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部编高教版】中职思想政治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同步练习

    【2023部编高教版】中职思想政治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同步练习第1页
    【2023部编高教版】中职思想政治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同步练习第2页
    【2023部编高教版】中职思想政治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优秀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优秀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选项与“万物独化”构成“对子”的是( )
    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②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
    ④治大国若烹小鲜,以细微之心方能成就宏大之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光子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新兴产业。陕西科教资源富集,光子产业原始创新能力强,积淀深厚。聚焦自身优势,瞄准光子产业,陕西在2021年发布“追光计划”。3年来,陕西光子产业总产值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递增。这表明( )
    ①制定“追光计划”是陕西光子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②改造世界要坚持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③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直接把计划变为现实
    ④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在日益内卷的社会重压下,有一部分年轻人在上学和上班之间选择了上香。对此,有网友调侃:“在上班与上进之间,小年轻们却独选上香。几十年的唯物主义教育,最后却教育成了唯心主义,想想这事儿,真够无厘头的”。这其实就涉及到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分歧了,下列关于唯物主义哲学,说法正确的是( )
    ①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思想是将物质视为现实的基础
    ②唯物主义世界观是辩证法发展的重要前提
    ③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被进一步证实
    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终极形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奇轮文化通过“穿越时空”,深入解读古代哲学思想,将老子的哲学智慧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为现代管理者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管理方法。例如“有无相生”“祸福相倚”的辩证思想,应用在企业管理和经营方面,使企业长期稳定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 )
    ①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哲学能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巧妙的方法
    ③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指导作用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我国科学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小白鼠TAAR9受体在4种不同配体结合条件下Gs/Glf嗅觉特异性蛋白三聚体复合物的结构,进一步结合药理学分析揭示了mTAAR9感知配体后被激活的分子机制,同时阐明了Ⅱ类嗅觉受体独特的激活方式。这表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技术可以突破条件的制约
    ③要在联系的多样性中把握事物
    ④具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只需意念就能控制鼠标吗?2024年11月12日,上海华山医院成功将国产脑机接口产品NEO成功“镶嵌”在一名瘫痪患者的颅骨外面,该装置负责采集大脑感觉运动区域的神经信号,与负责供电、传输信号、算法更新的体外装置相配合。术后第三天,患者能够下床,坐上了轮椅。由此可见( )
    A.脑机接口产品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
    B.科学研究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人可以创造出符合目的的客观事物
    7.我国科研人员近日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中,发现了月球上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1。这一发现标志着人类首次在月壤中发现了分子水,同时揭示了水分子和铵在月球上的真实存在形式。该研究成果( )
    ①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可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作出正确的回答
    ③印证了具体科学的进步需要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
    ④证明自然科学的进步不能否定月球依然是神秘莫测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在每个人的身上/阳光同样的明亮/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却有浅有深”。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与周围事物无关
    9.
    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______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A.世界观和方法论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0.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明确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他把唯物主义比作“牢固坚实的橡树”,把唯心主义比作“脆弱的芦苇”。下列选项中,前后两端分别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是( )
    ①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存在即是被感知
    ②人类历史是理念的展开——思维的发展是历史的动力
    ③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④人是一种聪明的机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我国科学家发现将月壤加热至1000摄氏度以上时,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铁和大量水。经过多种实验技术分析,1吨月壤可以产生约51—76千克水,基本可以满足50人一天的饮水量,这一发现有望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及空间站的建设提供重要设计依据。这体现了( )
    ①科学研究探索能够推动人类认识无限地接近真理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
    ④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由无数个不同的“种子”所组成的,头发是由头发的“种子”,金子是由金子的“种子”,雪是由雪的“种子”所构成的。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
    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②全面回答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③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④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已经持续了数年的国风消费热潮如今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云肩、马面裙等汉服元素越来越多地被年轻人穿在身上,非遗工坊里三五成群地聚集着观摩学习的年轻爱好者,地方传统特色民俗、戏曲、歌舞受年轻人追捧的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任何流量明星……中国青年用各种方式尽情释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国式审美”的自信,他们从消费到主动推广、传承,正成为中国文化传承发展中蓬勃的青春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重大创新项目《数字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显示,“90后”和“00后”持有高度文化认同和文化发展信心的人数比例在各代际之中最高。这可能与成长环境有关,相比于其他世代,“90后”和“00后”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见证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充分享受了物质增长、教育水平提升、城镇化带来的时代红利,因此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发展信心也会更强。
    (1)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年轻人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唯一动因。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以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材料二:《论语》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不必完全苟同于对方;“同而不和”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附和别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据此,甲同学认为:“和而不同”是国与国正确的共处之道。乙同学认为:倡导“和而不同”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从甲、乙两名同学中任选一个人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要求:①围绕论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00字左右。
    三、简答题
    1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基本问题。自从有了哲学,对这一基本问题的争论一直持续,从未停歇。请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万物独化”强调孤立的看问题,属于形而上学,与其构成“对子”的是辩证法。
    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强调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属于辩证法,与题干观点构成“对子”,①符合题意。
    ②:“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观,与题干观点一致,而不是构成“对子”,②不选。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属于可知论,与题干观点不构成“对子”,③不
    ④:“治大国若烹小鲜,以细微之心方能成就宏大之事”强调量变和质变关系,属于辩证法,与题干观点构成“对子”,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答案: C
    解析:
    3.答案: B
    解析: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所以说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思想是将物质视为现实的基础,①正确。辩证法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它也可以从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②错误。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这也已经在科学的逐步发展中得到了验证,③正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当前发展的最科学的形态,但不能说是终极形态,认识发展永无止境,④错误。故选B。
    4.答案: B
    解析: ①:奇轮文化将老子的哲学智慧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为现代管理者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管理方法,帮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体现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①正确。
    ②:哲学能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提供具体的方法,②排除。
    ③:奇轮文化通过解读古代哲学思想,并将其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说明了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指导作用,③正确。
    ④:材料没有体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④排除。
    故本题选B。
    5.答案: B
    解析: ①:科学家通过科学探索揭示了嗅觉的作用机制,佐证了世界是可知的,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正确。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突破条件的制约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科学家研究了在4种不同条件下嗅觉特异性蛋白的结构,说明要在不同条件下分析联系多样性以把握事物的属性,③正确。
    ④:材料未强调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答案: D
    解析: A: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脑机接口产品不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A错误。
    B:科学研究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不符合题意。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与题意无关,C不符合题意。
    D:上海华山医院成功将国产脑机接口产品NEO成功“镶嵌”在一名瘫痪患者的颅骨外面,术后第三天,患者能够下床。由此可见人可以创造出符合目的的客观事物,D正确。
    故本题选D。
    7.答案: A
    解析: ①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类首次在月環中发现了分子水。同时揭示了水分子和快在月球上的真实存在形式,体现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还体现了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即愚雌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②持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正确世界观对具体科学的作用,强调的是世界的真正网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国不符合题意。④:世界是可知的,月球不是神秘莫测的。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能够获得对月球的认识,④措误。故本题选A。
    8.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人们对阴影的认识不同,表明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观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B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A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没有体现物质决定意识,C与题意无关。D说法错误。
    9.答案: C
    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故本题选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10.答案: B
    解析: ①;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这强调存在决定思维,属于唯物主义;存在即是被感知,这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①符合题意。②:人类历史是理念的展开、思维的发展是历史的动力,都是唯心主义,②不符合题意。③: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的意思指天有一定的运行规律,地有一定的运行法则,属于唯物主义;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属于唯心主义,③符合题意。④:人是一种聪明的机器,属于机械唯物主义;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1.答案: D
    解析: ①:科学研究探索能够帮助人们获得正确认识,“无限地接近真理”说法错误,①错误。
    ②:我国科学家发现将月壤加热至1000摄氏度以上时,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铁和大量水,说明世界是可知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②正确。
    ③:材料不涉及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③不符合题意。
    ④:科学家通过实践获得月壤生成水的认识,同时这种认识有望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及空间站的建设提供重要设计依据,说明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2.答案: B
    解析:
    13.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年轻人成长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时期,享受了物质增长、教育水平提升带来的时代红利,这为他们了解和认同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题中观点看到了年轻人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动因,但这不是年轻人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唯一动因,题中观点错误。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年轻人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主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加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更多高质量文化产品的出现,满足了年轻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和增强了年轻人的文化主体性,坚定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激发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2)示例:
    甲观点: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和外交政策也不同,所以国与国共处时,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不必完全苟同于对方,更不用屈从于别国的意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人心所向。国与国共处时,应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乙观点: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这就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和而不同”,坚持求同存异,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理念,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赤诚相见、肝胆相照,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化解分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观点评析类主观题,需调用探究世界的本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正误判断:不科学。关键词①:“90后”和“00后”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见证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充分享受了物质增长、教育水平提升、城镇化带来的时代红利,因此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发展信心也会更强→可联系物质决定意识。说明分析观点中合理的部分,看到了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关键词②:中国青年用各种方式尽情释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国式审美”的自信,他们从消费到主动推广、传承,正成为中国文化传承发展中蓬勃的青春力量。中国经济发展是年轻人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唯一动因→可联系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说明分析观点中不合理的部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从甲、乙两名同学中任选一个人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切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角度:甲观点可从主权国家、国际关系民主化等角度回答,乙观点可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回答。
    14.答案: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面临的,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面临的,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解析:

    相关试卷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 辩证看问题 走好人生路第5课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 辩证看问题 走好人生路第5课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精品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精品课后复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优秀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