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36湿地破坏(以洞庭湖为例)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36湿地破坏(以洞庭湖为例),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湿地的分类及功能,湿地的保护措施,湿地的功能,降水←降水,地下径流,蒸发←气温,植被茂密涵养水源,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第2问图解,第3问图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结合实例,了解湿地的功能,分析湿地产生原因、萎缩原因及危害和保护措施
区域认知:湖泊、沼泽、沿海滩涂的水文特征综合思维:湿地的形成原因、开发与保护综合分析人地协调观:湿地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措施,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湿地的形成原因分析
3、湿地萎缩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河流湿地:河流湿地的变化过程伴随着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搬运和沉积过程
湖泊湿地:湖泊岸边或浅湖发生沼泽化过程而形成的湿地
近海与海岸湿地:海域沿岸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了浅海滩涂、珊瑚礁、河口水域、三角洲、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
沼泽湿地:包括沼泽和沼泽化草甸(简称沼泽湿地) ,是最主要的湿地类型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水稻田)
沼泽湿地的形成一般原理分析——进水多,出水少,留存水多。主要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地势状况等。
进水多:降水多、径流汇入多(如河流泛滥、冰雪融水、地下水汇入等)出水少:蒸发弱、下渗少(如地下有冻土层、不透水层等)、径流流出少(如地形低洼、河流受阻、地下无法排出等)
地表径流①直接汇入②河水泛滥
隔水层①低纬:黏水层②高纬:冻土层阻滞水分下渗
运用湿地的形成原理,分析洞庭湖湿地的形成原因。
进水:夏季降水多,径流汇入多;出水: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014全国卷二)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020年山东卷)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图7),海拔1875~2106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千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6分)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沿断层出露;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易于积水。
(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6分)
湿地位于水库上游,在洪水期能削减洪峰;湿地受地下水补给,(枯水期)为水库提供较为稳定的水源;湿地可以对泥沙、污染物等进行过滤、沉淀、吸附、降解,净化入库水质。
(2018年全国卷1)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第1问图解沼泽湿地相对湖泊水位更低,地势更平坦开阔
(2018年全国卷1)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湿地萎缩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洞庭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4)完善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湖泊萎缩,调蓄功能下降,灾害频率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对洞庭湖进行综合治理,制定相应对策,遏制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动湖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典型区域湿地保护目的的分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37森林破坏(以亚马孙雨林为例),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森林的分布和现状,亚马孙热带雨林,东南亚热带雨林,刚果盆地热带雨林,雨林植被,全球碳氧平衡,1地球之肺,2绿色水库,3基因宝库,1雨林被毁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38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区域优势,最突出优势,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优势的丧失,区域调整,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区域发展一般思路,资源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措施,提高晋煤外运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40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为例,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合理进行农业布局,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主要依据气候+地形,生态+社会+经济措施,农业发展条件评价,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地势起伏,厚薄酸碱性,劳动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