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考点对接:名词作状语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考点对接:名词作状语 课件,共15页。
考点对接:名词作状语12考点对接 —考题印证 —3技法汇总 —了解判断名词作状语的几种方法高考真题验证名词作状语的考点了解名词作状语的考查特点名词作状语考点对接 在现代汉语中,一个句子常常包含“主语”“谓语”“宾语”三个部分。如“我们学习文件”中,“主语”是“我们”,“谓语”是“学习”,“宾语”是“文件”。状语是修饰谓语的,如“我们〔认真〕学习文件”中的“认真”就是“状语”。有时一个句子含有多个状语,如“我们〔必须〕〔认真地〕学习文件”一句中就有两个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做状语的,因为名词不能修饰动词。但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如“夜缒而出”中的“夜”,本为名词,但却出现在动词谓语“出”之前,因此,“夜”就作了句子的状语。 名词作状语,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一个非常不同之处,有时不好分辨,但只要我们发现了它们的规律,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考题印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 .. 解析:例句与D项用法相同,都是名词作状语。“朝”,做动词“济”的状语,译为“在早上”。“鼓”,做“出入”的状语,译为“打着鼓”。A项,名词作动词,提着,带着。B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C项,名词作动词,掩护。 答案:D 参考译文: 花云,是怀远人。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勇猛无比。至正十三年,他提着剑到临濠拜谒太祖。太祖认为他是奇才,命令他带兵攻占城邑,所到之处都被攻克。太祖打算攻取滁州,带领几个骑兵在前行走,花云也在内。突然遇到数千个贼兵,花云掩护太祖,拔剑跃马冲入敌阵。贼兵大惊说:“这个黑将军勇猛非凡,不可正对他的锋芒。”大军到达,于是攻克了滁州。太祖带部队渡长江,花云一马当先。攻克太平以后,因为花云的忠勇,太祖让他做了身边的警卫。被提升为总管,领兵征战于镇江、丹阳、丹徒和金坛,都被攻下。经过马驮沙时,遇到凶悍的强盗数百名拦路挑战。花云边打边行军三天三夜,将强盗全部擒杀。太祖在太平设立行枢密院,提拔花云做院判。花云奉命赶赴宁国,部队陷在山泽中达八天之久,众多强盗结伙阻拦。花云手持长矛,呐喊出入敌阵,杀敌千百人,而自己身不中一箭。技法汇总如何判断名词作状语 判断名词作状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看谓语与其前面的名词的意义关系 名词和谓语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就是主谓结构;若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的关系,就是名词作状语。如:“吾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中的“父事丞相”,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意思就是“父亲侍奉丞相”,这显然不合原意。应该理解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像对待父亲一样地侍奉丞相”。所以,这里的“父”就是名词作状语,而不是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2.要看能否在名词前加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或比况结构 无论是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都不能作主语,这是无可置疑的。下面,就以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功能类别作简要说明。 (1)表比喻。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可译成“像狗一样”。 (2)表态度。如“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中的“客待之”可译为“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3)表工具、方式。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其中的“船载”可理解为“以船载”,但不能认为名词前省略了介词“以”。因为,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一般不加介词,这是一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规律。... (4)表依据。如“失期,法当斩”,其中的“法当斩”可译为“依照法律判斩首之罪”。 (5)表处所。如“东市买骏马”,其中的“东市”可译为“在东市”,但也不能以此认为名词前省略了介词“于”。因为,古汉语中表示处所的介宾词组大多放在动词之后作补语。如“战于长勺” “盘庚迁于殷”。... (6)表方位。如“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方位名词“前”可以译为“向前”。 由此可见,凡名词作状语的句子,一般都可在名词前加上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这是名词作状语与主谓结构的根本不同之处。.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