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西省忻州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山西省忻州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山西省忻州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山西省忻州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忻州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忻州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烟台乡村保持多年的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 阳光B. 温度C. 水分D. 空气
    【答案】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农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主要意思是清明、春天,温度升高,气候变暖,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素温度。故选B
    2. “海洋牧场”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它是指在特定海域内,人工投放藻类、贝类和鱼虾等海洋经济生物种苗,利用海洋中的天然饵料等进行集中养殖和科学管理,类似于在陆地上放牧牛羊。下列关于“海洋牧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 其中的藻类植物可以制造有机物
    D. 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A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
    【详解】A.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A错误。
    B.地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这是因为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圈,成为植物和藻类的能量来源,再通过食物链传递,B正确
    C.藻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C正确。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D正确。
    故选A。
    3. 《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对世界农业科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对菜地的管理有“有草锄之”的论述。种菜要锄草,因为杂草与蔬菜之间的关系是( )
    A 竞争B. 合作C. 寄生D. 共生
    【答案】A
    【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详解】A.竞争关系是指两种生物为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的争斗,蔬菜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和无机盐以及生存的空间等,符合题意。
    B.合作关系是指同种生物彼此协作,互惠互利,不符合题意。
    C.寄生是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靠另一种生物上获取养料维持生活,不符合题意。
    D.共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分开后至少有一方不能生存,不符合题意。
    4. 将黑色关西螈的体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融合细胞。在适宜的环境中,融合细胞发育成黑色美西螈个体。这说明控制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的是()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
    【答案】D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
    【详解】把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重组细胞发育形成的美西螈,全部都是黑色的,这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 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前往山西某县农业种植园区进行了研学活动。他们在基地里看到了许多新鲜的作物果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小组成员小圆在观摩过程中发现,小麦植株的叶片和黄瓜植株的叶片在叶脉上有明显区别,并将它们绘制了下来,请你根据他的绘制作出判断( )
    A. 小麦属于裸子植物,黄瓜属于被子植物
    B. 小麦属于被子植物,黄瓜属于裸子植物
    C. 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黄瓜属于双子叶植物
    D. 小麦属于双子叶植物,黄瓜属于单子叶植物
    (2)小圆看到黄瓜会开出黄色的花朵,但是农民伯伯告诉小圆多数黄瓜的花都不会结果,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A. 黄瓜花需要非常合适的环境条件才会结果
    B. 由于园区内昆虫数量有限导致传粉不足
    C. 被昆虫咬掉了花的子房部分
    D. 单性花中的雄花不会结果
    (3)黄瓜雌花在传粉受精之后便可以结出黄瓜果实,其中果实中的果肉部分a和中间的籽b各自是由黄瓜花的哪个部分发育而来( )
    A. 子房和胚珠B. 子房壁和胚珠
    C. 子房壁和受精卵D. 子房和受精卵
    (4)小组同学发现,农民伯伯还会把未售出的粮食暂时储存起来,为了储存的粮食保存更长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B. 高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 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 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1)C (2)D (3)B (4)C
    【分析】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 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 ,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就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中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叫单子叶植物。第三小题图中:a果皮,b是种子。
    【详解】(1)小麦的叶脉是平行脉,这是单子叶植物的一个典型特征。而黄瓜的叶脉是网状脉,这是双子叶植物的一个典型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判断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黄瓜属于双子叶植物,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在本题中,农民伯伯特别指出“多数黄瓜花都不会结果”,这通常不是由于环境条件普遍不适宜导致的。环境条件可能会影响部分花朵的结果,但不太可能是导致“多数”花朵不结果的直接原因,A不符合题意。
    B.在黄瓜的种植中,通常会有意识地进行人工授粉或利用昆虫进行授粉,以确保花朵的受精。此外,即使传粉不足,也只会影响部分花朵的受精和结果,而不是“多数”,B不符合题意。
    C.如果子房被昆虫咬掉,那么花朵自然无法结果。但这个选项与农民伯伯的描述不符。农民伯伯说的是“多数黄瓜的花都不会结果”,而不是因为子房被咬掉导致的个别现象,C不符合题意。
    D.黄瓜的花是单性花,分为雄花和雌花。雄花只有雄蕊,不能产生果实;而雌花有雌蕊,可以受精后发育成果实。农民伯伯说“多数黄瓜的花都不会结果”,很可能是因为这些花是雄花,D符合题意。
    故选D。
    (3)A.子房实际上发育成整个果实,包括果皮和果肉;而胚珠发育成种子,与籽b对应,A错误。
    B.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B正确。
    CD.受精卵发育为植物的胚,并非种子,CD错误。
    故选B。
    (4)A.虽然低温可以减缓粮食的呼吸作用,干燥可以减少粮食中的水分含量,但增加氧气浓度会促进粮食的呼吸作用,从而加速粮食的变质,A不符合题意。
    B.高温会加速粮食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即使粮食干燥,增加氧气浓度也会促进粮食的变质,B不符合题意。
    C.低温可以减缓粮食的呼吸作用,干燥可以减少粮食中的水分含量,从而降低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同时,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因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其浓度的增加会反馈抑制呼吸酶的活性,C符合题意。
    D.虽然低温可以减缓粮食的呼吸作用,但潮湿的环境会增加粮食中的水分含量,从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粮食的变质。即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也无法完全抵消潮湿环境对粮食储存的不利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山西特产清徐葡萄以其皮薄、肉厚、味甜出名。下列有关葡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果实中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
    B. 葡萄的果皮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
    C. 葡萄植株的根、茎、叶属于生殖器官
    D. 葡萄植株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同
    【答案】A
    【分析】植物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等。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详解】A.葡萄果实中的果肉富含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A正确。
    B.葡萄的果皮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上皮组织是动物体的组织,B错误。
    C.葡萄植株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C错误。
    D.葡萄植株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二者不同,D错误。
    故选A。
    7. 绿叶海蜗牛是一种极为有趣的生物,这种软体动物一生进食一次海藻大餐,便将叶绿体吸入自己的细胞内,使得体内充满叶绿体并能进行光合作用,从此便可终生不用进食。若将绿叶海蜗牛细胞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分辨的细胞结构有( )
    A. 细胞核和叶绿体B. 叶绿体和细胞壁
    C. 叶绿体和大液泡D. 细胞核和细胞壁
    【答案】A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异同如下图所示:
    【详解】绿叶海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动物具有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质,但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但由于绿叶蜗牛将叶绿体吸入自己的细胞内,使得体内充满叶绿体,由此可知若将绿叶海蜗牛细胞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分辨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和叶绿体,A符合题意。
    故选A。
    8.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会遇到不同情况,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将较暗的视野调亮——使用凹面镜、大光圈对光
    B. 将视野右侧边缘的物像移至中央——向右移动玻片标木
    C. 判断视野中污点的位置——转动反光镜、遮光器或目镜
    D. 镜筒下降时,避免物镜压碎玻片标本——从侧面注视物镜
    【答案】C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
    【详解】A.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视野较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A正确。
    B.由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当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时,移动玻片应与玻片的位置一致,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方,只有向右方移动玻片,物像才能向左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B正确。
    C.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C错误。
    D.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避免物镜碰破玻片标本,D正确。
    故选C。
    9. 下列图示中,图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示意图;图二为观察该装片时看到的甲、乙两个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切洋葱鳞片叶时,有刺激性的液体流出,这些液体主要来自液泡
    B. 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c→d→b→a
    C. 将图二中的甲视野换成乙视野,应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D. 如果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图一步骤c中的“滴清水”应改为“滴碘液"
    【答案】D
    【分析】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步骤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详解】A.切洋葱鳞片叶时,有刺激性的液体喷出,这些液体主要是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液泡中的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和色素等,A正确。
    B.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步骤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所以题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为c→d→b→a,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乙中的物像比图甲大,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或目镜。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后再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C正确。
    D.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人的细胞液的浓度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或失水而皱缩,应向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D错误。
    故选D。
    10. 草履虫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是旋转着前进
    B. 草履虫主要通过分裂产生后代
    C. 草履虫的消化器官是食物泡
    D. 草履虫靠表膜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C
    【分析】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详解】A.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其运动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草履虫纤毛摆动时,虫体以旋转方式向前运动,这是草履虫特有的运动方式,A正确。
    B.草履虫作为单细胞生物,其繁殖方式相对简单,主要通过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在分裂过程中,草履虫的细胞核先分裂成两个,然后细胞质和表膜从中间缢裂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从而形成两个新的草履虫个体,B正确。
    C.草履虫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但其细胞结构却相当复杂,具有多种功能。然而,草履虫并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其食物泡实际上是食物在细胞内消化时形成的结构,而不是一个专门的器官。食物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后,会形成食物泡,并在细胞内进行消化,C错误。
    D.草履虫通过其表膜进行气体交换。表膜上布满了许多微小的孔,这些孔允许氧气进入细胞,同时允许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细胞。这是草履虫进行呼吸的主要方式,D正确。
    故选C。
    11. 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山上的大树小花都是优美的风景。下面是某同学观察了“云杉”和“小五台风毛菊”后的分析。其中不科学的是( )
    A. 风毛菊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B. 风毛菊种子不裸露,云杉种子裸露
    C. 云杉的茎坚硬,叶针形,果实可食用
    D. 风毛菊是异花传粉,传粉媒介是昆虫
    【答案】C
    【分析】风毛菊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云杉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实;被子植物可进行异花传粉,常靠昆虫等作为传粉媒介。
    【详解】A.风毛菊是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A正确。
    B.风毛菊是被子植物,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云杉是裸子植物,种子裸露,B正确。
    C.云杉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C错误。
    D.风毛菊是异花传粉,其花有鲜艳的颜色、芳香的气味等,可吸引昆虫为其传粉,D正确。
    故选C。
    12. 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身边的种子,下列同学们带来的“种子”一定不能萌发的是( )
    A. 玉米粒B. 绿豆C. 大米D. 菜豆
    【答案】C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种子的萌发能力取决于是胚否完整及其生理活动状态。玉米粒、绿豆和菜豆都是能自然萌发的完整种子,因为它们具有完整的种子结构和活力,能够在水分、温度等条件适宜时萌发。大米通常是在加工过程中去掉了稻谷的种皮和糊粉层,导致胚受损或者完全去除,因此失去了萌发能力。所以,在其余条件正常的情况下,大米是不能萌发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3. 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下列相关农业谚语与生物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
    A. “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播种前要松土,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说明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C. “水稻开花遇东风,将来晒谷不用扬”,说明水稻开花时节会利用风进行传粉
    D.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植株的生长过程需要水和有机物
    【答案】D
    【分析】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可借助风、昆虫等媒介。植物生长需要水、无机盐等。
    【详解】A.播种前松土是为了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满足种子萌发对空气的需求,A正确。
    B.“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温度适宜,且有一定的雨水,满足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的要求,B正确。
    C.“水稻开花遇东风,将来晒谷不用扬”,说明水稻开花时可借助风进行传粉,属于风媒花,C正确。
    D.“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说明植株的生长过程需要水和无机盐,而不是有机物,D错误。
    故选D。
    14. 生物兴趣小组对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进行探究,先将整株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选取大小一致的两个叶片分别套上透明塑料袋和黑色塑料袋、标为A、B(如图所示),光照段时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A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变高
    B. B中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 A和B可用来验证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 A和B内壁上的水珠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答案】C
    【分析】(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是: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详解】A.A罩上的是透明塑料袋,叶片见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故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变高,A正确。
    B.B罩上的是透明塑料袋,叶片不见光,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故B中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正确。
    C.A和B的变量是光,可用来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C错误。
    D.蒸腾作用有光无光均可进行,只不过无关条件下较弱,A和B内壁上的水珠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D正确。
    故选C。
    15. 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一天中气孔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带着这个疑问,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内香樟树的气孔开放情况做了观察和测量,并绘制了如图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10时从气孔中排出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
    B. 气孔的大小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动态变化
    C. 中午11时香樟树蒸腾作用的强度减弱的原因是温度过高,光照过强
    D. 气孔的开闭对调节蒸腾作用起重要作用
    【答案】A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态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扩散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详解】A.10时光合作用占优势,不会排出二氧化碳,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在细胞内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10时从气孔中排出的气体有氧气和水蒸气,A错误。
    B.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此图反映了气孔的大小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动态变化,B正确。
    C.中午11时香樟树蒸腾作用的强度减弱的原因是温度过高,光照过强,部分气孔关闭,C正确。
    D.气孔的开闭对调节蒸腾作用起重要作用,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D正确。
    故选A。
    16. 如图是“环剥枝条与树瘤形成”的示意图,如果树木枝条的树皮被环剥一圈,会形成树瘤,下列对树瘤的形成及形成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 树瘤的形成与无机盐的积累有关
    B. 树瘤位于环剥处的下方
    C. 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是叶→茎→根
    D. 有机物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答案】C
    【分析】木本植物的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其中韧皮部中有筛管,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
    【详解】木本植物的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其中韧皮部中有筛管,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因此将果树的枝条进行环剥,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剥口处不能再向下运输,在环剥处方积聚起来形成节瘤,可见,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是叶→茎→根。故选C。
    1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的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山”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人类可以随意砍伐“青山”中的树木
    B. “青山”中各种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C. “青山”中动物的数量总是多于植物的数量
    D. 一座“青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D
    【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数量关系不是固定的。
    【详解】A.“青山” 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人类不可以随意砍伐 “青山” 中的树木,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A错误。
    B.“青山” 中各种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只有少量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B错误。
    C.在大多数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的数量通常大于动物的数量。这是因为植物处于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然而,在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下,植物的数量并不一定大于动物的数量。因此不能说“青山”中动物的数量总是多于植物的数量,C错误。
    D.一座 “青山” 包括了其中的生物部分(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是一个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4个小题,共6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18. “碳中和”与物质循环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相互抵消,最终实现“碳”的“零排放”。为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生物柴油作为化石柴油的绿色替代品备受人们的关注。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虚线框中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有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_____,构成该食物网的生物包括生产者和_____。
    (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_____、水和无机盐,参与碳循环等过程。
    (3)藻类植物能大量累积油脂是生产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料,其大多生活在水中,_____(填“有”或“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养殖藻类植物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可实现“碳”的“零排放”,原因是藻类植物通过_____(填生理过程)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可抵消生物柴油燃烧时释放的二氧化碳。
    (4)请你从自己的身边小事谈谈,你能为早日实现碳中和做些什么?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①. 2 ②. 草→鼠→鹰 ③. 消费者
    (2)①. 分解者 ②. 二氧化碳
    (3)①. 没有 ②. 光合作用
    (4)节约用纸;绿色出行;爱护植被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书写原则: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3)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详解】(1)由图可知,食物链有2条,分别是草→鼠→蛇→鹰、草→鼠→鹰。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草→鼠→鹰。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网由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所以构成该食物网的生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供给植物再利用,参与碳循环等。
    (3)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4)作为中学生,为了早日实现我国提出碳中和的目标,在护绿、低碳方面应该植树造林,节约纸张,步行上学等。
    19. 植物的间作套种
    “间作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西汉时期就有记载,至今仍被广泛利用。我国某地一林场在板栗林地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板栗一般高度为3~4米,而茶树高度为1米左右,两种植物高矮配合,充分利用了不同层次的光能。板栗喜光,茶树耐阴,光照过强会导致茶树的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板栗和茶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的_____。从根系的情况来看,板栗和茶树搭配种植的好处是_____。
    (2)从根尖的结构来看,茶树的根能够不断向下延伸的原因是与_____和_____有关。
    (3)现有四种农作物,它们的株高和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如下表:
    根据材料中的经验,从四种农作物中选择_____(填表中字母)两种搭配种植,可实现合理利用、有效增收。简述选择的理由:_____。
    【答案】(1)①. 生产者 ②. 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物质
    (2)①. 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 ②. 伸长区细胞生长增加细胞体积
    (3)①. A、C ②. 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较高,喜较强光;而C农作物株高59厘米,较矮,喜弱光。两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光能,实现有效增收
    【分析】(1)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细胞能迅速伸长。
    【详解】(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板栗和茶树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板栗是深根性树种,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中的营养物质。
    (2)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伸长区细胞能迅速伸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因此,茶树的根能够不断向下延伸的原因是与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有关。
    (3)根据材料中的经验,要选择株高不同且光合作用利用光照强度不同的两种农作物搭配种植,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利用较强光进行光合作用;C农作物株高59厘米,利用弱光进行光合作用。两种农作物高矮配合,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实现合理利用、有效增收。
    20. 制作水果玉米的种植随记
    在乡村振兴农业帮扶工作队的引领下,我省某脱贫县兴起了大量种植经济作物——水果玉米的热潮。县中学老师带着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参观后也同步进行了“制作水果玉米的种植随记”这一实践活动。图为同学们在手册中绘制的玉米种子结构、萌发和生长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完善随记内容。
    (1)随记一:“种子经过筛,幼苗长得乖”
    图甲中,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常选用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因为种子的_____(填图中字母)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2)随记二:“水肥不分家,玉米早开花”
    玉米幼苗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尖结构中的_____从土壤中吸收,吸收的水分有一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玉米叶片结构中的_____散失到环境中。
    (3)随记三:“提高结果率”
    在专家老师帮助下,面对玉米部分传粉不足的情况,可以采取_____方法,即将收集花粉后撒到雌蕊的_____上。
    (4)随记四:“种植心得”
    图乙是玉米单株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a点相比,在b点单株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_____。除了合理密植外,提高玉米产量的方法还有_____(写出2点)。
    【答案】(1)A (2)①. 根毛 ②. 气孔
    (3)①. 人工辅助授粉 ②. 柱头
    (4)①. 种植过密,叶片相互遮挡,导致光照不足,还会相互争夺养分 ②. 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等
    【分析】图中各结构分别为:A胚乳,B子叶,C胚芽,D胚轴、E胚根。种子结构中最主要的结构是胚,是新植株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个结构。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芽将来发育成了植物的茎和叶。
    【详解】(1)玉米为单子叶植物,玉米种子的结构由种皮、胚和胚乳构成,A胚乳内贮存了大量营养,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2)根尖包括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其中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根尖的表面积,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最主要场所;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体完成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上水分散失的主要结构是由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因此吸收的水分有一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玉米叶片结构中的气孔散失到环境中。
    (3)面对玉米部分传粉不足的情况,可以采取人工辅助授粉,通过人工将花粉撒到雌蕊的柱头上,解决传粉不足的问题,提高授粉成功率。
    (4)根据乙图可知,该曲线是单株玉米光合强度随种植密度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曲线,b点对应的种植密度比a点高,而a点的光合作用强度比b高,因为如果种植过密,叶片相互遮挡,导致光照不足,而且植株过多还会争夺养分,最终影响光合作用效率,所以在农业生产中除了提倡合理密植外,提高玉米产量的方法还有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等。
    21.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某兴趣小组利用水稻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否则种子会因为缺少_____,而不利于萌发。
    (2)若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进行对照实验。
    (3)每组各放置200粒种子而不是2粒的原因是_____;表中A组的种子萌发率为_____。
    (4)根据A、B组实验结果可知,蒸馏水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5)为了进一步探究蒸馏水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幼苗,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图中_____组试管中加入的是土壤浸出液,因为该液体中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_____。
    【答案】(1)充足的空气 (2)A组和C组
    (3)①. 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②. 93%
    (4)不会 (5)①. 甲 ②. 无机盐
    【分析】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多种无机盐,能满足幼苗生长需求。
    【详解】(1)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如果实验中加入的液体浸没种子,会使种子与空气隔绝,缺少空气而不利于萌发。
    (2)若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温度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的实验组进行对照,即A组和C组,A组温度为 25℃,C组温度为 0℃。
    (3)每组各放置200粒种子而不是2粒,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A组种子萌发率 = 186÷200×100% = 93%。
    (4) 根据A、B组实验结果,A组用土壤浸出液,B组用蒸馏水,两组萌发数相近,说明蒸馏水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5)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多种无机盐,能满足幼苗生长需求。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组幼苗生长状况较好,所以甲组试管中加入的是土壤浸出液。
    农作物
    A
    B
    C
    D
    株高/厘米
    170
    65
    59
    165
    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
    较强光
    较强光
    弱光
    弱光
    组别
    A
    B
    C
    种子数(粒)
    200
    200
    200
    温度(℃)
    25
    25
    0
    加入的液体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土壤浸出液
    萌发数(粒)
    186
    187
    0

    相关试卷

    山西省忻州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西省忻州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

    山西省忻州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忻州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忻州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检测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忻州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共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