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7课 蝙蝠与雷达精品ppt课件
展开蝙蝠:蝙蝠居住在各类大、小山洞,古老建筑物的缝隙中,蝙蝠能够在夜晚灵活地捕食昆虫。
雷达: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蝙蝠是怎样在夜晚捕食昆虫的?雷达捕获目标信息与蝙蝠捕食昆虫有什么相似之处?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蝙蝠的奥秘。
18 世纪前后,科学家就曾做过实验,蒙上双眼的蝙蝠依然能够飞行自如,但是如果塞住蝙蝠的双耳、封住它的嘴后,它们就会在黑暗中乱撞。
为什么塞住蝙蝠的双耳和封住它的嘴后,它们就会在黑暗中乱撞?
蝙蝠的飞行可能与他们的耳朵和嘴有关。
实验材料: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仪、飞虫模型等。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实验方法: 1.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将飞虫模型放置在传感器前方,观察显示的数据。 2. 前后移动飞虫模型,观察数据变化。 3. 遮挡超声波传感器,移动飞虫模型,观察数据变化。
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反射波,利用超声波测距仪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
根据实验我们可以得出:
比较超声波实验与蝙蝠捕食有哪些相同点?根据实验结果,推想蝙蝠发现并捕食昆虫的过程。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其他物体就会立刻反射回来,用耳朵接收到返回的信息,最后判断物体的位置。这种现象被称为“回声定位”
早些时候, 科学家对于蝙蝠的捕食一直没能作出科学的解释。直到1938 年,由于探听超声波仪器的发明,科学家才完全证实蝙蝠是通过超声波来定位的。原来蝙蝠在飞行过程中,能够从喉部发出一种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当这种超声波碰到飞行中的昆虫或前方的物体时,会反射回来传入蝙蝠耳内,它就能判断出食物或障碍物距离的远近、位置和大小了
资料:科学家对蝙蝠捕食的研究
用流程图的方式,记录蝙蝠捕食昆虫的过程。
雷达能够在很远的距离发现目标,它是利用什么科学原理发明的?
雷达是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发明的。
★ 1888 年,德国科学家赫兹成功利用仪器产生无线电波。 ★ 1925年,伯烈特与杜武合作,第一次成功使用“雷达”, 把从电离层反射回来的无线电短脉冲显示在 CRT 显示器上。 ★ 1935 年,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了既能发射无线电波, 又能接收反射波的装置,它能在很远的距离就探测到飞机的 行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用雷达。 ★ ……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其工作过程是:雷达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
雷达与蝙蝠有什么异同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工作原理相同,蝙蝠是靠嘴巴发射超声波的。雷达是用天线发出无线电波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蝙蝠发出的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声波被反射回来,蝙蝠可以接受这种声波的原理,发明了雷达。
如果科学家先研究出蝙蝠捕食的真正原因会怎样?
像雷达这样,很多发明都能够在自然界找到相似的原型。雷达要解决的问题,自然界早已解决得非常完美,大自然能给人类很多启示!
材料:凸透镜、两个不同的长方体纸盒、半透明纸或毛玻璃、剪刀、小刀、铅 笔、尺子、双面胶等。
让我们查阅资料,了解照相机与眼睛结构的关系,制作一台简易照相机。
在光线稍暗的地方,将“镜头”朝着光线明亮的地方,调整纸盒的前后位置,看是否能够在半透明纸或毛玻璃上形成比较清晰的图像。
1.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 ,这些超声波碰到其他物体就会立刻 回来,用耳朵接收到返回的信息,最后判断物体的位置。这种现象被称为“ ”2. 蝙蝠堵住耳朵也能在黑暗中自由飞行。 ( )3.雷达只能测出距离比较近的物体 。 ( )
科学六年级下册第7课 蝙蝠与雷达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2137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7课 蝙蝠与雷达一等奖ppt课件</a>,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与问题,探究新知,蝙蝠捕食的奥秘,尖叫发出超声波,物体反射超声波,耳朵接收超声波,判断距离捕食,雷达与蝙蝠,雷达的发明与发展,雷达是怎样工作的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7课 蝙蝠与雷达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7课 蝙蝠与雷达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第7课《蝙蝠与雷达》课件pptx、第7课《蝙蝠与雷达》教案docx、01冀人版六下第3单元3-7-1蝙蝠与雷达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9课 漂浮的船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9课 漂浮的船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六年级下册冀人版科学第9课《漂浮的船》课件pptx、六年级下册冀人版科学第9课《漂浮的船》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