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 1课时 指数函数的概念 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6592184/0-17360707450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2第 1课时 指数函数的概念 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6592184/1-17360707456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A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课时练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2.1 指数函数的概念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2.1 指数函数的概念课后测评,文件包含42第1课时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师版docx、42第1课时指数函数的概念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给出下列函数:①y=2·3x;②y=3x+1;③y=3x;④y=x3;⑤y=(-2)x.其中,指数函数的个数是( )
A.0 B.1 C.2 D.4
答案 B
解析 ①中,3x的系数是2,故①不是指数函数;②中,y=3x+1的指数是x+1,不是自变量x,故②不是指数函数;③中,3x的系数是1,幂的指数是自变量x,且只有3x一项,故③是指数函数;④中,y=x3的底数为自变量,指数为常数,故④不是指数函数.⑤中,底数-20且m≠1,))解得m=2(舍m=-1).
3.函数f(x)=ax(a>0且a≠1),对于任意实数x,y都有( )
A.f(xy)=f(x)f(y) B.f(xy)=f(x)+f(y) C.f(x+y)=f(x)f(y) D.f(x+y)=f(x)+f(y)
答案 C
解析 f(x+y)=ax+y=axay=f(x)f(y).
4.当x∈[-2,2)时,y=3-x-1的值域是( )
A.eq \b\lc\(\rc\](\a\vs4\al\c1(-\f(8,9),8)) B.eq \b\lc\[\rc\](\a\vs4\al\c1(-\f(8,9),8)) C.eq \b\lc\(\rc\)(\a\vs4\al\c1(\f(1,9),9)) D.eq \b\lc\[\rc\](\a\vs4\al\c1(\f(1,9),9))
答案 A
解析 y=3-x-1=eq \b\lc\(\rc\)(\a\vs4\al\c1(\f(1,3)))eq \s\up12(x)-1,x∈[-2,2)是减函数,∴3-2-10,,4-3a≠1,))解得a0且a≠1),由f(-2)=4,得a-2=4,解得a=eq \f(1,2),所以f(x)=eq \b\lc\(\rc\)(\a\vs4\al\c1(\f(1,2)))x,
所以f(-1)=eq \b\lc\(\rc\)(\a\vs4\al\c1(\f(1,2)))-1=2,所以f(f(-1))=f(2)=eq \b\lc\(\rc\)(\a\vs4\al\c1(\f(1,2)))2=eq \f(1,4).
解答题
11.有一种树栽植5年后可成材.在栽植后5年内,该种树的产量年增长率为20%,如果不砍伐,从第6年到第10年,该种树的产量年增长率为10%,现有两种砍伐方案:
甲方案:栽植5年后不砍伐,等到10年后砍伐.
乙方案:栽植5年后砍伐重栽,然后过5年再砍伐一次.
请计算后回答:10年内哪一个方案可以得到较多的木材?
解析 设该种树的最初栽植量为a,甲方案在10年后的木材产量为
y1=a(1+20%)5(1+10%)5=a(1.2×1.1)5≈4.01a.
乙方案在10年后的木材产量为y2=2a(1+20%)5=2a·1.25≈4.98a.
∵a>0,∴4.98a>4.01a,即y2>y1,∴乙方案能获得更多的木材.
12.截止到2024年底,我国某市人口约为130万.若今后能将人口年平均递增率控制在3‰,经过x年后,此市人口数为y(万).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y=f(x),并写出定义域;
(2)若按此增长率,2035年年底的人口数是多少?
(3)哪一年年底的人口数将达到135万?
解析 (1)2024年年底的人口数为130万;
经过1年,2025年年底的人口数为130+130×3‰=130(1+3‰)(万);
经过2年,2026年年底的人口数为130(1+3‰)+130(1+3‰)×3‰=130(1+3‰)2(万);
经过3年,2027年年底的人口数为130(1+3‰)2+130(1+3‰)2×3‰=130(1+3‰)3(万).
……
所以经过的年数与(1+3‰)的指数相同,所以经过x年后的人口数为130(1+3‰)x(万).
即y=f(x)=130(1+3‰)x(x∈N*).
(2)2035年年底的人口数为130(1+3‰)11≈134(万).
(3)由(2)可知,2035年年底的人口数为130(1+3‰)11≈13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4 对数函数4.4.1 对数函数的概念课时作业,文件包含44第1课时对数函数的概念教师版docx、44第1课时对数函数的概念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A版 (2019)4.2.2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后测评,文件包含42第2课时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师版docx、42第2课时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4.1.1 n次方根与分数指数幂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41第1课时n次方根与分数指数幂教师版docx、41第1课时n次方根与分数指数幂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