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08375/0-17363939212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08375/0-17363939213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08375/0-17363939213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题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二)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三)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试卷 0 次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35 分)
看拼音,写词语。(8 分)
zhòu yè( ) gēng zhī( ) sāng yīn( ) chéng rèn( )
hú dié( ) mà zha( ) yīng tá( ) bá cǎ( )
形近字组词。(2分)
晓( ) 浇( ) 蝴( ) 湖( )
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5 分)
(1)、《祖父的园子》中,作者通过对园子里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祖父的怀念之情。( )
(2)、《月是故乡明》中,作者对比了故乡和他乡的月亮,认为他乡的月亮比故乡的月亮更明亮。( )
(3)、《梅花魂》中外祖父喜欢梅花是因为梅花有不怕严寒、不惧风欺雪压的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
(4)、《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童孙未解供耕织” 的 “供” 意思是 “从事”。( )
(5)、“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4 分)
供耕织(gōng gòng) 稚子(zhì zhuī) 银钲(zhēng zhèng) 玉磬(qìng xìng)
选择题。(6 分)
(1)、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是( )
A.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D.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祖父的园子》一文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充满自由和欢乐的地方,“我” 在园子里可以无拘无束地玩耍。
B. 《月是故乡明》中,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几件趣事,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 《梅花魂》中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是通过他对梅花的热爱和珍藏体现出来的。
D.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了乡村男女老少的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3)、下列词语中,与 “明晃晃” 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 胖乎乎 B. 团团转 C. 冷冰冰 D. 笑嘻嘻
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仿写比喻句)
(2)、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用加点词造句)
(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仿写排比句)
(4)、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修改病句)
(5)、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改为陈述句)
二、积累运用(10 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满池塘水满陂,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郊《游子吟》)
(5)、《祖父的园子》中,作者描写了园子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达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
(6)、《月是故乡明》中,作者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抒发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念之情。
三、阅读理解(20 分)
(一)课内阅读(10 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 分)
嗡(wēng wōng) 樱(yīng yīn)
照样子,写词语。(2 分)
胖乎乎(ABB 式):______________
明晃晃(ABB 式):______________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蜜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作者在描写大花园时,主要写了哪些景物?(2 分)
5.作者为什么说 “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2 分)
(二)课外阅读(10 分)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 “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 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有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我回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你看嘛 ——” 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 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 分)
苦涩(sè shè) 挣工分(zhēng zhèng)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 分)
起早摸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伎重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4.“我” 为什么先吃了自己的馒头,后来又吃了娘的馒头?(2 分)
5.为什么说 “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2 分)
四、口语交际(5 分)
你的童年生活一定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吧!请你选择一件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一听。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让同学们也能感受到你的快乐。
五、习作(30 分)
题目:童年趣事
要求:1. 选择一件童年时期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2.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 400 字。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自备作文纸)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8 分)昼夜 耕织 桑阴 承认 蝴蝶 蚂蚱 樱桃 拔草
(5 分)示例:拂晓 浇水 蝴蝶 湖水
(5 分)(1)√ (2)× (3)√ (4)√ (5)×
(4 分)gòng√ zhì√ zhēng√ qìng√
(6 分)(1)C (2)B (3)A
(5 分)示例:(1)树上的苹果红彤彤的,就像一个个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2)他不是在教室里学习,而是在操场上打篮球。
(3)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时像骏马,有时像狮子,有时像绵羊。
(4)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背井离乡,漂泊天涯。
(5)天下有一样的风筝,不单他有这个。
二、积累运用
(10 分)(1)村庄儿女各当家
(2)彩丝穿取当银钲
(3)山衔落日浸寒漪
(4)报得三春晖
(5)蜜蜂 蝴蝶 榆树 祖父和园子
(6)故乡月亮 故乡
三、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2 分)wēng√ yīng√
(2 分)示例:黑漆漆 白茫茫 亮晶晶 红彤彤
(2 分)比喻 蜜蜂 小毛球 可爱
(2 分)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樱桃树、李子树、榆树等。
(2 分)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作者觉得它们不存在,而大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非常显眼,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课外阅读
(2 分)sè√ zhēng√
(2 分)(1)形容人辛勤劳动,从早到晚都在忙碌。
(2)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文中指 “我” 又像刚才一样被口水和肚子饿的感觉所困扰。
(2 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 “我” 想吃馒头又犹豫的矛盾心理和最终忍不住吃掉馒头的行为。
(2 分)因为 “我” 肚子饿,抵挡不住馒头的诱惑,先吃掉了自己的馒头;后来又因为口水和肚子饿的感觉更强烈,就把娘的馒头也吃了,还找借口说娘不喜欢吃麦粑。
(2 分)因为从那一天起,“我” 明白了娘的苦心,知道了生活的艰辛,懂得了要珍惜粮食,也懂得了要关心家人,所以说 “我” 的童年结束了。
口语交际
同学们,我的童年有一件特别有趣的事,那就是捉知了。
夏天的时候,村子里的知了特别多。我和小伙伴们拿着自制的捕蝉工具 —— 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上一个塑料袋,就开始了我们的捉蝉之旅。
我们来到树林里,仔细地听着知了的叫声,寻找它们的踪迹。一旦发现目标,我就会悄悄地靠近,慢慢地举起竹竿,把塑料袋口对准知了,然后猛地一罩。有时候,知了很机灵,会在最后一刻飞走,让我们扑个空;但有时候,我们也能成功地把知了罩住,看着它在塑料袋里扑腾,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有一次,我为了捉一只在高处的知了,爬上了一棵小树。当我好不容易快要捉到它的时候,突然脚下一滑,差点摔了下来。幸好小伙伴们及时扶住了我,我才没有受伤。不过,那只知了也趁机飞走了,真是太可惜了!
虽然捉知了的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我们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这件事让我的童年充满了欢乐,也让我懂得了做事情要有耐心和技巧。
五、习作
习作范文:
童年趣事
童年,是一幅迷人的画,勾勒出我多少动人有趣的故事;童年,是一首婉转悠扬的短笛,奏出了我多少纯洁美好的幻想;童年,是一束绚丽的茉莉,儿时的欢笑像茉莉散发出的醉人的芳香,朵朵洁白的花瓣就仿佛是一件件回忆。童年趣事,是令我最难以忘怀的。
记得在我六岁的时候,有一天,妈妈做饭时发现盐用完了,便让我去附近的商店买盐。我拿着钱,蹦蹦跳跳地来到商店,买了盐后,我便往家走。
在路上,我看到一个卖棉花糖的小摊,那棉花糖就像一朵朵白云,看上去十分诱人。我心想:棉花糖一定很好吃,我要尝一尝。可是,我没有钱买棉花糖。这时,我看到手中的盐,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我回到家,趁妈妈不注意,把盐倒进了一个碗里,然后加了一些水,用筷子搅拌均匀。我看着碗里的盐水,心想:这就是棉花糖水了,一定很好喝。我端起碗,喝了一口,“呸呸呸”,盐水又苦又咸,难喝极了。我赶紧跑到厨房,把盐水吐了出来。
妈妈听到动静,走过来问我怎么了。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说:“傻孩子,盐怎么能变成棉花糖呢?盐是用来调味的,不是用来做棉花糖的。” 我听了妈妈的话,也跟着笑了起来。
现在,每当我想起这件事,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童年的我是多么天真无邪啊!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它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童年中最美好的回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三),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