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学校将举办“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读书会,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 【任务一:分享经典】你要在读书会上展示名著阅读笔记,请你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明代小说家① ______ (人名)所著的《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② ______ ”,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各路神佛妖魔在天上地下、龙宫冥府、山林湖海,尽情地施展各自神通,如孙悟空就有七十二变、③ ______ 等超凡能力,其他神妖如猪八戒、二郎神、牛魔王、红孩儿等也都各有所长,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2) 【任务二:走近鲁迅】读书会上,同学们就“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话题积极发言,请你根据语境将对话补充完整,要求清楚、连贯、不偏离主题。
    主持人:如何消除我们与经典的隔膜,拉近我们与作者的距离?比如读《朝花夕拾》,你看到了鲁迅身上具有怎样的性格品质呢?
    冯欢:《<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① ______ ”的故事,表达了鲁迅对灭绝人性的“孝道”的猛烈抨击,从中我看到了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
    陈扬:②《 ______ 》中,鲁迅深情回忆了保姆阿长,表达了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敬意和怀念,从中我看到了饱含深情的鲁迅。
    褚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百草园拔何首乌,③ ______ 生活充满了乐趣。从中我看到了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
    主持人:感谢大家的精彩发言。阅读《朝花夕拾》,拉近了我们与鲁迅的距离,看到了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饱含深情的鲁迅,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希望大家多读经典,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3) 【任务三:表达观点】读书会上,同学们就“怎样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阅读经典,有时代的隔膜,有语言的隔膜,阅读经典劳神费力。请你写一段文字,劝说同学多读经典,并与同学分享“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措施。要求观点明确,措施可行,不少于80字。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3.班级正在制作短视频《少年正是读书时》,以下是部分解说词,请你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成长之书】寻一方静 mì( )之处,读一本成长之书。跟着少年鲁迅的脚步,我来到 人迹罕至的百草园,支竹筛,撒秕谷,系( )长绳,等待鸟雀前来啄食;打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遇见海伦•凯勒,面对不幸的命运,她百折不挠,使黑暗的世界也变得花团锦簇;来到阿尔卑斯山,我认识了一位植树的牧羊人,他以个人微薄的力量,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富饶的家园。读书,读人,养心。阅读让我面对生活的困境不再徘徊,不再怅然。心怀美好与高贵,奋然前行。
    【有益之书】青少年时期,我读了很多有益的书。书本教我要诚实,不能撒谎;不能不求甚解,而要精益求精;不能 随声附和,要有独立思考。书本开阔了我的眼界,它告诉我,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壮丽的河山,还有很多闻所未闻甚至怪诞不经的事物;书本陶冶了我的精神,我一直记得这句格言:_____,_____。它告诉我,知识的山峰并非不可能高不可攀,但要登上山顶,需要格外勤奋刻苦。
    (1) 读“成长之书”解说词,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静 mì ______
    ②系 ______
    (2) 解释两段解说词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①人迹罕至 ______
    ②随声附和 ______
    (3) “有益之书”解说词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3个。
    (4)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填到“有益之书”解说词的横线处,使解说词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 ______
    ①黑发不知勤学早
    ②学海无涯苦作舟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
    ④书到用时方恨少
    (5) 下面从以上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______
    A.她百折不挠,使黑暗的世界也变得花团锦簇。
    B.阅读让我面对生活的困境不再徘徊,不再怅然。
    C.它告诉我,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壮丽的河山。
    D.它告诉我,知识的山峰并非不可能高不可攀。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盐湖为什么色彩斑斓?
    王建萍
    ①初夏时节,随着气温不断上升,各地盐湖宛如调色板,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这种美丽的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
    ②首先要明确,不是所有的咸水湖都能叫盐湖,盐湖一般指湖水含盐量在 50克/升以上的湖泊。我国是盐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超过1000个大大小小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地。
    ③那么,是什么让盐湖如此色彩斑斓呢?其实,我国 98%的钾资源、超过80%的锂资源、50%的硼资源、50亿吨的镁资源都赋存在盐湖卤水中,还有巨量的石盐、芒硝、天然碱、硝酸盐等矿产资源,盐湖可以说是一个个“聚宝盆”。正是由于不同盐湖中含有的离子组合不同,富含微生物也不同,我们才能看到蓝色、绿色甚至棕红色的盐湖。
    ④盐湖按成因可以分为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陆相盐湖主要形成于大陆内部,如青藏高原、内蒙古等地的盐湖;海相盐湖蒸发岩形成于相对封闭的海湾、浅水台地等。按形成时间,盐湖又可以分为现代盐湖和古代盐湖。如柴达木盆地盐湖一般形成于几十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晚期,属于年轻的现代盐湖;而四川盆地深部的杂卤石形成于 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就属于比较老的古代盐湖(矿)。
    ⑤无论是海相还是陆相成因,盐湖的形成都需要三个必备条件:构造、物源和气候。值得一提的是,盐湖不一定是有湖水的“湖”。合适的构造、丰富的物源,加上持续干旱的气候,导致湖水大量蒸发浓缩,各类元素不断在盆地中富集,经过长时间演化,最终形成了高矿化度的盐湖。如果补给水源消失或减少,盐湖将进一步浓缩,甚至可能形成地表水较少或没有地表水的干盐湖,或者最终埋藏在地下而形成古代盐湖。例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就是一个巨大的干盐湖。干盐湖的主要特征是在一年内绝大部分时间是干枯的,只有潮湿季节才有暂时性的表面卤水。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23日,有删改)
    【材料二】
    中国四大盐湖分别为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运城盐湖、巴里坤盐湖。察尔汗盐湖是中国青海省西部的一个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地跨格尔木市和都兰县,由达布逊湖以及南霍布逊、北霍布逊、涩聂等盐池汇聚而成,湖面海拔 2670米,总面积5856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格尔木河、柴达木河等多条内流河注入该湖。
    茶卡盐湖位于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境内,湖面海拔 3059米,总面积154平方千米。该湖湖水富含钠盐,盐层较厚,贴近湖面,湖水已经趋于干涸。湖边有铁路支线连接青藏铁路。
    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境内,地处中条山北麓,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世界第三大硫酸钠型内陆湖泊。湖面海拔 324.5米,最深处约6米,总面积132平方千米。
    巴里坤盐湖是新疆的著名盐湖,位于新疆东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湖面略成椭圆形,湖面海拔 1585米,东西宽约9公里,南北长13公里,总面积117平方千米。
    (摘编自“百度百科”)
    (1) 下列说法跟两则材料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______
    A.我国有一千多个大大小小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几个地区,是盐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B.我们在自然界可以看到蓝色、绿色、棕红色的盐湖,是因为不同盐湖中含有的离子组合不同,富含的微生物也不同。
    C.柴达木盆地盐湖形成于两亿多年前的三叠纪,年代极其久远,按形成时间来划分,该盐湖属于比较古老的古代盐湖。
    D.我国四大盐湖为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运城盐湖和巴里坤盐湖,前两个均位于青海,后两个分别位于山西和新疆。
    (2)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材料一首先说明盐湖形成的条件,再说明盐湖的概念、盐湖色彩、盐湖类别等内容。
    B.第②段画线句中的“一般”“以上”两个词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严谨,都不能省略。
    C.第③段画线句中的“聚宝盆”的“宝”指盐湖中的钾锂镁等资源及各类矿产资源。
    D.第④段画线句,“按成因”是划分的标准,“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是划分的类别。
    (3) 阅读材料二,提取相关信息,按要求填空。
    我国四大盐湖中,湖面海拔最高的盐湖是① ______ ,湖面海拔最低的盐湖是运城盐湖;面积最大的盐湖是② ______ ,面积最小的盐湖是③ ______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快递里的深情
    艾科
    ①自从故乡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差五就会给在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起初收到取件短信,父亲听说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每次收到取件短信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勉强无奈开着电动三轮车,去距家 4公里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繁琐”,以至再收到取件短信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的温情纽带。
    ③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经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做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他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
    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着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而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
    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件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奔——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件快递。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⑥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土豆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油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至后来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用快递寄过去”。
    ⑦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空的距离。我们频繁给对方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看着父亲寄来的包裹泣不成声,但我希望父亲不要像我这样伤感。 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更祈愿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会馨香恒远、历久弥坚。
    (1) 梳理选文①②段中“父亲”面对取件短信时的情感变化过程,每空用四个字概括。
    ① ______ →② ______ →不再惧怕→③ ______
    (2) 结合上下文,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
    (3) 每次收到快递后,父亲都会将我“训斥”一番,我为什么还心花怒放?
    (4) 结合全文,简要说说文章题目“快递里的深情”有什么妙处。温馨提示:可以从内容、结构、主旨、读者感受等角度入手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螳螂捕蛇
    张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①,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②,擷③不可去。 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注释】①觇(chān):窥探、探看。②以刺刀攫(jué)其首: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刺入蛇的头部。攫,刺入。③損(diān):摔动。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2) 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甲文写屠户与两只狼之间的一场较量,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B.甲文“缀行甚远”“并驱如故”表现狼的狡黠,“意暇甚”“洞其中”表现狼的贪婪。
    C.乙文“见巨蛇围如碗”写大蛇有碗口粗,后文写大蛇被螳螂刺死,前后文形成强烈反差。
    D.甲、乙两个动物故事中都蕴含着道理,不同的是,甲文有叙事有议论,乙文有叙事无议论。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久之,蛇竟死。
    (4) 阅读甲文,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 面对狼,屠户是弱者;面对巨蛇,螳螂是弱者,可最终弱者战胜了强者。请简要分析屠户和螳螂各自能取胜的原因。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下面对《观沧海》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B.“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描绘诗人亲眼目睹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C.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的时候所加的套语,跟此诗的内容没有直接的关系。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 此诗的开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点点滴滴,本是平常,却于某一瞬间、某一经历,让你突然感悟到原来这些平常也可贵,值得珍惜。
    请以“原来,平常也可贵”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人不知而不愠,杜甫,落花时节又逢君,尚思为国戍轮台
    【解析】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重点字:郎)
    ②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重点字:雁)
    ③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重点字:藤)
    ④人不知而不愠(重点字:愠)
    ⑤杜甫
    ⑥落花时节又逢君(重点字:逢)
    ⑦尚思为国戍轮台(重点字:戍)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答案】【小题1】吴承恩,神魔小说,火眼金睛
    【小题2】郭巨埋儿,阿长与山海经,摘覆盆子
    【小题3】略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小说中孙悟空就有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等超凡能力。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在《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的“孝道”的批判。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阅读经典作品,并不是想把我们培养成文坛大家,并不是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文化学者,而是希望经典中的那些真善美,那些仁义敦厚的秉性,高达明远的智慧,那些坚韧无畏的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能够感染每一个人,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把标杆,学习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西游记》的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这部小说告诉我们,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我们要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斗志战胜一切的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答案】【小题1】谧,jì
    【小题2】少有人来,指偏僻荒凉的地方。,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小题3】略
    【小题4】③②
    【小题5】D
    【解析】答案:
    (1)①谧;②jì
    (2)①少有人来,指偏僻荒凉的地方。
    ②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3)不求甚解 精益求精 随声附和 闻所未闻 怪诞不经 高不可攀
    (4)③②
    (5)D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静 mì”的“mì”应写作“谧”。
    ②“系长绳”的“系”应读作“jì”。
    (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①人迹罕至:少有人来,指偏僻荒凉的地方。
    ②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3)本题考查成语。根据要求,从语段中至少找出三个成语并写下来,注意书写正确。不要写错别字。如:不求甚解、精益求精、随声附和、闻所未闻、怪诞不经、高不可攀。
    (4)本题考查对联常识。根据对联常识,对联的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学海无涯苦作舟”和“书山有路勤为径”结构一致,可组成对联,且与读书有关;“书到用时方恨少”“黑发不知勤学早”结构不一致,不能组成对联。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径”为仄声,是下联,“舟”为平声,是下联。
    (5)本题考查病句。
    ABC.正确。
    D.有误,滥用否定,删去“不可能”。
    对联的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4.【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巴里坤盐湖
    【解析】(1)ABD.正确;
    C.有误,结合“如柴达木盆地盐湖一般形成于几十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晚期,属于年轻的现代盐湖”分析,可知选项错误。
    故选:C。
    (2)A.有误,正确顺序为:盐湖的概念、盐湖色彩、盐湖类别、盐湖形成的条件;
    BCD.正确。
    故选:A。
    (3)结合材料二“茶卡盐湖位于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境内,湖面海拔3059米”,①概括为:茶卡盐湖。结合材料二“察尔汗盐湖是中国青海省西部的一个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地跨格尔木市和都兰县,由达布逊湖以及南霍布逊、北霍布逊、涩聂等盐池汇聚而成,湖面海拔2670米,总面积5856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盐湖”,②概括为:察尔汗盐湖。结合材料二“巴里坤盐湖是新疆的著名盐湖,位于新疆东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湖面略成椭圆形,湖面海拔1585米,东西宽约9公里,南北长13公里,总面积117平方千米”,③概括为:巴里坤盐湖。
    答案:
    (1)C
    (2)A
    (3)①茶卡盐湖 ②察尔汗盐湖 ③巴里坤盐湖
    本文是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分析,第二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分析。第三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
    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5.【答案】【小题1】忧惧害怕
    【小题2】勉强无奈
    【小题3】喜不自胜
    【小题4】
    【解析】(1)本文考查人物情感梳理。结合“起初,父亲听说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①概括为:忧惧害怕。结合“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每次收到取件短信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开着电动三轮车,去距家4公里的集镇上取件”,②概括为:勉强无奈。结合“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繁琐’,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通知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③概括为:喜不自胜。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运用了比喻修辞,把寄出去的快递比作“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和美好的祝愿。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父亲“训斥”后都对“我”关怀备至;“我”明白父亲“训斥”“我”并不是真的生“我”的气,而是担心“我“的快递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负担,为自己在乡亲们的见证下收到“我”的“孝心包裹”而感到自豪;“我”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就知道父亲的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所以受到父亲的“训斥”也当作开心的事。
    (4)本题考查标题好处分析。通读全文可知,“我”与父亲围绕快递发生了一些事情,随之对方的情感或态度也在变化,“快递里的深情”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事件贯串起来,使全文内容紧凑,结构完整。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所写的几件事都与快递有关。根据“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地理和时空上的距离。我们频繁地给彼此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结合父子寄托在快递里的深情可知,父子之间邮寄的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而是对亲人的爱。题目揭示文章主旨:蕴藏在生活中的父子深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
    (1)①忧惧害怕 ②勉强无奈 ③喜不自胜
    (2)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我”的期盼:希望快递能纾解父亲对“我”的思念之苦,表现出“我”与父亲之间浓浓的相互思念之情。
    (3)父亲“训斥”“我”是因为父亲担心“我“的快递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负担,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表明父亲的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所以受到父亲的“训斥”也当作开心的事。
    (4)①“快递”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②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所写的几件事都与快递有关;③点明了文章的主旨,题目里的“深情”既有父亲对“我”浓浓的真爱,又有“我”对父亲的思念、感激和深深的爱;④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记叙了“我”与父亲以邮寄物品的方式传达对彼此的思念与祝福。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也流露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6.【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原来的/旧的知识;
    B.不同,连词,于是/副词,才;
    C.不同,听到/使动用法,“使听到”;
    D.相同,介词,用。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ACD.正确。
    B.有误,“缀行甚远”“并驱如故”表现狼的贪婪;“意暇甚”“洞其中”表现狼的狡黠。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缀,紧跟着;甚,很。句意为: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②中重点词语有:竟,终于;死,死亡。句意为:过了好久,蛇终于死了。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的意思“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可知本句话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说明了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终归会被识破,被消灭的道理。
    (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内容概括作答。根据【甲】文的“居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耽眈相向”“居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等内容可知,居夫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心理,文章用“暴起”“劈”“断”“毙”等动词,生动形象的再现了他杀狼时果断和勇猛。下是凭借着屠户的谋略和勇猛,战胜了凶恶的狼。【甲】文《螳螂捕蛇》中的螳螂之所以能杀死蛇,结合语句“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叙写的螳螂抓住了蛇的弱点“头部”,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刺入蛇的头部,最终战胜了蛇。由此可知,螳螂是抓住蛇的短处,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最终取得了胜利。据此概括作答。
    答案:
    (1)D
    (2)B
    (3)①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②过了好久,蛇终于死了。
    (4)中心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道理: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终归会被识破,被消灭。
    (5)甲文中,屠户能取胜是因为他抓住了有利时机,突然行动,果断杀狼;乙文中,螳螂能取胜是因为它摸清了敌人的短处,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译文:
    【甲】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户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乙】一个姓张的人,偶然在山谷中行走,听到山崖上发出很大的响声。他找到一条小路攀上去,偷偷地看。只见一条碗口粗的大蛇,在树丛中翻滚扑腾,用尾巴乱打柳树,柳枝噼噼啪啪纷纷地落下来。看那辗转翻腾的样子,好似有什么东西制住了它。但是仔细看并没什么东西,他感到疑惑不解。便慢慢地向前靠近几步,但见一只螳螂紧紧地伏在蛇的头顶,用它那刺刀似的前爪刺入蛇的头部;蛇竭力摔动着头(想把螳螂摔下来),但总也摔不掉。过了好久,蛇终于死了,看它头顶的皮肉,早被撕裂开了。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7.【答案】【小题1】B
    【小题2】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
    ACD.正确。
    B.有误,“亲眼目睹”有误,“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是作者的想象,并非亲眼目睹。
    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作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意思是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答案:
    (1)B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和对象;“观”字统领全篇,引出下文对大海景色的描绘。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8.【答案】原来,平常也可贵 时光如流水,数千日子不经意地从身旁悄悄流走,当你静静回忆,细细品味时,那一个个寻常的日子就如同碎片一样被一片片拾起,那熟悉的馨香扑面而来,如此美妙,如此醉人。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射入窗帘中,倒映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走进了书房,翻开那本书。书中的景色仿佛注入了生命一样,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那“明月松照,清泉石上流”的惬意,“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的幽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还有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荒凉……我沉浸在书香中,让五味在我的心中流淌着,碰撞着……读一本好书,品味一段往事,寻常的日子也飘香。
    正午,艳阳高照,太阳给大地染上一抹橙黄,反射出道道炫目的光辉。今天又是个团聚的日子,大家围坐在饭桌前,一边享受着饭菜的美味,一边说说笑笑,谈论着生活中的趣事,偶尔也捎带一些八卦。姥爷姥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享受着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爸爸妈妈的脸上挂着会心的微笑,他们享受着家人健康平安的知足之乐。而我被饭菜的美味所诱惑,狼吞虎咽地享受着饭菜带给我的快乐……热腾腾的饭菜,浓浓的亲情,寻常的日子也飘香。
    傍晚,太阳西下,最后一抹夕阳将天边染成红色,悠闲地漫步在湿润松软的乡间小路上,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还混着些淡淡的草香。野草挨挨挤挤地到处生长着,随风摇曳,生机勃勃,一时间,满眼的绿。那青翠欲滴的草丛中还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野花,红的,黄的,粉的,白的……一簇一簇地点缀着这幅美丽的绿色画卷。小鸟“叽叽喳喳”婉转地歌唱,还有那走在回家路上的黄牛,发出低沉、厚重的喘气声。不经意地从路上拾起一颗石子,掷到不远处的潭水中,“啪”的一声,溅起一朵小水花,荡起一圈圈涟漪……优美醉人的景色,悠闲恬静的乡村生活,寻常的日子也飘香。
    一本书、一次聚餐、一日乡村之行……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如一杯清茶,醇香;如一首老歌,动听;如一抹阳光,温暖……寻常的日子也飘香!
    【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要求以“原来,平常也可贵”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审题可知,“平常”应是本文写作内容的重点。“也可贵”是文章要表现的主旨。题目出得比较含蓄,应理解为在平常的日子里也会有某些闪光的收获或也能给自己以人生的启迪。文体必须写成记叙文。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记叙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自己看到的景,遇到的人,发生的事,并从中生发出一个比较大的人生真谛来,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却有着许多趣味。乐趣、情趣、意趣……这种种“趣”都值得回忆,更值得品味。创作本文,需要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从平凡的日子里挖掘出闪光点来。
    这是一篇侧重于抒情记叙文。首段文学优美意蕴深厚,紧扣题目,点明了“芬芳”一词。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以阅读的芬芳、亲情的芬芳、美景的芬芳为写作的重点,表现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最后一段总结全文,与首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主题
    文学常识与名句
    出处
    真挚友情
    李白得知朋友被贬,托情于明月,写下“① ______ , ______ ”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同情与关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游子思乡
    诗人王湾将船停泊在北固山下,写下“② ______ ? ______ ”字里行间表露出游子思乡的深情。
    《次北固山下》
    萧条凄凉
    马致远以“③ 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 ______ ”渲染出萧条、冷落、凄凉的深秋气氛。
    《天净沙•秋思》
    君子风度
    孔子认为,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④ ______ ,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二章
    久别重逢
    ⑤ ______ (人名)在江南遇上李龟年,写下“正是江南好风景,⑥ ______ ”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
    《江南逢李龟年》
    保家卫国
    陆游风雨之夜写下“僵卧孤村不自哀,⑦ ______ ”表达自己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温故而知新
    B.屠乃奔倚其下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C.闻崖上有声甚厉
    闻之于宋君
    D.以刀劈狼首
    以尾击柳,柳枝崩折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七年级(上)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七年级(上)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9页。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