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北师大版(2024)动手做(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2024)动手做(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创设,导入课题,师生合作,探究新知,课末小结,融会贯通,教海拾遗,反思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80~81页内容
内容简析
本节课是通过用七巧板拼图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主情境出示了一副完整的七巧板,并简单介绍七巧板的历史与构成。对于平行四边形,只让学生直观认识,知道形状和名称即可。教科书要求学生能拼出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拼摆图案,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教法与学法
1.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认识七巧板,并用七巧板拼出图案,发展空间观念,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2.本节课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让学生在独立拼摆和小组合作拼图的活动中,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
延学:用七巧板自由拼摆。
学习:认识七巧板,并用七巧板拼图。
复习: 会用四种常见的平面图形进行拼图。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画,看到这幅画,你能想到哪首古诗?
出示主题图。
生:咏鹅
师:大家一起背诵下这首诗吧!
师:今天我们继续玩拼图游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出示主题图和古诗,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七巧板
师:上图中的小房子和小动物是由七巧板拼成的。
1.名称的由来
师:为什么叫七巧板呢?
生:由7块板组成;有7种颜色;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了颜色不同的7块。
2.认真观察
师:七巧板由哪些图形组成?
生:有5个三角形,有1个正方形,有1个平行四边形。
重点介绍其中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
3.观察七巧板
1.师:把七巧板的7个图形分类。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预设:①按图形分。②按颜色分。③按大小分。
2.师:哪个图形最大?哪个图形最小?
让学生拿起来互相看看
生:这两个一样大。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放在一起比出来的。(演示比的方法)
师总结:七巧板是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它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迅速传播开来,被称为“东方魔板”。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认识七巧板的兴趣,并通过观察、分类,进一步认识七巧板,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
(二)用七巧板拼出图形
1.描七巧板
师:请你从七巧板中找出三块不同形状的板子,描一描,说一说。
学生独立操作。
作品展示。
预设:我描的图形是正方形。
……
2.拼一拼
师:从“咏鹅”图中找一个喜欢的图案拼一拼,说一说。
学生独立操作。
作品展示、汇报。
预设1:我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拼在一起正好是鹅头。
预设2:小鱼的头是三角形,是用两个大三角形拼出的。
……
师总结:同学们太棒了,用七巧板拼出了这么多有趣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描七巧板中的平面图形和用七巧板拼“咏鹅”中的图案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生回答。
师:课下用七巧板去创造更多有趣的图案吧!
四、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教学时,可以简单介绍七巧板的由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在整节课中,要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让学生独立为七巧板分类,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七巧板的组成、大小和各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最后用七巧板拼图,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动手做(二)(1)
七巧板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动手做(一)教案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动手做(三)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学习新课,巩固反馈,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动手做(三)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