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单元 精神 信仰 力量 情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一单元 精神 信仰 力量 情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1页
    第一单元 精神 信仰 力量 情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2页
    第一单元 精神 信仰 力量 情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艺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湘艺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新湘艺版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湘艺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精神、信仰、力量、情感。自2022年新课标出台之后,紧接着湘艺版的教材也需改版,改版后的教材模糊了“欣赏”与“演唱”两门课的界限,一首歌不再设定是否为演唱课,是否为欣赏课了,而是以歌曲本身出发,凭靠学生和教师对歌曲的理解来进行,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进一步感知,用心去体会。本单元以《精神、信仰、力量、情感》为题,选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走进新时代》《领航》《十八洞飞出幸福歌》《不忘初心》七首歌曲,集中地歌颂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表达了自己深厚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审美视角欣赏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领略祖国音乐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开阔其音乐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听觉,在音乐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加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由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的曹火星于1943年创作完成,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流传于解放战争时期,这首歌曲的诞生地就在今天北京的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曹火星目睹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挺身而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挽救苦难的中国。他把自己对党的热爱化作无穷力量,谱写出反映人民心声和时代真理的最强音。
    总之,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将音乐环绕于课堂,多听多思考,重视聆听体验,并结合聆听、赏析、练唱音乐主题、讨论探索、创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互动交流,从而使其形成自己对红色音乐的整体认知。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大部分男生己经进入变声期,使得他们不愿意唱歌。并且由于青春叛逆期的到来,学习任务的加重,许多学生有了较强的个人观念和自己的审美趋向,认为教材歌曲不好听,喜欢流行音乐,因此要研究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增强音乐教育实效。同时需注意的是,本单元为红色歌曲的聚集地,部分学生会认为歌曲枯燥乏味,使之没有上课学唱的动力,教师在课堂要做的便是用趣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到歌曲中,感受各种文化,端正其思想,并在聆听与演唱的过程中逐渐爱上音乐。
    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音乐教学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持续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学资料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潜力的培养。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育对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中国美育的宗旨。
    四、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的聆听、欣赏与演唱,学生感受颂歌的旋律特点,并在“宽—紧—宽”的节奏紧凑感中去感受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二)艺术表现:
    感受快速而又顿促有力的节奏感,探寻旋律之间某个音符与音符之间的大跳导致的剧烈起伏,提高学生欣赏与鉴赏音乐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用轻松、自然、优美的音色,激昂深情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三)创意实践:
    将音乐与身边的方方面面相联系,比如绘画、舞蹈等等,引导学生用音乐来画画,用音乐来舞动,提高其艺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是如何诞生的,深入到时代的漩涡中去感受,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掌握颂歌特点,同时了解歌曲情绪、节奏和旋律,能够用轻松、自然、优美的音色,激昂深情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难点:感受“宽—紧—宽”的紧凑感,感受快速而又顿促有力的节奏感,探寻旋律之间某个音符与音符之间的大跳导致的剧烈起伏,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PPT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法、情境导入法
    六、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教师播放电影《建党伟业》片段给学生观看➡提问:“请你谈谈片段中你的感受?”
    (这不仅是一部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启迪。)
    接着,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影片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他们或是思想先驱,引领着时代潮流;或是革命勇士,冲锋陷阵在战斗一线。这些人物共同的特点是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他们为了民族的未来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众多革命先驱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拉开新的篇章,接下来让我们坐上小船,跟随时光机器遨游这红色音乐海洋吧!”➡引出新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设计意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流传于解放战争时期,唱响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大地上,成为中国人最熟悉的红色经典歌曲,成为了党的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文艺作品,因为它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道出了中国人的心声。因此教师在导入时可以通过电影《建党伟业》来深入,《建党伟业》作为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创立历程的历史题材影片,是一部充满教育意义和感染力的影片。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背景和艰辛历程,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信仰、团结和坚持的重要性。由此感悟之后再慢慢代入到新课学习上来,加强音乐与电影的联系,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歌曲是如何诞生?
    观看视频。
    作词作曲家曹火星:
    曹火星(1924-1999),河北省平山县人,原名曹峙,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作曲家。主要代表作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的祖国到处是春天》《我愿》等。
    展示歌曲原稿图。
    【设计意图:对于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小到一两岁的孩童,大到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们,当旋律一响起时,他们总会跟着旋律一起哼唱出来。这首歌曲堪称经典,被大众百姓所一直传唱,那它又是如何诞生的呢?在这一阶段,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去观看,深入去感知了解歌曲诞生的原因,引发其触动。】
    初步感知:
    聆听歌曲,回答问题:歌曲音乐要素是怎样的?
    (节拍:2/4拍
    速度:稍快地
    情绪:激昂有力地
    音乐体裁:颂歌)
    引出颂歌的了解:
    颂歌用于对党、祖国、领袖、人民、英雄人物、革命事业的歌颂、赞美。其曲调的一般特点是庄严、雄伟、宽广、壮丽、热情洋溢、气势磅礴等。如《祖国颂》、《黄河颂》等。
    【设计意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已是相当熟悉了,因此在初步感知阶段,教师让学生聆听歌曲,边看谱例边找到歌曲的节拍和速度,并说出其情绪,之后根据这三个内容点来引出颂歌的讲解,让学生对进行曲有一定的理解与领悟。】
    歌曲分析与学唱:
    听老师清唱,感受节奏的紧凑:从哪里开始节奏变得密集?
    ①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实行了民主好处多”,这一部分的节奏对比前后两部分来说相当的紧密,它基本上都是以前八后十六、二八以及附点节奏为主。这样的节奏就使得整首歌曲的速度在感知上加快,给人以紧凑感。
    ②而相对于前后两个部分来说,歌曲中虽然也会有二八和小附点节奏,但是他们的占比不是很大。同时在里面会出现大附点的节奏,大附点的节奏会给我们在听觉来说有一种延长感,因此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够感受这两部分的旋律相对于要宽一点,舒展一点。
    聆听伴奏音乐,边听边哼唱旋律,感知旋律线走向:旋律起伏大不大?为何?
    (从旋律线的走向来看,能够发觉歌曲的旋律起伏很大。究其原因,旋律主要以大跳为主,在歌曲当中经常出现四度、五度以及六度之间的大跳。这样音程的扩大加大了音乐起伏度。)
    教师引导学生将旋律与节奏结合,感受激昂的情绪并用此情绪饱满而有力度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这首歌曲相对于来说是比较好唱的,因此在学唱歌曲之前,教师可以从节奏和旋律入手,让学生清晰的去感知歌曲节奏中宽紧宽的一个紧凑手法,同时从旋律的角度去感知它的走向以及它为何起伏会发生那么剧烈的变化?加强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能力。之后将旋律和节奏二者进行结合,正因为有这样起伏的旋律和宽紧宽的紧凑感,才使得我们在演唱时情绪要更加的激昂而有力度,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情绪饱满的演唱歌曲。】
    观看视频:深层理解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小结
    同学们,欢乐的音乐课堂马上就要结束了。今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依然响彻在中国大地上,我们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人民心中的歌,将世世代代传唱下去,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希望通过今天的音乐课程能让大家有所感触,课程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利用简短的时间对当堂课的教学进行升华,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认知印象,加强学生世界观的构建,同时也检验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相关教案

    花城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喷炙人口的歌(一)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花城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喷炙人口的歌(一)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湘艺版雪绒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湘艺版雪绒花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