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三11、宝黛初会第1课时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三11、宝黛初会第1课时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预习,问题探究,课时测评,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本文线索。
2.了解前五回在小说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把握结构,了解前五回在小说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阜盛(fǔ)敕造(chì)规矩(ju)
B.两靥(yè)忖度(cǔn)钗钏(chāi)
C.怯弱(què)纳罕(hǎn)盥沐(ɡuàn)
D.憨顽(hān)嬷嬷(mó)惫懒(bèi)
2.选出加粗词解释全对的一组( )
A.阜盛(盛、多)放诞(欺诈)不经之谈(常理)
B.忖度(揣度、思量)恍若(忽然)宸翰(北极星,代指皇帝)
C.乖张(偏执、不驯顺)韶光(美)玷辱(白玉上的污点)
D.轩昂(高)敕造(帝王的命令)东施效颦(皱眉头,代指黛玉)
3.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顶力相助粘惹撕混轩俊
B.脍炙人口璀灿暮蔼内帏
C.无与论比牍职翠幄庑门
D.功名利碌宫绦盘螭璎珞
4.文体常识
(1)写作背景《红楼梦》一书所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正是历史上的所谓乾隆盛世,其实在王朝鼎盛的背后存在着种种的矛盾,也隐藏着重重的危机。当时政治腐朽,封建剥削加强。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日见明显。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嗣父曹頫就是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
(2)作者简介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110回,前80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于世,后来终于失落,这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到了18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
【问题探究】
1.简单概述林黛玉进贾府所到的重要地点及所见到的人物
2.林黛玉进贾府这节中,拜见众人是高潮,众人出场有什么不同?
3.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
4.《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课时测评】
阅读《西江月》二词,完成1-6题
无故寻愁覓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_____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____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____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行状!
1.文中横线处应填的一组是()
A.事 奈 肖B.事 奈 孝C.世 耐 肖D.世 耐 孝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偏僻――古怪,不和群。
B.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C.皮囊――作皮袋,指人的躯壳。
D.辜负――本义是背负、对不起,这里有浪费的意思。
3.选出与“寄言纨绔与膏粱”一句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A.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4.对两首词中某些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纵然生得……草莽”一句中,“草莽”指丛生的杂草,比喻没有学问,这里的学问当然是借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
B.“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指宝玉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正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的大胆挑战与批判。
C.“愚顽怕读文章”指宝玉只知在内帏中厮混,所有文章他都厌恶,包括《四书》、《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怕读,也是他厌恶功名利禄的表现。
D.“那管世人诽谤”则更是对他叛逆性格的赞扬。
5.文中写道“《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恰”字则体现在该词所采用的手法上,其手法是()
A.似贬实褒B.似褒实贬C.似褒似贬D.反面衬托
6.下面关于《西江月》二词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B.二词对宝玉的不谙世务、不喜读书、不思进取的不肖行为作了批判。
C.二词预示了作为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的不幸结局――富贵分散,家道败落。
D.《红楼梦》续书的结尾,宝玉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贵子,继承祖业,与“天下无能第一”相矛盾,继续写违背了曹雪芹写贾宝玉的原意。
【延伸阅读】《红楼梦》中的经典名句
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4.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5.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6.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
7.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8.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9.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10.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宝钗鸣冤
小女子宝钗在日出了大观园来到世间游玩一番,才发现世人对我有诸多非议,小女子我实在是冤枉啊!
人们都偏爱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提到我便一个个咬牙切齿,有的骂我虚伪做作,有的指我贪图名利,有的责我破坏他人美好感情……这都是因为他们用有色的眼镜看我的缘故。
我承认我与林妹妹相比,的确有些圆滑世故,但这并不是我的错。我随母亲、兄长借居在贾府,我的母亲性格温和,哥哥又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后来又娶了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嫂子,如果我不处处留意,事事小心,怎么能使母亲和我在这样的漩涡中得以生存呢?但有些人却骂我虚伪,收买人心,难道我关心每一个人也有错吗?我不过是希望母亲和自己能和周围的每一个人和平相处罢了。
有人找出我曾写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说我一心想着名利富贵。这又是对我的大偏见。大家是否忘了我是为了选秀女才上京的?作为一个从小便被教育″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当我面临着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难道我不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许的憧憬、期盼?而且我还在螃蟹诗中抒发了对这黑暗世道的痛恶,使姐妹们大呼痛快,这也是我的诗文,为什么人们却忽略了呢?
木石前盟的确感人,可金玉良缘并不是我一手策划出来的,我也在追寻着自己的爱情呀!当宝玉挨打时,我不也真情流露了吗?但林妹妹那红肿的双眼博得了大家的同情,人们对我自然视而不见了。调包计给我招来一片骂声,可谁又知道当我听到宝玉的一声声″林妹妹″时,我的心中也痛苦万分呢?我得不到自己追求的爱情,还承担着破坏别人感情的骂名,谁又曾为我说过一句公道话呢?
人们之所以对我有许多偏见,是因为他们都带着喜欢林妹妹而讨厌我的心情来看我,看我的一言一行,看我的一词一句……其实就连林妹妹也能用公正的目光看我,后悔以前误会了我,为什么其他人不能呢?但愿世人不要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看人,这样小女子沉冤可以得到昭雪了!
围绕中心事件描写人物
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黛玉进入贾府,通过她一路目中所见,耳中所闻,不仅详尽描写了荣宁二府的格局布置,亦即人物的活动环境,而且第一次生动刻画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邢王二夫人、宝玉和黛玉等好几个主要人物,因此可以说“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
从艺术结构来看,此回情节的设计同样体现了作者的匠心。如果说第二回“演说荣府”仅仅只是通过冷子兴的口头叙述,使读者对荣宁二府的主要成员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此回则是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使几个主要人物以各自不同的声音笑貌,栩栩如生地走到了读者的面前。这也就是上引脂批所云“画家三染法”中的第二次皱染,经过这次皱染,几个主要人物便耀然于读者心中眼中了。在艺术描写上,此回情节也有着许多成功之笔。如写黛玉初见贾母一段:……“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她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这可谓是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也是所谓“颊上三毫”,传神得力之处。其他如写凤姐出场、宝玉出场,也都是向为人所称道的文字。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11、宝黛初会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三11、宝黛初会第2课时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预习,问题探究,课时测评,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版必修三11、宝黛初会导学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