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479782/0-17333812403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479782/0-173338124040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479782/0-17333812404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479782/0-173338124047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479782/0-173338124050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479782/0-17333812405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479782/0-173338124056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479782/0-173338124058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化学方程式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化学方程式示范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2.从定性和定量、宏观和微观视角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初步形成 对化学方程式含义的结构化认识。3.学会基于守恒和比例关系正确推断化学方程式中的相关信息,初步 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学科思维。4.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5.通过对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培养学生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
回顾:化学有自己的语言,元素符号和化学式都属于化学用语。 你能从元素符号O、化学式O2中得到哪些信息?
回顾:计算与化学式对应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C:12 O:16)
(2)O2的相对分子质量
(3)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1)C的相对原子质量=12
氧气化学性质活泼,很多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有什么方式能表示这一化学反应呢?
交流讨论:有哪些方式能表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集结了三种表达式的优点,你觉得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为例)
1.请同学们尝试从宏观定性的角度进行描述。提示: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请同学们尝试从定量的角度进行描述。提示:表明了反应中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例关系。
质量守恒 12 + 32 = 44
物质质量比 12 : 32 : 44
相对质量 12 32 44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质量比=(系数×______________之比)
1个碳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12 32 44
思考与讨论: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01 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发现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 CuSO4 = Cu + FeSO4
微粒个数比 1 1 1 1
相对质量 56 160 64 152
质量守恒 56 + 160 = 64 + 152
物质质量比 56 : 160 : 64 : 152
56g 160g 64g 152g
02 氢气是有广阔发展前途的清洁能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利用的化学基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微粒个数比 2 1 2
相对质量 4 32 36
质量守恒 4 + 32 = 36
物质质量比 4 : 32 : 36
4g 32g 36g
1.化学方程式C+O2 === CO2的正确读法是( )A.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B.一个碳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一个二氧化碳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D.氧气在碳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 2CO2+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 )A.H2 B.CH4 C.CH3OH D.C2H5OH
3.某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单质B.该反应中A、B、C的分子个数比为1:2:3C.反应后,反应物A有剩余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 + O2 ══ CO2
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
C原子个数:1 1
O原子个数: 2 2
原子总个数: 3 3
原子总个数: 4 3
O原子个数: 2 1
H原子个数:2 2
交流讨论:怎样才能使H2+O2 H2O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呢?
“配”: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平”: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若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加号连接起来;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上方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加热(常用“△”号表示)、点燃、催化剂等。
检查式子左、右两边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通过选取合适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再将短线改为等号。
Fe + CuSO4 = Cu + FeSO4
思考与讨论:(1)实验室和某些供氧器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 2H2 O + O2 ↑
(2)请结合以上反应,思考为什么要配平化学方程式,如何判断化学方程式已配平。
H原子个数:O原子个数: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找出以下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没有配平
生成的气体不应加“↑”
“↑”不能加在反应物后面
生成的气体没有加“↑”
2.写出前五单元教材中的化学方程式:
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粉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丝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镁条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气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铜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电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₄)]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清洁燃料,因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a(OH)2的水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
4.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或步骤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一定要注明反应条件C.要注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沉淀)D.化学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需要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下标,这样配平容易一些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 (填“分子”或“原子”)发生了变化。(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5.二氧化碳是当今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 CO2 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既可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2 化学方程式优秀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核心素养课题2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课件PPTpptx、核心素养课题2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含答案和教学反思docx、核心素养课题2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同步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评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根据题意,有关不纯物质的计算,注意事项,ρ×V,16g,96g,096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演示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如何计算呢,解题思路,质量比,x=06g,H2O,204kg,x355g,定量研究,计算中要带单位,计算结果要正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