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0.2《归去来兮辞_并序》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0.2《归去来兮辞_并序》教学设计课后反思第1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0.2《归去来兮辞_并序》教学设计课后反思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迁移探究,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清文章思路。
    2、体会文章意境。
    3、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
    学习重点:
    1、体会文章意境。
    2、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
    学习过程:
    1、导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共同穿越到1600年前的东晋时期,去欣赏被北宋大文豪欧阳修誉为“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这一陶渊明的代表作,让我们一起追随前人的脚步,去认识一下陶渊明,去领悟一下他究竟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吧。
    2、作者简介
    实际上,说起陶渊明,首先我们马上会会脱口而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不戚戚于贫贱,不济济于富贵”……但我们也要知道他还写过这样的句子:“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立志“大济于苍生”……这是两种陶渊明,一种是“仕”的陶渊明,一种是“隐”的陶渊明。“仕”的陶渊明大概是这个样子PPT,“隐”的陶渊明大概就是这个样子PPT,悠然的望着南山呢?
    那么,陶渊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那在《归去来兮辞》中,我们更多的是看到的他“仕”的一面,还是“隐”的一面呢?在“仕”与“隐”之间,陶渊明是否做了一个非常清晰明了、毫不犹豫的选择呢?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仕”的理由,“隐”的思考(死亡)学完本文之后我们再来探讨这一问题?
    3、解题
    俗话说“看人先看了,读文先读题”,题目意思?
    猜读法:归因、归况、归感?
    4、诵读诗歌
    1、配乐,学生代表朗读。
    2、学生自由的诵读。
    5、文本研读
    1、陶渊明为什么归去?请从第一段找出答案。(板书:归去之因)
    2、归去之后的生活怎样呢?从2、3段来看,用一个字,概括一下:闲/乐。(板书:归去之况:乐)
    3、归去之后又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思考呢?内容在第四段。“感悟”(板书:归去之悟——乐天知命)
    6、体会意境、小组合作
    1、从2段或3段任选一句诗或几句诗,将诗句的内容设想成一幅图画,用形象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画面,展现陶渊明归去之后的生活情趣。
    2、有感情诵读你喜欢的句子,然后进行描述。
    七、迁移探究
    陶渊明对于“仕”与“隐“”的选择内心有无激烈的挣扎?在“仕”与“隐”之间,陶渊明是否做了一个非常清晰明了、毫不犹豫的选择呢?说说你的看法?陶渊明对自己归隐的决定有没有犹豫?文中表现的归隐之乐是不是陶渊明内心的真实写照?
    八、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想象陶潜归园的形象,写一个片段。
    板书设计
    之因
    归去之况自由
    之思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然后再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本文作品的意境和陶渊明人生追求是难点,因引导学生通过多度进行品味。
    效果分析
    从“辞”这种抒情性文体的特点来看,诵读毫无疑问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文章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朗读才能声情并茂;同样,投入而有感情的朗读又能进一步带动对“辞”这种文体及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我将诵读与领悟作为本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读带悟,以悟促读,问答与讨论穿插进行,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群策群力,归纳提炼,巩固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材分析
    《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的第四篇文章。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得以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如此推崇,其文自然很值一读。
    评测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1.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恨晨光之熹微 恨:遗憾。
    B.三径就荒就:近于。
    C.悟已往之不谏谏:进谏
    D.策扶老以流憩流:周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相同一项是()(2分)
    A.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家叔以余贫苦
    B.①归去来兮②复驾言兮焉求
    C.①门虽设而常关②或植杖而耘耔
    D.①知来者之可追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对下列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的2,3两节都是描写“今是昨非”的,包括对景物和心理的描写,而且行文注意到对仗、骈偶,从而保持了赋的音韵和谐、辞采艳丽的特点。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一句是说院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和菊还是原样。这里“松菊”既表明诗人的天性爱好,又是言志和寄托。
    C.“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一句中的景物亦有人情和个性,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喻示着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
    D.本文采用楚辞的体式,叙写了田园生活的风貌以及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抒写了作者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和归途中的心情。
    4.翻译。(6分)
    ①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3分)
    ②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3分)
    答案:
    1.C.谏:劝止,挽回
    2.B
    3.答案:A,只有“今是”
    4.略。
    课后反思
    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处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该是做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整个教学方法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上难免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意境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本文体裁为“辞”,根据辞的特点,虽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诗。通观本文内容,不管是从句式、韵律、意境来看它是一首美诗。定位以诗,则以朗读感知为中心,感受并体会本文潇洒脱俗而富于人情味的特点,让学生读的充分,是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意境也不再是难题。因而本课程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完整的交易进行。
    在以课文为本的同时,适当延伸课堂内容,营造情感氛围,用情教人,教学中师生双方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心领神会,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本文内容。整堂课过程较为流畅,教师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受到感染,气氛融洽。但由于对学生引导不够,一部分学生想全文都抓,反而无从入手,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
    课标分析
    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陶渊明的语言,陶渊明的情感,陶渊明的纠结与平衡,我认识的陶渊明,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