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苦难与新生》能力探究 讲义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苦难与新生》能力探究 讲义第1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苦难与新生》能力探究 讲义第2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苦难与新生》能力探究 讲义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苦难与新生》能力探究 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苦难与新生》能力探究 讲义,共7页。
    《第二单元苦难与新生》能力探究学习目标分析深度学习建议1.熟悉杂文、小说、报告文学的特点,并尝试进行写作。2.比较“荷花淀派”和“山药蛋派”的异同,比较《荷花淀》和《小二黑结婚》(节选)塑造的人物及方法的异同。3.理解体会立论驳论的论证方式。4.深入体会革命年代的生活情景,学习先辈勇于反抗压迫追求民主和自由的精神。5.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学科能力深度探究解释推理能力 比较法探究人物形象的差异小说当中往往塑造若干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据此,我们可以分析这些人物的特点。比如《小二黑结婚》当中,作者塑造的人物有:小二黑,小芹,二诸葛,三仙姑,金旺。我们可以在小说当中找到在同一件事上不同的人的不同的表现,然后我们再依据这些不同的表现分析不同人物的个性形象。比如对于童养媳,二诸葛做主给小二黑收童养媳,他是擅自做主,这既体现了他的封建家长作风,又体现了他把丑恶习俗看得比法律还重要,思想很落后。而小二黑是拒绝童养媳的,这可以看出他追求自由恋爱的思想。类似的还有给小芹找婆家,三仙姑做的主,她也是类似的封建家长;而小芹坚持不同意,她是追求恋爱自由的新青年。以上,我们除了看到两代人的区别,还可以看到父母辈的相似、儿女辈的相投。因此,我们用比较法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以发现,在相似的事件当中,不同的人却有着非常一致的态度,如二诸葛和三仙姑为儿女的婚姻做主,小二黑和小芹追求自由恋爱。所以,这样探究起来,我们也很容易将文中的人物形象分出类别:二诸葛和三仙姑是思想落后农民的代表,小二黑和小芹是进步农民的代表。我们再来看其他的例子。文中有这样两处叙述:二诸葛老婆正气得死去活来,一看见来的是三仙姑,正赶上出气,从炕上跳下来拉住她道:“你来了好!省得我去找你!你母女两个好生生把我孩子勾引坏,你倒有脸来找我!咱两人就也到区上说说理!”这两个女人滚成一团,二诸葛一个人拉也拉不开,也再顾不上研究他的卦。三仙姑见二诸葛老婆已经不顾了命,自己先胆怯了几分,不敢恋战,少闹了一会儿挣脱出来就走了。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被二诸葛拦回去,还骂个不休。……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闹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其实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所以跟二诸葛老婆闹了一阵之后,回去就睡了。第二天早上,她起得很迟……从两个女人吵架这事上,我们也可以区分出不同的态度和性格:二诸葛老婆是真的生气,可以推测这是为对儿子的母爱很深;而三仙姑只是假装生气,之所以有掩人耳目的想法,还是因为抱着拒绝自由恋爱的旧思想不放,担心别人说自己家闺女不听她管教,给小二黑勾搭走了。从这里来看,三仙姑不仅守旧,而且虚伪。甚至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猜测,二诸葛算卦他是真的相信,而三仙姑“下神”只是虚假地糊弄别人。然后,我们再接着看上面第二段引文后面的内容:第二天早上,她起得很迟,于福虽比她着急,可是自己既没有主意,又不敢叫醒她,只好自己先去做饭;饭快成的时候,三仙姑慢慢起来梳妆,于福问她道:“不去打听打听小芹?”她说:“打听她做甚啦?她的本领多大啦?”于福也再没有敢说什么,把饭菜做成了放在炉边等,直等到她梳妆罢了才开饭。我们可以从这些叙述当中看出三仙姑和她老公于福的差别:于福老实巴交,遇事没有主见;三仙姑很有主见,好出风头,却比较自私,相对于自己的女儿,她更关心自己的梳妆打扮。最后,我们可以总结三仙姑的性格特征有这样关键的几点:落后,虚伪,自私,好出风头如果我们单把对三仙姑的梳理提炼出来,形成下面的表格,就更加清晰明了。分析概括能力 多角度分析叙述特征评价小说的叙述特征,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叙述顺序——包括顺叙,插叙,倒叙;(2)人称——除了三个人称,还包括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还有类似于读者的有限视角;(3)叙述方式——除了常规行文方式,还可以有对话体、书信体、日记体等非常规方式;(4)情节安排——线索、悬念、伏笔、铺垫、衬托等;(5)叙事安排——包括场景、环境描写,对话、心理结合等。我们以此来探究《小二黑结婚》的叙述特征。(1)叙述顺序方面,非常注意按照故事发展的时序叙述故事。而且为了让读者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极少采用跳跃,省略的方式来叙述。(2)人称方面,运用第三人称,为了讲故事的方便,采用了全能视角,即隐含的意思是,讲故事的人已经非常了解这个故事和故事中的各色人物。(3)叙述方式,小说继承了中国评话式小说的特点,努力保持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完整性。采用“故事套故事”的手法吸引读者,故事有始有终,情节贯穿自然。(4)情节安排方面,线索设计为单线发展,这也是传统评书模式,为了把故事讲得更清晰;悬念、伏笔、铺垫等不够突出;对于衬托,从上面举的例子来看,二诸葛老婆和于福,都对三仙姑起到了衬托的作用。(5)叙事安排方面,本文场景描写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除了上面的例子,捉双、区委会断案、公审大会等场景都是故事的重点内容,不仅塑造了人物,更把读者注意力引向了农村新气息,从而实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小说的对话和心理描写也非常突出,以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性格,写人物心理也简单明了,尤其是,作者十分注意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这样的叙事安排极具亲和力,让读者感觉故事就在身边,读着故事,自己就置身于农村面貌的改变当中了。学科能力针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呼兰河传(节选)萧红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夏天,我在后园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我,他向我要黄瓜。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瘸。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歪嘴子说,看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子拌高梁醋。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蔫败了,舍弃了窗模而脱落下来了……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拉粘糕。黄米粘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愿意加白糖的有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冯歪嘴子推着单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的围着看。祖父最喜欢吃这粘糕,母亲也喜欢,而我更喜欢。母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有的时候让我去买。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不准多吃,吃多了怕不能消化。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怕我还要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粘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吃,于是我就接受了。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冯歪嘴子一喊着“粘糕”“粘糕”地从大墙外经过,我就爬上墙头去了。因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豁,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然冯歪嘴子推着粘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就问着:“要吃一片吗?”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冯歪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粘糕送上来了。典例1 [整理与语理] 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解析:文中,可以运用比较法的有两个地方。第一个是对于吃的东西,冯歪嘴子总是开口向“我”要的,而“我”对他的粘糕,虽然很想吃,但“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女孩的羞涩。第二个地方是家人吃粘糕的时候,祖父和母亲都说“够了”,但“我”总是觉得没吃够,可以看出小孩子馋嘴;不过,大人都说够了,“我”也不好意思说再买,可以看出“我”是个乖孩子。当然,分析人物形象不能仅限于对比,需要的是综合整篇文章所有的内容。答案提示 ①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的友善。②“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现出“我”调皮可爱的一面。③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④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表现出“我”矜持的一面。典例2 [欣赏与评价]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解析:本文的第一人称和孩子的视角都是显而易见的。文章从“夏天”到“秋天”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并没有紧凑的情节,像聊天似的缓缓而谈。由原文细致描写黄瓜爬满窗子、讲述“我”和祖父的笑、展现一家吃粘糕等,可知文章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答案提示 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素养1.分析概括作者的情感态度2.分析概括文章内容1.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领会鲁迅的深刻思想2.了解报告文学的体裁特点,掌握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交叉的方法3.体会诗体小说的特点,并深入分析其表现手法,学习细节描写4.掌握山药蛋派的语言风格,理解翻身农民对自由的追求5.能够对小说的细节和照应进行分析,了解人民对革命的支持6.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并能够分析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记忆杂文、小说、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分析文中的人物,领会写作意图,可以提升整合与语理、批判与发现、欣赏与评价、意识与态度的语文学科素养事件三仙姑的表现对比人及表现给小芹找婆家封建专制家长小芹:追求自由爱情三仙姑大闹二诸葛家担心别人说自己不管闺女,自私虚伪二诸葛老婆:愤怒,因为真的爱自己儿子小芹被抓后的早晨拖拖拉拉起床、梳洗,有主见,却自私,不关心女儿于福:关心女儿,却没有主见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