第3课 点、线、面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新授[来源,创造阶段[来源,评价展示,教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课 点、线、面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第3课 点、线、面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