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第三单元 9*《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文赏析 讲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19943/0-17366096095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共2页。
原文呈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①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④
段解:上阕着重写景,即景抒情,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
段落探究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这幅画面的?描写这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名师赏评:
①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到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将读者带入对历史的沉思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气势恢宏。
②“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借怀古以抒情。“人道是”,表明词人下笔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埋下伏笔。
③“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这些从不同角度表现不同感觉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④“江山”二句,总束上文,带起下阕。“江山如画”这明白精确、脱口而出的赞美,是作者从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以上写周郎活动的场所赤壁四周的景色,形声兼备,富于动感,以惊心动魄的奇伟景观,隐喻周瑜的非凡气概,并为众多英雄人物的出场渲染气氛,为下文的写人、抒情作好铺垫。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⑥
段解: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叹。
段落探究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人认为本词结句传达出了消极的情绪,你如何理解?
名师赏评:
⑤由“遥想”领起下文,集中笔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作者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风姿潇洒、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概括了战争胜利的场景。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
⑥作者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自身,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2 红烛学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视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1 过秦论学案设计,共10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