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涟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涟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涟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涟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涟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涟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曾有不少理论盛极一时而后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它们同样是建成科学殿堂不可缺少的基石。比如:自然发生说。人们通过观察发现,污水会滋生蚊子,垃圾会滋生蚂蚁,尸体会滋生蝇蛆……由此提出,生命是从无生命的物质中自然发生的。
    1688年,弗朗切斯科·雷迪首先对自然发生说提出异议。他用实验证明腐肉生蛆是蝇类产卵的结果,由此提出,生命源于生命,没有先前的生命就不会有新的生命。这被后人称作生源论假说。雷迪的生源论假说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信服。同时代的科学家列文·虎克等人,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了通过某种微生物进行繁殖的规律。
    然而,就在这时,新的瓶颈产生了,显微镜制造技术达到了极限,没有办法观察到直径不足1/40000英寸的微小生命。
    1845年,约翰·尼达姆对于雷迪的假说是否适用藻类微生物表示怀疑。他设计一个实验:先把瓶子里的浸液煮沸,再用软木塞塞住瓶口并用树脂封好,然后加热整个容器,以杀死其中所有的细菌。如果雷迪的假说正确,当浸液冷却下来之后,其中不会再出现新的微生物才对;但事实正好相反,经过一段时间,浸液中总会出现微生物。尼达姆得出结论:微生物并不依赖于已存在的细菌,而是从浸泡的物质中产生。
    尼达姆的实验结果在科学界轰动一时。就这样,快被挤下历史舞台的自然发生说又被硬生生地拽了回来。
    关键时刻生理学家阿贝·斯帕兰扎尼扭转了局面。他对尼达姆的实验提出质疑:有没有可能,通过软木塞和树脂并没有完全排除空气,或者对浸液和上面的空气的加热并不足够?他用实验证明,如果将玻璃器皿颈部热熔来实现密封,然后把它放在沸水中加热45分钟,浸液中就不会再有微生物出现。
    斯帕兰扎尼虽然对尼达姆的实验和论证给予彻底的反击,但是我们经常忘记,驳斥一个命题,并不等于证明与此命题相矛盾的学说的正确性。
    批评者宣称,斯帕兰扎尼将浸出液在密闭管内煮沸45分钟,杀死了管内空气中的“活力”,因而影响了自然发生。于是,战斗不得不再一次打响。有必要在确保空气中氧气和有机物质的构成成分不改变,并且没有干扰生命存在的物质的情况下,再次重复这些实验。
    争论了近两百年后,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完美解决了这场争端。
    首先,巴斯德用脱脂棉来过滤空气,处理过的空气不含有任何能够促进生命发育的物质,煮沸的浸液接触这样的空气后,既不会腐烂也不会发酵。
    接着,巴斯德用显微镜检测了作为过滤器的脱脂棉,发现被过滤掉的固体颗粒中,有各种可以被明确识别为细菌的物体。他证明,这些微生物散播到适合发育的溶液中能够产生生命。
    他还证明了通过脱脂棉过滤的空气不能产生生命,并不是由于其成分发生任何超自然变化。如果不用脱脂棉,而是把长颈瓶的颈部拉长并向下弯曲(后世称之为“鹅颈瓶”),然后将其中的液体小心煮沸,再将管子充分加热以破坏进入管子空气中的细菌的话,那么无论将装置放置多久,其中的液体都不会产生生命。
    原因很简单。尽管充满着微生物的大气和鹅颈瓶中的无菌空气间存在自由的流通,但是细菌不能朝上落,永远到达不了鹅颈瓶的内部。如果从鹅颈瓶弯曲处将管子截短,外界空气中的细菌就可以自由地垂直下降,那么原本放置数月仍然保持清澈且无生命的液体在几天内就会变浑并且充满生命。
    赫胥黎对巴斯德的研究大为赞叹,认为这些实验和逻辑推理都堪称典范。由此,生源论有了充分而有力的证据,而自然发生学说只好灰溜溜地离开科学的舞台,从此在科学史上销声匿迹。
    (摘编自《百年科学经典》)
    材料二:
    过去大家都以为地球是平的,他们错了。现在不少人头脑里地球是个圆球,这批人也不对。但如果你以为前后两种认知错在同一个水平上,那你错的程度比他们加起来还深。
    很早以前,人们认为世界是平的。他们认真推论,且证据也不是光靠眼看所得,毕竟不少人的住地有杂乱山河、悬崖峡谷。但是地平说有些地方跟现实的观察无法对齐,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三点质疑:(1)各地星空不同;(2)月亮被遮挡时形成的阴影总是圆的一部分;(3)远方的船出现时都是桅杆先于船身。他认为:如果地球是平的,就无法解释这三点;但如果地球有弧度,一切就说得通。
    地平说实际上没有这么不堪,因为地球的弧度每英里非常接近0。现在,我们知道这个完美球体的曲率,每英里约是0.000126。从0到0.000126,这就是人类花费千百年岁月走过的距离。
    那么,世界是球状的吗?答得对,但它不是严格的几何球体。好多代科学家耗费无数心血,算出地球的扁率为0.0034。——人类又往前走了一点点。
    更严格地看,椭圆地球观同样有瑕疵。1958年,卫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测量了我们这颗行星的形状,地球更像一个长得有点遗憾的水果。
    在对错绝对两分的想象里,或许所有理论都注定是全错。可真正的过程是科学家们找到了一块理论木胎,就捧着它一直轻轻削扫,好传给下一代人。随着我们手艺越渐精纯,它的形状也在慢慢接近真相的模样。诚然,它从未完整,但不完整不等于全错。
    (摘编自艾萨克·阿西莫夫《错的层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尼达姆的实验结果之所以轰动一时,是因为他根据这一结果推出的结论,使得当时广受信赖的生源论假说遭受沉重打击。
    B.斯帕兰扎尼的实验优化了密封方式,确保了加热时间,得到的结果证明了微生物必须依赖于已经存在的细菌才能产生。
    C.提出地平说的人们同样讲求证据,也并没有被眼前的复杂地貌束缚其思维,而是认真进行了推论,这些是值得肯定的。
    D.材料二最后一段,“理论木胎”是指那些虽原始粗糙却孕育着科学灵感的理论,“捧着它”体现科学家对这些理论的重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学实验可以让人观测到被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难以被观察到的特性。
    B.高精度的显微镜能观测更微小的生命,卫星能精准测量地球的形状,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巴斯德依靠严格的实验和逻辑推理来解决争端;自然发生说的败退说明其支持者对科学与逻辑存在排斥心理。
    D.科学知识随时间的推移和证据的积累而不断更新,对地球真相的探索也不会因地球精准绘形的完成而走到尽头。
    3.对于材料中使用的逻辑推理的方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们通过观察有限的自然现象推出自然发生说,其推理方法是不完全归纳法,这一方法本身是不够严谨的。
    B.尼达姆与亚里士多德在推理时都使用反证的方法:先假设反面论题为真,再设法推翻它以推出正面论题为真。
    C.批评者认为斯帕兰扎尼破坏空气中的“活力”影响了自然发生,隐藏前提是自然发生需借助空气中的“活力”。
    D.材料二讨论地球形状时使用排除法:逐一否定地平说、球状说、椭圆说等学说,进而得出地球像水果的结论。
    4.巴斯德实验观测到的一系列证据,有些指向驳斥自然发生说,有些指向证实生源论。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5.怀特黑德曾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错误并从中获得进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猫城记(节选)①
    老舍
    ①大蝎调了五百名兵来保护迷林,可是兵们全驻扎在二里以外,因为他们要是靠近了迷林,便会先下手抢劫。但是不能不调他们来,因为猫国的风俗以收获迷叶为最重大的事,必须调兵保护。兵们不替任何人保护任何东西,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可是不调他们来做不负保护责任的保护是公然污辱将士,大蝎是个漂亮的人物,自然不愿被人指摘,所以调兵是当然的事,可是要将他们安置在二里以外,以免兵馋自乱。风稍微大一点,而且是往兵营那面刮时,大蝎立刻便令兵们后退半里或一里,以免他们随风而至,抢劫一空。兵们为何服从他的命令?还是因为有我在那里:没有我,兵早就哗变了。“外国人咳嗽一声,吓倒猫国五百兵”是个谚语。
    ②五百名兵之外,真正保护迷林的是大蝎的二十名家将。这二十位都是深明大义、忠诚可靠的人,但是有时候他们一高兴,也许会把大蝎捆起来,进而把迷林抢了。到底还是因为我在那里,因此他们不敢“高兴”,所以能保持着忠诚可靠。
    ③这天大蝎为收获迷叶举办了盛大的敬神仪式。他请我这个外国人作大神的代表,在迷林中心的高架子上替他保护迷叶。大蝎告诉猫兵们,摘叶的时候若私藏或偷吃一片,大神的代表便会用张手雷劈了他们。大蝎一声令下,兵们两人一组上树摘叶。不大的工夫,我在上面已能看到原来被密叶遮住的树干。
    ④猫人并不是不能干事,我心中想,假如有个好的领袖,禁止了吃迷叶,这群人也可以很有用的。假如我把大蝎赶跑,替他做地主、做将领……但这只是空想,我不敢决定什么,我到底还不深知猫人。我正在这么想时,便看见大蝎的木棍照着一个猫兵的头去了。我知道就是我跳下去自己不致受伤,也来不及止住他的棍子了,但是我必须跳下去,在我眼中大蝎是比那群兵还可恶的,就是来不及救那个兵,我也得给大蝎个厉害。我爬到离地两丈多高的地方,跳了下去。跑过去,那个兵已躺在地上,大蝎正下令,把他埋在地下。一个人若不明白他人的心理,便往往会因自己的善意而有害于人。我这一跳,让猫兵们以为我是下来放张手雷,我跳在地上,只听噼咚噗咚四下里许多兵全掉下树来,大概跌伤的不在少数,因为四面全悲苦地叫着。我顾不得看他们,便一手捉住大蝎。他呢,也以为我是看他责罚猫兵而来帮助他的,因为我这一早晨处处顺从着他,他自然地想到我完全是他的爪牙了。我捉住了他,他感到莫名其妙,大概他一点也不觉得打死猫兵是不对的事。
    ⑤我问大蝎:“为什么打死人?”
    ⑥“因为那个兵偷吃了一个叶梗。”
    ⑦“为吃了一个叶梗就可以……”我没往下说,我又忘了我是在猫人中,和猫人辩理有什么用呢!我指着四围的兵说:“捆起他来。”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似乎不明白我的意思。“把大蝎捆起来!”我更清晰地说。还是没有人上前。我心中冷了。设若我真领着这么一群兵,我大概永远不会使他们明白我。他们不敢上前,并不是出于爱护大蝎,而是完全不了解我的心意——为那死去的兵报仇,在他们的心中是万难想到的。这使我为难了:我若放了大蝎,我必定会被他轻视;我若杀了他,以后我用他的地方正多着呢。无论他怎么不好,对于我在火星上——至少是猫国这一部分——所要看的,他一定比这群兵更有用一些。我假装镇静问大蝎:“你是愿意叫我捆在树上,眼看着兵们把迷叶都抢走呢?还是愿意认罚?”
    ⑧兵们听到我说叫他们抢迷叶,立刻全精神起来,立刻就有动手的,我一手抓着大蝎,一脚踢翻了两个。大家又不动了。大蝎的眼已闭成一道线,我知道他心中怎样地恨我:他请来的大神的代表,反倒当着兵们把他惩治了,极难堪的事,自然他绝不会想到因一节叶梗而杀人是他的过错。但是他决定不和我较量,他承认了受罚。我问他,兵们替他收迷叶,有什么报酬。他说,一人给两片小迷叶。这时候,四围兵们的耳朵都在脑勺上立起来了,大概是猜想,我将叫大蝎多给他们一些迷叶。我叫大蝎在迷叶收完之后,给他们一顿饭吃,像我每天吃的晚饭一样。兵们的耳朵都落下去了,却由嗓子里发出了一点声音,好像是吃东西噎住了似的,不满意我的办法。对于死去的那个兵,我叫大蝎赔偿他的家小一百个国魂②。大蝎也答应了。但是我问了半天,谁知道他的家属在哪里?没有一个人出声。对于别人有益的事,哪怕是说一句话呢,猫人没有帮忙的习惯。这是我在猫国又住了几个月才晓得的。大蝎的一百个国魂因此省下了。
    (有删改)
    【注】①《猫城记》创作于1932—1933年,老舍从英国回国不久。此时的中国内有军阀割据、国共对峙,外有日本侵占东北,全国上下一片混乱,岌岌可危。小说情节概要:因飞机失事,中国人“我”坠落到了火星上的猫国,被一群猫人抓走。猫国大地主大蝎救了我,但他只是想利用我外国人的身份替他保护能使人上瘾又毒害精神的迷叶。我随着大蝎看到了猫国社会的种种情状,最终见证了猫国的灭亡。本文节选自第十三章。②国魂:猫国的货币。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作为猫国的外来者,与猫人保持着心理和文化的距离,以“我”这一视角来讲述故事能增强小说的批判力度。
    B.“我”的存在使得大蝎调动了本不想调用的五百名猫兵前来看管并收获迷叶,由此可见“我”在猫国的威慑力之大。
    C.文中画线部分的心理描写表明“我”对拯救猫人心存念想,对大蝎颇为不满,这为后文“我”惩罚大蝎埋下了伏笔。
    D.大蝎认为“我”很顺从他,且因叶梗杀人不是大事,因而对“我”质问他的行为感到不解,对“我”将他捆起来的行为感到愤怒。
    7.关于文中“猫兵被打死”这一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有意跳下高架子为被打的猫兵报仇,却反而导致不少猫兵因为害怕而跌伤。
    B.“我”本是替猫兵出头,却没能得到猫兵的响应,这既是“我”的悲哀,也是猫人的悲哀。
    C.猫兵对待被打死同伴的态度加深了“我”对人性的认识,彰显了小说的现实批判意义。
    D.“猫兵被打死”一事使“我”与大蝎彻底反目,但最终大蝎也没给被打死的兵做出赔偿。
    8.猫兵们具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9.文学评论家王淑明曾评价本文:“《猫城记》在独特的风格里,包含着蕴藉的幽默味,给一个将近没落的社会,以极深刻的写照。”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节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
    材料二:
    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先王之索贤人,无不以也。极卑极贱,极远极劳。虞用宫之奇吴用伍子胥之言此二国者虽至于今存可也。则是国可寿也。有能益人之寿者,则人莫不愿之;今寿国有道,而君人者而不求,过矣。贤主之于贤者也,物莫之妨,戚爱习故不以害之,故贤者聚焉。贤者所聚,天地不坏,鬼神不害,人事不谋,此五常之本事也。
    晋人欲攻郑,令叔向聘焉,视其有人与无人。子产为之诗曰:“子惠思我,蹇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叔向归曰:“郑有人,子产在焉,不可攻也。秦、荆近,其诗有异心,不可攻也。”晋人乃辍攻郑。孔子曰:“《诗》云:‘无竞惟人。’子产一称而郑国免。”
    (节选自《吕氏春秋·求人》)
    10.材料二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勾选相应位置。
    虞A用宫之奇B吴C用伍子胥D之言E此F二国者G虽至于H今存J可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践阼,指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也指登基即位,文中指后者。
    B.蚤,同“早”,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的“尊”用法相同。
    C.子不我思,即“子不思我”,与曹操《短歌行》“何枝可依”的句式类型不相同。
    D.惟,只、只有,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惟觉时之枕席”的“惟”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在周武王驾崩后勇挑重担,却遭到了管叔等人的怀疑,受到流言的诋毁,对此周公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B.周公对待贤人非常重视,达到了“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程度,这是其治国成功的重要原因。
    C.周公为平乱率军东征,诛杀了管叔、武庚、蔡叔,收伏了殷商遗民,分封了康叔、微子,平定了淮夷等地。
    D.先王寻求贤人时,不避遥远,不辞辛劳;贤主任用贤人时,尽量使其不受外物的妨害,因而都能招徕贤者。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2)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14.从材料二看,贤人对国家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湖中对酒作
    张谓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眼前一樽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
    主人有黍百余石,浊醪①数斗应不惜。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
    茱萸湾头归路赊,愿君且宿黄翁家。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②辛负东园花。
    【注】①浊醪(lá):浊酒。②参差:差不多,几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前两句与李白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有相似之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享受。
    B.诗人与“主人”的相聚虽然极尽饮酒之乐,但想到诸多杂事,顿时觉得忧从中来,因此又只能借酒消愁。
    C.诗歌既写出了宴会主人的生活富有和慷慨个性,又能借此表现两人友情之深厚,并希望今夜能够纵情饮酒。
    D.主人以“归路赊”为由,劝说诗人当夜留宿黄翁家,主客想开怀畅饮,希望不醉不归,不辜负美好时光。
    16.有人评价此诗大有“‘清水出芙蓉’之致”,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
    四、默写题
    17.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诗经》中的诗进行了独到的评价。
    (2)《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归途艰难和遥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诗人以曹植为例,表面是在说喝酒,实际是表达自己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城子》中想到爱妻埋在千里之外,无人陪伴,词人孤凄无处诉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马”让人想到披甲奔跑、快疾如风的战马,力量感十足,充满战意豪情。该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民间素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时节,秋燥加了寒凉,(甲),不宜再“秋冻”。在作息上,要早睡早起。①在饮食上,要避免不吃生冷的食物,尤其是凉掉菜。②可以多吃一些润燥、温润的食物。③例如,用梨、萝卜、陈皮和生姜一起煮水,可以健脾和胃,润肺化燥。④又如,用乌鸡加上党参、山药、枸杞,可以补肺补气,调理脾胃。
    秋冬季节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支气管肺炎发病率也会A_________如果孩子得了支气管肺炎,多数情况下会发烧,以中高热为主,并伴有频繁咳嗽。一般情况下,病初主要是干咳,之后可能会有痰,还会出现呼吸急促,严重时还会出现精神差、口周青紫、喘憋、呼吸费力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尤其是早产儿和有基础病的孩子。居家护理一定要遵从医嘱服药,不要B_________给孩子停药,或者随意增减药物剂量。咳嗽非常频繁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吃镇咳药物或通过做雾化、拍背等方法把痰液排出。
    秋冬季节,多种传染病高发,一些地方诺如病毒感染增多。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感染病毒以后,通常以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为主。一般来说,普通人群感染诺如病毒,(乙),两三天后就会好转,但C_________的人群容易出现较重的症状。诺如病毒主要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品或者水等途径进行传播。个人与家庭预防感染需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喝开水、吃熟食,蔬菜瓜果要洗净;患病以后,要居家休息,至少休息到症状完全消失后三天,尽量不要与其他家庭成员近距离接触;做好居家环境的清洁消毒,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请将文中画框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六、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边界是个体成长的保护墙,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也有人认为:“融而后通,破而后立,要敢于打破边界、多向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其实验结果证明了微生物必须依赖于已经存在的细菌才能产生”有误,斯帕兰扎尼只是反驳了尼达姆的实验和论证。
    2.答案: C
    解析: 恰恰说明其支持者是被科学与逻辑说服,对科学与逻辑有着起码的尊重。
    3.答案: D
    解析: 排除法先假设可能存在的多种情形,然后将除正确项之外的各种可能加以排除,从而确定正确项。但本文是随着认知的提升,逐步否定旧情形,接纳新情形,所用的不是排除法。
    4.答案: (1)驳斥自然发生说:①脱脂棉过滤后的空气无法使浸液腐烂或发酵。②空气进入鹅颈瓶却无法使液体产生生命。
    (2)证实生源论:①脱脂棉过滤出来的物质可以使溶液产生生命。②鹅颈瓶被截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液体后使其变浑浊。
    解析:
    5.答案: (1)正确认识:①错误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基础。②错误的层次有高下之分(或:不完整不等于全错)。
    (2)获得进步:①和错误观点展开论战,从中改进方法与逻辑。②对前人含有错误的理论进行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接近真相。
    解析:
    6.答案: B
    解析: “‘我’的存在使得大蝎调动了本不想调用的五百名猫兵前来看管并收获迷叶”错,大蝎调动五百名猫兵的原因是“猫国的风俗以收获迷叶为最重大的事,必须调兵保护”“不调他们来做不负保护责任的保护是公然污辱将士”,他“不愿被人指摘”。
    7.答案: D
    解析: “‘猫兵被打死’一事使‘我’与大蝎彻底反目”错,由文中“但是他决定不和我较量”可知应该没有彻底反目。
    8.答案: ①缺乏责任精神,规则意识。如猫兵身为士兵,却不履行保护的责任,被人请来保护迷叶,却想监守自盗,毫无规矩、责任意识。
    ②愚昧无知,胆小怕事。如猫兵盲目惧怕外国人,在面对单个外国人时,即使自己所在的队伍庞大,还是会心生畏惧。
    ③自私自利,毫无助人精神。如猫兵在同伴被打死时,毫无出头的念想,即使有人帮着申冤,也不愿意回应,涉及自己利益时才开始出动。
    解析:
    9.答案: ①风格独特:小说富有科幻色彩,以火星猫人来展现旧社会国民的人格缺陷,以猫写人,风格独特。
    ②幽默:小说运用反语、对比、反转等手法达到讽刺的效果,如“有时候他们一高兴”一句中,用“高兴”一词美化叛变,语境中褒词贬用,形成反差,生成幽默。
    ③深刻的写照:作者意在通过描写猫人和猫城的生活,来映射当时混乱的社会现状及国人的自私自利、愚昧无知等,启人深思。
    解析:
    10.答案: BEG
    解析:
    11.答案: C
    解析:
    12.答案: C
    解析:
    13.答案: (1)我不避嫌疑代理国政的原因,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
    (2)于是最终辅佐成王,而让他的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到鲁国受封。
    解析:
    14.答案: ①贤人可以使国家得到安定与荣耀。
    ②贤人可以使国家长存。
    ③贤人可以使国家免除灾祸。
    解析:
    15.答案: B
    解析: “顿时觉得忧从中来,因此又只能借酒消愁。”错,这里主要体现诗人的惬意和洒脱,“忧从中来”“借酒消愁”没有体现。
    16.答案: ①意象、意境自然澄澈。以白描的笔法直接描绘湖上的明月和周围的山峦,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却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②语言通俗易懂、朴实自然。“不厌”“又长满”“不惜”等口语化的表达,贴近生活,增强了诗歌的亲切感和可读性。
    ③情感率真洒脱。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时真实且自然的场景和劝酒之辞,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解析:
    17.答案: (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2)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3)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4)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5)①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②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③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解析:
    18.答案: A.水涨船高(节节攀升)
    B.自作主张
    C.弱不禁风(弱不胜衣)
    解析:
    19.答案: 示例:语句①,删去“不”字;
    语句④,在“枸杞”后加“煮汤”。
    解析: 第①句,滥用否定词,造成表达不合逻辑,“避免”就是不要出现的意思,再加上“不”字,就构成双重否定了,反而是“要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把意思说反。因此,删掉多余的否定副词“不”,这个句子就可以“起死回生”。
    第④处,如果只是把几样食材放到一起,没有熬煮的话,怎么可以吃,又怎么“补肺补气、调理脾胃”呢?所以,原句缺少“煮汤”这个关键词语,犯了成分残缺的语病,不能表达出应有的意思。
    20.答案: 甲:此时要注意保暖了
    乙:病情比较轻
    解析: 根据上文天气“寒凉”和下文不宜“秋冻”的情境,甲处应填写“要注意保暖”之类的语句;
    根据下文“两三天后就会好转”的结果推测,乙处应填写“病情比较轻微”之类的语句。
    21.答案: 示例:①患者如果咳嗽非常频繁,应在医生指导下吃镇咳药物,或者通过做雾化、拍背等方法把痰液排出。
    ②患者如果咳嗽非常频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吃镇咳药物,或者通过做雾化、拍背等方式排出痰液。
    解析:
    22.答案: 例文:
    互融,势不可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各国紧密联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必将携手,彼此“互融”才可“发展”。
    诚如海纳百川、川纳百湖一样,我们所追求的“包容型”社会,正是如今开放政策下的“互融型”社会。国家之间互融互通,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相互借鉴、吐故纳新,也为企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可见,彼此的“互融”必将助力其发展,行稳致远。
    那么在如今这样的时代,我们该何为?这个几世纪前就被荷尔德林提出的诘问跨越漫漫长河,于时光的洪流中仍有警醒世人的力量。或许在不绝回响的历史长河中可以找到答案。
    曾几何时,我们顶着“东亚病夫”的帽子,被列强践踏于马蹄之下,却仍洋洋自得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不肯走出国门,亦不肯纳谏从流,如此阻碍融合发展之路,岂不痛哉?唯愿后人哀之而又鉴之,勿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再看如今,博物馆的文物鲜活起来,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融后绽放出了更加绚丽的色彩。《上新了,故宫》刷屏,大胆地启用了与以往不同的形式,融合多种元素,使故宫活跃于人们的口口相传之间,让人们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600多岁的故宫越活越年轻的气息。
    传统文物如此,传统诗歌亦如此。诗言志,歌咏言。《经典咏流传》采用了以歌和诗的方式,将歌与诗紧紧相融,在朗诵中,我们能感受到先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经典咏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在这交融的文化形式之中,我们真切地领会到了文化的真正内涵。
    所谓“独木难成林,一花难成春”,今天的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并深度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也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可谓发展离不开融合,融合将助推发展。
    由国至家,由己及人,我们青年一代要学会融合,敢于创新,承担社会责任,相融更要相容。我们要抓住时代机遇,在各领域广泛融合的大势之下,努力争做前5%的时代领跑者。
    千年来风雨同舟,万里内鹏程正举。一人行,是茂林修竹轻摇时的绰约;百人行,是惊涛骇浪过后的彩虹;万人行,是千万民族高歌下的灵动。你我“互融”,以数万人的壮举奏响时代的最强音,互融——势不可挡!
    解析:

    相关试卷

    涟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涟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饶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上饶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