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分层作业)(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582988/0-17358318364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分层作业)(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582988/0-17358318365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分层作业)(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582988/1-17358318374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分层作业)(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582988/1-173583183746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分层作业)(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582988/1-17358318374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课件+分层作业(原卷+解析卷)全套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精品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精品课堂检测,文件包含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在公元前5000—2000年期间,两河流域出现了城市国家和楔形文字,尼罗河地区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和象形文字,墨西哥地区的人们开始种植玉米、走向定居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出现了城市祭台和礼器。这些现象共同反映出这一时期( )
A.专制王权普遍出现B.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农耕文明得到扩展D.世界文明多元一体
2.公元前3世纪,旅行家安提帕特将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和亚历山大灯塔七座宏伟的建筑和雕塑称为“世界七大奇迹”。这反映出世界古代文明的突出特征是( )
A.欧洲中心B.分布集中C.联系广泛D.多元发展
3.史学界关于啤酒的起源众说纷纭。考古学家在研究 5000年前北高加索管状金银器文物后发现,该器物尖头上的钻孔有大麦淀粉颗粒物残渣,这为研究当地居民较早使用管状器饮用大麦酿制的啤酒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这说明( )
A.考古发现有助于探知历史真相B.考古发现决定了历史研究水平
C.考古发现相较科学研究更真实D.考古发现应与文字记载相印证
4.洪水神话是以洪水为主题的神话故事,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如犹太人《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神话,古印度《摩奴传》中的洪水故事,中国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传说等等。其比较普遍的程式为:人的罪恶—洪水惩罚一人类再生。下列对洪水神话解读正确的是( )
A.神话故事完全不具备史学价值B.人类文明的产生具有相通性
C.东西方早期洪水神话具有共性D.古代文明具有多元性的特点
5.农业在西亚地区的最早起源大概不晚于8000年,在公元前6000年成为该地区人民的主要生存方式。公元前5000 前后,东亚和中美洲地区的农业也得以传播开来。下列有关世界农业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文明由西亚地区传播到世界各地B.农业起源是三个地区不断交流的结果
C.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主要有三大起源地D.人类从食物生产者转变为食物采集者
6.爱琴文明是通过19世纪以来的考古被发现的;古代印度文明史因20世纪初的考古发现被上推到公元前3世纪:古代西亚文明最初只有《圣经》的零星记载,后来出土大量遗址、泥版文书,才发现了阿卡德和古巴比伦。这表明( )
A.研究历史需要不断了解学术前沿B.历史环境影响古代文明的呈现方式
C.考古发现推动了历史认知的进步D.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具有多元性
7.1877年,两河流域南部的泰罗赫遗址出土了拉伽什第七任长官古迪亚带铭文的雕像和泥板文书,专家确认这就是《圣经》中记载的苏美尔城拉伽什。这一发现佐证了两河流域( )
A.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B.存在比古巴比伦王国更早的文明
C.成为宗教经典《圣经》的诞生地D.已经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8.在古埃及,拥有来世最初只是国王的专利。后来贵族们也在石棺上刻上类似国王死后会在金字塔上刻上的铭文。再后来,普通人也会让人画一幅《死者之书》放在墓葬中,作为自己通向来世的路引。这反映出,古埃及( )
A.王权与神权走向分离B.民众自我意识的觉醒
C.世俗王权得到了强化D.宗教信仰逐渐多元化
B提升题
9.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给下游带来了一层厚厚的淤泥,农夫只要用简单的工具,例如鹤嘴锄和运土的篮子,就可以挖掘灌溉网,修筑拦水的堤坝,或开凿沟渠,排干低地沼泽的水。这主要说明古埃及( )
A.农业灌溉技术发达B.农具更新的速度缓慢
C.农业实行统一经营D.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
10.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对于再生人之男,首先须与同种姓之女结婚。”佛教文献在形容某一婆罗门血统的纯正时,常常使用“七世以来,父母真正”这一句惯用语。这就是说,七代不发生混血被认为是“美德”。这些规定及宣传旨在( )
A.树立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权威B.维护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
C.以宗教手段逐步推进社会教化D.遏制不同种姓通婚的现象
11.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多刻在泥板上,古埃及人在莎草纸上书写象形文字,印度河流域的文化遗址则发现了“印章文字”,这反映了( )
A.世界文化的多样性B.早期文明之间联系密切
C.区域文明的同源性D.各地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12.有学者指出:先秦时期的政治说服模式是一种“谏诤模式”,是一种“下对上”“一对一”的人际传播模式,它偏倚于文字表达;同时期的希腊则是一种“演说模式”,是一种公开的、“一对多”的大众化传播模式,它偏倚于口头传播。两种政治说服模式的差异主要基于( )
A.地理环境上的分别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社会形态上的不同D.民众人文素养的高低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城外阿波罗神庙墙上,铭刻着古希腊哲人的一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体育就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雅典在公元前8世纪形成奴隶制城邦,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推进社会发展。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体育思想影响了2000多年来的人类生活。
古希腊体育思想
——摘编自谭华、刘春燕主编《体育史》等材料二 孔子在“六艺”教育中,重视体育活动教化作用。“射”“御”及“乐”中的“舞”,都是通过一定规范的身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礼”,即通过体育的形式培养学生尊重理法的习惯和精神。孔子体育思想是为理念服务的,这种理念是以“礼”为外壳,“仁”为内核的思想。在中国古代体育历史长河中,孔子体育思想起到了各家诸子都无法比拟的后世影响力。后世儒家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使之更为成熟与完善。人们遵循孔子的体育思想,积极从事实用性体育运动,强身健体。
——摘编自王烈《基于“六艺”教育下孔子体育思想的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的体育思想,并简析其兴盛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雅典相比,我国古代体育思想展现出的特质,并简析孔子体育思想的意义。
参考答案:
1.B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5000—2000年期间(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文字、祭台、礼器都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代表,在公元前5000至2000年期间,在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墨西哥地区、黄河长江流域普遍出现了城市、文字、祭台、礼器等,反映了此时期人类进入文明时代,B项正确;材料没有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地区文明的统治方式,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文明主要局限在产生之地,并没有发生扩展,排除C项;世界各地文明之间虽然存在相似的地方,但这属于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此时期文明并没有较多的交流,不能体现世界文明的多元一体,排除D项。故选B项。
2.D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文明时期(世界)。据材料可知,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等文明格局特色,体现了古代文明的突出特征是多元发展,D项正确;埃及位于非洲,巴比伦位于西亚,材料没有体现欧洲中心,排除A项;材料中的文明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没有体现分布集中,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各文明的特点,没有涉及文明之间的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3.A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题意可知,5000年前北高加索管状金银器文物被发现,为研究当地居民较早使用管状器饮用啤酒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土的文物属于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A项正确;历史研究水平会受到时代背景、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等影响,且“考古发现决定了历史研究水平”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考古发现”和“科学研究”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没有可比性,排除C项;“考古发现应与文字记载相印证”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C
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世界)。依据材料可知,东西方的洪水神话故事具有共性,有比较普遍的程式,C项正确;神话传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古时候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对于研究早期人类思想体系具有很重要的史学意义,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人类文明产生这一主题,排除B项;多元强调的是差异性,而材料强调的是共性,排除D项。故选C项。
5.C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结合所学可知,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所以说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主要有三大起源地,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培育或引进了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所以农业文明并非是由西亚地区传播到世界各地,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因而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排除B项;农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排除D项。故选C项。
6.C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洲和欧洲。题干中提到了爱琴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西亚文明的发现过程,尤其提到“出土大量遗址、泥版文书,才发现了阿卡德和古巴比伦”,说明了考古发现对于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C项正确;题干中虽然提到了考古发现,但主要是关于古代文明的呈现方式,并没有涉及到学术前沿的问题,排除A项;题干中虽然提到了不同文明的发现方式,但主要是关于考古发现对历史认知的推动作用,并没有涉及到历史环境对文明呈现方式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中要是关于考古发现对历史认知的推动作用,并没有涉及到文明产生与早期发展的多元性,排除D项。故选C项。
7.B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两河流域出土了拉伽什第七任长官古迪亚带铭文的雕像和泥板文书,揭开了苏美尔文明研究的序幕,可以佐证存在比古巴比伦王国更早的文明,B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被誉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两河流域考古发现与《圣经》记载相互印证,无法说明是《圣经》的诞生地,排除C项;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时期国势强盛,曾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排除D项。故选B项。
8.B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材料内容表明古埃及最初只有国王才能拥有对来世憧憬的权力,到后来逐渐成了所有人的信仰,这反映出民众自我意识的觉醒,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王权与神权走向分离,排除A项;只有国王才能拥有对来世憧憬的权力,到后来逐渐成了所有人的信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王权威的下降,排除C项;材料内容未涉及宗教信仰逐渐多元化,排除D项。故选B项。
9.D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给下游带来了富含养料的淤泥,同时也便利了拦水排水和挖渠灌溉,为古代埃及农业生产创造了优越的条件,D项正确;材料反映古代埃及灌溉条件便利而非技术发达,排除A项;材料提及古代埃及由于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只需要用简单的工具,但未提及农具更新缓慢,排除B项;材料没有“统一经营”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根据材料“婆罗门血统的纯正”、“七代不发生混血被认为是美德”并结合所学可知,婆罗门为了保证自己的特权和地位不致因通婚而发生混乱,制定种姓内婚制原则,防止低种姓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跨越阶级的婚姻不仅不会提升较低一方的社会地位,反而还会被打入"贱民"的行列,B项正确;树立法律权威、推进社会教化都不是材料内容的目的,排除A项;遏制不同种姓通婚是手段和过程,不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世界。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在文字上的差异反映世界不同地区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A项正确;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排除B项;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古代印度文明属于不同区域的文明,各有其源头,排除C项;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古代印度文明都属于古代文明,生产力水平没有根本性差异,其文字方面的差异主要是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和古代希腊。根据材料“先秦时期的政治说服模式是一种谏诤模式”、“希腊则是一种演说模式,是一种公开的、一对多的大众化传播模式”并结合所学可知,自轴心时代起,东西方的政治说服实践及说服理论就呈现出鲜明的差异,这不仅反映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更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对说服传播的影响,东方是社会等级鲜明,雅典社会公民直接民主,C项正确;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AB项;民众人文素养与材料所述方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3.(1)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平等的体育意识;适度有规律的体育教育思想;体育优先思想。(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原因:人文主义思想萌发;民主政治高度繁荣;奴隶制经济发展;思想家的努力。(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特质:凸显体育教育的实用性;注重自省内修;与“仁”学教育融为一体;与美学教育相辅相成;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意义:在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的重要代表;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思想的灿烂光辉;为后世体育思想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本题是列举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准确的时空是: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雅典。根据材料“体育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而且,体育训练应该十分小心,并且要终其一生”得出终身体育思想;根据“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严格地受到音乐与体育的教育”得出平等的体育意识;根据材料“显然预先应把儿童交给体育教师和角力教师”得出体育优先思想;从整个表格内容可一看出从小孩开始,遵循有规律的体育教育思想。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思想萌发;民主政治高度繁荣;奴隶制经济发展;思想家的努力。
(2)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孔子在“六艺”教育中,重视体育活动教化作用”得出重视体育教育的实用性;根据“孔子体育思想是为理念服务的,这种理念是以“礼”为外壳,“仁”为内核的思想”得出与“仁”学教育融为一体;根据““射”“御”及“乐”中的“舞”,都是通过一定规范的身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礼”,即通过体育的形式培养学生尊重理法的习惯和精神”得出与美学教育相辅相成;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
意义根据材料“孔子体育思想起到了各家诸子都无法比拟的后世影响力。后世儒家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使之更为成熟与完善。人们遵循孔子的体育思想,积极从事实用性体育运动,强身健体。”并结合所学可以归纳为在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的重要代表;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思想的灿烂光辉;为后世体育思想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借鉴。
苏格拉底
提醒雅典人要不懈地提高身体素质,“体育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而且,体育训练应该十分小心,并且要终其一生”。
柏拉图
提倡进行简单而朴素的身体锻炼,认为青年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严格地受到音乐与体育的教育,借以成为优秀的卫国者。
亚里士多德
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显然预先应把儿童交给体育教师和角力教师,这些人分别能造就儿童的体质和教给他们身体方面的本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优秀练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农业的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第三次分工,文字的产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