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念奴娇赤壁怀古》期末复习题(含解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语文(2023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6604666/0-17363223067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3《念奴娇赤壁怀古》期末复习题(含解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语文(2023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6604666/0-1736322306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3《念奴娇赤壁怀古》期末复习题(含解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语文(2023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6604666/0-17363223068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期末复习题(含解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语文(2023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 3.1《伐檀》期末复习题(含解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语文(2023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试卷 0 次下载
- 3.2《种树郭橐驼传》期末复习题(含解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语文(2023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试卷 0 次下载
- 3.4《促织》期末复习题(含解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语文(2023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试卷 0 次下载
- 4.0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期末复习题(含解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语文(2023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试卷 0 次下载
- 5.1《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期末复习题(含解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语文(2023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试卷 0 次下载
3.3《念奴娇赤壁怀古》期末复习题(含解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语文(2023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3.3《念奴娇赤壁怀古》期末复习题(含解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语文(2023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共13页。
A.故垒(lěi) 狼居胥(xū) 纶巾(lún) 樯橹(lǔ)
B.舞榭(xiè) 佛狸祠(bì) 公瑾(jǐn) 金戈铁马(gē)
C.堆积(jī) 酹江月(lèi) 梧桐(tóng) 乍暖还寒(zà)
D.巷陌(mò) 浪淘尽(tá) 神鸦(yā) 早生华发(fā)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长江) 卷起千堆雪(比喻浪花)
B.樯橹灰飞烟灭(代指曹操的战船) 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
C.雄姿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千古风流人物(放荡不羁)
D.遥想公瑾当年(回忆) 故国神游(古战场)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 故国:古战场
B.卷起千堆雪 比喻浪花
C.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有功业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桅杆和摇船的工具
4.下列几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樯橹灰飞烟灭
A.羽扇纶巾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愿为市鞍马D.必先苦其心志
5.“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中,用“樯橹”代指战船。下列诗文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解放后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_______很大。
②许多国际友人,也_______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
③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_______一般的并列关系,_______部分与整体的对待关系。
A.受益 沉醉 不是/就是
B.收益 沉醉 不是/而是
C.收益 陶醉 不是/就是
D.受益 陶醉 不是/而是
7.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文学常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琴趣”“乐府”,配上音乐可以歌唱。兴于中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
B.词始于民间,盛于宋代。柳永拓宽了词的形式与内容,苏轼更是无事不可入词,并开创了豪放一派。
C.词是杂言体,即所谓长短句,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
D.绝大部分的词是分段落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不分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
9.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
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比拟)
C.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比喻)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代、夸张)
10.下面均是摘自宋代词人的词句,按词风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A.①③⑤⑥/②④B.①②③⑤/④⑥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③⑥/②④⑤
11.下列对联分别对应不同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宣: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翼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锕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漖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①范仲淹②苏轼 ③李清照④李清照
B.①范仲淹②辛弃疾③苏轼 ④李清照
C.①苏轼②辛弃疾③岳飞 ④李煜
D.①苏轼②范仲淹③辛弃疾④李煜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 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1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
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比拟)
C.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用典)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代、夸张)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雪:雪花
B.寒蝉凄切 凄切:凄凉急促
C.雄姿英发 英发:英姿勃发
D.竟无语凝噎 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
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C.今年18岁的李林是应届中学生中我省层层选拔出的唯一人选的国家集训队的选手。
D.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
16.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配上音乐可以歌唱。兴于中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
B.词始于民间,盛于宋代。柳永拓宽了词的形式与内容,苏轼更是无事不可入词,并开创了豪放一派。
C.《雨霖铃》是婉约词代表人物李清照所作,其词写人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缠绵悱恻,凄切动人。
D.《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千古绝唱”。该词以怀古为题,透过历史的烟云,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深沉思索。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 很大。
(2)许多国际友人也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 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
( 1)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 一般的并列关系, 部分与整体的对峙关系。
A.受益 沉醉 不是/就是
B.收益 沉醉 不是/而是
C.收益 陶醉 不是/就是
D.受益 陶醉 不是/而是
1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蝉凄切 无语凝噎 骤雨初歇 兰舟催发
B.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 晓风残月 良辰好景
C.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 江山如画 雄姿英发
D.羽扇伦巾 灰飞烟灭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1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纶(lún)巾 酹(lèi)酒 樵(qiá)悴 崩摧(cuī)
B.纶(lǔn)巾 酹(lēi)酒 樵(qiá)悴 崩催(cuí)
C.纶(guān)巾 酹(lēi)酒 樵(qiá)悴 崩摧(cuī)
D.纶(guān)巾 酹(lèi)酒 樵(qiá)悴 崩摧(cuī)
2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雅之士的装束。
《念奴娇赤壁怀古》期末复习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故垒(lěi) 狼居胥(xū) 纶巾(lún) 樯橹(lǔ)
B.舞榭(xiè) 佛狸祠(bì) 公瑾(jǐn) 金戈铁马(gē)
C.堆积(jī) 酹江月(lèi) 梧桐(tóng) 乍暖还寒(zà)
D.巷陌(mò) 浪淘尽(tá) 神鸦(yā) 早生华发(fā)
【解答】A.“纶巾(lún)”的“纶”应读为“guān”;
C.“乍暖还寒(zà)”的“乍”应读为“zhà”;
D.“早生华发(fā)”的“发”应读为“fà”。
故选B。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长江) 卷起千堆雪(比喻浪花)
B.樯橹灰飞烟灭(代指曹操的战船) 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
C.雄姿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千古风流人物(放荡不羁)
D.遥想公瑾当年(回忆) 故国神游(古战场)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千古风流人物”句意:千古英雄人物。风流:杰出的,有成就的。
故选:C。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 故国:古战场
B.卷起千堆雪 比喻浪花
C.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有功业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桅杆和摇船的工具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风流指有抱负、志向、才华的名士;并非特指“有功业”。
故选:C。
4.下列几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樯橹灰飞烟灭
A.羽扇纶巾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愿为市鞍马D.必先苦其心志
【解答】例句“樯橹灰飞烟灭”中的加点词“灰”和“烟”。在这里,“灰”和“烟”原本是名词,但在句子中它们被用作状语,分别修饰动词“飞”和“灭”,表示像灰一样飞散,像烟一样消失。这是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A.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里的“纶”是名词作动词,系着纶巾。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月亮明亮星光稀疏,乌鹊向南飞去。这里的“南”是方位名词,但在句子中用作状语,修饰动词“飞”,表示“向南飞去”,是名词作状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
C.愿为市鞍马:我愿意去买鞍马。这里的“市”原本是名词,但在句子中用作动词,表示“去买”,是名词作动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
D.必先苦其心志: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这里的“苦”原本是形容词,这里表示“使……苦恼”,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与例句不同。
故选:B。
5.“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中,用“樯橹”代指战船。下列诗文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解答】题干中是借代修辞。
A.“杜康”代指酒。
B.“樊笼”使用比喻修辞,把官场比作鸟笼。
C.“烽火”代指战争。
D.“管弦”代指音乐。
故选:B。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解放后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_______很大。
②许多国际友人,也_______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
③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_______一般的并列关系,_______部分与整体的对待关系。
A.受益 沉醉 不是/就是
B.收益 沉醉 不是/而是
C.收益 陶醉 不是/就是
D.受益 陶醉 不是/而是
【解答】收益:生产上或商业上的收入。受益:得到好处,受到利益。①句是说对淮河的综合治理使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得到了益处,应选用“受益”。沉醉:大醉,多用于比喻。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②句说国际友人沉浸在东方节日情调中,用“陶醉”恰当。“不是/而是”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就是”表选择关系,③句说的是“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用“不是/而是”。故选D。
7.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答】A.比喻,把“浪花”比作“雪”;
B.借代,“樯橹”借代“敌军”;
C.比喻,把“江山”比作“画”;
D.比喻,把“人生”比作“梦”。
故选:B。
8.(文学常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琴趣”“乐府”,配上音乐可以歌唱。兴于中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
B.词始于民间,盛于宋代。柳永拓宽了词的形式与内容,苏轼更是无事不可入词,并开创了豪放一派。
C.词是杂言体,即所谓长短句,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
D.绝大部分的词是分段落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不分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
【解答】C.“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表述有误,不是依内容决定的,而是依词牌的要求决定的。
故选:C。
9.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
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比拟)
C.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比喻)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代、夸张)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这句话是比喻的修辞。
故选:B。
10.下面均是摘自宋代词人的词句,按词风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A.①③⑤⑥/②④B.①②③⑤/④⑥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③⑥/②④⑤
【解答】①③⑥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属婉约派。②④⑤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属豪放派。
故选:D。
1 1.下列对联分别对应不同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宣: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翼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锕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漖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①范仲淹②苏轼 ③李清照④李清照
B.①范仲淹②辛弃疾③苏轼 ④李清照
C.①苏轼②辛弃疾③岳飞 ④李煜
D.①苏轼②范仲淹③辛弃疾④李煜
【解答】①由“忧乐关乎天下”可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此可知此联说的是范仲淹;②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豪放词的又一代表词人,曾作《美芹十论》,根据“继东坡”“美芹悲黍”“南宋”等可推知,此对联说的是辛弃疾:③由“铁板铜琶”“大江东去”“珠崖儋耳”等可推知,此联说的是苏轼;④由“溦玉词”“佥石录”等可知,此联说的是李清照。
故选:B。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 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把“苏轼”去掉。苏轼属豪放派,其余属于婉约派。
故选:B。
1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
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比拟)
C.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用典)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代、夸张)
【解答】B.“江山如画”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江山”描摹成“画”。
故选B。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雪:雪花
B.寒蝉凄切 凄切:凄凉急促
C.雄姿英发 英发:英姿勃发
D.竟无语凝噎 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解答】A.有误,“千堆雪”的“雪”指浪花。
BCD.正确。
故选:A。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
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C.今年18岁的李林是应届中学生中我省层层选拔出的唯一人选的国家集训队的选手。
D.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
【解答】A.正确。
B.有误,主客颠倒,应该是“宝玉对王夫人”。
C.有误,多项定语的语序不当,应把表领属的“我省”提到“应届中学生”之前。
D.有误,“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兼任”一词一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
故选:A。
16.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配上音乐可以歌唱。兴于中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
B.词始于民间,盛于宋代。柳永拓宽了词的形式与内容,苏轼更是无事不可入词,并开创了豪放一派。
C.《雨霖铃》是婉约词代表人物李清照所作,其词写人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缠绵悱恻,凄切动人。
D.《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千古绝唱”。该词以怀古为题,透过历史的烟云,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深沉思索。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雨霖铃》是柳永所作,不是李清照。
故选:C。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 很大。
(2)许多国际友人也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 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
( 1)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 一般的并列关系, 部分与整体的对峙关系。
A.受益 沉醉 不是/就是
B.收益 沉醉 不是/而是
C.收益 陶醉 不是/就是
D.受益 陶醉 不是/而是
【解答】(1)“受益”指得到好处、受到利益,而“收益”则指生产总值超过投入的部分,常用于经济领域。在此语境中,描述的是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因淮河治理而得到的好处,故应选用“受益”。
(2)“沉醉”虽可表示深深地陷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但在此句中与“选购鲜花”的情境不太吻合,相比之下,“陶醉”更侧重于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气氛中,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3)“不是/就是”表示选择关系,而在此句中,语言和文化之间并非简单的选择关系,而是存在一种更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故“不是/而是”更为贴切,准确表达了语言和文化之间非并列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故选:D。
1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蝉凄切 无语凝噎 骤雨初歇 兰舟催发
B.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 晓风残月 良辰好景
C.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 江山如画 雄姿英发
D.羽扇伦巾 灰飞烟灭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羽扇伦巾”应写作“羽扇纶巾”。
故选:D。
1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纶(lún)巾 酹(lèi)酒 樵(qiá)悴 崩摧(cuī)
B.纶(lǔn)巾 酹(lēi)酒 樵(qiá)悴 崩催(cuí)
C.纶(guān)巾 酹(lēi)酒 樵(qiá)悴 崩摧(cuī)
D.纶(guān)巾 酹(lèi)酒 樵(qiá)悴 崩摧(cuī)
【解答】“纶巾”中的“纶”应读作“guān”,“樵悴”中的“樵”应改作“憔”。
故选:D。
2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雅之士的装束。
【解答】C.“樯橹”不是比喻,是借代的修辞手法,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8.0《第八单元》期末复习题(含解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语文(2023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6.3《公输》期末复习题(含解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语文(2023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断句有误的一项是,以下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下列称呼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6.2《劝学》期末复习题(含解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语文(2023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