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末模拟卷(河南专用)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期末模拟卷(河南专用)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难度系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八上及八下第七单元。
5.难度系数:0.7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钩虫、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的共同特征是( )
A.有口无肛门B.用体壁呼吸
C.生殖器官不发达D.消化器官不发达
【答案】D
【分析】线虫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等。
【详解】A.钩虫、蛔虫、蛲虫等属于线虫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A不符合题意。
B.钩虫、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进行无氧呼吸,B不符合题意。
C.钩虫、蛔虫、蛲虫等属于线虫动物,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C不符合题意。
D.钩虫、蛔虫、蛲虫等属于线虫动物,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可消化食糜,D符合题意。
故选D。
2.根据动物的特征,判定下列名称里都有“鱼”字的动物,但不属于鱼类的是( )
A.小金鱼B.娃娃鱼C.草鱼D.带鱼
【答案】B
【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大多数鱼类的体表覆盖着鳞片,也有一些鱼的体表没有鳞片,像泥鳅、鲨鱼等,称为无鳞鱼。
【详解】ACD.小金鱼、草鱼和带鱼都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均属于鱼类,ACD不符合题意。
B.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B符合题意。
故选B。
3.蝗虫的感觉器官中,在视觉上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是( )
A.触角B.单眼C.复眼D.气门
【答案】C
【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和单复眼等。
【详解】A.触角是蝗虫的重要感觉器官,但它主要负责触觉和嗅觉,而不是视觉。触角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帮助蝗虫寻找食物、避开危险等,但在视觉上并不起主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单眼是蝗虫等昆虫的一种简单光感受器,只能感受光的强弱和方向,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因此,单眼在视觉上也不起主要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复眼是蝗虫等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由许多小眼组成,能够形成清晰的图像,帮助蝗虫识别周围环境、寻找食物、避开障碍等。因此,复眼在视觉上起主要作用,C符合题意。
D.气门是蝗虫等昆虫的呼吸器官,与视觉无关。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通过气管系统为蝗虫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前肢特化成翼B.身体一般呈流线型
C.骨骼轻便,利于飞翔D.飞行所需能量由细胞核提供
【答案】D
【分析】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详解】A.鸟类的前肢特化成翼,翼是许多鸟类的飞行器官,能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A正确。
B.流线型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因此,鸟的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可减小空气阻力,利于飞行,B正确。
C.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这样的骨既可以减轻体重,又可以增强紧密性,利于飞行生活,C正确。
D.飞行所需能量主要由细胞内的线粒体提供,而不是细胞核。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负责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能量,故线粒体可以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核则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复制场所,对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它并不直接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5.下列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猫头鹰 扬子鳄 鲸鱼B.金丝猴 鲨鱼 大熊猫
C.猎豹 蛇 袋鼠D.企鹅 黑熊 丹顶鹤
【答案】D
【分析】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恒定的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变温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
【详解】A.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猫头鹰属于鸟类、鲸鱼属于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A错误。
B.鲨鱼属于鱼类是变温动物;金丝猴和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B错误。
C.蛇属于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猎豹和袋鼠是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C错误。
D.企鹅、黑熊、丹顶鹤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D正确。
故选D。
6.上课铃声响起,老师推门走进教室为大家上课。下列关于推门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伸手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C.推门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互相配合才能完成
D.推门动作中,关节起支点作用
【答案】A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详解】A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转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故伸手推门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将分别发生舒张和收缩现象,A错误,C正确。
B.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B正确
D.推门动作中,关节起支点的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D正确。
故选A。
7.刚破壳而出2小时的小鸭会随母鸭一起下水游泳属于先天性行为,下列各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蚂蚁搬家、孔雀开屏B.鲟鱼洄游、鹦鹉学舌
C.蜘蛛织网、惊弓之鸟D.狗辨主人、老马识途
【答案】A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动物的学习行为主要是由神经系统调节,动物越高等,大脑越发达,动物的学习能力就越强。
【详解】A.蚂蚁搬家、孔雀开屏,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符合题意。
B.鲟鱼洄游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是动物出生以后,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B不符合题意。
C.蜘蛛织网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惊弓之鸟是动物出生以后,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C不符合题意。
D.狗辨主人、老马识途,都是动物出生以后,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人们曾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大规模捕狼,造成野兔迅速繁殖、草场退化的恶果。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帮助植物传粉B.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促进物质循环D.维持生态平衡
【答案】D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事实表明,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作生态平衡。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可见,题干所述内容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维持生态平衡,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9.下列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区分细菌和真菌
B.新冠病毒也能使植物患病
C.链球菌可使人得肺炎,而乳酸菌可以用来制泡菜,因此细菌对人类有利也有害
D.酵母菌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C
【分析】微生物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
【详解】A.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A错误。
B.病毒根据寄主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不会使植物患病,B错误。
C.链球菌可使人得肺炎,而乳酸菌制作泡菜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可以用来制泡菜,因此细菌对人类有利也有害,C正确。
D.酵母菌属于真菌,真菌具备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D错误。
故选C。
10.现有甲、乙、丙三种动物,甲和乙同为哺乳纲,乙和丙同为食肉目,甲和丙同为犬属,这三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更近的是( )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三者的亲缘关系一样近
【答案】B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
【详解】图中,甲和乙同为哺乳纲,乙和丙同为食肉目,甲和丙同为犬属,根据分类单位的大小顺序可知,属的分类单位最小,亲缘关系更近,故甲和丙的亲缘关系更近,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48674个,其中物种135061个,种下单元13613个。这体现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A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详解】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即生物种类的多少。题目中提到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48674个,其中物种135061个,这直接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A正确。
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层次,B错误。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题目中并未提及生态系统的相关信息,C错误。
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虽然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题目中并未直接提及基因的相关信息,而是强调了物种的数量,D错误。
故选A。
12.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珍贵的自然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中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生态系统随着生物种类越丰富往往越稳定
C.生态系统被破坏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丧失
D.多引进外来物种,有利于丰富生物的种类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详解】A.生物的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物种的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A正确。
B.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调节能力越强,B正确。
C.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被破坏就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的丧失,C正确。
D.不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本地的生态安全。多引进外来物种,不一定能丰富生物的种类,有可能还能威胁到当地的生物种类,D错误。
故选D。
13.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抚州宜黄河上游是它们重要的越冬栖息地之一,保护“中华秋沙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强宣传教行B.建立基因库
C.立法保护D.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D
【分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详解】A.虽然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保护中华秋沙鸭的意识,但仅通过宣传教育难以直接保护其栖息地或种群数量,因此效果相对有限,A不符合题意。
B.基因库主要用于保存物种的遗传信息,对于已经濒危的物种,虽然有助于未来的繁殖和复育,但并不能直接解决当前保护的问题,因此不是最有效措施,B不符合题意。
C.立法可以为中华秋沙鸭提供法律保护,防止非法猎杀和栖息地破坏。然而,法律的保护需要有效的执行和监督,且更多地是提供法律框架,而非直接的保护行动,C不符合题意。
D.自然保护区能够直接保护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为它们提供一个安全、适宜的生存环境。这是保护濒危物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D符合题意。
故选D。
14.如图为植物繁殖的几种方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想要大量快速获得新个体,常采用图一至图四所示的繁殖方式
B.图四中为保证①的成活,应使①与②的木质部紧密结合
C.为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可以选择图一所示繁殖方式
D.图五所示繁殖方式繁殖速度较慢,但可以获得新品种
【答案】B
【分析】观图可知:图一是组织培养;图二是扦插;图三是压条;图四是嫁接、其中① 是接穗、②是砧木;图五是种子繁殖。
【详解】A.图中一是组织培养、二是扦插、图三是压条、图四是嫁接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能大量快速获得新个体并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A正确。
B.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图四中为保证①接穗的成活,应使①接穗与②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B错误。
C.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即为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可以选择图一种子培养繁殖方式,C正确。
D.用种子繁殖的速度慢,子代容易产生变异现象,所以,图五种子繁殖方式繁殖速度较慢,但可以获得新品种,D正确。
故选B。
15.下列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 )
A.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C.播撒小麦种子种地D.埋下鸡冠花种子后,种子发芽
【答案】A
【分析】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详解】A.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A符合题意。
BCD.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是新植物的幼体,胚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因此,种子繁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属于有性生殖。因此,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播撒小麦种子种地、埋下鸡冠花种子后种子发芽,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都属于有性生殖,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鹦鹉在我国属于宠物鸟,一般野外无法生存,雏鸟出生后需要由亲鸟喂养一段时间,才能独立生活。如图为小鹦鹉嗉囊满是食物的情景,下列有关鸟类繁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鹦鹉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和育雏等
B.小鹦鹉要想孵化成功,必备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受精卵,如亲鸟产下未受精的白蛋是没法孵化成功的
C.鹦鹉卵的卵黄和卵黄外面的卵白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D.图中的小鹦鹉幼鸟孵出后,不能觅食,需要亲鸟喂养才能成活,属于早成雏
【答案】D
【分析】蛋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
【详解】A.鹦鹉作为鸟类,其生殖和发育过程确实一般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和育雏等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鸟类繁殖的完整过程,A正确。
B.鸟类的孵化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受精卵。如果亲鸟产下的是未受精的白蛋,那么由于缺少受精卵这一关键要素,是无法孵化成功的,B正确。
C.鹦鹉卵的结构中,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而卵白则位于卵黄外面,它除了具有保护作用外,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一定的营养和水分,C正确。
D.图中的小鹦鹉幼鸟孵出后,不能觅食,需要亲鸟喂养一段时间才能成活。这种特点在鸟类中被称为晚成雏,而不是早成雏。早成雏的幼鸟在孵出后就能立即跟随亲鸟觅食,而晚成雏则需要在亲鸟的喂养下才能逐渐成长,D错误。
故选D。
17.下列各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鸡的玫瑰冠与单冠B.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单眼皮
C.豌豆的圆粒与豌豆的皱粒D.果蝇的长翅与果蝇的红眼
【答案】D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详解】A.同种生物(鸡)的同一性状(冠的形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虽然这是不同个体(小萌和小丽)的同一性状(眼皮的形状),但因为是同种生物(人类)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也属于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同种生物(豌豆)的同一性状(粒的形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也属于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D.同种生物(果蝇)的不同性状(翅的长度和眼的颜色),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D符合题意。
故选D。
18.豌豆花色有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之分,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则基因组成为Bb的豌豆花,颜色为 ( )
A.紫白相间B.浅紫色C.紫色D.白色
【答案】C
【分析】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豌豆花色有紫色为显性B表示和白色隐性b表示,基因组成为Bb的豌豆花,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因此颜色为紫色。C正确。
19.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B.由于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C.基因组成相同,表现出的性状不一定相同
D.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相似的基因就越多
【答案】B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详解】A.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生物个体既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变异。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故A正确。
B.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如果环境变化,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那么就是可遗传的变异。如果单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未改变的变异,就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B错误。
C.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但也受环境影响,环境条件能影响某些性状的表现,比如同一批种子,基因组成相同,但是在不同的土壤里,最终结出的种子大小可能不同,即性状不相同,故C正确。
D.基因控制性状,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越多,即相似的基因就越多,故D正确。
故选B。
20.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多种多样,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不合理的是( )
A.米勒实验证明: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B.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氧气、甲烷、氨、氮、氢等
D.原始地球存在高温、紫外线、雷电等自然条件
【答案】C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而原始大气中没有为原始生命提供呼吸的氧气。
【详解】A.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A不符合题意。
B.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B不符合题意。
C.结合分析可知,原始大气主要成分应不包括氧气,而是像甲烷、氨、氢等还原性气体,C符合题意。
D.结合分析可知,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紫外线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本部分共5小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21(5分).在水稻抽穗的季节进行稻田养鸭,鸭子在稻田中穿梭捉虫时,可帮助水稻扬花授粉,提高水稻的结实率,这些鸭子以害虫等为食,发挥鸭子“杀虫禽”的作用,所产的鸭蛋营养丰富,实现稻鸭双丰收。
(1)据资料可知水稻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此生殖方式的优点是使后代具有 。
(2)鸭蛋中能发育成雏鸭的结构是[ ],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有 (填序号)。
(3)鸭子发挥“杀虫禽”的作用,抑制害虫数量,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可以 。
【答案】(1)有性 双亲的遗传特性
(2)② ①⑤
(3)维持生态平衡
【分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图中,①是卵白、②是胚盘、③是气室、④是卵壳膜、⑤是卵黄。
【详解】(1)水稻用种子繁殖,种子的胚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故用水稻种子繁殖的方式属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②胚盘是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因此,鸭蛋中能发育为雏鸟的结构是胚盘,胚盘是鸟卵中最重要的部分。卵黄外面的①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⑤卵黄是鸭蛋的主要营养部分,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因此,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有①卵白、⑤卵黄。
(3)鸭子通过捕食害虫,能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这体现了动物在生态系统中通过捕食、竞争等作用,对种群数量起到调节作用,从而维持生态平衡。
22(6分).如图一是李梅一家的遗传图解,李梅的父母都有耳垂,爱美的小女孩李梅没有耳垂。图二是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的排序图,图三是与耳垂相关的基因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属于一对 ,由题中信息可知, 是显性性状。
(2)发育成李梅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表示为图二中的 (填字母)。
(3)若分别用D、d表示有无耳垂的显隐性基因,李梅父亲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可以用图三中的 (填图三中序号)表示,李梅的基因组成可以表示为 (填图三中序号)。
(4)如果李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概率是 。
【答案】(1)相对性状 有耳垂
(2)A
(3)④或⑤ ②
(4)75%#3/4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1)在遗传学上,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李梅的父母都有耳垂,李梅没有耳垂,可以判断无耳垂是新出现的性状,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
(2)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图二中的A图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一样,为XX染色体,是女性的染色体组成,B图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不一样,为XY染色体,是男性的染色体组成。因此李梅受精卵的组成表示为图二中的A图。
(3)根据(1)的解答可知,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若分别用D、d表示有无耳垂的显隐性基因,李梅的父母都有耳垂,李梅没有耳垂,李梅的基因组成可以表示为dd,则李梅有耳垂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Dd,遗传图解如下:
,
所以李梅父亲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可以用图三中的④⑤表示。李梅的基因组dd成可以表示为②。
(4)根据(3)的遗传图解可知,如果李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概率是75%。
23(5分).根据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6月2日报道,今年1月草地贪夜蛾首次被发现入侵云南,后相继在西南、华南地区出现,同时快速向广西、贵州等地迁飞蔓延。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事件引起了农业部的高度重视,目前按照科学方法进行防治的地块,虫害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1)草地贪夜蛾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 动物。
(2)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 →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属于 发育。
(3)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进入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叫 (填“生物入侵”或“物种引进”)。
(4)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它所具有的这种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发生)来看,该行为属于 行为。
【答案】(1) 节肢
蛹 完全变态
生物入侵
先天性
【分析】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为: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昆虫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期与成虫期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差异很大,这种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发育经历卵→若→成虫三个时期,且若虫期与成虫期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差异不大,这种发育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生物入侵是指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者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1)根据分析可得,草地贪夜蛾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2)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期与成虫期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差异很大,这种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
(3)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进入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叫生物入侵。
(4)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它所具有的这种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发生)来看,该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24(8分).现代地球上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来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进化树中呈现了多种不同类群的生物,每一类群都包含了多种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
(2)草履虫和图中①及蚯蚓都属于 动物。大熊猫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类动物。
(3)标号②代表的动物,大多数成体用 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功能。
(4)保护大熊猫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5)观察进化树,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生物是 。
(6)由图可知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
(7)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当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形成的原因是 的结果。
【答案】(1)生物种类/物种
(2) 无脊椎 哺乳
(3) 肺
(4) 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5) 鲤鱼和鲫鱼
(6) 由低等到高等
(7) 自然选择
【分析】进化树是根据各类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将各类生物安置在有分枝的树状图表上,简明地表示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在进化树上,每个叶子结点代表一个物种,如果每一条边都被赋予一个适当的权值,那么两个叶子结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就可以表示相应的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异程度。
图中是生物进化树,①代表节肢动物,②代表两栖动物,③代表藻类植物,④代表苔藓植物,⑤代表被子植物。
【详解】(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因此该进化树中呈现了多种不同类群的生物,每一类群都包含了多种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2)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结合生物进化树可知,图中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①是节肢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因此草履虫和①节肢动物及蚯蚓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大熊猫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类动物。
(3)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结合生物进化树可知,标号②代表的动物是两栖动物,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5)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如图可知,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生物是鲤鱼和鲫鱼,因为鲤鱼和鲫鱼都属于鱼纲,共同特征最多。
(6)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7)达尔文认为:因生存资源有限,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因此,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当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形成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5(6分).“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精心设计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小明受到启发,用爷爷菜地里的豌豆植株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表格中“×”表示杂交。
(1)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遗传学上称之为 。
(2)根据组别C可推断 (填“高茎”或“矮茎”)是显性性状。
(3)已知高茎与矮茎由一对基因(D/d)控制,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推断,A组亲代高茎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B组子代高茎植株所占比例为 ,C组子代高茎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
(4)小明把高茎植株的幼苗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发现长成的植株株高明显矮于其他高茎植株,这说明环境的变化 (填“影响”或“不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答案】(1)相对性状
高茎
DD 50% DD或Dd
影响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详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在子代个体中消失了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A组中的遗传现象,可以推测高茎是显性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因此根据C组中的遗传现象,也可推知高茎是显性性状。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在子代个体中消失了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因此,A组亲代高茎植株的基因组成是DD,A组的遗传图谱如下图: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B组的子代高茎植株所占比例为50%,矮茎的植株所占比例也为50%。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C组杂交的遗传图谱如下图:
因此,C组子代高茎植株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4)“高茎豌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是环境因素影响的,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由此说明,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性状及株数
A
高茎×矮茎
高茎91株
B
高茎×矮茎
高茎46株、矮茎46株
C
高茎×高茎
高茎67株、矮茎23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期末模拟卷(天津专用)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期末模拟卷(陕西专用)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难度系数,下列选项中,与动物仿生无关的是,小秦尝试自制酸奶,步骤如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期末模拟卷(广西专用)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难度系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