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2课 多样的数据公开课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2课 多样的数据公开课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泛在的数据》第2课,本节课是第一节课的延伸,学习数据本身的性质以及数据的存放形式。本课包括二块内容:多样的数据形式、数据存储介质的变化。本课立足生活情境,注重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多样性;通过从古至今存储数据的过程,了解数据存储介质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感受信息科技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接触过数字、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数据;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具备理解数据概念的能力,前课身边的数据也指向了数据的多样性,为这节课做了准备。同时,他们善于合作,初步具备整理、归纳能力,对数据的形式和演变发展好理解。
学习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多样的数据形式。
教学难点:辨别不同存储介质所能够记录的数据形式。
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探究、分析归纳辅以教师指导等多种方式逐一突破。
五、课前准备
学习环境:普通教室或计算机教室
学习资源:学习单、教学演示文稿、甲骨文、竹简等图片;身份证、优盘等实物。
设计思路
本课遵循《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通过体验和认识典型的信息科技应用场景,感受身边数据”的课程理念,基于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沿着“情境体验-合作探究-迁移提升”的学习逻辑,逐步数据的形式和存储介质的变化。情境体验指向学什么?即探秘数据形式、数据存储的变化;过程探究指向怎么学?通过合作探究、思维导图、任务单学习;迁移提升指向学得怎么样?通过学生在校的一卡通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小知识让学生了解数据存储的变化是科技的发展。
七、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
多样的数据
数据的形式
数据存储介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指向
1.通过分析各类数据实例,知道数据的多种形式。
2.通过追溯数据存储介质的演变,了解其变化历程。
【信息意识】 能对不同数据形式进行分类,同时对数据存储介质的变化历程进行梳理。
【计算思维】 能对不同数据进行分类,同时了解数据的形式分为很多种类型。
【信息社会责任】 能对自身个人数据及公共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了解数据存储的重要性,保护个人数据安全。
(一)情境引入 激发兴趣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以公民身份证为例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自主思考,激发兴趣
(1)自主思考分享:身边证有哪些数据?
(2)再思考:每张身份证上的数据都一样吗?
(3)归纳小结:身份证上数据各有不同,但数据形式相同。
以学生熟悉的身份证例子为情境驱动,引出本课学习主题,唤醒学生认知;通过对身份证上数据的梳理,感受身份证的意义及身份证数据形式。
(二)初步学习,数据形式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体验感知,提出问题
(1)数据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根据给出的数据,提出问题:你知道对应的数据形式吗?
(2)小组讨论并交流,指出数据的对应形式。
思考:数据形式包括哪些?
(3)归纳小结:数据的形式有数字、文本、图片、音频等等。
借助实例文件等任务驱动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感受多样的数据形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感知数据形式。
(三)再度学习,数据存储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深度理解,体验过程
通过数据的形式多样,再度体验数据存储的变化
小组讨论并记录:
数据存储介质的变化是怎样的?
2.分享交流,梳理过程
(1)分享交流:不同存储介质的数据是否一样?
(2)归纳小结:不同介质存储数据的形式不一致
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梳理数据存储的变化过程,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感悟数据的形式和数据存储介质密不可分,进一步了解不同介质存储数据的形式不一致,突破本课重难点。
(四)巩固提升,迁移迭代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强化,升华主题
(1)回顾身份证的功能,从小知识的学习中了解身份证的革新。
思考:感受身份证的创新有何意义?
2.练习提升,梳理总结
(1)记录并交流,分享心得。
(2)教师总结:数据的形式多种多样,随着数据存储介质的改变,存储数据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
通过最后的巩固练习,知道个人数据中,有很多的数据形式,让学生总结整堂课的知识点,梳理总结,巩固提升。同时做到个人数据的保护,为后面的课做铺垫。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五年级上册第15课 算法的应用获奖表格教案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五年级上册第7课 分支结构优质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单元 算法的控制结构第6课 顺序结构优秀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