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点争鸣,主题思想,重点难点,淮左名都,春风十里,荠麦青青,冷月无声,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首词将扬州城眼前的荒凉与往日的繁华作对比,寄托了词人的哀思。词人抚今追昔,写下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重点1】“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好在哪里?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好在哪里?
贯串全词的“词眼”是上阕末句中的“空”字。
【难点1】这首词写景抒情,多在虚处,沉郁蕴藉,韵味无穷。请简要说明。
首先,纵观全词,写扬州过去盛况的都是虚笔。
但一经组合,便显出了扬州昔日的繁华,为下文的对比做了铺垫。
其次,写扬州的今日,虽是实写,但只粗笔勾勒。词人善于选择最能表现战争过后百业萧条的典型事物来淡笔点染,留下广阔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
最后,本词避开正面抒情,含蓄蕴藉。“厌言兵”的是“废池乔木”,惊叹扬州残破的是“杜郎”,凄冷无声的是“月”,开无主的是“红药”。
【难点2】对比鉴赏《望海潮》和《扬州慢》都以城市为描写对象,试从意象、意境、手法方面比较两首词的不同。
(1)全词景中含情,化景物为情思。
《扬州慢》写景,不俗不滥,紧紧围绕着一个统一的主题,即为抒发黍离之悲服务。
词人到达的扬州经过金兵的铁蹄蹂躏之后,疮痍满目。战争的残痕,到处可见,词人用“以少见多”的手法,只截取了两个镜头:“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和满城的“废池乔木”。这种景物所引起的意绪,就是“犹厌言兵”。
词人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上阕的结尾三句“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却又转换了一个画面,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角声来衬托寂静。
“寒”字用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感受,但词人不言天寒。 “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意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
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与“荠麦青青”和“废池乔木”交织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间上都统一在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联系在一起,同时化景物为情思,将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来突出黍离之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评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点争鸣,主题思想,重点难点,写作特色,1工于铺叙,2善于点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课文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点争鸣,主题思想,重点难点,难点2对比鉴赏,但是两者又是不同的,写作特色,1借景抒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示范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点争鸣,主题思想,重点难点,引用神话传说,虚写映衬,映衬行人入蜀难上加难,凸显危困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运用夸张,极言山高壁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