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4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2024)

    第24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2024)第1页
    第24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2024)第2页
    第24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2024)第3页
    第24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2024)第4页
    第24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2024)第5页
    第24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2024)第6页
    第24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2024)第7页
    第24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2024)第8页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六单元24*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六单元24*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把握字音,再读课文把握节奏,分析情节,一传十十传百,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进一步熟悉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特点,积累重点词语。
    探究谣言起因,多角度理解实意。
    联系现实生活,理性看待现今杜会各种消息以及言论,能正确对待传闻。
    以读促学,读懂宾言故事的多角度寓意。
    激活的联想与想象,探究人物内心活动,多角度理解寓意。
    在视频里,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经过传播之后,就和它原本的样子大相径庭。这种现象在《穿井得一人》中也有发生,我们来看看。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计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此书是博采众家学说之所长,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听示范朗读,注意节奏。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
    有闻而传之者(动词,听到)
    闻之于宋君(使动用法,使听到)
    求闻之若此(助词,状语后置的标志)
    求闻之若此(名词,传闻)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从)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古今异义国人道之(古义:居住在国都中的人。今义:本国的人)词类活用闻之于宋君(使动用法,使听到)
    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浇田、打水,因此(他家)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 其 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有闻 而 传 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 之,闻之于宋君。
    译文: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传播开来说: “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代词,指丁家人说的那句话。
    国都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 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 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
    丁家回答说:“(家里挖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他家)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有听到就去传播(这话)的人说:“丁家打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动力,并不是在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在传播的过程中就变成了“丁家挖井挖出一个人来”。
    宋国丁家打了一口井,省了一个劳动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
    1.寓言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家打井省了一个劳动力。
    2.你认为产生误传的关键一词是什么?为什么?
    关键一词是“人”。因为“人”可指人,也可指劳动力。丁家本意是(打井后)节省一个人的劳力;话语传出后转变为“得到一人”。
    2.国人听到丁家的传闻是什么反应?
    “闻而传”,听到并传播。
    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特点?
    3.宋君听到丁家的传闻有怎样的反应?
    “令人问”,调查研究,获得真相。
    体现了宋君怎样的特点?
    不盲目轻信传言,调查研究,开明正直。
    4.这位国君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
    丁氏对此表述不够清楚。“有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于是愈传愈广。
    4.为什么这件事最后会被传成“丁家从井里得到了一个人”?
    5.请分别从丁氏的角度和传之者的角度说说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站在国人的角度(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切忌道听途说。(3)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站在丁氏的角度(4)语言表达必须做到准确、清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穿井得一人”这样的情况?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寓意: 对待传闻,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同学们,生活中你知道或者经历过哪些谣言故事?你是如何对待这些谣言的?请讲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现实生活中流言随处可见,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要轻信谣言,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要做一个理智的能辨明是非的人,要懂得“慎行、察传”,以免伤害了别人,更甚者还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谎言重复千遍,就会被当作真理。大街上根本没有老虎,这是确凿无疑的,就因为人们都这么说,才变成了真有其事。
    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庞葱陪同太子前往赵国做人质、临出发前,他对魏王说:“如今有一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回答:“我不相信。”庞葱又问道:“如果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会有些怀疑 。”庞葱接着说:“如果又出现了第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回答:“我当然会相信。”庞葱说:“很明显,街市上根本不会出现老虎,可是经过三个人的传播,街市上好像就真的有了老虎。
    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⑤质,果不得见。【注释】①庞葱:魏国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赵国国都。④大梁:魏国国都。⑤罢:结束。
    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有图有真相的信息,但真伪难辨,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孔子曾言: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我们身处自媒体时代,微博、抖音等成为谣言滋生、传播的平台,且传播速度更快,影响更广。面对未经证实的传闻时,我们要用审慎的态度分析甄别,不信谣,不传谣,做一名智者。
    作业布置: 寓言是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将《穿井得一人》改编成现代文的寓言故事,要求加入人物细节描写,丰富故事内容,并且要具有启发性。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字词读音,字词积累,当堂检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课文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女娲造人袁珂,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奇妙之旅,发挥联想和想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教学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感知大意,闻而传之,国人道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