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六国论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六国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朗读课文, 细读文本,拓展探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作者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2.识记率、厥、弥、判、速、洎、殆等字的意义。
3.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4.能结合现实对国家大事进行评论。
教学重点:
1.熟悉全文并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观点。
2.学习本文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分析和评价作者在文中提出的“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则提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同样是秦灭六国的历史事实,不同的人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自不同的见解。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这节课我们再来看一篇关于秦灭六国的历史教训总结的文章——《六国论》。来看看苏洵对于六国灭亡又提出了哪些自己的高见呢!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朗, 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2.背景材料: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3.解题:
“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①这是一篇议论文,请同学们来谈一谈我们学习一篇议论文应该学习什么呢?
②学习文章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读书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
三、朗读课文。
1.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将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每一小组负责一部分。
2.带着问题来读课文。每一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该段课文,回答问题。
四、 细读文本:
1、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2、第二段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
明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战胜而得 受贿所得 数量上
战败而亡 贿赂所亡 对比论证
创业之艰 割地之易 程度上
地有限 欲无厌 对比、事实论证
薪不尽 火不灭 道理(引用论证)
3、第三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不赂者以赂者丧
齐 与嬴而不助五国——勿附于秦
燕 以荆卿为计速祸——刺客不行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赵 诛良将,用武不终——良将犹在
4、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第五段是否多余?
明确:
第四段 总结上文,解决问题。
第五段 引古(六国破灭)——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
勿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5.你认为作者对六国破灭原因的分析正确吗?
五、拓展探究:
1.跟《六国论》学论证结构。
2.史论文阅读方法。
六、作业:
1.本文的写作方法是借古讽今,试着写或者改编一篇历史小故事,反映出社会现实。
2.熟读成诵。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项脊轩志教案,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六国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美文美读,边读边思考,请同学们边浏览全文,边思考,合作探究,写作目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苏幕遮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