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516170/0-17341003988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516170/0-1734100398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516170/0-17341003989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516170/0-173410039895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516170/0-173410039898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516170/0-173410039900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516170/0-173410039902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516170/0-173410039906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化学方程式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化学方程式授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反应条件,书写不简便,不便交流,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微观粒子个数比,质量比,物质转化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探究,知道化学方程式可以表征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和比例关系,初步形成定量认识物质变化的比例视角。
前面我们知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用文字表示为:
不能反映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
化学家用化学式等国际通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以及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可表示为:
这种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
表明了反应物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反应条件是点燃。
该反应中碳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是1:1:1。
表示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12:32:44。
C + O2 CO2
1 : 1 : 1
12 : 32 : 44
12 + 32 = 44
12 16×2 12+16×2
即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计量数比)
即化学式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前面的系数所得的值之比
化学方程式能直观地体现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和定量关系,其读法有异于数学中的方程式。
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时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读成“生成”,
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1)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发现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 CuSO4 Cu + FeSO4
(提示:O-16 S-32 Fe-56 Cu-64)
表明了反应物是铁和硫酸铜,生成物是铜和硫酸亚铁。
该反应中各物质的粒子数目比是1:1:1:1。
表示各物质的质量比是56:160:64:152。
每56份质量的铁和160份质量的硫酸铜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和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亚铁。
每1个铁原子和1个硫酸铜分子生成1个铜原子和1个硫酸亚铁分子。
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2)氢气是有广阔发展前途的清洁能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利用的化学基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 + O2 2H2O
(提示:H-1 O-16)
表明了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
该反应中各物质的粒子数目比是2:1:2。
表示各物质的质量比是4:32:36。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时生成2个水分子。
谐音:“你的美偷走了我的心”
1.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2.化学方程式C+O2 CO2的正确读法是( )A.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B.一个碳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一个二氧化碳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D.氧气在碳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解析:该反应可读作: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微观上,碳是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该反应还可读作: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时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③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化学方程式示范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2 化学方程式教学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内容导览,初识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优秀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讲授新课,课程回顾,导入新课,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与”,“反应条件”,反应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