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山东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适用于山东)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适用于山东),共7页。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热"雪"燃冬,正式开"嗨"!2023年12月22日,"南国冰雪城"梅花山滑雪场又开门迎客啦!冬天的梅花山云雾( piā )缈,就像如梦似幻的仙境,又像一( fú )淡雅的水墨画,云雾、山林相映成景,美不胜收。
在这里,远离尘世喧嚣,投入大山的怀抱,在惊险刺激中体验乌蒙的磅礴、粗犷与壮美。在这里,人们手持滑雪杖,脚踏滑雪板,迫不及待地与天地相拥,与白雪共舞,欢呼声、嬉闹声,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邂逅一场雪,恋上一座城,六盘水的冬天充满激情与浪漫,带您感受纯( cuì )的冰雪世界,让您领略"南国冰雪城"大相径庭的独特魅力!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一副 淡雅( yǎ ) 缥缈 B .喧嚣( xiá ) 飘渺 纯粹
C .一幅 喧嚣( xiā ) 缥缈 D .纯萃 淡雅( yǎ ) 漂渺
2.文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人声鼎沸 B .美不胜收 C .迫不及待 D .大相径庭
3.下列关于"冬"文化的相关补充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我国贵州威宁地区每年人冬时节的"烤茶"习俗,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民抵御山区冬季严寒。
B .2023年冬,哈尔滨人使出浑身解数把游客当孩子宠,"南方小土豆"一时成为东北人的心尖宝。"冰城"火爆出圈,并非偶然。其爆火的原因,是哈尔滨多年耕耘与积淀的结果。
C .冬至是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节日,它不仅代表着冬季的深度,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D .关于四季的划分,往往习惯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起点。
4.七年级(1)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为配合此次活动,学校将于明天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家长会。假如你是班级同学,你回家后该怎样对父母说?(4分)
5.为增进同学们对戏曲的了解,学校于报告厅开展戏曲知识专题讲座。你班新来的转校生小斗对学校还不熟悉,向你询问从主教学楼到报告厅的路线,请你结合右方示意图为他指明路线。(3分)
二.(37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11题。(共22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6.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期待 B .太丘舍去 去:离开
C .恐其自食其言也 恐:害怕 D .待公而食 待:等待
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第一句话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 .【甲】文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 .【甲】文中"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 .【甲】文和【乙】文都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B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C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D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9.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曲盛行于元代,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二是散曲。如《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
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牧并称为"李杜"。
C ."左迁"是官员降职常用的词语。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王昌龄在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
D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君与家君期日中"的"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2)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1.【甲】文和【乙】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文段具体内容分析。(4分)
(二)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共7分)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①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注释】①小立:暂时站立住。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望。
B .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夜热"竟然与"午热"差不多,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
C .本诗的结尾"不是风"三字,暗示了"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巧妙地揭示静中生凉之理趣。
D .本诗采用了以动衬静和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夏夜的厌恶和诗人的身世之悲。
13."竹深树密虫鸣处"这一环境描写有何作用?(4分)
(三)诗词默写。
14.请运用所学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共8分)
你要写温暖,就不能只写温暖。你要像李白,写明月的暖"① ,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用它安抚友人贬谪他乡、踽踽前行的孤独;你要像马致远,写山野家园图景静谧的暖"③ ,④ (《天净沙·秋思》),是它触发了游子对家的思念;你要像孔子,写快乐接纳四海宾朋的暖"⑤ ,⑥ "(《<论语>十二章》),用它体现君子友善、博大的胸襟;你要像李商隐,写想象重聚时促膝欢颜的暖"⑦ ,⑧ "(《夜雨寄北》),用它慰藉此时夜雨敲窗的冷寂。
三.(7分)
15.阅读《朝花夕拾》,按要求完成任务。
(1)1926年, (人名)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更名为《朝花夕拾》。右边是丰子恺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篇名分别是《 》、《 》和《 》。(4分)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3分)
四.(30分)
(一)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16~18题。(共12分)
材料一
ChatGPT ,是2022年底由美国 OpenAI 公司推出的一款聊天机器人工具。与以往的分析式人工智能相比, ChatGPT 实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习归纳数据分布的基础上同时学习数据产生的模式,用自编码器创造数据中不存在的新样本。全球用户正在乐此不疲展开的,就是用语音和它聊天,讨论从学术到娱乐的各种问题;或者在页面中直接打字,输入想让 AI 帮忙完成的烧脑的任务,请它帮自己写代码、写文案、翻译……一场新的职业颠覆与学习革命,一夜之间悄然到来。
材料二
①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一方面革新了内容生成模式,提高了内容生成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因技术尚不成熟、相关规则制约的欠缺而存在被滥用的风险。比如在学术领域,已出现利用 ai 作弊、进行学术造假等现象。眼下,探索制定 AI 在学术领域应用的基本规则,建立有效约束与规范的机制,引导学生和教师正确认知和使用 AI 实属当务之急。
②限制人工智能使用范围,形成有限领域规则。通过使用智能工具可以把作业做得又快又准确,但是这种跳过思考过程、直接索取答案的行为,显然不利于思维训练;而且过度依赖智能工具,也无法保证信息准确性,更遑论原创性,将惰化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鉴于此,笔者认为应明确可以使用 AI 写论文,但限于辅助工作,诸如搜集参考材料、错误更正、常规结构撰写等,并禁止直接复制、抄袭、剽窃、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材料三
①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指出, ChatGPT 转变了一般性的知识生产,但不是原创性的。"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 ChatGPT 的技术原理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进,它利用神经网络、海量的语言数据和文本数据来进行训练,通过机器来学习文字和文字之间序列的概率关系,基于上下文背景信息,通过概率关系来预测输出的序列词句。它不是在理解你的语言,只是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找出语言最优的概率,本质上是一个词和句序列的输出。"
②在余胜泉看来,判断 ChatGPT 该不该用,就在于用它时有没有认知投入。如果有自己的创造性,大胆用。"智能工具的核心作用并不是要代替人的思考,而是要增强人的思考,尤其是学生。"余胜泉表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促进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成长,如果使用 ChatGPT 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那就是错误的。反之,如果将其作为一个支架,使学生能看到以前无法看到的东西,思考以前无法思考的内容,站到更高的认知层次上,这种应用就是积极的,应该鼓励。
16.下列关于人工智能 ChatGPT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 ChatGPT 是一款聊天机器人工具,它能与人聊天,解决人们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
B . ChatGPT 实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它革新内容生成模式,提高了内容生成工作效率。
C . ChatGPT 转变了一般性知识生产,它能用自编码器创造出数据中不存在的新样本。
D . ChatGPT 是一种大型语言模型,它能根据文字间序列的概率关系输出最优序列词句。
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工智能革新在不断带来价值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B .以 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已彻底颠覆我们的日常工作与学习。
C .目前,人工智能虽然发展迅速,但仍无法完全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D .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时,可将其作为辅助工具,而不应过度依赖。
18.应该怎样应对以 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革新?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18分)
父亲的坏习惯
梅雨墨
①几日前大哥来电话,说父亲经常念叨我,问我最近还回不回去。
②父亲已经93岁了,身体还不错。不过,自从母亲7年前过世,本来就不善言谈的他变得更加寡言少语。就算我回到家里想和他多聊几句,他也是聊不了多久就对我说:"你去休息一会儿吧,我也眯一会儿。"不像母亲,和我总有说不完的话,可以聊上一整天。
③父亲晚年得了糖尿病,一直要吃药。母亲在世时,将他的生活照顾得非常好,饮食上也让他注意,所以靠口服药就控制住了病情。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父亲突然开始喜欢吃一种用塑料袋简易包装的饼干。这种老牌子的饼干很甜,酥脆可口,但显然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不合适的。
④早些年回家,我都会看见父亲偷吃这种饼干。每一次父亲从自己房间的枕头底下偷偷摸出一袋饼干,吃不了几口,就会被母亲发现。母亲从她的房间里急匆匆地出来,快步来到父亲的房间,声色俱厉地数落:"老头子,你还真是改不了这个坏习惯呢。你也不是小孩子了,还偷吃饼干?"于是,父亲只好讪讪地把饼干放好,说:"我就是嘴里有些泛苦,尝一尝,也不吃多少。"
⑤但是,正像母亲说的那样,父亲偷吃饼干成了坏习惯。他并没有因为母亲的数落就不再吃,而是几乎每天都要摸出来一两块吃。母亲总能很神奇地迅速发现,并严厉制止。于是,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总是在上演。这老两口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却整天为这一点儿小事情发生不愉快,我觉得母亲有些小题大做了。
⑥但很快,我便觉察出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那袋饼干为何总是吃不完,为何一直存放于父亲的枕头底下?还有,父亲为何不是悄无声息地摸出饼干,又悄无声息地独自享用?他那撕开袋子和吃饼干发出的响声,每回我在家都能听到。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让照顾他们的阿姨去门口小卖部买饼干这件事,应该是母亲默许的,那偷吃的"声势"应该也是父亲故意为之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⑦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场景,一下子全明白过来了。
⑧那是一个寒冷冬天的星期四,母亲突然病重,大哥看情况不好,立即给我打了电话。我们送母亲去医院的时候,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突然开口对我说:"你妈如果住院,就托人带话回家,好让阿姨送饭过去。"
⑨这一走,母亲再也没有回过这个家……忙乱中,我似乎忘记了父亲的存在。处理母亲的丧事期间,我有一次回家拿东西,父亲看见我,急忙问:"你妈怎么样了?住上院了吧?你怎么不托人回来带话,让阿姨给你妈做饭送去?"我无法回答,因为母亲已经过世,而我也不知道怎么对父亲说这件事情,所以只能含糊地说:"不需要送饭,医院里什么都有。"然后就急匆匆地走了。几天以后,母亲的丧事全部处理完毕,我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
⑩我用钥匙打开大门后,发现父亲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轮椅上,斜侧身背对着我。夕阳的光照在他的身上,好像是一层金色的光晕笼罩着他,曾经在我的眼里非常高大的身躯,如今却显得那么瘦小。他回头看了我一眼,并没有说一句话。我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只能瘫坐在他身后的沙发上发呆。
EQ \\ac(○,11)不知道坐了多久,我突然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原来是父亲在撕他手中拿着的那袋饼干。他撕塑料包装袋时,发出了很大的声响,比我之前听到的任何一次声响都大、都刺耳。父亲一边撕那袋饼干,一边不断地望向母亲房间的方向,直到他颤抖地抽出一块饼干,只咬了一口,那块饼干就碎了,散落父亲一身。父亲并没有理会,又慢慢地掏出一块饼干,这次他没有去咬,而是紧紧地攥在手里,慢慢地揉搓着。我看着饼干屑从父亲的指缝慢慢地掉落下来,仿佛看着那慢慢逝去的时光和生命。
线
EQ \\ac(○,12)饼干屑掉落了一地,父亲把轮椅稍微转了一个方向。这样,他就可以对着母亲房间的方向。他一直深情地望向那里,一句话也不说。那小小的"游戏",曾是他们之间的默契。这一次,我知道父亲注定要失望了,母亲再也不会从那个房间里冲出来,走到他的面前去大声地数落了。
EQ \\ac(○,13)我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但我也不能发出一丁点儿声音……
19.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文章开篇设疑,说父亲经常念叨"我",问"我"最近还回不回去,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父亲不善言谈,在母亲过世后,他变得更加寡言少语,可以看出父亲是个感情十分匮乏的人。
C .父亲晚年得了糖尿病,偷吃甜饼干是不合适的,遭到了母亲的数落,体现出母亲对父亲的关爱。
D .父亲一边撕那袋饼干,一边不断地望向母亲房间的方向,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
20.第②段中写道:"他一直深情地望向那里,一句话也不说。"请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揣摩人物心理。(4分)
21.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母亲从她的房间里急匆匆地出来,快步来到父亲的房间,声色俱厉地数落……
22.选文以"父亲的坏习惯"为标题有哪些作用?(6分)
五.(60分)
23.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你一定收到过礼物,这礼物可以是一个生日蛋糕、一本书、师友的一段话,还可能是成长的经历、陌生人的微笑……每一份礼物或许都会在你前行的路上带给你温暖、信心与鼓励。
请以《最美的礼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要求: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②规范书写;③不得抄袭、套写,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1.C
2.D
3.C
4.示例:爸爸(妈妈),为引导我们正确交友,我们学校要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家长会,明天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举行。请您抽空参加,好吗?
5.示例:小斗,你从主教学楼西门出去,穿过操场,向北,到图书馆和实验楼中间路时,再左转向西,走到头就是报告厅了。
6.A
7.B
8.A
9.B
10.(1)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2)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11.【甲】文中陈太丘的朋友不守时,元方虽为小孩也瞧不起他,甚至怒斥他。【乙】文中吴起等候友人而不食,更是令人敬畏。所以,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做人要守信。
12.D
13.①描绘出一幅深树虫鸣的夏夜图。②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和静谧,表达了诗人惬意(舒适、宁静)的心情,为下文写作者产生微凉的感觉(静中生凉的主旨)作铺垫。
14.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②随君直到夜郎西 ③枯藤老树昏鸦 ④小桥流水人家
⑤有朋自远方来 ⑥不亦乐乎 ⑦何当共剪西窗烛 ⑧却话巴山夜雨时
15.(1)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无常
(2)[温馨的回忆]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理性的批判]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示例三:《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16.A
17.B
18.①探索制定 AI 在学术领域应用的基本规则,建立有效约束与规范的机制,引导学生和教师正确认知和使用 AI ;②限制人工智能使用范围,形成有限领域规则。
19.B
20.示例:我都吃饼干了,她为什么还不出来?难道她有什么事情了?她就这样走了?
21.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母亲动作的敏捷以及制止父亲吃饼干的坚决态度,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关心。
22.以"父亲的坏习惯"为标题,新颖,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父亲的坏习惯"也是全文的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文气贯通;以"父亲的坏习惯"为标题,更能深刻地表现人物之间所蕴藏的爱,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适用于山东),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适用于山东),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适用于山东),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鸿雁南飞,有白雪皑皑和滴水成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