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学习活动《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课件(第3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7028/0-17363888442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学习活动《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课件(第3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7028/0-17363888443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学习活动《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课件(第3课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7028/0-17363888444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学习活动《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课件(第3课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7028/0-173638884446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学习活动《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课件(第3课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7028/0-173638884450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学习活动《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课件(第3课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7028/0-173638884453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学习活动《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课件(第3课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7028/0-173638884457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学习活动《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课件(第3课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7028/0-173638884462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授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究讨论展示,自主学习活动探究,课堂演练适时评价,教学目标,第三课时,与世隔绝的,独一无二,阻断隔绝,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守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梳理归纳一词多义的现象;提高对词义的准确理解能力;培养随时对词语进行梳理的良好的语言习惯。
探究出词义引申的规律;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进行拓展训练;避免以古律今,望文生义。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③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⑥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1.甄别一词多义,填写下表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③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⑤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⑥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
④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2.从你所学的古诗文中,再梳理一些一词多义的例子,比如“兵”“报”“亡”“朝”“理”等,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
①本义为名词,指武器。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②名词,引申为拿武器的人,就是士卒、战士。
一老河兵闻之。(纪昀《河中石兽》)
③名词,也引申为很多战士,就是军队。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日夜思欲报楚王。(干宝《搜神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司马迁《陈涉世家》)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③动词,引申为死亡、灭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④动词,没有(读作wú)。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①名词,早晨。(读作zhā)。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
②动词,早起上朝,朝见、朝拜。(读作chá)。
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名词,官员们上朝的地方。(读作chá)。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名词,朝代。(读作chá)。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诸葛亮《出师表》)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古诗十九首》)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下面这些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如何避免误用?
(3)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不可望文生义,错误地理解为“让人嘲笑”。
学习现代汉语词语,尤其是从古代沿用而来的成语,容易望文生义而误用。了解成语的来历,或者理解成语中某些字的含义,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词义。如“不赞一词”,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不赞一词”是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来也指一言不发。如果将“赞”理解为现代常用义“赞扬”,就会因歪曲成语的意思而误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备课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必备能力,活动规划,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课时《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课件pptx、第2课时《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图片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引申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课本示例,以古律今望文生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