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 9《屈原列传》名师课堂教案3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 9《屈原列传》名师课堂教案3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 9《屈原列传》名师课堂教案3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9 屈原列传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9 屈原列传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课时,课前预设,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历史背景,回到历史现场,体会司马迁寄寓在屈原身上的观点与感情,鉴赏其评论方法;
    2.通过对司马迁、屈原二人面对生死的不同选择的认识,初步明晰正确的人生选择;
    二、教学课时
    25分钟
    三、课前预设
    通过文本细读,学生对《屈原列传》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及重点字词、课文结构已经基本掌握。故本堂课为一节探究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而屈原则是中国诗坛上最早出现的一颗巨星。李白评价:屈平词赋悬日月;余光中曾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两千多年,这位至今仍备受敬仰的诗人,为我们民族留下了念念不忘的财富,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感谢司马迁。要知道,在先秦文献中,对屈原的记载可谓少之又少,特别是秦始皇焚烧经典之后,有关屈原的记载,几乎是荡然无存。
    那么,在史料极少的情况下,司马迁为何依旧选择屈原并作《屈原列传》?
    一个是世代史官,一个是楚国贵族,他们的人生际遇有何相通之处?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的现场,回到司马迁的字里行间,走进文本,去感受历史语境中,两位先贤的生命对话。
    (二)情感聚焦:“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
    在最后一段中寻找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倾向的词:“悲”“涕”“怪”“爽然自失”。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三)探究:太史公为何“悲”和“涕”
    1.理解“悲”和“涕”
    悲: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涕: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2. 阅读《屈原列传》《报任安书》,体会司马迁情感。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报任安书》
    (3)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明确:
    司马迁在撰写《史记》中突然遭受李陵事件而承受的屈辱和内心的怨怒,与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劳苦倦极”“疾痛惨怛”的心理感受相似。
    3. 阅读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填写表格。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明确: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儒家的生存之道,屈原没有选择。
    “今之从政者殆而”,渔父乱世隐居,是道家的生存之道,屈原也没有选择。
    屈原在于自我的对话中,选择了坚守初心,刚正不阿,追求理想、孤独前行、甚至为其付出生命的道路,使得司马迁于之产生了共鸣,于是发出“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想见其为人”的感叹,这是作者由此及彼,想到自身的遭际,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所以有“悲”有“涕”
    (四)太史公为何“怪”和“爽然自失”
    1. 理解“怪”和“爽然自失”
    怪: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爽然自失: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2.明确:坚守初心,坚定志向,生命价值便能的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怪:屈原为何一定要赴清流?他本可以选择到其他国家施展才华?
    爽然自失:屈原清白地死去,是一种坚守,而我努力地活着,也是一种坚守,这没有不对的地方。(肯定屈原又开解自我)
    (五)板书设计
    结语:屈原选择死,司马迁选择生,在不同的情境下的择死于择生,方式不同,但精神支撑是一样的,都源于对内心信念的坚守。所以说,坚守初心,坚定志向,生命价值便能的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那么,同学们,你我的生命价值将如何彰显?它就掌握在你我的手中。
    (六)作业设计
    写作练笔,表达看法:
    屈原遭受奸佞小人陷害,不愿苟活,投江而死。司马迁遭受刑罚,却忍辱负重,终著成《史记》。请你以“——两个崇高之人的对话”为副标题,围绕“生命的坚守”这一主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感想。
    注意:评论人物不必面面俱到,可选择其性格中突出的一面;不要笼统地,概念化地理解人物,每一点的认识都要有史料支撑;要客观公允,一分为二地认识和评价人物。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能对标,课文内容分析,学情整体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设计,多媒体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疏通字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9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9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