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难点专题06 水体运动与环境、人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重难点专题06 水体运动与环境、人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重难点专题06 水体运动与环境、人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重难点专题06  水体运动与环境、人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第1页
    重难点专题06  水体运动与环境、人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第2页
    重难点专题06  水体运动与环境、人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第3页
    重难点专题06  水体运动与环境、人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第1页
    重难点专题06  水体运动与环境、人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第2页
    重难点专题06  水体运动与环境、人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难点专题06 水体运动与环境、人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重难点专题06 水体运动与环境、人类-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专题06水体运动与环境人类-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专题06水体运动与环境人类-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 录
    TOC \ "1-2" \n \h \u \l "_Tc29752" 命题趋势解读
    \l "_Tc18928" 核心知识脉络
    \l "_Tc2859" 命题点技巧点拨
    \l "_Tc29571" 重难点01 水循环原理及其应用
    \l "_Tc7382" 重难点02 河水补给、河流(湖泊)特征、流域开发与整治
    \l "_Tc1659" 重难点03 海洋水性质、运动与海-气相互作用
    \l "_Tc25878" 易混易错总结
    \l "_Tc4714"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60分钟)
    按住 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跳转到对应内容
    重难点01 水循环原理及其应用
    一.水循环主要环节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因水体运动异常产生的问题
    例如: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沼泽、旱、涝、缺水、断流、盐碱化”等环境问题。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典型例题
    1.长江的正源——沱沱河
    长江全长约6300千米,是世界第三大河,它的源头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丹冬峰,山峰下多条现代冰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冰川水,孕育出了长江的正源——沱沱河。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我国中部,东流入海。下图示意长江流域。
    (1)沱沱河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 。
    (2)长江源头河段水循环最旺盛的季节是 ,说明判断理由。
    (3)说出与长江源头河段相比,下游河段水循环环节的差异性。
    【答案】(1)地表径流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2)夏季 夏季长江源头降水相对较多;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地表径流量较大;河流下渗量较大;气温高,河流的蒸发量较大;夏季水热状况好,植物生长旺盛,植物蒸腾多,因此水循环最旺盛。
    (3)长江下游河段地表径流大、下渗量大、降水量大、蒸发量大、水汽输送量大。
    【解析】(1)图文材料显示长江的正源是沱沱河,沱沱河属于地表径流。长江最终注入东海,沱沱河参与的水循环涉及到了海洋,属于海陆间循环,沱沱河又位于内陆,故也参与陆地内循环。
    (2)结合所学知识,水循环涉及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环节。水循环旺盛,即各个环节的量大。长江源头地区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地表径流量较大;夏季冻土融化,河流下渗量较大;夏季气温高,水面蒸发量大,降水相对较多;夏季水热状况好,植被覆盖率较高,植物蒸腾多,因此水循环最旺盛。
    (3)结合所学知识,水循环涉及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环节。图示与长江源头河段相比,下游河段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台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台风等输送水汽量,降水量大,降水补给河流较多,地表径流量大;下游气温高,无冻土,下渗量大;下游位于平原区域,气温高,蒸发量大。
    2.喜马拉雅山——“亚洲水塔”。
    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它是西南季风输送水汽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宽度和长度位居世界峡谷之首.研究表明,未来图(a)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将出现缩小趋势。图(b)示意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

    (a)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的原因。
    (2)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
    (3)结合图(b)信息,判断图(a)中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减少主要发生在河流的 (选填:南段/北段),说明原因。
    【答案】(1)高山地形对抬升携带水汽的季风,降水丰富;高山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多;海拔高,是众多河流发源地,从此处形成的地表径流,向河流下游输水,成为“地表河塔”;地表水经断裂带下渗形成地下水,向海拔低处的含水层输送,成为“地下水塔”。
    (2)大峡谷谷段自南向北地势升高,利于水汽逐步深入;峡谷纵深长、谷口宽度大,利于水汽深入青藏高原;谷口朝向西南,与西南季风风向一致,形成季风水汽通道。
    (3)南段 喜马拉雅分水岭南侧比北侧降水较多,落差较大,河流溯源侵蚀更强,分水岭向北迁移速度更快;冈底斯山分水岭南、北侧降水与落差的差异较小,河流溯源侵蚀弱,分水岭北移速度较慢或位置稳定;喜马拉雅分水岭北移逐渐靠近冈底斯分水岭,导致流域面积减小。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水循环涉及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环节。喜马拉雅山地处湿润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丰富;喜马拉雅山脉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发育广,冰雪融水多;冰川融水丰富,发育众多河流形成地表径流,向河流下游输水;地表水经断裂带下渗形成地下水,向海拔低处的含水层输送,地下径流丰富,故喜马拉雅山被称为亚洲水塔。
    (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大峡谷地区相对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海拔较低,对水汽阻挡作用弱,利于水汽深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谷口宽广,能接收更多的水汽进入,利于水汽深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的谷口朝向西南,而带来水汽的大气环流是西南季风,易形成季风水汽通道;峡谷段自南向北地势升高,利于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逐步深入。
    (3)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喜马拉雅分水岭的南侧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北坡位于背风坡,南侧比北侧降水多,且南侧落差更大,南侧流量大流速快,河流溯源侵蚀更强,分水岭向北迁移速度更快;据图示可知冈底斯山分水岭南、北侧降水与落差的差异相对较小,河流径流量、流速差异较小,河流溯源侵蚀相对较弱,分水岭北移速度较慢或位置稳定;两地溯源侵蚀的速度不同,喜马拉雅分水岭北移逐渐靠近冈底斯山分水岭,导致流域面积缩小。
    3.陕西凤堰古梯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
    位于陕西省南部凤凰山南麓山前冲积扇上的凤堰古梯田入选2024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该梯田沿等高线走势修建的,呈流线型,主要分布在海拔500—650m之间,连片共1.2万余亩。当地气候温暖湿润,常有云海奇观,梯田灌溉系统完备,200多年来持续使用并不断发展,形成了集“水源林—村庄—梯田—汉江”为一体的立体循环稻作系统。下图为凤䁘古梯田景观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分析凤堰古梯田多云雾的水汽来源。
    (2)分析沿等高线修建梯田对发展水稻种植的促进作用。
    (3)分析“水源林—村庄—梯田”为一体的立体循环稻作系统的形式优点。
    【答案】(1)该地谷地开口朝东南,夏季风带来海洋水汽;周围森林茂密,植物蒸腾作用强,增加水汽;河流多,河水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
    (2)沿等高线修建梯田,减少坡地开挖,减轻修建阶段的水土流失;降低梯田的修建难度;梯田面平坦,利于田间管理;扩大耕地面积,保水保土,提高水稻产量。
    (3)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村寨位于山腰,冬暖夏凉,水源充足洁净,地势较高,便于排水,避免洪涝灾害;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着地势自流到农田,利于水稻种植;山坡梯田还具有保水保士、净化地表径流、防止滑坡等作用。
    【解析】(1)凤堰古梯田位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凤凰山南麓山前冲积扇上,谷地开口朝向东南,有利于夏季风携带暖湿气流深入,这种地形使得水汽在山谷中不易散失,容易形成云雾‌;凤堰古梯田有数条沟溪流经,这些沟溪为梯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时也为云雾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该地区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能够吸收大量的水汽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释放到空气中,进一步增加了云雾的形成‌。
    (2)凤堰古梯田修筑后对水稻种植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可从减少水土流失、利于蓄水保肥、利于田间耕作和管理、增加耕地面积等角度作答。凤堰古梯田主要分布在海拔500~650m之间,属于山区,地形起伏大,所以坡地改梯田可以减轻水土流失,有利于蓄水保肥;沿等高线修建梯田,能够极大的降低梯田修建的难度;该梯田面上地形平坦,有利于耕作和田间管理;坡地改梯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收入等。
    (3)山区降水较多,水源林通过涵养水源,调节和改善水文状况,防止河流、湖泊、水库淤塞,保护可饮水水源,这种系统能够确保梯田的灌溉水源充足,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村寨位于半山腰,能够保障有充足且洁净的水源,坡度较大利于排水,避免洪涝灾害的威胁;山坡为梯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村寨的水肥可以借地势自流进入农田,有利于水稻的种植;山坡的梯田可以拦蓄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的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等。
    \l "_Tc5337" 重难点02 河水补给、河流(湖泊)特征、流域开发与整治
    一.河水补给与河流径流量特征
    1.河水补给
    2.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点拨】判断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
    (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
    (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
    (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①湖泊与河流的补给关系判断
    下图显示:河流水与湖泊(沼泽)水互补,可以调节河流水量季节变化,缓解旱灾、涝灾;因为湖泊只能调节下游向河段的水量,故可以根据水文站水量季节变化状况,判断河流流向。
    ②地下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判断
    【注意】“地上河”段,河水单向补给地下水。
    (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见下图)。
    (5)多数河流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同一条河流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的补给形式也不尽相同。如长江源头段主要是冰川融水补给,流出青藏高原进入横断山区后,以雨水补给为主。在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流、湖泊还保持有一定的水位,此时除了对流雨、沿海台风雨补给外,主要是依靠地下水补给。
    二. 河流特征及其影响
    1.河流水文特征
    【点拨】影响含沙量大小的因素
    2.河流水系特征
    3.河流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
    三.湖泊
    1.湖泊与环境、人类
    2.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点拨】以贝加尔湖为例,分析湖泊考查角度与答题思路
    (1) 物种独特的原因——分析“特有”
    周边人口较少,流出河流少,缺少与外界交流的环境;湖泊古老,经漫长进化形成独有物种。
    (2) 鱼类丰富的原因——分析“丰富”
    湖泊面积大,提供广阔的空间;湖水纯净,阳光透射率高,藻类、浮游生物丰富,鱼类饵料充足;入湖河流多,沿湖湿地多,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
    (3) 天然空调机的原因——分析“调节气候”
    ① 冬温高:冬季湖泊降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湖水结冰释放热量。
    ② 夏凉爽:纬度高,地势高,湖泊升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4) 多风浪的原因——分析“湖陆风”
    湖泊面积大,湖泊与周边陆地热力差异大,白天吹湖风,晚上吹陆风;湖面狭长,两岸地势高,狭管作用强。(注意冬季结冰,基本无风浪,主要考虑夏季)
    四.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
    1.流域整治与开发的分析思路
    首先,要确定河流的自然地理背景(气候、地形、植被、水文、自然资源);
    其次,分析流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城市、产业);
    再次,判断流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针对问题和流域的优势提出治理和开发措施。
    在分析时偏重水能开发条件、航运条件、治理措施。
    2.流域水能开发与航运条件的分析思路
    (1) 河流水能开发优越条件=河流流量大+落差大十峡谷+能源需求大
    (2) 河流的航运价值大=流量大且变化小+无结冰期十慢流速+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河网密度大+经济发达、运输需求大
    3.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与目的
    典型例题
    1.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40-80mm,蒸发量为3000mm。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70多个常年有水的湖泊,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左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分布,右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木吉林湖水位常年较稳定,可推测该湖( )
    A.主要补给来源为冰雪融水B.主要补给来源为地下水
    C.全年净补给量较大D.主要排泄方式是外流
    (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主要是因为( )
    A.海拔低,受周围高大山脉阻挡,气温高B.距冬季风源地远,受冬季风影响小
    C.主要补给水源的水温高D.冬季风速大,湖水流速快
    【答案】(1)B (2)C
    【解析】(1)苏木吉林湖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理论上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该地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而在众多补给方式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所以主要补给来源为地下水,B正确;该湖周围没有高山,且冰雪融水季节性强,补给不稳定,A错误;该地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故全年净补给量接近零,C错误;四周地势高,只有河流流入,无河流流出,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
    (2)湖泊周围无高大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不明显,A错误;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B错误;该地湖泊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结合图中的断层分析地下水(类似于温泉)冬季温度高,不易结冰,C正确;冬季风速大,湖面降温快,易结冰,D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故选C。
    2.抚河位于江西省,其水量支撑着抚河流域的水资源安全,近年来抚河流域灌区干旱缺水频发。图1为抚河流域局部略图,图2为抚河沙子岭监测站测得的2017-2020年气象及水文资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抚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 、 。从水循环角度,简析7-10月沙子岭站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的自然原因。
    (2)沙子岭站蒸发量峰值月份滞后于降水量,运用锋面雨带推移规律解释其成因。
    (3)列举提高抚河流域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工程措施。
    【答案】(1)降水 河流水 降水减少;蒸发旺盛;地下水位比降大,地下径流流速快;地表水位下降快。
    (2)锋面雨带位于副热带高压脊以北;6月左右受锋面雨带影响,形成降水峰值;7、8月雨带北移,该地受副高影响,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形成蒸发量峰值。
    (3)修建水库;增修灌溉渠道;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如梯田;跨流域调水。
    【解析】(1)抚河流域位于江西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河流水系发达,因此抚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降水和和河流水。读图可知,该区域7-10月降水减少,水源补给减少;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地形落差大,地下水位比降大,地下径流流速快;地表水水源补给减少,地表水位下降快,下渗少,地下水补给减少。
    (2)图示降水量峰值月份是大约为6月,蒸发量峰值月份是7月,根据所学可知,锋面雨带位于副热带高压脊以北;由于雨带的推移,6月左右受锋面雨带影响,形成降水峰值,地表水源充足,但此时气温较7、8月低;7、8月雨带北移,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天,但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形成蒸发量峰值。
    (3)修建水库,可调蓄水流;增修灌溉渠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如梯田等,增强涵养水源的能力;跨流域调水,增加水资源补给。
    3.卡班湖是俄罗斯喀山市内最大的湖治,长期受生活垃圾与工业废水的污染。“弹性飘带,喀山的不朽瑰宝”项目基于海绵城市理念,逐步调节城市水文环境、恢复卡班湖生物息地,创造出与城市交织相融的公共空间系统。下图伏尔加河流经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伏尔加河发源于东欧平原的瓦尔代丘陵,伏尔加河中下游落差小,因此河水流速____(单选:A.较慢B.较快),____(单选:A.峡谷、瀑布 B.沙洲、浅滩)广为分布。从上游到下游,河床表面泥沙粒径变化趋势是____(单选:A.由粗到细 B.由细到粗 C.没有变化)。
    (2)伏尔加河径流量最大出现在(选填:春/夏/秋/冬)季,分析其成因。
    (3)在卡班湖修复过程中,为获取卡班湖湖区面积大小,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单选:A.RS B.GNSS C.GIS)。在设计“弹性飘带,喀山的不朽瑰宝”项目时,需要将湖区地图、周边用地类型等信息进行图层叠加、综合分析,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单选:A.RS B.GNSS C.GIS)。
    (4)“渗、滞、蓄、净、用、排”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六大关键。以下卡班湖治理措施合理的是_____(不定项选择)
    A. 沿岸种植植被,建立雨水入湖缓冲区——渗
    B. 利用混凝土防洪墙截留雨水——滞
    C. 利用湿地吸纳周边排水和雨水——蓄
    D. 湖区植被恢复净化水质——净
    (5)自“弹性飘带,喀山的不朽瑰宝”项目建设完成以来,卡班湖这个曾被忽视的滨水区域如今已重获生机。据此完成下图中该项目给喀山市带来的积极影响分析。
    A.湖边厂房重新打造,成为文化创意展示区
    B.湖区周边增加沙滩、健身场地,打造水上运动中心
    C.增加水生植物,柔化硬质岸线
    D.建造亲水平台和栈道,用坡道和台阶连接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答案】
    (1)A B A
    (2)春 伏尔加河流域纬度较高,冬季漫长严寒,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水补给河流
    (3)A C
    (4)ACD
    (5)① C ② D ③ B ④ A
    【解析】(1)伏尔加河发源于东欧平原的瓦尔代丘陵,伏尔加河中下游落差小,地势起伏小,因此河水流速较慢,流水堆积地貌广布,故沙洲、浅滩广为分布。从上游到下游,随着地势由陡变缓,河流流速由快变慢,河床表面泥沙粒径变化趋势是由粗到细。
    (2)伏尔加河径流量最大,是补给量最大的结果。俄罗斯纬度高,秋冬寒冷期长,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融雪量大,河流流量大,故伏尔加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春季。
    (3)在卡班湖修复过程中,为获取卡班湖湖区面积大小,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遥感),遥感用于监测。在设计“弹性飘带,喀山的不朽瑰宝”项目时,需要将湖区地图、周边用地类型等信息进行图层叠加、综合分析,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GI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处理与分析。
    (4)沿岸种植植被,建立雨水入湖缓冲区,可以增加雨水下渗,A正确;滞是指通过设计使雨水在地表滞留一段时间,减缓径流速度,利用混凝土防洪墙截留雨水不属于滞,B错误;利用湿地吸纳周边排水和雨水,增加蓄水,C正确;湖区植被恢复净化水质,起到净的作用,水资源可重复利用,D正确。故选ACD。
    (4)由题干可知,自“弹性飘带,喀山的不朽瑰宝”项目建设完成以来,卡班湖这个曾被忽视的滨水区域如今已重获生机,增加水生植物,柔化硬质岸线,有助于修复脆弱的生态环境,C对应①;建造亲水平台和栈道,用坡道和台阶连接,可以加强水体和城市之间的联系,D对应②;湖区周边增加沙滩、健身场地,打造水上运动中心有助于满足开放的公共空间需求,B对应③;将废弃的湖边工地厂房重新打造,成为文化创意展示区,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A对应④。
    4.2024年11月19日,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法案,正式取消雅加达作为首都的地位并将其设为特区。这个法案生效后,雅加达将不再是印尼的首都。雅加达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城市面积约74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56万人,是该国最大城市、金融中心和工业中心。雅加达人口密集、职能繁杂,城市问题突出,且自来水覆盖率只有48%,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当地的深水井数量激增。雅加达自然灾害多发,也是世界上地面沉降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结合下图1、图2,回答问题。
    (1)雅加达最热月为9、10月,这与____(单选:A.太阳直射点位置B.降水季节差异)有关,此时雅加达的地下水水位会有所_ __(单选:A.升高B.下降)。
    (2)雅加达市民选择开挖深水井,而非浅水井,是因为浅水井水源多为_____(单选:A.潜水B.承压)地下水,受地表水补给,其流量②_____(单选:A.稳定B.不稳定)。
    (3)对地面沉降的监测工作需要借助①_____(单选:A.GIS技术B.GNSS技术C.RS技术);图3地面沉降分布图的制作采用了②____(单选:A.GIS技术B.GNSS技术C.RS技术)。
    (4)根据图3,雅加达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出现在 ,分析这些区域地面沉降严重的原因。
    【答案】(1)B B
    (2)A B
    (3)B A
    (4)北部沿海地区 北部地区,地势低、地形平坦,容易受海水入侵,地层松软;位于地震带,频繁的地震会导致土壤压实;北部沿海人口密集,地面建筑密集加剧地面负荷;用水需求大,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地面沉降加剧。
    【解析】(1)雅加达纬度较低,全年高温,故太阳直射点对气温的影响差别较小,且读图2可知,雅加达9、10月份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较高,故雅加达最热月为9、10月份,主要与降水季节差异有关,B正确。9、10月份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同时对人类生活地下水开采的开采增加,故此时雅加达的地下水水位会有所下降,B正确。
    (2)根据所学知识,潜水地下水通常位于地表以下较浅的位置,容易受到污染,且水质不稳定;相比之下,深水井可以获取到更深层的承压地下水,这种水源受到地表污染较小,水质相对较好且稳定,所以雅加达市民选择开挖深水井,而非浅水井,是因为浅水井水源多为潜水地下水,A正确。读图2可知,雅加达年降水量不均匀,所以地下水受地表水补给,其流量不稳定,B正确。
    (3)根据所学知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是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所以监测地面沉降需要获得高程数据,主要利用GNSS技术;遥感技术(RS)是通过卫星或其他高空平台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可以大面积、快速地监测地面变化;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与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通过GIS技术,可以对遥感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地面沉降图,则图3地面沉降分布图的制作采用了GIS技术。
    (4)根据图3可知,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位于雅加达北部沿海地区。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雅加达北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易遭受海水入侵,地层松软;且雅加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频繁的地震容易导致土壤压实;同时雅加达北部沿海人口密集,城市建筑物密集,会加剧地面负荷;人口密度大,用水需求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使得地面沉降加剧。
    \l "_Tc16646" 重难点03 海洋水性质、运动与海—气相互作用
    一.海水的性质与环境、人类活动
    海水的性质,从“温度、盐度、密度”三个角度分析,下图显示它们随着纬度变化状况。
    【点拨】海水等盐度线图的判读方法
    (1)根据河流入海口的盐度变化判断季节
    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此外还受河流(淡水稀释)等的影响。在河流入海口处,河流汛期流量增大,对海水起稀释作用,海水盐度降低,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据海水等盐度线变化反推季节,例如,长江口的盐度变化:冬季等盐度线向河口收缩,此时该海域盐度大;夏季等盐度线向外海扩大,此时该海域盐度小。
    (2)根据等盐度线的弯曲规律判断河流注入情况
    入海口等盐度线受河流等影响发生弯曲,等盐度线的弯曲方向符合以下规律:注入盐度高的水,则等盐度线向盐度低的方向弯曲(凸出),注入盐度低的水,则等盐度线向盐度高的方向弯曲(凸出)。例如,大江大河入海口由于径流(淡水)注入,等盐度线向盐度较高的外海凸出,且径流量越大,等盐度线弯曲越明显。
    (3)根据等盐度线的变化判断纬度高低
    盐度自低纬向高纬减小的海域为中高纬度海域,即处在副热带及更高纬度的海域;盐度自低纬向高纬增大的海域为低纬度海域,即处在副热带与赤道间的海域。
    (4)判断海水的流向
    由于盐度高的海水从底部流向盐度低的海域,造成盐度低的海域表层海水上抬,形成微小落差,从而引起了表层海水由盐度低的海域流向盐度高的海域。
    二. 海水运动与环境、人类活动
    海水运动包括“潮汐、波浪、洋流”三类,因海洋空间具有连通性,海洋中各类物质,尤其是某个海区的污染物,可以通过海水运动,扩散到全球海洋。
    (一)潮汐、波浪
    (二)洋流
    1.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1)影响洋流运动方向的因素:盛行风、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海水密度差异。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三大洋主要洋流名称与分布
    3.洋流的影响
    三. 海—气相互作用(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点拨】洋流分布的判读方法
    (1)根据位置判断
    第一步:根据纬度位置确定所属大洋环流。
    第二步:根据经度或海陆位置确定洋流所在大洋东西部(或大陆东西岸)。
    第三步: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或大洋环流模式图(如下图),判断洋流的流向及其性质。
    (2)依据海水等温线判断
    【点拨】判断洋流性质的方法
    (1)海水等温线判读法:海水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是暖流,如图(a)中M,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是寒流,如图(b)中N。
    (2)纬度判断法: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大致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如下图所示,A为暖流,B为寒流。
    (3)根据大洋环流模式图来判断
    ①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西岸为暖流。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岸为暖流,大洋西岸为寒流。
    四.海洋环境问题与对策
    典型例题
    1.全球经济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自2023年底以来,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行严重受阻,迫使大量船舶绕行南非好望角航线,导致我国对欧洲出口贸易受到一定影响。好望角是位于南非西南端的著名岬角,因多暴风雨,也被称为“风暴角”。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图中从波斯湾驶往好望角的航线中,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大致是______(单选)
    A.持续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C.持续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2)在图中A洋流上添画等温线,并在线上标注:18℃、16℃。
    (3)若有一艘油轮在B海区倾覆,油污向 (填方向)扩散。
    (4)由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改走好望角航线后,最直接的影响是航程 (单选:A.增加 B.缩短),航运成本 (单选:A.上升 B.下降)。针对改道后导致我国对欧洲出口的影响,有同学提出两个应对方案,分别是:①从我国沿北冰洋走“北极航线”到达欧洲;②增开“中欧班列”数量,加大铁路运输能力。请你任选其中一条方案,简要比较该方案与原有线路之间的利弊。
    (5)好望角周边海域风大浪涌,简要分析其原因。
    (6)南非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西部和南部沿海均为著名渔场,试分析其主要成因。
    【答案】(1)D
    (2)
    (3)南
    (4)A A 利:北极航线航程短,成本低;弊:北极航线受季节影响,通航时间短
    (或:利:中欧班列货运周期时间短;弊:运量较海运能力弱)
    (5)好望角周边海域位于西风带内,风力大;海域表层海水受西风及洋流叠加,并受好望角岬角的地形阻挡,波浪大。
    (6)南非西侧受离岸风影响,沿海盛行涌升流,海底营养物质被带到大洋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充足饵料,鱼类在此聚集形成渔场。南非南侧则为寒暖洋流交汇处,带来丰富饵料,鱼群聚集形成渔场。
    【解析】(1)根据海水盐度变化规律可知,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最高,波斯湾位于副热带海区,盐度较高,向低纬地区航行,盐度先减小,后航行至南半球副热带海区,盐度增大,最后向高纬度移动,盐度减小,D正确。
    (2)纬度越低,海水温度越高。A为寒流,即其水温低于流经海区,故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弯曲。绘图如答案所示。
    (3)B处洋流向南流,故油污在洋流影响下,向南扩散。
    (4)好望角航线相比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航程更长,用时更久,航运成本更高。故①选A,②选A。
    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航线”沿北冰洋航行至欧洲,航程更短,且海运成本低,但是北冰洋附近纬度高、气温低,海水易结冰,受季节影响大,通航时间较短;②:中欧班列速度较快,运输稳定,货运周期时间短,但是运量较海运小。
    (5)风浪的形成可以从大气环流、洋流以及海陆轮廓角度分析。该地位于西风带控制区域,风力强劲,易形成风浪涌向海岸;西风漂流自西向东前进受到好望角岬角的阻挡,二者叠加形成巨浪。
    (6)南非西侧盛行东南信风,属于离岸风,受离岸风影响,表层海水向西北移动,沿海盛行涌升流,海底营养物质被带到大洋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充足饵料,鱼类在此聚集形成渔场;南非南侧则为西风漂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生长,饵料丰富,鱼群聚集形成渔场。
    2.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宁德市是台风灾害多发地。2024年10月31日台风“康妮”在台湾岛东部沿海登陆后,沿浙闽沿海向东北方向移动,给宁德市带来狂风暴雨。结合下图1、图2,回答问题。
    (1)台风易给宁德带来风暴潮灾害,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原因。
    (2)说明宁德减轻风暴潮灾害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受台风带来强风的影响,加之宁德市沿岸多喇叭口状的海岸,有利于海水的汇集,使海水潮位异常升高形成风暴潮。
    (2)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做好台风预警预报工作;加固海堤;沿海地区种植红树林,削弱大风、风暴潮;及时做好人员疏散和船只进港工作。
    【解析】(1)对于风暴潮,其成因是海面台风吹拂,对于宁德地区,其东南方向地势平坦,障碍物少,有利于台风的登陆,加之宁德市沿岸多喇叭口状的海岸,有利于海水的汇集,强烈的向岸风吹动着大量海水灌入宁德海岸线,从而引发风暴潮。
    (2)减轻宁德地区的台风灾害,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其他物理手段进行。如利用RS对宁德地区天气变化进行全面监测,利用GIS对天气数据进行分析后进行台风预警;同时对于沿海地区通过加高加固沿海堤坝等手段进行必要的防御;在信息传输方面主要依靠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对可能遭受影响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及时提供必要的防御;对于不可避免的台风灾害应在其到来前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从公众意识、防灾救灾手段培训、灾前心理预防机制建立等多方面进行,在台风来临时把影响降低到最低。
    3.据权威机构的气候预报,拉尼娜现象将在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期间形成,概率超过80%。在图3添画箭头并配合简要的文字说明,分析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秘鲁沿岸的海洋、大气环境将出现的异常。
    【答案】
    【解析】联系已学可知,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增强,离岸风形成的上升流加强,秘鲁附近海面温度降低,太平洋东部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偏少,气候变干,易发生旱灾;信风增强,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海平面增高并且海水温度升高,太平洋西部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垂直方向上大气按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暖海水堆积,受重力作用下沉,垂直方向海水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环流,绘图如答案所示。
    1.区分:河流水文、水系
    (1)水文指的是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运动等的各种现象。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 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
    (2)水系指集水河道的结构。河流水系特征包括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湖泊)、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及分布,河道等要素。
    2.区分:我国东部地区、西北地区河流都是夏汛、冬季为枯水期的成因
    (1)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降水来自夏季风,夏季多雨,形成夏汛;冬季受干燥的冬季风影响,为枯水期。
    (2)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水补给主要源自高山冰川融水,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水最多,形成夏汛;冬季气温低,冰雪不融化,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
    3.区分: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1)中高纬(纬度高于45°)平原地区、山地一定海拔高度范围内,冬季因气温低、降雪不融化,出现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并补给河流,出现春汛。
    (2)中低纬冰川出现在极高山地区,夏季气温高才能融化,并补给河流,出现夏汛。
    (3)有积雪融水的地区,未必有冰川融水,如我国东北地区。
    (4)有冰川融水的地区,会有积雪融水,可以笼统称为“冰雪融水”。
    4.区分:河流径流量、流量、水量
    (1)河流径流量是指在某一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
    (2)河流流量是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流体积。
    (3)河流水量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河流内存水的总量。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这三个词是近义词。
    5.区分:河流水量、河流水位
    (1)河流水量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河流内存水的总量,其单位为米3。
    (2)河流水位是指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固定基面以上的高程,其单位为米。
    水量越大,水位越高。
    6.湿地不是常年覆盖着水的地面。如水稻田,在水稻种植期间,才是湿地。若种植其他旱生植物,如小麦、玉米、棉花等,就不是湿地。
    7.不是被水覆盖了,就是湿地。如低潮水深6米以上的海域,就不是湿地。
    8.湿地面积不会永恒不变。因气候变化、地壳运动、人类活动,湿地面积会发生变化。如围湖造田、开垦湿地,会导致湿地面积减小。全球变暖,中纬内陆地区气温升高、蒸发加剧,灌溉用水多,入湖水量减少,会导致湖泊面积缩小,即湿地面积减小,如中亚咸海几乎消失。
    9.沼泽地、沿海滩涂湿地,因水浅,不宜水运。水流缓慢的河流、面积较大的湖泊,具有水运价值。
    10.区分:海水的温度、密度、盐度
    (1)海水的温度是衡量其冷热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2)海水的密度是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与温度呈负相关。
    (3)海水的盐度是海水中所含溶解盐类物质与海水重量之比。全球海水的平均含盐量是35‰。盐度最高的海域是红海,盐度在36 --38‰之间。盐度最低的海域是波罗的海,盐度只有7-- 8‰。
    11.区分:洋流分类的两个角度及相应名称
    (1)洋流按性质分类:寒流、暖流
    (2)洋流按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水平补偿流、垂直补偿流(上升流、沉降流))
    12.区分: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1)厄尔尼诺现象:秘鲁寒流水温升高。
    (2)拉尼娜现象:秘鲁寒流水温下降。
    13.区分:海洋能源资源、海底油气资源
    (1)海洋能源资源:是指海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等,隶属于水圈,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2)海底油气资源:属于海底岩石圈内的矿物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排放温室气体的能源。
    14.区分:海水顶托作用、海水倒灌、海水入侵
    (1)海水顶托作用:在入海口,由于海岸地势低,河流入海水位与海洋水位差距小,涨潮时海水水位上升,从入海口灌入河道内。由于海水密度不同,河水在上,产生顶托作用。在海水顶托作用下,陆地河流排水受阻,河口处水位会上升,易发生洪涝灾害。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也会加剧海水对河水的顶托作用。海水顶托可导致入海河水流速变慢,利于泥沙沉积形成洼地,进而形成河口三角洲;导致河水和海水在洼地交汇积水,利于滨海湿地形成。
    (2)海水倒灌:是指的是海水经地表到达陆地;海水入侵指的是海水经地下到达陆地。
    (3)海水倒灌、海水入侵都使得陆地上的水混了海水,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植物生存,也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即产生咸潮灾害。需要加强监测、预报、防治。
    15.沿海地区风向与洋流性质
    (1)迎岸风附近海区:暖流
    (2)离岸风附近海区:寒流(上升流/涌升流),风力越大,寒流水温越低。
    16.区分: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洋流的成因差异
    (1)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属于密度流。
    (2)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属于补偿流。
    17.区分:世界四大渔场成因
    (1)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的成因:寒暖流交汇
    (2)秘鲁渔场:涌升流
    (建议用时:60分钟)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东坡湿润,西坡干旱。雪山调水工程将雪河(注入塔斯曼海)的水通过两组隧洞引向墨累河。下图为“澳大利亚雪山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雪山工程对澳大利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发挥过巨大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工程的一些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1)雪河主要以 (填水循环环节名称)的形式参与水循环。
    (2)简述雪河与塔斯曼海之间的水循环过程。
    (3)说明雪山工程可能对雪河产生的不利影响。
    (4)从水循环的角度,阐述雪山调水工程对输入地的影响。
    【答案】(1)地表径流
    (2)在塔斯曼海,海水蒸发形成水汽,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降水。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汇入雪河。雪河的水流在重力等作用下流动,最终流入塔斯曼海。
    (3)该工程调拨雪河的水量至墨累河,直接导致雪河水量减少,降低雪河的自净能力;雪河的水量减少,通航能力可能降低;雪河入河口地区可能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影响河口生态环境和水质。
    (4)增加了墨累河流域的地表径流,一定程度上增加蒸发和降水,缓解该地区的干旱状况,促进农业灌溉和城市发展。该工程可能导致墨累河流域下渗增加,增加地下径流,地下水位上升,进而加剧土壤盐渍化问题。
    【解析】(1)河流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
    (2)在塔斯曼海,海水受太阳辐射蒸发成水汽,这些水汽被气流输送到内陆,包括雪河的源头区域。在适宜的条件下,水汽凝结成云或雾,进而形成降水,可能以雨、雪或冰雹的形式落在雪河源头。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最终汇入雪河。雪河的水流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游流动,最终流入塔斯曼海,完成从海洋到陆地、再到海洋的循环。
    (3)该工程通过调拨雪河的水量至西部干旱地区进行灌溉和发电,直接导致雪河水量减少,进而影响了其自然生态和水文环境。水量的减少还降低了雪河的自净能力,使得水质可能变差。此外,雪河的航运功能也可能因水量减少而受限,通航能力降低。雪河水量的减少还可能加剧其河口地区的海水倒灌现象,对河口生态环境和水质造成进一步的不利影响。
    (4)雪山调水工程增加了墨累河流域的地表径流,增加了一定的蒸发和降水,有助于缓解该地区的干旱状况,促进农业灌溉和城市发展。该工程能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可能导致墨累河流域的地下水位上升,进而加剧土壤盐渍化问题。
    2.丹麦位于欧洲北部,全境地势低平,海岸线漫长。莱斯岛濒临卡特加特海峡,面积仅118km2。由于夏天干燥的气候,莱斯岛被称为丹麦沙漠带。该岛有开采地下卤水煮盐的传统。图1为莱斯岛周围海域表层盐度分布图,图2为莱斯岛地下卤水形成与储存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一艘货船由卡特加特海峡驶向北海的过程中,货船的吃水深度将逐渐变______(单选:A.深 B.浅),这是由于沿途海域的海水盐度变______(单选:A.大 B.小),密度变______(单选:A.大 B.小)。
    (2)卡特加特海峡表层海水流动方向是 ,说明判断理由。
    (3)运用水循环的知识,解释莱斯岛地下卤水的形成过程。
    【答案】
    (1)B A A
    (2)波罗的海流向北海(或:由东向西或由南向北)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海水的盐度比北海低。受海水盐度的影响,波罗的海海水的密度低于北海,所以波罗的海的海水表面高于北海,表层海水由波罗的海流向北海。
    (3)海水入侵增加卤水来源;水分蒸发以及植物蒸腾,盐度升高;卤水下渗经过砂土过滤,堆积在黏土层上,形成卤水层。
    【解析】(1)由图中等盐度线可知,北海盐度更大,所以船舶从卡特加特海峡驶向北海的过程中,盐度增大;盐度与密度大致成正比,因此密度增大,船舶吃水深度更浅。
    (2)卡特加特海峡沟通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海水的盐度比北海低。海水密度与海水盐度呈正相关,受海水盐度的影响,波罗的海海水的密度低于北海,所以波罗的海的海水表面高于北海,表层海水由波罗的海流向北海。
    (3)地下卤水的来源是海水,当地临海,易受海水入侵影响,海水入侵增加卤水来源;受蒸发作用的影响,还有地表植被的蒸腾作用使得地下卤水盐度不断升高;卤水在下渗过程中经过砂砾层的过滤,逐渐堆积在黏土层上,形成卤水层。
    3.继江汉运河开通后,湖北省继续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荆汉运河等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中的荆汉运河工程起于松溢,止于武汉东荆河口,利用原有河道和新挖部分河道,建成一条230公里长、8米深、90米宽的人工河,能够通航10000吨级船舶。
    (1)因南水北调_____(单选:A.东线 B.中线 C.西线)工程的建设,汉江中下游在干旱年常出现缺水情况,造成了农业生产中______不足。江汉运河(又称引江济汉工程)的建设,通过对水循环中的______环节进行影响,改善了水资源的_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
    (2)三峡坝址位于宜昌三斗坪,该处是由大片整块因岩浆______(单选:A.喷出地表 B.侵入地壳)而形成的花岗岩构成,结晶充分,具备极好的____(单选:A.透水性 B.防水性),可以很好承载三峡大坝。
    (3)宜昌以上河段的通航能力在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得到明显提升,原因是__________(不定项选择)
    A. 流速减缓,能耗明显降低B. 江面变宽,减少单行河段
    C. 水深增加,消除多处滩险D. 流速稳定,提升载运能力
    (4)荆江是长江自枝江至岳阳城陵矶段的别称,通过遥感影像可推测荆江的__________(单选)
    ①流向②流速③通航能力④江宽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5)比较长江宜昌至武汉段与武汉至九江段通航能力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6)为保护长江白鱀豚,我国在长江天鹅洲故道(故道:已经改道的旧河道)建设了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析保护区选址该地的有利条件。
    【答案】(1)B 灌溉水源/水源/水资源 地表径流 空间
    (2)B B
    (3)BC
    (4)B
    (5)宜昌至武汉段通航能力小于武汉至九江段。宜昌至武汉河段,曲流遍布,流速较慢,泥沙沉积较多,导致河道较浅,无法行驶大吨位的船只。
    (6)天鹅洲故道原是长江河道,保留了白鱀豚原有的栖息繁衍生态环境;远离现长江主航道故道少船只、人类活动等影响,干扰、污染源较少,水质清洁,保证白鱀豚的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影响。
    【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横跨湖北和河南两省的丹江口水库调水(水源主要来自汉江),使得汉江的水量下降,汉江中下游在干旱年常出现缺水情况,造成了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不足。江汉运河(又称引江济汉工程)的建设,通过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进行影响,改善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三峡坝址位于宜昌三斗坪,该处是由大片整块因岩浆侵入地壳而形成的花岗岩构成;花岗岩结晶充分,孔隙小,具备极好的防水性,可以很好承载三峡大坝。
    (3)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水域面积增大,江面变宽,水深增加,可以减少单行河段与消除多处滩险,保障航行量与航行安全,宜昌以上河段的通航能力明显提升,BC正确;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流速会减缓,但能耗不会明显降低,AD错误;故选BC。
    (4)遥感是对地表不同事物的拍摄,故可根据所拍地势变化,得出流向,根据水域面积的大小,得出江宽,①④正确;流速与通航能力无法通过遥感判别,需要用到地理信息技术或是实地勘测,②③错误;故选B。
    (5)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宜昌至武汉河段,地形平坦,曲流遍布,流速较慢,泥沙沉积较多,导致河道较浅,无法行驶大吨位的船只,航运能力较低,而武汉至九江段航道较为平直,河道较深,有利于航行,故宜昌至武汉段通航能力小于武汉至九江段。
    (6)由材料可知,为保护长江白鱀豚,我国在长江天鹅洲故道(故道:已经改道的旧河道)建设了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鹅洲故道原是长江河道,保留了白鱀豚原有的栖息繁衍生态环境;故道远离现长江主航道,故道船只、人类活动等影响小,干扰、污染源较少,水质清洁,白鱀豚的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影响,保障白鱀豚的生存环境。
    4.滴水湖是上海在临港新城建设过程中,在滩涂上利用大型挖沙船等机械设备开挖的人工湖。滴水湖呈圆形,总面积5.6平方千米,直径2.5公里,平均水深3.7米。湖泊外围设有4条水道及7道放射状河道,东南方位的河道有水闸通向大海。通过引黄浦江水,开通系列链状和放射状河道,构成可调控的滴水湖水系。滴水湖生态系统脆弱水质较差,水体已呈富营养化。下图为滴水湖水系图,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滴水湖的湖水主要来源有_______(不定项选择)
    A.大气降水B.地表径流C.长江引水D.海水倒灌
    (2)简述建设临港新城过程中开挖滴水湖的意义。
    (3)分析滴水湖水质差的原因。
    (4)滴水湖东南方位的河道建有水闸,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不定项选择)
    A.能够阻挡潮水B.汛期开闸排涝C.方便湖水更新D. 可以蓄积咸潮
    【答案】
    (1)AB
    (2)开挖人工湖为大规模填海造陆提供沙土;营造城市水景,美化城市,并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调节气候,蓄积水源,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等。
    (3)黄浦江水质本身较差;城市排放的污水易经过众多河渠进入湖中;进入和排出的水流有限,水体流通弱。
    (4)ABC
    【解析】(1)根据材料,滴水湖为围垦滩涂开挖而成,其主要目的是蓄水防洪,周围构筑了完善的护岸工程,可以预防海水倒灌;此外,滴水湖是引黄浦江水灌注的,并不是引长江水。作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除了引降水灌注外,丰富的降水也是其水资源的重要来源。滴水湖周围连接着春涟河、夏涟河、秋涟河,地表径流丰富,为滴水湖补给淡水资源。故选择AB。
    (2)建设临港新城一方面要在浅滩填海造陆,一方面要打造宜居环境。开挖水滴湖可以为大规模填海造陆提供沙土;营造城市水景,美化城市,并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打造宜居环境;作为湿地可以调节临港新城的气候,增加空气湿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蓄积水源,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等。
    (3)滴水湖为人工开挖的湖泊,通过引黄浦江水,黄浦江本身水质较差;滴水湖生态系统相对脆弱,自净能力较差,随着临港新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周边地区的污染源不断增加,导致滴水湖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滴水湖平均水深较浅,且只有出海闸出口,进入和排出的水流有限,水体交换能力差流通弱。
    (4)滴水湖水闸是防汛排涝、挡潮、城市水系调度置换水体、城市景观效果功能为一体的出海水闸。滴水湖在汛期其来水量远大于蓄水量。为了方便汛期排洪,因而设置水闸;同时,定期开闸排水,引入新的水体,能够促进湖内水体的自净,达到净化和更新湖水的目的;不仅如此,在海水涨潮时,将闸口关闭,可以防止海水倒灌、阻挡潮水涌入湖内。该水闸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排水,而不是为了将海潮引入湖内,D错误。故选择ABC。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索马里是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国家(图1)。2023年10月下旬,索马里及周边多国出现持续暴雨引发洪水,灾情严重。专家认为,此次区域性暴雨和洪涝是由厄尔尼诺和印度洋偶极子两种海温异常现象综合影响造成的。
    材料二: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在热带印度洋海域,由印度洋东、西部海洋表面温差引起,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可对周边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当印度洋西部的温度高于东部时,为正偶极,反之为负偶极。有研究表明,印度洋偶极子与热带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关系密切。据监测,2023年10月形成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同时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为正位相,强度偏强。
    (1)索马里扼守世界海运航道,船只由印度洋驶入红海后,表层海水盐度 (单选:A.变大 B.变小),密度大,轮船吃水深度 (单选:A.变深 B.变浅)。
    (2)印度洋“正偶极子”现象是影响此次索马里等国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在下图短线上用箭头标出其环流方向。
    (3)洋流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进入冬季,索马里东部沿岸海域的渔业资源相比夏季减少。解释这里渔业资源出现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
    (4)索马里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干旱,防御洪涝灾害能力弱。影响该地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有 (不定项选择)
    A.受高气压带的上升气流影响,水汽难以凝结致雨
    B.盛行风向与东部海岸线平行,海洋水汽不易登陆
    C.地势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阻挡海洋水汽进入
    D.东部沿岸受季节性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5)分析2023年秋冬的厄尔尼诺和印度洋正偶极子现象给澳大利亚同期的天气带来的影响。
    【答案】(1)A B
    (2)
    (3)索马里东部海域夏季盛行西南风,形成上升流,把下层海水中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而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饵料,吸引鱼群聚集,渔业资源丰富;冬季受东北信风影响,难以形成上升流,渔业资源较少。
    (4)BD
    (5)厄尔尼诺现象会削弱沃克环流,使澳大利亚东部沿岸的上升气流减弱,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印度洋正偶极子出现时,澳大利亚西岸海域气温低,也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两种现象叠加,会加重澳大利亚高温干旱的天气。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船只由印度洋驶入红海后,由于红海是盐度最大的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大A,密度与温度、盐度有关,两处海域温度差异不大,故密度主要受盐度影响,驶入红海后,密度变大,所以轮船吃水深度B变浅。读图可知,中国人民海军连续十几年派遣舰艇在索马里以北的B亚丁湾为中外船只护航,由于区域海盗等活动猖獗,所以需要维护此海域免受B海盗和海上恐怖活动带来的威胁。
    (2)根据材料当印度洋西部的温度高于东部时,为正偶极,反之为负偶极可知,正偶极子此时为印度洋西部,即索马里地区水温偏高,盛行上升气流;印度洋东部水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环流圈为顺时针方向,图见答案。
    (3)渔业资源出现季节差异,即洋流分布和性质存在季节差异,洋流中主要是上升补偿流和寒暖流交汇处可影响渔业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索马里东部海域夏季盛行西南风,夏季风将表层海水吹离海岸,深层海水上涌,区域易形成上升流,把下层海水中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大量营养物质、饵料等在表层堆积,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而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饵料,吸引鱼群聚集,渔业资源丰富;冬季受东北信风影响,难以形成上升流,渔业资源较少。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并非受高气压带影响,且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A错;区域盛行风向与东部海岸线平行,海洋水汽不易登陆,区域形成了热带草原及沙漠气候,B对;地势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高,阻挡海洋水汽进入,C错;东部沿岸受季节性寒流(索马里洋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明显,D对;故选BD。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厄尔尼诺现象是沃克环流异常,会削弱沃克环流,即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赤道太平洋西部海域水温降低,使澳大利亚东部沿岸的上升气流减弱,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而印度洋正偶极子出现时,印度洋东部即澳大利亚西岸海域气温低,也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两种现象叠加,会加重澳大利亚高温干旱的天气。
    三年考情分析
    2025考向预测
    2024上海卷T18、T21、T22、T25、T26-31:水能,冰川,河水补给,潮汐,海水盐度,咸潮,水资源
    2023上海卷T12、T13、T16:潮汐,洋流,河水补给
    2022上海卷T4、T7、T8、T22、T27、T28:河水补给,水循环,洋流,河流运输,缺水
    考点预测:上海卷在各类水体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需继续关注某区域陆地水相互关系、影响因素、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需关注海洋水运动状况、影响因素与海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法预测:2025年题目仍然要求学生阅读流域地理情境的图文信息,从运用地理环境整理性原理,考查陆地水体关系及其变化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对流域内“水”进行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试题提供某一海域,或沿海区域的地理情境的图文信息,要求学生分析海水性质、海水运动及其与大气圈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分析影响因素、对人类发展海洋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海洋灾害、海洋环境问题的对策。试题数量3-8题,分数占比6-20%。
    环境问题
    水循环原理
    城市内涝
    ①多,④⑤少
    洪涝
    ①②多,④少
    沼泽
    ③④⑤少
    干旱
    ①少,③多
    缺水
    ①②少,④多
    土壤盐碱化
    ①少,③多
    时令河断流
    ①②少,③④⑤多
    人类活动
    影响表现
    有利影响
    修建水库
    ①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缓解旱灾、涝灾;
    ②水面的扩大,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
    ③水面的扩大,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调节气候。
    跨流域调水
    ①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缓解输入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②水面扩大,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调节气候。
    植树造林
    保护湿地
    涵养水源,降低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幅度,缓解旱涝灾害
    不利影响
    破坏地表植被
    ①减少植物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气候恶化;
    ②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
    ①减少湖泊蓄水量,削弱其蓄洪、抗旱能力;
    ②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
    ①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造成城市内涝;
    ②使地面蒸发量减少,出现“城市干岛”
    用水过多
    ①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
    ②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
    污水排放过多
    农田污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导致水污染
    补给类型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示意图
    补给季节
    (汛期)
    主要影响因素
    分布地区
    降水
    多雨季节
    (夏雨夏汛)
    (冬雨冬汛)
    降水量
    除了“全年少雨”的气候区
    (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
    季节性
    积雪融水
    春季
    (春汛)
    气温
    最冷月均温-10℃以下的地区(我国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
    夏季
    (夏汛)
    (冬断流)
    气温
    有高山冰川的地区(我国西北、青藏)
    湖泊水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
    全年
    (水量最小)(水量最稳定)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特征要素
    描述
    影响因素
    水利
    水害
    流量
    (水位)
    大(高)
    ①成正比的因素:补给量,流域面积、长度、支流数量
    ②成反比的因素:蒸发量、下渗量、用水量
    ①水资源丰富
    ②山区水能丰富
    ③平原水运条件好
    ①平原发生洪涝
    ②山地发生山洪、泥石流
    小(低)

    水资源缺乏
    流量
    季节变化

    ①补给量的季节变化小
    ②有湖沼、水库、森林调节
    ①水资源稳定
    ②水能稳定

    大,
    有夏汛
    有冬汛
    有春汛
    补给量的季节变化大:
    ①夏雨、夏冰川水——夏汛
    ②冬雨——冬汛
    ③春积雪水——春汛
    ①汛期水资源丰富
    ②汛期水能丰富
    ③汛期水运条件好
    ①水资源不稳定
    ②汛期:易有涝灾
    ③枯水期:易有旱灾;水能少;通航能力受限
    结冰期

    最冷月均温<0℃

    ①不利内河运输
    ②流向高纬的河流有凌汛(涝)

    最冷月均温>0℃
    利于内河运输

    含沙量

    ①植被覆盖率高
    ②水库拦截泥沙
    水质好
    河口三角洲面积小

    ①植被覆盖率低
    ②土质疏松
    ③多暴雨
    (水土流失严重)
    ①三角洲面积扩大
    ②入海口海区营养盐类丰富,饵料丰富,吸引鱼群
    ①水质差
    ②泥沙淤积河床、水库,引发涝灾
    ③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水流
    速度

    地表起伏大(山地丘陵)
    ①水能丰富→水电
    ②水景独特→旅游业(漂流/瀑布)
    汇水速度快,多山洪、泥石流

    地表起伏小(平原)
    内河运输
    多曲流,泄洪慢,多洪涝
    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
    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的影响
    地形
    地貌
    ① 流水侵蚀地貌:
    沟谷发育、沟壑纵横;
    地形起伏大,侵蚀作用强;
    ② 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貌;③ 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④ 流水堆积地貌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
    ⑤ 河床特征:上游侵蚀为主,河床窄而深,呈“V”型;下游堆积为主,河床宽而浅,呈“U”型
    ①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
    在等高线图上,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② 地形影响流域范围
    山地一般是河流的分水岭,如横断山区的河流受地形影响,流域面积较小
    ③ 地形影响河道状况
    河流上游河床多砾石,河道狭窄,多峡谷;中游多曲流、河床多粗砂;下游河道宽浅,河床多细沙、淤泥
    ④ 地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流速快,含沙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流速慢,含沙量小,水流平稳,航运价值较大
    气候
    ① 河流对降水的影响
    增加沿河地区降水量
    ② 河流对气温的影响
    降低白天气温,提高夜晚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
    ① 降水对河流的影响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多少具有一致性
    ② 气温对河流的影响
    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大致一致;
    冬季最低气温在0 ℃以下的河流存在结冰期
    其他水体
    湖泊
    地下水
    ①湖泊(地下水)和河流具有相互补给关系:由高水位补给低水位。丰水期河流水位高于湖泊(地下水)水位,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地下水);枯水期相反;
    ②以湖泊为源头的河流,湖泊单向补给河流。
    ③地上河河段,河流水单向补给地下水
    ④地下水出露成泉,补给河流
    冰川
    冰川融水单向补给河流
    生物
    ①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②干旱地区有河流流经的地区,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利于生物生长,形成绿洲
    植被覆盖率越高,河流侵蚀作用越弱,含沙量越小,径流量变率越小
    土壤
    河流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山麓冲积扇分布的地区往往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①土壤越紧密,越不易受到侵蚀,河流含沙量越小;
    ②土壤越疏松,越容易遭受侵蚀,河流含沙量越大
    咸水湖
    淡水湖


    自然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人为
    ①引入湖的河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少②水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
    ①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
    ②围湖造田
    影响
    对湖泊: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差
    对周边环境:调节气候、蓄水防洪、供水等能力降低;灌溉引发荒漠化、土壤盐碱化
    对策
    统筹上、中、下游生产及生活用水,控制人口规模;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及时清淤
    中上游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退耕还湖;及时清淤
    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
    修建水库
    防洪,灌溉,发电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涝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提高通航能力
    退田还林、还湖,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减少河道泥沙淤积;缓解洪涝;保护生物多样性
    减少污水排放;河道清淤
    减轻水污染,提高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影响因素
    时空分布状况
    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
    温度
    太阳辐射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①对生物:暖水性海洋生物分布在水温高的海域,冷水性分布海洋生物分布在水温低的海域;寒暖流交汇处两类鱼类滞留,鱼群集聚,形成渔场;水温发生变化,会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或鱼类逃逸。
    ②对洋流:上升流(涌升流)属于寒流。
    ③对大气: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暖空气经过冷水海面,产生逆温、浓雾;洋流温度异常,引发大气、生物异常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④对海运:高纬地区海轮在海水结冰期通行受限。
    ⑤对海洋能源:海水温差能发电,该类能源优点有清洁、可再生、无温室气体排放 ,缺点是能量分散。
    同一海区夏季高于冬季
    海水越深水温越低
    洋流
    同纬度海区水温暖流高于寒流
    极地冰山
    有冰山的海区水温低
    海底地热
    有地热的水温高
    海水温度低的水域局部出现暖水性海洋生物。
    海水
    密度
    海水温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①对洋流:形成密度流(表层海水由密度低的海区流向密度高的海区,如直布罗陀海峡表层的密度流)
    ②对海运:海水密度越大,浮力越大,船只吃水深度越小
    海水压力
    海水越深密度越大
    海水盐度
    盐度越高密度越大
    海水
    盐度
    降水量
    蒸发量
    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
    ①对盐场:盐度越大,产盐率越高。(盐化学工业)
    ②对海水淡化:盐度越大,海水淡化成本越高。
    ③对海洋能源:海水盐度差能发电,该类能源优点有清洁、可再生、无温室气体排放等,缺点是能量分散。
    ④不利影响:当海平面上升(咸潮/海水倒灌)时,沿海地区水质变差,危害人类健康;土壤盐碱化,农业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水对海岸侵蚀加剧,危及沿海基础设施。主要防治对策有对海水加强监测和预报、修建拦海大坝。
    入海径流
    入海口盐度偏低
    冰山融化
    冰山融化盐度偏低
    海区封闭程度大
    与外海区水体交换少,盐度偏高/低
    成 因
    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波浪
    风浪
    风力吹佛
    ①对地貌:塑造海岸地貌。
    ②对海洋旅游:适当高差的海浪,如进行冲浪运动,发展海上旅游。
    ③对海洋能源:波浪能发电,优点有清洁、可再生、无温室气体排放,缺点是能量稳定性差,能量分散。
    ④风暴潮灾害:风力过大,引发风暴潮,不利于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海洋工程(海上大桥、海港等)建设、海上石油开采等海洋生产活动,破坏海岸堤坝和港口建筑。
    减灾对策是对海上大风天气加强监测和预报,风暴潮来临时停止各类海上生产;修建防护堤 (海堤/防浪堤)、种植海防林。
    海啸
    海底的地震、火山喷发、滑坡
    ①属于海洋灾害,摧毁沿海生产、生活设施。
    ②减灾对策是对海底地质灾害和海啸加强监测和预报,修建防护堤 (海堤/防浪堤)、种植海防林等。
    潮汐
    大潮
    太阳、月球的引潮力,海底地形,海湾形状,风向,入海径流量
    (白天涨落是“潮”)
    (夜间涨落是“汐”)
    (农历1日、15日出现大潮)
    (农历7-8日、22-23日出现小潮)
    ①对海洋生产:影响海水养殖和捕捞、晒盐。
    ②对航运:河口型港口的船只利用涨潮时的高水位进出港口。
    ③对海洋能源:潮汐能发电。该类能源优点有清洁、可再生、无温室气体排放,能量的稳定性强,缺点是能量分散。
    ④对海洋旅游:利用潮汐景观,发展旅游业。
    ⑤对洪涝:大潮时水位高,阻碍洪水入海,加剧洪涝。
    ⑥引发咸潮灾害:入海河流在枯水期,大潮时水位高,引发海水倒灌,形成咸潮。危害有:沿海地区水质变差,危害人类健康;土壤盐碱化,农业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水对海岸侵蚀加剧,危及沿海基础设施。主要防治对策有:对海水加强监测和预报、修建拦海大坝。
    ⑦对地貌:塑造海岸地貌
    小潮
    分布
    组 成
    特点
    洋流成因分类
    中低纬度海区
    (5°~45°)
    ①北逆南顺
    ②东寒西暖
    ③南半球西风漂流为寒流
    (南半球有2支寒流)
    ①风海流:1、2、3、4
    ②水平补偿流:5、6、9
    ③上升补偿流:7、8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45°N~70°N)
    ①逆时针
    ②东暖西寒
    ③只有北半球有此洋流系统
    风海流:1、2
    水平补偿流:3
    南半球的西风漂流(45°S附近)
    属于寒流
    风海流
    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环流
    夏顺冬逆
    上升补偿流:索马里寒流(夏季)
    其他洋流:风海流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
    气候
    全球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降低
    大陆
    沿岸
    暖流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漠形成的影响
    海洋生物
    (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
    冷水性欲暖水性鱼类滞留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
    秘鲁渔场
    海洋航行
    ①顺洋流航行速度快,节省时间和燃料。
    ②中高纬海区的寒流将极地冰山搬运到较低纬海区,威胁航海安全。
    ③中高纬暖流、中低纬寒流、寒暖流交汇海区,均易产生海雾,降低能见度,威胁海洋运输安全。
    最佳海洋航行线路的选择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轮泄漏、陆地近海污染物随洋流、波浪、潮汐,扩散到全球海区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赤道东太平洋地区表层海水温度
    异常升高
    异常降低
    海-气相互作用
    示意图
    (沃克环流减弱)
    (沃克环流增强)
    海-气相互
    作用过程
    东南信风减弱,向西流的南赤道暖流和秘鲁上升流减弱,向东流的赤道逆流增强,秘鲁寒流水温升高,削弱了沃克环流。
    东南信风增强,向西流的南赤道暖流和秘鲁上升流增强,秘鲁寒流水温下降,增强了沃克环流。


    赤道太平洋东部地区
    ①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出现暴雨和洪涝。
    ②因秘鲁上升流减弱,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鱼类、鸟类死亡,带来渔业损失。
    ①降水偏少,加剧干旱;
    ②海洋渔业资源增加。
    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
    ①降水偏少,出现干旱,并引发森林火灾。
    ②影响东亚的台风减少
    ③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均减弱
    ①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洪涝灾害
    ②影响东亚的台风增加
    ③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均增强
    研究意义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信号,它们的出现及其带来的危害波及全球。因此,加强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监测与预报,加强地区与国际间的合作、研究并预测其影响,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问题成因
    对策
    海洋生物资源减少
    ①渔业过度捕捞
    ②海洋污染导致海洋生态破坏
    加强管理,如实行阶段性“休渔”政策,防治海洋污染
    海洋环境污染
    ①海上石油开采、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②海水过度养殖、陆地污水大量排入海洋
    ③海水运动,扩大污染范围
    ①运用遥感等技术,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加强管理,减少污水排入海洋
    ③加强海上石油开采和运输安全,提高油污清理技术
    海洋生态破坏(赤潮)
    ①海水过度养殖、沿海地区污水大量排入海洋,导致海水富营养化
    ②气候异常
    ③海区封闭,海水自净能力差
    ①运用遥感等技术,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加强管理,减少污水排入海洋

    相关试卷

    重难点专题04 大气环流与气候-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专题04 大气环流与气候-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专题04大气环流与气候-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专题04大气环流与气候-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专题03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专题03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专题03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专题03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专题02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专题02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专题02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专题02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4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