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语,解决问题,课堂小结,结束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归去来兮辞》位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五模块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要求学生悉心体会,注意领略其中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能熟读成诵、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
《归去来兮辞》是作者要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可以看成是陶潜的思想总纲。领悟了本文,有助于正确理解陶潜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积淀一定的人文关怀。
《归去来兮辞》是魏晋文学的重要篇章,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决归隐田园的思想引起了许多文人学士的共鸣,具有超时代意义,在现今也仍有不可磨灭的借鉴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及高中语文前四模块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文言修养。曾经学过的《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其三)》使学生对陶潜其人其事及其思想情感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此作为突破口。
学生已初步具备思辩的能力,都有主动探究的天性,都潜藏着“自我实现的创造力”(马斯洛),可以据此作为解读本文的钥匙。
因而摒弃字字落实、句句疏通、讲求语法的传统教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入材料,分析文本,感受语言,体悟情感。
课前准备
制作微视频,介绍辞的文体特征;把握序言部分的重点——陶渊明归隐的原因;从叙事和情感两个角度帮学生梳理文本的脉络。
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检查学生对微课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文本还存在哪些问题,为翻转课堂教学做准备。
印发陶渊明相关作品及后人对他的有关评价,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陶渊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诵读中感受陶潜的归隐情结,体悟作者情感,并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2.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对话法:创设问题情境和良好氛围,进行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平
等交流。
2.讨论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
3.探究法:对照序言、文本和注释资料,对本文的写作时间、作者的情感
进行浅层次的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理解作者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辞官归田,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奠定精神的底子。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体会质朴的语言中传达出的深挚情感。
2.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教学难点
辨析作者辞官归隐的行为是否是消极悲观思想的表现。
设计思想
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教学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之近期大力宣传翻转课堂教学,而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基于以上理念,特设计本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诀别官场的宣言书——《归去来兮辞》。老师将大家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上呈现的共性问题整理了一下,制定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大家齐读一下。
二、展示课堂学习任务 ,明确课堂要求。 (ppt,左边的白板,一直不变)
1、明确诗人辞官归去的原因。
2、赏析诗人归去的田园生活情趣。
3、辨析诗人辞官归去是否消极悲观。
4、抒发对诗人的欣赏赞美之情。
要求:无论是独立思考还是小组讨论,都请立足文本,务必做到言之有据。
三、解决问题(说明:部分发言的学生需上到讲台上,使用电子白板的相关功能,在文本的相应地方做标记和说明。)
1、明确诗人辞官归去的原因。
(1)学生活动:学生直接在序言和正文部分找到相应的内容,积极举手陈述。
(这个问题难度不大,之所以要学生探讨,是希望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鄙弃才是他归去的根本原因。计划让两名学生分别陈述。)
(2)学生说完,教师小结。(ppt)
诗人所说的“质性自然”“违己交病”“心为形役”其实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这个官场,太过黑暗污浊;身处其中,实在让人痛苦不堪。所以诗人归去的根本原因就是鄙弃官场。
(3)师问:有同学找到了“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来解答诗人归去之因,你们认可吗?
学生活动:个人思考,之后发言。
引导学生明确:这两句在文章的末段,作者在这一段中主要是抒发了自己归隐之后的人生感慨——人生短促,不要再心神不定到处寻觅。何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既然不愿追求富贵,也不期待修仙成神,那就在田园之间开心快乐直至生命的尽头吧。
2、赏析诗人归去的田园生活情趣。
(1)师问:归去后陶渊明过着怎样的田园生活呢?能找到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
学生活动:先找,再站起来说。
(2)师问:从这些田园生活图景中,大家体会到了归去后的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
学生齐答:悠然自得,闲适惬意。
(3)请几个学生诵读这些诗句,进一步品味悠然之情。
(4)教师小结。(ppt)
回归田园的陶渊明或闲坐室内自饮自酌,漫看庭柯;或随意园中走走停停,看云出鸟回;或聊天或弹琴或读书;或躬耕田园,或寄情山水。诗人用他淡远潇洒、自然清新的笔调为我们呈现出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
3、辨析诗人辞官归去是否消极悲观。(深入探究、难点突破)
(1)教师引导:这个问题是难点,我们分小组讨论。讨论时注意思考作者从头到未都抒发了些什么情感。(将4个自然段的内容具体分到各个小组)
(2)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活动:小组代表上台,结合文本具体讲解各段的情感。(让他们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划层次,做标记)
(4)学生活动:让学生自由陈述诗人辞官归去是否消极悲观。
(5)教师小结。(ppt)
诗人笔下的田园其实是诗人理想中的田园,并非全都是实景。诗人明知家中“幼稚盈室,瓶无储粟”,辞官归去会“饥冻切”,还是毅然离去,固守清贫,不再出仕,不正体现了他坚定执着、高洁傲岸的情操吗?面对人生短暂,时日无多的现实,诗人没有选择求仙问道,梦想长生,而是选择珍惜剩下的大好时光,随心所欲地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这所有的一切不都证明诗人的人生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吗?
(6)师问:如果让大家在本文得到末尾再加上一段抒情,独句成段,你们会加哪一句?
师生齐答:归去来兮!
师:开头,中间,结尾的三个“归去来兮”的情感如何区别? 明确:无奈低沉——坚定平缓——昂然高呼。 师生用这三种语气语调齐读“归去来兮”。
4、抒发对诗人的欣赏赞美之情。
(1)师问:文本中哪些材料(包括作者)可以用到写作之中呢? 学生自由发言。(尊严、坚守、高洁、自由、淡泊、个性、自然等)
(2)写作练习。
师:前面我们体会了这首辞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对陶渊明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现在,请看屏幕。大家按照老师的模式仿写几句,抒发自己对陶渊明的欣赏赞美之情吧。
看例子: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
学生仿写,老师巡回指导。
投影展示学生的佳作。
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梅竹兰菊这些坚贞高洁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写得很好,这些都是你们对于陶渊明的高度评价。
老师也有自己的评价。(展示语段,师生共读。)
“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你是一株隐逸的菊,开在宁静的东篱;你是一朵自由的云,飘在理想的天空;你是一只倦飞的鸟,飞回自然的山林。你是崇尚自然、追求个性的理想主义者,守护着自己心性自由的精神家园!”
四、课堂小结
师说: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五、结束语
同学们,不久的将来,大家就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纷纷扰扰的世事,面对无穷无尽的诱惑,我们该何去何从?衷心祝愿大家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能积极乐观,昂然前行;活出个性、活出自由!本节课就到这儿,下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设想,教学方法,课时安排,课前预习,教学过程,课前预习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文本赏析,延伸拓展,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学生齐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