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教学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感知大意,闻而传之,国人道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
文学常识《 吕 氏 春 秋 》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 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内容: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 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
gàijí 初 步 感 知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 一 人。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 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 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待,等到 打井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 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 “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打水浇田
讲授新课听到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讲述 向、对国人道之 ,闻之于宋君。居住在国都的人 使听到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
人都讲述这件事,有人向宋君报告这件事。
检授新课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派 向 回答“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劳动力 在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
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传闻 听寻到的传闻像这样,还不如不听。
氏想表达的“吾穿井得一人。”是什 思?
2.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演 一 演丁氏、传之者、国人、宋君
命令手下,实地考 察求证。宋君不轻信谣言具 有审慎的态度。
不考虑事情真 实情况,以讹传讹
我从(谁+做了什么事则寓言告诉我们
内容感知你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 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
哄抢食盐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发 生核泄漏事故,民间盛传补碘 可防止核辐射;海水质量将受 到核污染,今后生产的海盐不 安全,不能食用。在中国部分 地区出现了哄抢食盐的事件。
西方寓言VS中国古代寓言
周 靖 李 然 周 围 。 编 著
《百喻经》,旧题《百句譬喻经》,四卷(或 作五卷),是用寓言以 申教诫的一部著作。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①,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②自捐弃③。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百喻经 ·欲食半饼欲》)注释:①恚悔:忿怒而懊悔,责怪自己有病②唐:空,徒然③捐弃:浪费
1、结合注释讲一讲该文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块吃“手个就应
2、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讽刺了那种钻牛角尖,遇事不分析前因后果,徒生苦 恼愚蠢的人,也讽刺了不注重过程的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读请字音,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走进寓言,活动一录制音频,活动二构思封面,古义国都,今义国家,使听到,表示对象,成果展示,活动三设计人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穿井得一人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背景与教材分析,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拓展与延伸,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学生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评价与反馈,课后作业与辅导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