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难点专题05 岩石圈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重难点专题05 岩石圈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重难点专题05 岩石圈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重难点专题05 岩石圈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第1页
    重难点专题05 岩石圈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第2页
    重难点专题05 岩石圈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第3页
    重难点专题05 岩石圈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第1页
    重难点专题05 岩石圈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第2页
    重难点专题05 岩石圈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4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难点专题05 岩石圈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重难点专题05 岩石圈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专题05岩石圈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专题05岩石圈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 录
    TOC \ "1-2" \n \h \u \l "_Tc29752" 命题趋势解读
    \l "_Tc18928" 核心知识脉络
    \l "_Tc2859" 命题点技巧点拨
    \l "_Tc29571" 重难点01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岩石圈物质循环
    \l "_Tc7382" 重难点02 内力作用与地形、地质灾害
    \l "_Tc1659" 重难点03 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灾害
    \l "_Tc12963" 重难点04 地形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
    \l "_Tc25878" 易混易错总结
    \l "_Tc4714"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60分钟)
    按住 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跳转到对应内容
    重难点01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与岩石圈的范围
    1.“两面三圈”:地壳、地幔、地幔之间的分界面是:莫霍面(横波、纵波到地表的速度加快) 、古登堡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 。
    2.岩石圈=地壳+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板块在软流层上运动→软流层物质对流运动导致板块之间碰撞或张裂。
    3.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岩石为地表土壤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母岩)。
    二.岩石圈运动动力——地质作用分类及其运动结果
    地质作用 =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三.岩石圈物质循环
    1.三类岩石及其开发利用
    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具体循环过程:岩浆喷出地表或在岩层内部冷凝形成岩浆岩;出露地表的岩石在与大气、水、生物接触过程中被风化,在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各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碎屑物。碎屑物经外力搬运,在地势低洼的地区层层堆积后,在地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在地球内部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矿物重新排列,形成更为致密的变质岩;当岩石进入岩石圈更深处,高温、高压使岩石熔融,重新变成岩浆。
    【点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沉积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是外力作用。
    (4)由沉积物指向沉积岩的箭头——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5)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高温、高压),是内力作用。
    (6)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7)岩浆:三进一出。
    (8)岩浆岩:一进三出。
    (9)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10)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点拨】根据岩石类型、矿产等,判断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形等地理现象
    (1)各类岩石,除了喷出岩(火山岩/玄武岩/火山)直接在地表形成,其他岩石都是在地下形成的。故某地地表出现了非喷出岩的岩石,如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都说明该地经历过地壳上升运动。
    (2)与花岗岩相伴产生的,是变质岩。
    (3)某地出现玄武岩、花岗岩、火山等现象,说明该地岩浆活动比较活跃,拥有地热资源、肥沃的火山灰土壤。
    (4)某地有煤炭、石油、天然气,说明该地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壳以下沉运动为主,地质史上曾经有较温暖湿润的地理环境。
    典型例题
    1.人们通常利用地震波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也可以用来寻找矿产资源。
    材料1: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6日15时46分(当地时间10月16日10时46分)在土耳其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8.30度,东经38.70度。震中300公里范围内有37座大中城市,最近为马拉蒂亚(Malatya),距震中约34公里。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软流层B.岩石圈C.地幔D.古登堡面以下
    (2)此次地震发生时,已经起床的马拉蒂亚市民阿斯兰会感觉到房屋(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B.只有上下颠簸
    C.先左右晃动,后上下颠簸D.只有左右晃动
    材料2: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4)图中的X处即为( )
    A.莫霍面B.古登堡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
    (5)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
    A.包括地壳和地幔B.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C.位于软流层以上D.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
    (6)如果要利用地震波寻找石油资源,下图中哪幅图中可能找到( )
    A.①B.②C.③D.④
    (7)如果要评估震后马拉蒂亚城市建筑受损情况,需要运用( )(多选题)
    A.RSB.GNSSC.GISD.5G通讯系统
    (8)结合S波(横波)和P波(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震动特征,说明地震台能够提前进行地震预警的主要原理。
    【答案】(1)B (2)A (3)B (4)B (5)BCD (6)A (7)ABC
    (8)地震产生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主要是引起地面的垂直运动,一般不会造成破坏;横波速度相对较慢,主要是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是造成地震破坏的主要因素。地震预警就是利用这两种波的传播速度差异,自动检测到纵波后快速估算地震参数,在横波传到某地前发出警报信息。
    【解析】(1)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根据所学可知,地壳的平均深度越是17千米,大陆的地壳厚,大洋的地壳薄,则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软流层位于地幔,AB错误;岩石圈包括地壳以及上地幔顶部坚硬的岩石部分,B正确;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D错误。故选B。
    (2)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主要是引起地面的垂直运动;横波速度相对较慢,主要是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所以此次地震发生时,已经起床的马拉蒂亚市民阿斯兰会感觉到房屋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①表示古登堡界面(地下2900km)以上,包括地壳、地幔;②表示外核,③表示内核,A错误;读图可知,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B正确;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在三态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则可判断甲为纵波,乙为横波,纵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C错误;乙波横波可以通过地幔,D错误。故选B。
    (4)由上题分析可知,①表示古登堡界面(地下2900km)以上,包括地壳、地幔;②表示外核,X作为分界面,应是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外核的分界面,B正确,D错误;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A错误;岩层圈与软流层交界面位于上地幔,C错误。故选B。
    (5)根据所学可知,岩石圈由地壳和位于上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坚硬的岩石组成,其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BCD正确,A错误。故选BCD。
    (6)根据所学可知,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在三态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利用地震波寻找石油资源,若发现石油资源,则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结合图示可知,①图中横波、纵波表示正确,且可能找到石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要评估震后马拉蒂亚城市建筑受损情况,首先要确定该城市的位置,其次要收集建设受损信息,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所以会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GNSS、RS和GIS,ABC正确;5G通讯系统与评估震后马拉蒂亚城市建筑受损情况无关,D错误。故选ABC。
    (8)根据所学可知,地震会产生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主要是引起地面的垂直运动,一般不会造成破坏;横波速度相对较慢,主要是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是造成地震破坏的主要因素。地震预警就是利用这两种波的传播速度差异,自动检测到纵波后快速估算地震参数,在横波传到某地前发出警报信息。
    2.2024年11月14 日新闻,大英博物馆获赠1700件中国瓷器。瓷器制作原料为高岭土,按成因可将高岭土分为风化型高岭土矿、热液蚀变型高岭土矿、沉积型高岭土矿。风化型高岭土主要源于风化的花岗岩,这些岩石的风化产物被搬运、沉积,形成次生高岭土矿床。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风化型高岭土矿的母岩形成过程属于( )
    A.①B.②C.③D.④
    (2)热液蚀变型高岭土矿是火山热液或岩浆作用于围岩(如黏土岩)而形成的高岭土矿床。推测热液蚀变型高岭土矿的形成过程属于( )
    A.地壳下沉—静水沉积—热液侵入—蚀变作用
    B.地壳抬升—静水沉积—热液侵入—蚀变作用
    C.热液侵入一蚀变作用一地壳抬升—静水沉积
    D.热液侵入一蚀变作用—地壳下沉—静水沉积
    (3)高岭土因发现于我国江西景德镇而得名。专家预测,近年来景德镇高岭土价格大有上升之势,其原因主要有( )
    ①属非可再生资源,形成缓慢②文创产业带动,制瓷业振兴
    ③优质矿资源枯竭,储量有限④陶瓷替代品奇缺,需求大增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1)A (2)A (3)C
    【解析】(1)①为熔融环境形成岩浆岩;②为岩浆岩进入变质环境;③是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过程,形成变质岩;④是变质岩经过外力作用进入沉积环境;沉积环中的岩石经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母岩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因此母岩的形成过程属于①岩浆作用。故BCD错误,A正确。所以选A。
    (2)根据材料“热液蚀变型高岭土矿是火山热液或岩浆作用于围岩(如黏土岩)而形成的高岭土矿床”可知,矿床的形成过程,先有地壳下沉、静水沉积作用形成围岩黏土岩,属于沉积岩;之后经过热液侵入,蚀变作用形成,由此可知,BCD错误,A正确。所以选A。
    (3)由于新材料的兴起,陶瓷替代品并不奇缺,④错误;高岭土为不可再生资源,经过漫长的开发,大量优质瓷土矿资源枯竭;近年来依托景德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过硬的技术,文创产业带动制瓷业振兴,高岭土需求量增大,①②③正确。故ABD错误,C正确。所以选C。
    3.“璋石岩地貌”广泛发育于太行山断裂带,其特征是绵延数千米的岩墙峭壁,棱角分明(图1)。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因下层岩性较软易崩塌,岩墙多呈阶梯状。图2示意“埣石岩地貌”陡崖发育过程。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幛石岩岩墙呈棱角分明的峭壁,说明其成因。
    (2)结合材料,分析嶂石岩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
    (3)雄伟的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视角,推测岩墙中的石英砂岩未来将走过的“生命历程”。
    【答案】(1)断裂形成,石英砂岩岩性坚硬,抗风化、侵蚀能力强。
    (2)岩墙石英砂岩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随太行山断裂抬升,岩层出露地表受到外力侵蚀和风化作用;下层岩性较软的岩层被侵蚀较为严重,发生崩塌,最终形成嶂石岩地貌。
    (3)受风化侵蚀等作用变成碎屑,外力搬运到低处沉积,再经历变质作用和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
    【解析】(1)由材料信息“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可知,嶂石岩岩墙主要由石英砂岩构成,它的岩性坚硬,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强;“嶂石岩地貌广泛发育于太行山断裂带”,可知幛石岩岩墙发生断裂形成峭壁,因抗风化、侵蚀作用强,所以岩石棱角分明。
    (2)由材料信息“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因下层岩性较软易崩塌,岩墙多呈阶梯状”可知,构成嶂石岩地貌的岩石主要是石英砂岩和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两者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随着太行山断裂抬升,石英砂岩、页岩和泥岩出露地表;强烈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使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被侵蚀掉,上层石英砂岩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塑造了呈阶梯状嶂石岩地貌。
    (3)裸露在地表的石英砂岩,受风化等外力的作用变成碎屑,然后受风力、流水的搬运作用在低洼地带沉积,形成沉积岩,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最后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
    \l "_Tc5337" 重难点02 内力作用与地形、地质灾害
    一. 板块运动与地形
    1.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海沟、海岸山脉、岛弧、高山、海面缩小。
    2.生长边界——板块张裂——洋脊(海岭)、海洋、裂谷
    3.平移边界——板块错动——断层
    二 .板块运动与地震、火山喷发(火山)、地热(能)
    1.世界地震、火山、地热分布规律
    (1)主要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2)主要有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带。
    (3)板块交界处,是监测地震、火山活动的地点,是相应救灾物资重点储备地,是地热能重点开发地,是工程建设需要避开的地点。
    【点拨】分析某地多地震、火山、地热的原因,若从板块构造学说角度解释,需明确该地所处的板块位置;若从地震带的角度解释,需明确该地所处的火山地震带的位置。
    2.关于地震
    (1)地震灾害发生是地震波冲击的结果。
    地震波中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它们到达地表的时间差,成为避震的“黄金时间”。
    (2)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
    导致地震烈度大的情形有:震级大,震源浅,震中距小,地下有断裂带,救灾技术和能力差,建筑物抗震能力差,震中区自然环境恶劣,地震发生在深夜,震中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3)地震的危害 地震直接破坏地面建筑物、山体,引发火灾、洪涝、滑坡、泥石流、海啸(海底地震)、瘟疫等次生灾害。
    (4)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地震应急演练,提高民众避震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各类建筑物的防震抗震能力;建设地震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国家应急救灾组织体系;采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提高救灾效率。
    3.关于火山喷发、地热
    (1)火山喷发时在地面流动的熔岩,会损毁地面建筑物、农田等。
    (2)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会加剧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短时气温有所下降)、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航空飞行),火山灰降落地面,补充土壤矿物质,增加土壤肥力。
    (3)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貌就是火山,火山的岩石类型为喷出岩(玄武岩),火山口积水形成火口湖;火山地貌独特,地热丰富多温泉,适合发展旅游业。
    (4)地热能(温泉/干热岩)优点是清洁、可再生,用于采暖,发展温室农业、地热发电、温泉旅游;有地热的地区因地面温度高,生物等景观周围地区不同,出现非地带性现象;有地热的海区,海底海水温度也会比周围高。
    三. 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的“足迹”——地质构造与地形、人类生产活动
    1.地质构造与地形(山地/谷地)
    【补充】断层山,也称为地垒山;断层谷,也称为地堑。
    【点拨】岩层新老关系,可根据试题提供的各地质年代的典型化石判断。
    【归纳】微观山峰、谷地的成因分类
    (1)内力作用形成的山峰,主要有火山、背斜山、断层山
    (2)内力作用形成的谷地,主要有向斜谷、断层谷
    (3)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山:向斜山
    (4)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山:背斜谷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点拨】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1)根据地层的层序判断
    沉积岩是受外力作用沉积而成,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如上图中①岩层位于⑥岩层以下,①岩层的形成早于⑥岩层。
    (2)根据岩层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
    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新老关系可以根据二者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上图中②侵入岩侵入①岩层,②侵入岩的形成晚于①岩层;⑤喷出岩切穿⑦岩层,⑤喷出岩的形成晚于⑦岩层。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判断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如上图中④岩层位于②岩浆岩与围岩(①或⑥)之间的接触带上,④岩层的形成晚于②岩浆岩。
    【点拨】从地质剖面图推断内力作用动态过程
    (1)确定岩层形成的早晚
    水平岩层→上面的形成晚,下面的形成早;发生断层→岩石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侵入岩体→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
    (2)河流阶地的形成
    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阶地上有沉积物(层)→地壳稳定,河流泥沙沉积→河流阶地。
    (3)判断岩层的缺失原因
    地壳隆起,地势太高,终止了沉积过程(缺少沉积环境);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缺少沉积物);当地壳隆起后,原有沉积物被剥蚀完毕(缺少保存环境)。
    (4)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
    ①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水平挤压发生弯曲→褶皱。
    ②水平岩层,受张力或挤压力→断裂并发生位移→形成断层→断块山(上升岩块)、谷地或洼地(下沉岩块)。
    (5)地下溶洞的形成
    海洋沉积环境→深厚的石灰岩→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洞→水的淀积作用,形成石笋、石钟乳和石柱等。
    典型例题
    1.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 )
    A.甲处形成受向斜影响B.乙处适宜建大型工程
    C.丙处适宜寻找水源D.可在丁处选择发展村落
    (2)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图中( )
    A.③岩石晚于断层形成B.④岩石晚于页岩形成
    C.①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D.②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
    【答案】(1)A (2)D
    【解析】(1)根据图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处岩层中间下凹,两侧上凸,为向斜结构,故A正确;乙处位于断层处,大型工程应该避开,故B错误;丙处为背斜,适合找油气不适合找水,故C错误;丁处于山前且位于河流凹岸,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故不适合聚落发展,故D错误。故选A。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③岩层在断层两侧均有分布,有发生断裂,故③形成早于断层,故A错误;④岩层位于页岩下方,故先于页岩形成,故B错误;①岩层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没有化石存在,故C错误;②岩层是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同时该岩层有三叶虫化石,故形成时间为寒武纪到二迭纪中期,为古生代,故D正确。故选D。
    2.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地区可能经历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岩浆侵入—水平挤压—下沉沉积—抬升侵蚀—岩层断裂
    B.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抬升侵蚀—岩浆侵入—下沉沉积
    C.水平挤压—岩浆侵入—抬升侵蚀—岩层断裂—下沉沉积
    D.抬升侵蚀—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岩层断裂—下沉沉积
    (2)下列有关图中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正确的是( )
    A.甲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
    B.乙地开采煤矿,易发生透水事故
    C.丙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
    D.丁地侵蚀强烈,岩性破碎容易开采石材
    【答案】18.C 19.B
    【解析】18.读图可知,图中以沉积岩为主,且下方大面积沉积岩弯曲,说明遭受水平挤压形成了褶皱;沉积岩中有花岗岩和断层,且断层使花岗岩出现了错位,说明先经历了岩浆侵入,再发生了断裂。大面积沉积岩上方有侵蚀面,并有新的沉积岩,说明之后经历了地壳抬升遭受侵蚀,再下沉接受沉积。但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抬升侵蚀与岩层断裂的先后关系。根据上述分析,主要地质过程是接受沉积—水平挤压—岩浆侵入—抬升侵蚀(岩层断裂,先后顺序可换)—下沉沉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甲地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不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A错误;乙地地质构造为向斜,地下水沿岩层走向向槽部汇集,开采煤矿时易发生透水事故,B正确。丙地有断层,不适宜进行大型工程建设,C错误;丁地为向斜核心部位,岩石抗侵蚀能力强,不容易开采石材,D错误。故选B。
    2.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当地时间(夏令时采用东一区区时)2023年9月8日23时,摩洛哥南部山区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受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民居以传统建筑为主。本次地震对当地经济、文化带来重大影响。
    (1)摩洛哥发生地震时,北京时间为 (单选:A.8日16时B.9日6时)。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单选:A.地壳B.上地幔),说明此次地震的 (单选:A.震中距小B.震源深度小),破坏性强。
    (2)本次地震震中位于摩洛哥境内的阿特拉斯山脉,该地区的地质演化主要发生在侏罗纪时期。以下事件发生在该地质年代的有 (不定项选择)
    A.蕨类植物大发展B.爬行动物盛行
    C.重要的成煤时期D.联合古陆形成
    (3)世界文化遗产马拉喀什老城在本次地震中受灾严重。马拉喀什建于一片红土之上,其红土中富含的铁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 (单选:A.矿物质B.有机质),城中建筑物多用红色砂岩建造而成,红色砂岩往往具有 (单选:A.片理B.层理)构造,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和岩浆,数字代号 (单选:A.①B.②C.③)能够表示砂岩的形成过程。
    (4)摩洛哥地处非洲板块和 板块的 边界,属于地震多发区。为减轻今后地震给当地山区带来的危害,提出摩洛哥政府可以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
    【答案】
    (1)B A B
    (2)BC
    (3)A B C
    (4)亚欧/欧亚 消亡 对传统建筑进行加固, 修建稳固的建筑物; 完善道路、信息等基础设施; 加强地震演习, 提高民众的紧急避难意识和技能;对于地震多发地区修建地震监测、预警系统。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摩洛哥地震发生时,东一区时间为2023年9月8日23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时间,等于2023年9月8日23时+7小时=2023年9月9日6时,B正确。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此次地震位于A地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较小,破坏性较强,不同的地区震中距不同。
    (2)蕨类植物繁盛的地质时代是古生代,侏罗纪位于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裸子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期,A错误,BC正确;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D错误。所以选BC。
    (3)世界文化遗产马拉喀什老城在本次地震中受灾严重。马拉喀什建于一片红土之上,其红土中富含的铁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A矿物质,城中建筑物多用红色砂岩建造而成,红色砂岩为沉积岩,往往具有B层理构造,片理构造变质岩的性质。图中乙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是变质岩;丙与乙可以相互转化,丙是沉积岩;丁可以形成沉积岩,为岩浆岩;甲为岩浆;数字代号③能够表示砂岩的形成过程,①表示重熔再生能够,②为冷却凝固。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摩洛哥地处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属于地震多发区。为减轻今后地震给当地山区带来的危害,提出摩洛哥政府可以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对当地传统建筑物进行加固,修建更加稳固的建筑物,提高抵御地震的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和地震演习,提高民众地震避险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地震多发区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对地震的预警能力;完善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急能力。
    \l "_Tc16646" 重难点03 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灾害
    一.识别各类地貌
    二.主要地貌分布规律与相应的自然灾害、生态问题
    1.在气候(半)湿润的山地——流水侵蚀搬运——峡谷、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
    2.在气候(半)湿润的平地——流水堆积——三角洲、冲(洪)积扇、曲流;洪涝
    3.在气候干旱区——风成地貌——风蚀地貌、风蚀地貌;沙尘暴、荒漠化
    4.在高山(有冰川)的地区——冰川地貌——冰蚀地貌、冰积地貌;雪崩
    5.在海岸——海岸地貌——海蚀地貌、海积地貌;咸潮、海啸、风暴潮
    三.同一种外力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1.流水
    (1)沿河地带——河流地貌
    ①上游侵蚀(下蚀)→峡谷、河流阶梯(河漫滩+阶梯)
    ②中游搬运(侧蚀)→曲流
    ③下游沉积→河道宽浅;沿河平原;入海口的三角洲、冲积岛;山口的冲积扇(洪积扇)。
    ④从上游往下游,沉积物的颗粒越来越小。
    (2)石灰岩分布区:流水溶蚀→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
    (3)黄土堆积区:流水侵蚀→黄土地貌:沟壑纵横
    【点拨】流水侵蚀作用,会导致荒漠化扩大,需要植树种草,以保持水土。
    2.风力
    (1)上风向(风源地):风力大→侵蚀作用→风蚀地貌、风力搬运→沙尘暴
    (2)下风向:风力减小→堆积作用→风积地貌:沙丘(大颗粒)、黄土堆积区(小颗粒)
    (3)从上风向往下风向,沉积物的颗粒越来越小。
    【点拨】风力作用,会导致荒漠化扩大,需要植树种草,减小风力。
    3.冰川
    (1)冰川上游:冰川滑动块→侵蚀作用→冰蚀地貌:冰斗、角峰
    (2)冰川下游:冰川滑动慢、气温相对高→堆积作用→冰碛地貌:冰碛丘陵、冰碛湖、冰碛平原。
    (3)冰碛物颗粒大小部分,混杂堆积在一起
    4.海水
    (1)岩石海岸,海水侵蚀作用为主
    (2)平原海岸,海水沉积作用为主
    (3)海平面上升(或:入海径流减少),海水侵蚀加剧
    (4)海平面下降(或:入海径流增加),海水堆积加剧
    【点拨】河、湖、海的水面上升,对河岸/湖岸/海岸侵蚀加剧,带来崩岸灾害。在人类活动集聚的区域,需要加固河堤/湖堤/海堤,易减少涝灾、风暴潮、天文大潮灾害损失。
    典型例题
    1.早期,随着大青山、蛮汉山的隆升,呼和浩特断陷盆地广泛接受湖相淤泥质黏土沉积。当山脉隆升到一定高程后,湖水退出,淤泥质黏土层停止发育,且基本不受破坏。结合图1、图2,完成下列要求。
    图1 呼和浩特盆地地形地貌及淤泥质黏土层厚度分布
    图2甲、乙两地河床表层沉积物颗粒状况
    (1)根据淤泥质黏土层厚度的分布特征,推测湖相沉积时期图示湖盆的地势特征是 。
    (2)从水文角度,比较并分析甲、乙两地河床表层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分选性的差异。
    (3)简述呼和浩特盆地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答案】(1)东北高、西南低
    (2)甲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地势较高,河流流速较快,搬运能力较强,沉积物颗粒较大,分选性较差;乙位于河流下游出,地势较低,河流流速较慢,搬运能力较弱,沉积物颗粒较小,分选性较好。
    (3)岩层受到挤压作用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断裂面上升,中间岩层断裂下沉,形成盆地。
    【解析】(1)图1显示呼和浩特断陷盆地西南侧淤泥层厚度较大,东北侧淤泥层厚度较小,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趋势。随着与山体距离的增大,地势会越来越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搬运能力减弱,沉积作用增强,淤泥质黏土层的颗粒越来越细,黏土层厚度越来越厚,故黏土层越厚,地势越低,可以推测湖盆的地势西南低、东北高。
    (2)根据图2信息可知,甲处沉积物颗粒较大,分选性较差,乙处则相反,说明甲处水流速度比乙处快。根据图1信息可知,甲位于呼和浩特断陷盆地东北侧,乙位于呼和浩特断陷盆地西南侧;图1显示甲处位于丘陵低山、淤泥层厚度小,说明地势较高,水流速度快,流水搬运能力强,沉积物的粒径较大,分选性差;乙处位于平原,淤泥厚度大,说明地势较低,地势更平缓,流速较慢,河流的搬运能力弱,沉积物的粒径较小,分选性好。
    (3)题干信息显示,呼和浩特盆地为断陷盆地,即断层下沉而成。其形成过程是:当岩层受到挤压作用,超出岩层的受力极限,导致岩层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着断裂面相对中间岩层发生抬升,形成图中的大青山、蛮汉山,中间岩层相对下沉,形成呼和浩特盆地。
    2.内蒙古西部阿拉善高原的额日布盖峡谷为典型丹霞地貌,研究发现丹霞地貌发育的红层地质时代为早白垩纪,两侧橙红色岩崖高耸,崖岩由巨厚橙红色河湖相和山麓相碎屑岩层组成,崖壁上既有凸出岩层,也有凹槽。额日布盖峡谷垂直崖壁上砾岩、砂砾岩与砂岩、泥质砂岩的岩层软硬相间,砂岩、泥质砂岩由细砂、粉砂夹泥土胶结形成,胶结程度差。下图为该地的“千佛洞”景观,崖壁上多扁豆状孔洞和壁龛。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图中A处岩石类型,并说明形成凸出岩层的原因。
    (2)分析垂直崖壁上的“千佛洞”的成因。
    (3)推测凸出岩层、凹槽相间的垂直峡谷的形成过程。
    【答案】(1)岩石类型:砾岩、砂砾岩。(“砾岩”“砂砾岩”“砾岩或砂砾岩”“砾岩和砂砾岩”均可)
    理由:砾岩、砂砾岩,胶结程度好,质地硬,抗风化能力强,常形成凸出岩层。
    (2)丹霞崖壁大多与地面垂直,岩层软硬相间;峡谷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物理风化强烈,形成风化孔洞;多大风天气,风蚀作用强烈;砂岩、泥质砂岩岩层,质地软,易被风化并侵蚀成孔洞和壁龛等。
    (3)早白垩纪,河湖、山麓沉积物相间沉积,形成由砾岩、砂砾与砂岩、泥质砂岩上下相间分布的沉积物,经固积成岩作用形成软硬相间的岩层;地层受地壳挤压,隆起抬升,形成阿拉善高原;伴随地面抬升,经河流长期不断垂直下切,逐渐形成与地面垂直的峡谷;垂直峡谷形成后,在强烈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下,较软的砂岩、泥质砂岩易被风化侵蚀,形成多孔洞和壁龛的垂直崖壁。
    【解析】(1)由图可看出,A处岩层凸出,结合文字材料,可推测A处岩层为砾岩、砂砾岩,与胶结程度差的砂岩、泥质砂岩相比,胶结程度好,质地硬,抗风化能力强,而胶结程度差的砂岩、泥质砂岩抗风化侵蚀能力弱,在岩壁上容易形成凹槽,而A类岩石处形成凸出岩层。
    (2)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垂直崖壁即丹霞崖壁大多与地面垂直,岩层软硬相间,存在软岩层;该峡谷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烈,容易形成风化孔洞;多大风天气,风蚀作用强烈,风化的产物易被风侵蚀搬运;崖壁中砂岩、泥质砂岩岩层,质地软,易被风化并侵蚀成孔洞和壁龛,最终造就了垂直崖壁上的“千佛洞”。
    (3)根据材料可知,丹霞地貌的红层形成于早白垩纪,崖岩由河湖相、山麓相碎屑岩层组成,形成由砾岩、砂砾与砂岩、泥质砂岩上下相间分布的沉积物,经压实固结成岩作用形成软硬相间的岩层;沉积地层形成后,受地壳挤压,隆起抬升,先形成高原,即阿拉善高原;伴随地壳抬升,河流长期不断垂直下切侵蚀,逐渐形成垂直峡谷;垂直峡谷形成后,在外力作用,如强烈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下,较软的砂岩、泥质砂岩易被风化和侵蚀,在崖壁上形成凹槽,较硬的砾岩、砂砾岩则形成凸出岩层,最终形成多孔洞和壁龛的垂直峡谷。
    3.“石老人”是青岛市(36°N,120°E)崂山区的地标性景观,位于石老人村西侧海域,距岸百米处有一座约十几米高的岩石,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据分析,“石老人”已经有6000多岁,组成“石老人”地区的岩石多为喷出岩中的流纹岩和安山岩,是火山活动的遗物。2022年10月3日凌晨,其上半部分突然坍塌,“石老人”的“头”和“胳膊”都不见了。在此之前就有游客称“石老人”在“变老”,需要人工修葺。左图为“石老人”坍塌前拍摄照片,右图为坍塌后照片。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形成“石老人”的岩石对应“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的 (选填:甲/乙/丙/丁/戊),⑤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推断“石老人”形成过程可能是 。
    (3)试从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石老人”坍塌的原因。
    (4)有专家提出需尽快修复“石老人”景观,对此你是否赞成?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丙 变质作用
    (2)④①②③
    (3)外力风化、侵蚀,最终在重力作用下崩塌;人类活动加剧了坍塌的速度。
    (4)赞成;石老人是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观赏价值;景观知名度高,是当地地标性景观,对游客吸引力强,修复后能有利于青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
    不赞成:石老人是海蚀柱,部分损毁乃至消失,是自然演化的结果,没必要修复;周边风大浪急,在海水中经常被风化、侵蚀,人工修补很难承受自然的破坏;石老人景观单一,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有限,修复的经济意义不大;修复难度大,成本高。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及图可知,④为固结成岩,丁为沉积岩,化石、有层理是沉积岩的特征,⑤为变质作用,戊为变质岩,⑥为重熔再生,甲为岩浆,①为冷却凝固,丙为岩浆喷出形成的喷出岩,乙为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②为地壳抬升,③为外力作用。
    (2)在地质时期有大面积的火山活动,喷出地表形成流纹岩;地壳抬升,安山岩岩体出露海面,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基岩海岸软、硬差异的岩石受海浪侵蚀形成海蚀穴,其周围岩石受侵蚀不断崩塌,海蚀穴顶部岩石崩塌形成海蚀崖,海蚀穴被侵蚀贯穿形成海蚀拱桥,海蚀拱桥顶部崩塌形成海蚀柱,海蚀柱形成后不断受到海风的侵蚀形成类似老人的形状。故其顺序为④①②③。
    (3)石老人形成后继续被海浪、风力等外力风化、侵蚀,最终在重力作用下崩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石老人坍塌的速度。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可知“石老人是一外独特的海蚀地貌景观(海蚀柱),意为其美学价值高,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对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作为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石老人”是青岛的地标符号,是青岛人共同的记忆;就可行性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貌人为修复与保护技术日趋成熟,修复后能有利于青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若反对修复,可从遵循自然演变规律,减少人为干扰的角度入手,同时从地貌演化过程着眼,即外力塑造多种地貌形态,“自然逝去”后可能会出现新的地貌景观;人工修复后会失去原有的自然风貌;即使暂时加固修复,最终仍然会被风化、侵蚀,走向消亡;并且人为修补后的石老人受人类活动影响,失去了自然属性,失去了其科学研究价值。
    4.阅读湖南省张家界市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有世界独特的石英砂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形。依赖独特的条件,张家界重点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
    材料二:张家界天门山由石英砂岩和石灰岩组成,经过数亿年的地质作用,形成了令人惊叹的悬崖峭壁和独特的岩石景观。下图为张家界天门洞景观,天门洞是天门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之一,内部有丰富的钟乳石和石笋景观。
    材料三:2024年6月27日,张家界气象局等发布预警:6月27日16:00至6月28日16:00全市有一次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我市全境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风险较高(黄色预警),部分地区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风险高(橙色预警)。
    (1)张家界天门山的岩石按成因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 ,其中石灰岩变质后会形成 岩。
    (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天门洞的形成过程。
    (3)张家界气象局预测暴雨天气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和 。此次预警张家界全境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主要有 、 。
    (4)评价张家界地形地貌对其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1)沉积岩 大理
    (2)在地壳断裂作用和重力崩塌作用,山体形成裂缝;后经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裂缝扩大,最终形成了天门洞
    (3)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滑坡 泥石流
    (4)有利:丰富的自然资源且景观多样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不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难度大。
    【解析】(1)由材料信息可知,天门山由石英砂岩和石灰岩组成,按成因属于沉积岩。石灰岩在经受变质作用后,形成大理岩。
    (2)天门洞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地壳断裂作用,在重力崩塌作用下山体断裂形成裂缝;外力作用: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使得裂缝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了天门洞。
    (3)遥感RS技术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是监测功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是导航和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是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并提供对人类实践有用的信息。张家界气象局在预测暴雨天气时,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由于张家界地区多暴雨,石灰岩易溶于水易风化,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多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4)地形地貌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有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有利影响:由材料信息“境内有世界独特的石英砂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形。依赖独特的条件,张家界重点发展旅游业”可知,当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景观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点,有利于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不利:由于地貌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不利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了游客的可达性及地区接待能力。
    5.则克台河流域位于伊犁谷地,降水丰富,4~9月为雨季,其中4月降水最多。河谷中黄土地貌发育,是新疆黄土滑坡最为发育地区之一。下图示意则克台河流域位置及地形、地质状况。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则克台河黄土滑坡多发的自然条件。
    (2)指出则克台河流域东西部黄土滑坡点分布差异,并分析成因。
    (3)推测则克台河黄土滑坡多发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答案】(1)黄土面积大,土质疏松;地形坡度大;断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等。
    (2)差异:流域东部滑坡点多于西部。成因:东部受偏西风影响,降水多,易发滑坡;东部地形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岩土易滑动;东部河流流速快,侵蚀能力强,易引发滑坡等。
    (3)春季 春季冻融作用强烈,黄土裂缝增大,易形成滑坡面;季节性积雪融水集中,且春季降水多;春季植被覆盖度较低等。
    【解析】(1)河谷中黄土地貌发育,黄土面积大,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河谷地区,地形坡度大;据图可知,当地断层发育,地质构造不稳定,地震活动频繁;受地形抬升,当地多地形雨,降水较多。
    (2)据图可知,则克台河流域东部滑坡点多于西部。则克台河流域位于伊犁谷地,东部受偏西风影响,地形抬升气流,东部降水多,易发滑坡;从等高线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故东部地形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受重力作用影响,岩土易滑动;东部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侵蚀能力强,易引发滑坡。
    (3)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烈,使的黄土的裂缝不断增大,易形成滑坡面;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集中融化,加之春季降水多,土壤含水率上升;春季植被开始生长,此时植被覆盖度较低,故则克台河黄土滑坡多发在春季。
    \l "_Tc14784" 重难点04 地形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二. 地形类型与开发利用方式
    【点拨】熟记等高线图的关键数据
    1.区分陆地五类地形类型:200米、500米
    2.区分陆地与海洋的海岸线:0米
    3.区分大陆架与其他海底地貌:-200米
    【点拨】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要点
    三.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四.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典型例题
    1.2010年8月,“中国丹霞”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其中的广东丹霞山主要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丹霞地貌的海拔大多为300~400米,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山顶与山麓的植被差异明显。下图为广东丹霞地貌区小尺度植被分异结构图。
    (1)描述图示地貌景观的主要特征。
    (2)砂砾岩属于典型的沉积岩,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 构造,塑造广东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3)根据图中山体不同部位的植被类型,推测山顶植被的生长环境。
    【答案】(1)山顶平坦;山体坡度较陡;山麓坡度较平缓
    (2)层理 流水侵蚀
    (3)气温较低,风力较大,土层浅薄,土壤水分较少
    【解析】(1)根据图中丹霞地貌的特征分析可知,该地貌山顶部分较为平坦;山体的坡度较陡,接近垂直;山麓地带虽然有沟谷分布,但整体上坡度相对平缓。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沉积岩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由于广东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为丰富,流水对地表红色砂岩岩层的侵蚀作用较强,故塑造该地区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山麓沟谷处则发育有南亚热带沟谷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说明山麓处水热条件较好;而山顶地区的植被为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硬叶灌丛、矮林,说明山顶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水热条件相对较差;同时山顶处发育有矮林、灌丛植被,说明山顶处风力较大,且土层浅薄,不利于高大植被生长;山顶处发育有相对耐旱的常绿针叶林、硬叶矮林灌丛说明山顶处的土壤蓄水能力较差,水分较少。
    2.陶波湖位于新西兰北岛中部2.65万年龄的火山高原上。陶波湖岸玄武岩(密度小又名“浮石”)众多,其东南岸规模最大。玄武岩纤维是玄武岩石料在1450℃~1500℃熔融后,利用相关设备拉制而成的连续纤维。当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相关的研学活动。下图示意陶波湖位置及等高线地形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该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陶波湖玄武岩大规模分布在东南岸的原因,设计了模拟实验,指出主要的实验器材设备。
    (2)有同学认为玄武岩分布对当地气温日较差影响大,有同学提出了反对意见。你赞成还是反对并说明理由。
    (3)指出陶波湖地区利于发展玄武岩纤维的条件。
    【答案】(1)电吹风/电风扇,泡沫块(可以在水面漂浮的物体),较大的装满水的水盆
    (2)赞成:玄武岩比热容小,且颜色暗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低;白天升温快,晚上降温快。
    或反对:玄武岩分布面积小;当地多阴雨天气;玄武岩白天吸热与晚上散热差异小。
    (3)玄武岩多,原料丰富;风力、水能、地热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地处40°S附近地区,受西风带影响较大,而南半球西风为西北风,因此玄武岩浮石会被风吹到东南岸堆积。而模拟该过程需要准备风力设备来模拟盛行风,利用漂浮物来模拟玄武岩浮石,利用盛水的容器来模拟陶波湖。
    (2)本题赞成或反对均可,需要先说明是否赞成再说明理由。若赞成,其理由是玄武岩颜色较深,比热容小,白天时升温较快,使得该区域气温较高;而夜间时玄武岩降温较快,使得该区域气温较低,因此成片分布的玄武岩可能会影响当地气温日较差。若反对,其理由是当地玄武岩分布面积较小,玄武岩对当地气温影响相对较小;由于当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气较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较强,气温日较差较小;由于当地气候湿润,玄武岩吸收水分后白天吸热和放热的差异也相对较小。
    (3)由于陶波湖地区玄武岩分布规模相对较大,发展玄武岩纤维产业的原料相对丰富;当地地处西风带,山地广布,降水较多,且地处板块交界处,风能资源、水能资源和地热能资源较为丰富,为发展玄武岩纤维工业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2.艾尔莎克雷格岛地处苏格兰西部,是世界上极少数能生产优质冰壶的石料产地。冰壶由橄榄岩和花岗岩混合制作而成。平均每吨石料能选出4只冰壶的制作原料,筛选后经过100多道手工工序,冰壶才制作完成。艾尔莎克雷格岛的冰壶价格昂贵,是冬奥会的指定使用产品。下图分别为艾尔莎克雷格岛的地质构造和该岛屿采石场的景观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艾尔莎克雷格岛花岗岩出露的地质过程。
    (2)从自然条件判断岛屿西南部与东北部哪一处更适合进行石料开采,并说明理由。
    【答案】(1)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凝形成花岗岩;随着地壳抬升,岛屿抬升出海面在外力作用下,花岗岩逐渐出露地表。
    (2)东北部 橄榄岩岩脉直抵海岸,原岩出露面广;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海面风浪较小,海岸作业环境安全。
    【解析】(1)艾尔萨克雷格岛花岗岩出露的地质过程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岩浆沿地下裂隙或者通道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形成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岩浆活动剧烈,不断有花岗岩形成;然后随着地壳抬升运动,岛屿抬升出海面,接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下,周围岩石被侵蚀,花岗岩逐渐出露地表。
    (2)由图可知,该岛东北部橄榄岩岩脉直面陡,出露面广,花岗岩资源丰富,且开采难度较小;该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风浪较小,作业环境安全;接近背风良港,便于冰壶外运。
    3.山东省某高中地理学习小组利用暑假到山东丘陵地区研学,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临行前他们对地形图进行了研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说明判断依据。
    (2)图中规划中的铁路布局是否合理?若有不合理之处,说明理由。
    (3)同学们晚上计划在③地露营。他们露营地点选择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案】(1)自西北向东南流 从等高线数值变化趋势看,该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2)铁路在甲处合理,在乙,丙、丁处不合理。乙处地势较平坦,铁路线应走直线;丙处铁路线经过聚落中心,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丁处铁路线与多条等高线相交,坡度较大,安全性差。
    (3)不合理。③地位于山谷出口处,暑假7-8月华北地区易有暴雨,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安全性差。
    【解析】(1)依据图示可知,该河流大体为自西北向东南流。依据图中等高线分布,该地整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流向依据地势走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并且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2)依据所学知识,铁路建设在地势平坦的地区要尽量走直线,山区的铁路线应尽量与等高线平行以减小坡度;为减少铁路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铁路要尽量不穿过聚落中心。所以,图示铁路路线在甲处合理;乙处等高线均稀疏,坡度缓,地形平坦,铁路规划在乙处弯曲度太大,不合理;在丙处穿过城市内部,不合理;在丁处在较短距离跨过多条等高线,坡度太大,不合理。
    (3)③地露营不合理。读图可知,③地距离河流太近,并且海拔较低,此地位于山谷出山口,等高线稠密坡度陡,7-8月四雨季,③地位于山谷口,一旦有暴雨,容易发生山洪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安全性差。
    1.区分:风化作用、风力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形式之一,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的提供基础。
    风力作用:指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气候干旱的地区,由于具有干燥多风、地表植被稀疏甚至完全裸露等自然特征,风力作用强,广布着风成地貌(风蚀地貌、风积地貌)。
    2.区分:沉积物、沉积岩
    沉积物:是指在地球表面或水体底部沉积下来的各种物质,包括岩石碎屑、有机物、化学物质等,包括在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生物等沉积作用下形成,质地疏松。
    沉积岩:由沉积物堆积和压实,即在地下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它们是构成地表岩石圈的三类岩石之一。
    3.区分:喷出岩(玄武岩)、侵入岩(花岗岩)
    喷出岩(玄武岩):在地表形成,黑色,气孔,颗粒物细。
    侵入岩(花岗岩):在地下形成,花色,颗粒物粗。
    4.区分:板块的生长边界、消亡边界
    板块生长边界:海洋洋脊(海岭)、裂谷;海底岩石年龄最小;板块彼此张裂运动(←l→)。
    板块消亡边界:海沟、岛弧、海岸山脉;海底岩石年龄最小;板块彼此碰撞运动(→l←)。
    5.区分:(地震波)横波、纵波
    纵波: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导致地表物体上下颠簸;可以经过固体、液体、气体物质传播。
    横波: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垂直,导致地表物体左右摇晃。只可以经过固体物质传播。
    纵波速度比横波快,先到达地表。目前地震预警,能够预警横波到达某地的时间。
    运用地震波特征,可以通过人工地震的方法,勘探地下矿产资源。
    6.区分:震级、烈度
    震级: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是衡量受地震破坏程度等级,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7.区分:火山喷发、火山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在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的现象,属于地质灾害。
    火山:火山喷发时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锥状山体,属于地貌,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8.区分:褶皱、断层
    褶皱:岩层不断裂,只连续弯曲变形
    断层:岩层发生断裂,并沿着断裂面有上下位移。断层面地上部分,为陡崖。
    9.区分:背斜、向斜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岩层新老关系:中间老、两侧新。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岩层新老关系:中间新、两侧老。
    10.区分:背斜山、背斜谷;向斜谷、向斜山
    (1)山、谷:是地形(地貌)名称。
    (2)背斜、向斜:是地质构造名称,是岩层受地质作用后留下的“足迹”。
    (3)背斜山: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山(等高线图: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岩石年龄图:中间老、周围新)。
    (4)背斜谷:内力作用下形成山后,又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地(等高线图: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岩石年龄图:中间老、周围新)。
    (5)向斜谷: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谷地。(等高线图: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岩石年龄图:中间新、周围老)。
    (6)向斜山: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谷地后,周围高地被侵蚀后,形成的山。(等高线图: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岩石年龄图:中间新、周围老)。
    11.区分:形成地貌的外力、外力作用
    形成地貌的外力:指地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在运动过程中影响地貌的力,包括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
    外力作用:指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过程中,形成各类地貌、地质灾害、沉积物、沉积岩。
    形成地貌的外力与外力作用的组合作用,形成地貌,如在流水沉积作用下形成三角洲,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风蚀柱等。
    12.区分:河流侵蚀类型与地貌
    (1)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包含三种类型:下蚀(向下侵蚀)、侧蚀(侧向侵蚀)和溯源侵蚀(向源头侵蚀)。
    (2)在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河流的侵蚀作用不同:
    ①在河谷发育的初期:河流落差较大,侵蚀作用主要以下蚀、溯源侵蚀为主,使得河谷不断地加深和变长。这个阶段的河谷比较平直,横剖面呈“V型”;
    ②在河谷发育的中期:河流的落差逐渐降低,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下蚀为辅,使得河床在慢慢加深的同时,两侧河谷不断展宽,河道慢慢弯曲;
    ③在河谷发育的后期:河流的落差较小,侵蚀作用主要为侧蚀,使得河谷不断地展宽,河流弯弯曲曲,横剖面呈“U型”。
    13.区分:沟谷、河谷、冰川谷
    河谷:是流水在地表侵蚀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槽形地带。发育完整的河谷包括谷顶、谷坡和谷底三个组成部分,有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等多种地貌单元。按河谷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分背斜谷、向斜谷、断层谷等;按河谷横断面的形状,分V形谷和u形谷。
    沟谷:指地球表面的一种狭窄凹地,由流水冲击侵蚀而形成,较河谷小。如黄土地貌区的黄土沟。
    冰川谷:又称冰川槽谷或U 形谷,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地。
    14.区分:河流凹岸、凸岸
    凹岸(a岸):是在曲流河段,河岸凹入的部分。流水侵蚀较强,岸陡水深,适宜设置河港,若居住凹岸,需要加固河堤,确保安全。
    凸岸(b岸):是在曲流河段,河岸凸出的部分。流水堆积较强,岸缓水浅,不断堆积,安全,适宜居住、农田。
    15.区分:三角洲、冲积扇(洪积扇)
    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是在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的。
    冲积扇(洪积扇):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是在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的。
    16.区分:峡谷、裂谷
    峡谷: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是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如长江三峡。
    裂谷:是板块张裂作用下形成的,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也是大断层,如东非大裂谷。
    峡谷、裂谷的地貌特征,都是岸陡水深。
    17.区分:(喀斯特地貌)落水洞、溶洞
    落水洞:属于地表喀斯特,是地表水溶蚀地表石灰岩而成。地表水在此处渗漏,转化为地下水。
    溶洞:属于地下喀斯特,是地下水溶蚀地地下石灰岩而成。
    18.区分:(喀斯特地貌)峰丛、峰林、孤峰
    峰丛是石灰岩经过溶蚀后,形成地面以上基座相连、但高低不一的溶蚀山峰,丛间发育封闭洼地。
    峰林是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分散或成群出现在平地上,远望如林而名之。(山峰地面以上部分基座不相连)
    孤峰是孤立石灰岩山峰,山峰彼此相隔距离较远。
    19.区分:(喀斯特)石笋、石钟乳、石柱
    石钟乳:倒挂在溶洞顶部向下生长的一种碳酸钙沉淀物。
    石笋:溶洞底部直立的一种碳酸钙沉淀物。由于洞顶的水滴到洞底后,水分蒸发,水中的碳酸钙沉淀下来,由少积多,使得其由下向上增长,形如笋状。
    石钟乳:石笋、石钟乳上下连接形成石柱。
    石笋、石钟乳、石柱,都属于流水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分布在溶洞里。
    20.区分:现代冰川地貌、古代冰川地貌
    现代冰川地貌:指目前地面有冰川分布的地区,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如珠穆朗玛峰,就是角峰。
    古代冰川地貌:指地质寒冷期有冰川分布的地区,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如北美五大湖、俄罗斯的东欧平原、挪威西部的峡湾,都是冰川作用下形成的,但这些地区,目前没有冰川分布。
    21.区分:滑坡、泥石流
    22.区分:地形、山地丘陵的地形部位、地形区、地貌、地势
    地形:按相对高度和海拔高度,分为五类: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
    地形部位:按等高线特征判断,主要有山峰、山脊、山谷、山坡、陡崖、鞍部。
    地形区:用“地名+地形类型”命名的具体区域,如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貌:即地表面貌,按特征、成因分为流水地貌、风成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火山地貌等类型。
    地势:指地表高低起伏的趋势。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盆地地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喀斯特地貌地表起伏大,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等。
    (建议用时:60分钟)
    1.张敏同学的地中海之行。
    圣托里尼岛(古名锡拉岛)是爱琴海上由一群火山组成的岛环,中心为沉睡的火山岛。历史上这里曾发生多次火山爆发,岛屿中心大面积塌陷,原来圆形的岛屿呈现了月牙状。
    (1)圣托里尼岛火山活动活跃,这是因为其处于 板块和 板块的 边界附近。
    (2)据考证,古代爱琴海地区米诺斯文明的衰亡与自然灾害息息相关。除火山活动外,导致米诺斯文明衰亡的自然灾害可能还有( )
    ①台风②地震③沙尘暴④海啸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张敏同学前往圣托里尼岛进行考察,在飞机落地时,他在线上与小伙伴不禁讨论起了机场选址合理性的问题。根据图2,对圣托里尼机场选址进行评价。


    (4)张敏同学在圣托里尼岛东南部发现了一片黑色的沙滩,结合材料二,形成黑沙滩的母岩最可能为( )
    A.石灰岩B.泥岩C.玄武岩D.珊瑚岩
    (5)在圣托里尼的火山岛上,张敏同学准备对火山口附近的岩石(图3甲处)进行采样,除指南针、罗盘等定位工具外,还需要使用的工具是 、 。经分析,该岩石是在火山活动中由岩浆与原岩接触而形成,据此判断,该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其构造具有 (层状/片理)特征。
    (6)基于图3中的地质剖面,乙、丙分别属于( )
    A.向斜山、背斜山B.背斜山、向斜山C.向斜山、向斜山D.背斜山、背斜山
    (7)形成如今圣托里尼岛地貌景观的地质演化过程为( )
    A.海相沉积→岩浆侵入→褶皱与断裂→外力侵蚀B.海相沉积→褶皱与断裂→岩浆侵入→外力侵蚀
    C.海相沉积→岩浆侵入→外力侵蚀→褶皱与断裂D.海相沉积→外力侵蚀→岩浆侵入→褶皱与断裂
    2.湖北省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
    恩施大峡谷是长江支流清江大峡谷的一段,峡谷两岸遍布喀斯特景观奇迹,有许多巨大的岩柱,最著名的是“一炷香”和“朝天笋”。“一炷香”岩石致密均匀,几乎未生长植物,岩石垂直裂隙明显;“朝天笋”岩层较为松散,表面风化严重。考察发现,二者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差异明显。
    (1)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的主要保护对象是 (选择:A.地质遗迹;B.野生生物物种)。
    (2)峡谷两岸的岩石主要是 (选择:A.花岗岩 B.石灰岩),这类岩石属于 (选择:A.沉积岩 B.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对应的代号为 (选择:A.甲 B.乙 C.丙)。岩石熔融再变成岩浆的过程发生在板块的 (选择:A.碰撞处 B.张裂处)。
    (3)在恩施大峡谷两岸的岩石中发现大量贝类、珊瑚等古生物化石,表明该地曾为 (选择:A.陆地环境 B.海洋环境),后受 (选择:A.内力 B.外力)作用影响,地壳 (选择:A.抬升 B.沉降),再经风化、流水的 (选择:A.下蚀 B.侧蚀)、溶蚀等作用形成峡谷地貌。
    (4)从地质构造角度解释“一炷香”与“朝天笋”岩性差异的原因。


    (5)从土壤角度解释“一炷香”岩柱上植被很少的原因。


    3.北甘泉大峡谷的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岩和砾岩在地壳抬升后,经过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奇特地貌。北甘泉大峡谷地处黄土高原中部,是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该处丹霞地貌在气候、构造、岩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在丹霞地貌之上覆盖着黄土层,整体呈高原—峡谷型地貌景观,在国内外实属罕见。下图示意北甘泉大峡谷丹霞地貌形成过程(图中不整合面为侵蚀面)。
    (1)说明北甘泉大峡谷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发育的地质过程。



    (2)分析北甘泉高原—峡谷型地貌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西藏罗布萨铬铁矿。
    铬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我国现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市场。地球上含铬元素的矿物极少,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铬铁矿属侵入型岩浆成因的矿物,常产于蛇绿岩中。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曲松县罗布萨铬铁矿是我国目前储量最大的铬铁矿区,但全球铬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非、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国家,其中南非是我国铬铁矿石进口的重要来源地。下图为罗布萨铬铁矿分布区地质简图。
    (1)描述罗布萨铬铁矿资源在图1区域的分布特征。


    (2)简述罗布萨矿区露天铬铁矿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5.宁夏自然环境与葡萄业。
    材料一:2024年8月9日—11日,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行,主题是“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好酒源自好风土”。葡萄喜光、耐旱、耐瘠。贺兰山位于西北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山脉东麓属山地洪积扇地貌区,戈壁荒滩广布,“一山一河”的特殊地理环境使该地成为世界优质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的黄金地带之一。
    材料二:图1、图2、图3
    (1)从内外力角度,简述宁夏平原形成的地质过程。


    (2)分别说明图3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


    (3)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沉积物颗粒依次变 (选填:大/小)。分析其成因。


    (4)简述“一山一河”对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的作用。



    6.积石山县震后砂涌灾害。
    在强震发生之后,由于地壳的震动,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会进行一种强烈液化的现象,这种液化的沙层,会沿着一定的通道,受到挤压就会直接达到地表,形成“砂涌现象”。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受强地震的影响,地震后积石山县金田村及周边产生了严重的“砂涌现象”,砂涌区受灾严重。下图示意金田村的地理位置和周边自然要素的分布。
    (1)简述金田村发生“砂涌现象”的基础条件。



    (2)说明金田村“砂涌现象”的发生过程。



    (3)指出“砂涌现象”可能产生的危害。

    (4)分析本次砂涌区受灾较为严重的原因。


    (5)从含水沙土方面,为该地区防治砂涌灾害提出可行性意见。


    三年考情分析
    2025考向预测
    2024上海卷T9、T16、T26:泥石流,岩石,地质构造,流水地貌
    2023上海卷T7、T11、T12、T14、T15、T17、T24-28:岩石,海岸地貌,板块,泥石流,地面下沉,地质构造、地震
    2022上海卷T2、T3、T4、T27、T29:板块,岩石,等高线图,喀斯特
    考点预测:上海卷在岩石圈运动及其影响,需继续关注某区域岩石组成、地质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各类地质灾害的致灾过程与防灾减灾措施,关注区域地形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考法预测:2025年题目仍然要求学生阅读区域地理情境的图文信息,如等高线地形图、某类岩石地貌地形特征或形成过程信息、板块图与文字信息、地质构造剖面图与工程区位选址、地貌景观图、产业区位的地形因素、某次地质灾害信息等,考查岩石圈运动与人类关系。试题数量3-6题,分数占比6-20%。
    能量来源
    作用形式
    形成岩石
    引发地质灾害
    对地形的影响
    内力
    作用
    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岩浆活动
    岩浆岩
    火山喷发
    使地表高低不平
    地壳运动
    (板块运动、褶皱、
    断层、地震)

    地震
    变质作用
    变质岩

    外力
    作用
    太阳能,重力势能(风力、流水、冰川、海浪)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
    沉积岩
    滑坡、崩塌、塌陷、泥石流
    (沙尘暴)
    使地表趋向平坦
    岩石类型
    形成过程
    岩石特征
    典型岩石
    区域分布
    开发利用
    岩浆岩
    火成岩
    侵入岩
    岩浆在地下冷凝成岩
    矿物颗粒粗,
    颜色浅,无气孔
    花岗岩
    华山、黄山
    衡山、普陀山
    ①花岗岩:装饰材料,建筑物地基选址。
    ②大理岩:雕刻、装饰材料
    ③石灰岩:制作水泥。
    ④太湖石(石灰岩):人工造景
    ⑤岩石景观:发展旅游业。
    ⑥矿产资源:工业原料和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⑦普通岩石:提供建筑材料
    喷出岩
    火山岩
    岩浆在地表冷凝成岩
    矿物颗粒细,
    颜色深,有气孔
    玄武岩
    火山、火山岛
    大洋地壳
    沉积岩
    地表岩石经过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
    层状结构,
    含有化石
    石灰岩、
    砂岩、煤炭、石油、天然气
    喀斯特地貌(石灰岩)
    太湖石(石灰岩)
    张家界(砂岩)
    变质岩
    地下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质地致密,
    颗粒定向排列, 片理构造
    大理岩
    泰山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上覆岩层封闭,油气不易泄漏,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隧道的良好选址
    岩层向上弯曲成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较易开采
    煤矿区易发生瓦斯爆炸
    背斜顶部易汇集煤层气等易燃气体
    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岩层向下弯曲,底部低凹,易集水,并承受上覆岩层压力
    煤矿区易发生透水事故
    向斜槽部易汇集地下水


    泉水出露地
    岩隙中的地下水易沿断层线出露成泉
    河谷发育
    岩石破碎,易被流水侵蚀成谷地,导致流水汇集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
    地基不稳定,易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工程;水库漏水
    描述角度
    规范表述
    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①地形以××为主
    ②××(地形类型)分布在××(方位)
    地势
    高、低
    ①地势××高××低
    ②地形崎岖/地势平坦)/地表起伏大(小)
    海岸线
    平直、曲折
    ①海岸线平直
    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海湾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火山、……
    人类活动
    影响因素
    案 例
    农业生产
    海拔
    ①湿润地区的山地随着海拔上升,农业生产出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垂直地带性分布的现象。
    ②高海拔的高原气候寒冷,种植业分布在热量相对较好的河谷地带。
    地表起伏
    ①地势平坦的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丰富,耕地集中连片,适合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发展种植业;
    ②地表起伏大的丘陵、山地、高原,地表破碎,耕地少,坡度大小不一,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因地制宜发展梯田种植业、林业、牧业(农业生产多种经营/“立体农业”)
    ③在排水好的山坡种植不耐渍的农作物
    坡向
    ①在阳坡、背风坡种植喜光、耐旱的农作物;
    ②在阴坡、迎风坡种植喜阴的农作物;
    工程建设
    海拔
    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多冻土,生态环境脆弱,易被破坏,施工难度大,成本高。低海拔地区则相反。
    地表起伏
    山地、丘陵、喀斯特地貌区、黄土地貌区地表起伏大,生态环境脆弱,易被破坏,公路、铁路等交通建设需要修建桥梁、隧道(普通公路多呈“之”字形),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地势平坦地区则相反。
    地质基础
    ①地下有断层发育(板块交界处)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地基不坚固,施工难度大,成本高。
    ②在背斜构造区开凿隧道,打油井气井,寻找石油、天然气;
    ③在向斜构造区打井,寻找地下水。
    风沙地貌
    需要克服高温烈日、风沙掩埋、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等困难,施工难度大,成本高。
    城市空间拓展方向
    地表起伏
    ①上海、北京等平原城市空间呈放射状或棋盘状扩展;
    ②兰州、拉萨等河谷城市空间沿黄河谷地呈带状扩展;
    ③“山城”重庆呈立体发展;
    ④海港城市空间以港区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旅游业
    各类地貌景观各具特色,适合发展旅游业
    滑坡
    泥石流



    发生部位
    山地斜坡上
    山地沟谷中
    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
    较大
    较小
    是否必须有水的参与
    可以无水的参与
    必须有水的参与
    危害面积


    危害
    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相同点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
    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强

    相关试卷

    重难点专题04 大气环流与气候-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专题04 大气环流与气候-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专题04大气环流与气候-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专题04大气环流与气候-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专题03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专题03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专题03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专题03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专题02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专题02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专题02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专题02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4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