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海底的珊瑚B. 飘落的雪花
C. 弹琴的机器人D. 挺拔的雪松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珊瑚是由许多微小的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而成的。珊瑚虫是生物,但珊瑚本身(即这些外壳的堆积物)并不是生物,故A错误。
BC.雪花和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BC错误。
D.雪松是植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D正确。
故选D。
2. 下列短语或成语中,与动物的繁殖有关的是( )
A. 怀卵抱鸡B. 鹦鹉学舌
C. 老马识途D. 饿虎扑羊
【答案】A
【分析】根据行为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
繁殖行为是与繁殖有关的一系列动物的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
【详解】A.“怀卵抱鸡"是指母鸡孵卵的过程,与动物的繁殖行为有关,故A正确。
B.“鹦鹉学舌”指鹦鹉模仿声音的特性,属于行为学范畴,与动物的繁殖无直接关系,故B错误。
C. “老马识途”表达老马凭着经验识别道路,不涉及繁殖现象,而与行为学相关,故C错误。
D. “饿虎扑羊”指老虎捕食的动作,与繁殖无直接联系,而是动物的捕食行为,故D错误。
故选A。
3. 成熟的喷瓜果实遇到刺激后,会从顶端将里面的种子连同黏液一起喷射出去。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能产生变异B. 能进行呼吸
C. 生活需要营养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生物能够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由题干可知,成熟的喷瓜果实遇到刺激后会从顶端将里面的种子连同粘液一起喷射出去,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 “辛西娅”是首次人工合成的单细胞生物,科研人员先将“山羊支原体”的内部挖空,再向其中注入人工合成的丝状支原体丝状种的DNA,最后新的支原体开始自我繁殖,成为人造生命“辛西娅”。下列可以作为判断“辛西娅”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 “辛西娅”体内有糖类B. “辛西娅”可由人工合成
C. “辛西姬”可以自我繁殖D. “辛西娅”由“山羊支原体”合成
【答案】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由题干可知,“辛西娅”可以自我繁殖,具有生命现象,可以作为判断“辛西娅”是生物的依据,而“辛西娅”体内有糖类、“辛西娅”可以人工合成、“辛西娅”是由“山羊支原体”合成的,这些都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 分析下列资料,由此可以提出的科学问题是( )
A. 土壤中的无机盐含量影响木荷的生长吗
B. 木荷体内水的含量会影响其对火的抵抗吗
C. 木荷能适应高温环境与根的长度有关吗
D. 光照强度会影响木荷叶片形态的发育吗
【答案】B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A.“土壤中的无机盐含量影响木荷的生长吗?”这个问题虽然与木荷的生长有关,但资料中并未提及土壤无机盐含量对木荷防火能力或生长的具体影响,因此与资料描述的核心内容不紧密,A不符合题意。
B.“木荷体内水的含量会影响其对火的抵抗吗?”这个问题直接针对资料中描述的木荷利用高含水量来抵抗火灾的现象,提出了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它询问的是木荷体内水的含量是否会影响其对火的抵抗能力,与资料内容紧密相关,B符合题意。
C.“木荷能适应高温环境与根的长度有关吗?”这个问题虽然涉及了木荷和高温环境,但资料中并未提及木荷的根长度与其适应高温环境的关系,因此与资料描述不紧密,C不符合题意。
D.“光照强度会影响木荷叶片形态的发育吗?”这个问题涉及了光照强度和木荷叶片形态的关系,但资料中并未提及光照强度对木荷防火能力或叶片形态发育的具体影响,因此与资料描述的核心内容不紧密,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小秦在显微镜下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时,发现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想要把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 )
A. 左下方B. 右下方C. 左上方D. 右上方
【答案】C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详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若视野中的物像在左上方,想要把物像移动到视野的正中央,玻片标本应移向左上方。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出现一个明显的不规则黑点,若要判断该黑点的位置,下列操作无效的是( )
A. 转动目镜,观察黑点是否移动
B. 更换目镜,观察黑点是否消失
C. 移动装片,观察黑点是否移动
D. 擦拭反光镜,观察黑点是否消失
【答案】D
【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①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②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③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详解】ABC.根据分析可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黑点,黑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换用物镜,污点移动就在物镜,不动就不在物镜,所以转动目镜、更换目镜、移动装片都能判断黑点的位置,故ABC正确。
D.反光镜的作用是反射光线,视野中的黑点不会来自反光镜,故擦拭反光镜属于无效操作,故D错误。
故选D。
8. 使用双目显微镜(如图)观察玻片标本,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的部位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C
【分析】双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①开机与准备:首先,打开显微镜的开关,确认载物台已经降到物镜对准通光孔。接着,调节两个目镜以适应瞳距,并调节视野亮度。②放置标本:将待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确保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③调焦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然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接着,微调目镜间距离,使双目观察到的视野完全重合。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图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细准焦螺旋。
【详解】A.①目镜是观察者眼睛直接看到的部分,A错误。
B.②转换器是安装和转换物镜的部分,与调整焦距无直接关系,B错误。
C.③物镜是显微镜中靠近玻片标本的镜头,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这是因为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在调整焦距时会发生变化,如果物镜上升时碰到玻片标本,可能会损坏镜头或玻片。因此,从侧面注视物镜可以确保在调整焦距时避免碰撞,C正确。
D.④细准焦螺旋用于微调焦距以获得更清晰的观察效果,D错误。
故选C。
9. 小秦吸取一滴鸡血滴在载玻片上制作成玻片标本,小西挑取少许番茄果肉制作成玻片标本,小秦和小西制作的玻片标本类型分别是( )
A. 涂片和切片B. 涂片和装片
C. 装片和切片D. 切片和装片
【答案】B
【分析】玻片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根据取材的不同分为切片、装片和涂片。
【详解】从生物体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是切片;从生物体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装片;由生物体内的液体物质涂抹而制成的是涂片。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临时装片。所以小秦吸取一滴鸡血滴在载玻片上制作成玻片标本是涂片,小西挑取少许番茄果肉制作成玻片标本是装片。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0.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我们要针对观察结果中可能出现的成像不佳等情况进行原因分析,从而优化改进。下列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匹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简单总结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详解】A.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把牙签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中均匀涂抹几下,如涂抹不均匀,细胞可能会发生重叠现象,影响观察,因此细胞重叠的原因可能是材料没有涂抹均匀,故A错误。
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用凉开水把口漱净,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因此视野中有食物残渣可能是没有将口腔漱干净,故B错误。
C.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与安放、对光调光,调焦观察、整理与收纳。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把玻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如没有对准通光孔的中心,细胞可能出现在视野边缘,不在视野中央的现象,因此细胞出现在视野边缘的原因可能是安放装片操作时不规范,不是对光操作不规范,故C错误。
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如果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的是清水,细胞会吸水破裂,故D正确。
故选D。
11. 在绘制生物图时,图中较暗的地方的正确绘制方法是( )
A 用圆珠笔涂黑B. 用红笔涂阴影
C. 用铅笔点细点D. 用铅笔涂黑
【答案】C
【分析】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有:
(1)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
(2)一般用3H的削尖的铅笔。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
(4)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详解】绘细胞图一般选用3H的铅笔较好。图中较暗的地方用较密的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黑也不用阴影表示,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 植物拓染是一种非遗文化,通过敲击使植物的汁液渗入织物中,留下植物自然的色彩、香味、形状和脉络纹理。植物汁液中的色素主要来自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 )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液泡D. 细胞核
【答案】C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
【详解】A.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A错误。
B.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B错误。
C.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C正确。
D.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D错误。
故选C。
13. 克隆猴“中中”的诞生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下列关于克隆猴“中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皮肤中含有保护组织
B. 生命起源于受精卵,主要在丙猴体内发育
C. 长相与乙猴最为相像
D. 它的成功培育说明细胞质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答案】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它里面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详解】A.克隆猴“中中”的皮肤中含有具保护功能的上皮组织,而保护组织是植物体的组织,故A错误。
B.图中显示,乙猴的体细胞核被移植到去核的甲猴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然后在丙猴体内发育。因此,克隆猴“中中”的生命起源于重组细胞,主要在丙猴体内发育,故B错误。
C.因为克隆猴的遗传物质来自乙猴,所以长相与乙猴最为相像,故C正确。
D.克隆猴“中中”的成功培育说明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故D错误。
故选C。
14. 银杏和镇海林蛙都是我国的特有物种。与镇海林蛙肌肉细胞相比,银杏叶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
【答案】A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
【详解】银杏属于植物,镇海林蛙属于动物。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两者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绿色部位的细胞中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与镇海林蛙肌肉细胞相比,银杏叶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 中科院院士翟中和先生曾说过:“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如果把一个植物细胞看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工厂”,则线粒体相当于( )
A. “门卫”B. “管理和调控部门”
C. “动力车间”D. “生产产品的车间”
【答案】C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等。
【详解】A.细胞膜能够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因此细胞膜相当于“工厂”的“门卫”,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因此细胞核相当于“管理和调控部门”,B不符合题意。
C.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线粒体相当于“动力车间”,C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因此,叶绿体相当于“生产产品的车间”,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 绿叶海蜗牛(如图)能把吃下的绿藻中所含的叶绿体贮存下来,还对其加以利用进行光合作用,使之成为持久的食物来源。叶绿体可以实现的能量转化是( )
A. 将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B. 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 将热能转化为光能D. 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答案】B
【分析】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涉及能量的转化。
【详解】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 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绿叶海蜗牛能把吃下的绿藻中所含的叶绿体贮存下来,还对其加以利用进行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 小秦把准备好的一半胶状琼脂倒进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在琼脂即将凝固时,将一个山楂放到琼脂中间,周围放几个枸杞,再将另一半胶状琼脂倒进塑料袋中,用线扎好袋口,待凝固后,在塑料袋上扎一些孔,一个简单的动物细胞模型就做成了。与真实的动物细胞相比,这个模型中模拟细胞质的是( )
A. 扎孔的塑料袋B. 枸杞C. 山楂D. 琼脂
【答案】D
【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详解】在这个动物细胞模型中,琼脂被用来模拟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态或胶态物质,填充在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支持作用。琼脂在模型中充当了这种填充和支持的角色,因此模拟的是细胞质。扎孔的塑料袋模拟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山楂模拟细胞核,枸杞模拟细胞质中的细胞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8. 下列关于DNA、染色体和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C. DNA上有生物的遗传信息
D. 三者的大小关系:细胞核DNA分子(在染色体上)。细胞核是细胞内的一个大型结构,它包含了染色体。染色体则是由许多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的更小的结构,D错误。
故选D。
19. 心脏能不停地跳动,与心脏壁富含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组织有关,该组织是( )
A. 上皮组织B. 肌肉组织
C. 神经组织D. 结缔组织
【答案】B
【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各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据此作答。
【详解】A.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A错误。
B.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能牵动骨完成某一个动作。如心肌、平滑肌等。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属于肌肉组织,B正确。
C.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C错误。
D.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D错误。
故选B。
20. 下列对生物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织由形态相似但功能不同的细胞群形成
B. 器官一般由几种组织构成,以某种组织为主
C. 系统直接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形成
D. 各个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系统互不联系
【答案】B
【分析】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
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构叫系统。
【详解】A.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故A错误。
B.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并且以某种组织为主,故B正确。
C.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故C错误。
D.人体的各个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人体,故D错误。
故选B。
21. 单细胞生物种类较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眼虫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生活
B. 变形虫不能独立完成生殖活动
C. 赤潮是因水中缺氮导致衣藻繁殖形成的
D. 草履虫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答案】D
【分析】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详解】A.眼虫结构中含有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生活,A错误。
B.变形虫整个生物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B错误。
C.赤潮的形成是因为人类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C错误。
D.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0000多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D正确。
故选D。
22. 下列属于水绵特点的是( )
A. 属于单细胞藻类B. 能进行光合作用
C. 生活在海水中D. 有真正的根
【答案】B
【分析】水绵属于藻类,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带形、螺旋状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
【详解】A.水绵实际上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丝状体,这些细胞通常呈螺旋状排列,因此它并不属于单细胞藻类,A不符合题意。
B.水绵作为藻类植物,含有叶绿体这一细胞器。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能够捕获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同时产生氧气。因此,水绵确实能进行光合作用,B符合题意。
C.水绵主要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如池塘、沟渠等,而不是海水中,C不符合题意。
D.水绵作为藻类,其结构相对简单,并没有发展出像高等植物那样的根、茎、叶等器官。因此,它并没有真正的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苔藓植物的生长繁殖,其不具有的结构是( )
A 花B. 茎C. 叶D. 孢子
【答案】A
【分析】苔藓植物无根,只有假根,有茎、叶的分化,无花、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细胞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详解】A.苔藓植物不具备花的结构,它们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的,A符合题意。
B.虽然苔藓植物的茎并不发达,但它们确实具有类似茎的结构,即叶状体下的支撑部分,B不符合题意。
C.苔藓植物具有叶状体,这些叶状体可以视为它们的“叶”,C不符合题意。
D.苔藓植物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的,因此它们具有孢子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 桫椤(蕨类植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下列有关桫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背面的孢子囊中有孢子B. 茎中没有输导组织
C.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D. 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生活
【答案】A
【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得比较高大。
【详解】A.蕨类植物不产生种子,而是依靠孢子进行繁殖。这些孢子通常位于叶片的背面,特别是在孢子囊中。当条件适宜时,孢子会萌发形成新的蕨类植物,A正确。
B.蕨类植物体内有输导组织,它们负责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B错误。
C.蕨类植物已经有了明显的根、茎、叶分化,这是它们作为高等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与藻类相比,蕨类植物在结构上更加复杂和完善,C错误。
D.蕨类植物需要湿润的环境来生长和繁殖,因为它们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在干旱环境中,蕨类植物很难生存和繁衍,D错误。
故选A。
25. 下列关于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煤主要是由古代苔藓植物的遗体形成的
B. 多种多样的藻类可以为大气圈补充氧气
C. 满江红是常见的淡水苔藓,可作为绿肥
D. 银杏的果实——白果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答案】B
【分析】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藻类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详解】A.煤主要是由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故A错误。
B.藻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类群,它们结构简单,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这对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故B正确。
C.满江红实际上是一种蕨类植物,可用作绿肥,故C错误。
D.银杏是一种裸子植物,其种子(即白果)裸露,没有果皮包裹,故D错误。
故选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50分)
26. 袁隆平院士研究培育的海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干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李振声院士研究培育的“小偃6号”小麦抗病、高产,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原料。请分析回答问题:
(1)与病毒的结构不同,海水稻和“小偃6号”小麦都是由_____这一基本单位构成的。
(2)海水稻稻壳顶端有的有芒,有的无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有芒海水稻产生的后代中,有的有芒,有的无芒,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繁殖、_____和_____的特性。
(3)海水稻吸收海水的养料就可以生活,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是_____。
(4)“小偃6号”小麦开花、结果,果实掉落会长成一株新的小麦,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是_____。
(5)李振声院士利用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经过多年的研究,不断筛选、鉴定,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偃6号”小麦。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小偃6号”小麦的麦穗特征如下图所示。
观察发现,与普通小麦相比,“小偃6号”小麦麦穗更_____(填“长”或“短”),一个麦穗上的麦粒更多,因此产量更高。
【答案】(1)细胞 (2)①. 遗传 ②. 变异
(3)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5)长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与病毒的结构不同,海水稻和“小偃6号”小麦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组成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遗传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变异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所以有芒海水稻产生的后代中,有的有芒,有的无芒,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3)生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营养来维持自身的生存,所以海水稻吸收海水的养料就可以生活,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生物体能由小长大,并能繁殖后代,所以“小偃6号”小麦开花、结果,果实掉落会长成一株新的小麦,这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5)据图可知,与普通小麦相比,“小偃6号”小麦的麦穗更长,一个麦穗上的麦粒更多。
27. 小秦吸取一滴河水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放在显微镜(如下图1)下观察水蚤,图2是用显微镜观察水蚤时看到的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室内光线充足,但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始终漆黑一片(如图2中甲),出现视野甲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从图2中视野乙→丙,需要先调节图1中的④和_____(填序号)使视野变亮,再调节_____(填序号)使视野变清晰。
(3)图2的丙视野中的水蚤被放大了160倍,此时选用的目镜是16×,则物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倍。从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填“正”或“倒”)像。
【答案】(1)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2)①. ⑤ ②. ⑦
(3)①. 10 ②. 倒
【分析】图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遮光器,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
【详解】(1)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依次为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物镜,镜筒和目镜,视野甲看不到物像,一片漆黑,出现视野甲的原因可能是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或者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等。
(2)显微镜上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所以从图2中视野乙→丙,需要先调节图1中的④遮光器和⑤反光镜使视野变亮,再调节⑦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图2丙视野中的水蚤被放大160倍,此时选用的目镜是16×,物镜的放大倍数则是160÷16=10倍。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所以从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28. 下图为马铃薯的结构层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_______过程,该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会先进行________,然后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④代表细胞的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2)光照充足有利于马铃薯叶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肉属于[ ]_______组织。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要掐去顶芽,这是因为顶芽中的[ ]_______组织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顶端过度生长。([ ]内填字母,横线上填名称)
(3)我们吃的马铃薯是植物的块茎,属于_______器官。我国科学家培育出杂交马铃薯,并用杂交种子繁殖替代块茎繁殖,种子属于_______器官。(两空均填“生殖”或“营养”)
(4)请以马铃薯为例,简单描述细胞是如何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_______。
【答案】(1)①. 分裂 ②. 复制 ③. 分化
(2)①. D薄壁 ②. C分生
(3)①. 营养 ②. 生殖
(4)首先,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然后,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接着,这些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最后,由不同的器官构成植物体
【分析】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分裂,④表示细胞的分化,A机械组织,B保护组织,C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E输导组织。
【详解】(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是细胞的分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会先进行复制,确保遗传信息的完整性,然后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新细胞就拥有了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而④则代表细胞的分化过程,即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进一步形成组织。
(2)光照充足有利于马铃薯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肉细胞因为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所以属于D薄壁组织,它们主要负责储存营养物质和进行光合作用。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掐去顶芽是为了控制其过度生长。这是因为顶芽中的C分生组织具有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能力,使得顶端过度生长。
(3)吃的马铃薯是植物的块茎,它储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器官。而科学家培育出的杂交马铃薯,并用杂交种子繁殖,这里的种子则属于生殖器官,因为它包含了胚,能够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4)以马铃薯为例,细胞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过程可以描述为:首先,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然后,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接着,这些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最后,由不同的器官构成植物体。因此,细胞是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29. 某小组在池塘中采集到草履虫,并对草履虫进行了培养和观察。请分析回答问题:
(1)为了观察草履虫摄食,同学们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了染红的酵母菌,并制成临时玻片标本进行观察。
①在制作草履虫临时玻片标本时,从培养液的_____(填“表层”“中层”或“底层”)吸取的液滴中草履虫数量较多,因为该层氧气丰富,有利于草履虫利用_____(填结构名称)进行呼吸。
②草履虫依靠_____运动,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中加少许棉花纤维,目的是______。
③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发现它体内某种结构被染成了红色(如下图1箭头所指),该结构正在消化食物,它是_____。
(2)野外采集到的池塘水中,除了有草履虫外,也常混有生命力更强、繁殖速度更快的四膜虫。为了将二者分离,获得纯化的草履虫培养液,同学们尝试了不同的方法。
①查阅资料后发现:相比于四膜虫,草履虫对牛肉汁更敏感。在图2中载玻片的A侧滴池塘水,B侧滴牛肉汁,将两个液滴连起来。牛肉汁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一段时间后,草履虫会聚集在_____侧,使用吸管收集培养即可。
②部分同学认为上述方法比较费时,且获得的草履虫培养液不纯,进一步了解后发现,草履虫与四膜虫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不同温度下草履虫与四膜虫的镜检结果(单位:只)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为了获得大量纯的草履虫,可以设置的条件是_____,理由是这种条件下,培养液中没有四膜虫,且草履虫数量很多。
【答案】(1)①. 表层 ②. 表膜 ③. 纤毛 ④. 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⑤. 食物泡
(2)①. B ②. 4℃,培养2-3天
【分析】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一般呈倒置草鞋底状,前端钝圆,后端宽而略尖,全身长满纵行排列的纤毛,纤毛为运动结构,由于它的摆动,草履虫能在水中游泳。
【详解】(1)①培养液的表层氧气含氧量较多,所以在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的液滴中草履虫数量较多。草履虫与呼吸有关的结构是表膜。
②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
③草履虫口沟内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慢慢消化吸收,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发现它体内某种结构被染成了红色(如下图1箭头所指),该结构正在消化食物,它是食物泡。
(2)①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能趋向有利细菌,躲避有害刺激。相比四膜虫,草履虫对牛肉汁更敏感,故实验中在载玻片B侧滴牛肉汁,牛肉汁对草履虫来讲,属于有利刺激,所以草履虫往B侧运动,一段时间后,草履虫会聚集在B侧。
②观察图中的数据可知,将条件设置为 4℃,培养 2-3天时,培养液中没有四膜虫,且草履虫数量很多,能获得大量纯的草履虫。
30. 小西从市场购买了新鲜莲子(属于果实,其种子与菜豆种子结构相似)和玉米籽粒进行解剖,结构示意图如下图甲、乙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莲子的种皮非常厚,不透水,种皮对种子起到了________作用。
(2)莲开花后结果,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据此推断莲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___植物。
(3)莲种子④胚由图甲中的①、子叶、②和③组成,其中①是_______,③是_______。
(4)在图乙玉米籽粒的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主要结构是[ ]_______([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5)莲和玉米的种子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莲的种子有______片子叶,且________(填“有”或“没有”)胚乳。
【答案】(1)保护 (2)被子
(3)①. 胚芽 ②. 胚根
(4)⑤胚乳 (5)①. 2##两 ②. 没有
【分析】图甲: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胚。
图乙:⑤胚乳,⑥胚芽,⑦胚轴,⑧胚根。
【详解】(1)莲子的种皮非常厚且不透水,这样的特性使得种皮能够有效地阻止外界水分和有害物质的侵入,从而对种子内部的胚起到保护作用。
因此,种皮对种子起到了保护作用。
(2)莲在开花后会结果,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这是被子植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即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
因此,可以推断莲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
(3)莲种子的④胚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包括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和子叶。在图甲中,①表示的是胚芽,它是胚的一部分,将来会发育成植物的地上部分;②是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③表示的是胚根,将来会发育成植物的根;④则是胚。
(4)在图乙玉米籽粒的切面上滴加碘液后,会变蓝的主要结构是胚乳。这是因为胚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而淀粉在遇到碘液时会变蓝。
在图乙中,⑤表示的就是胚乳。因此,变蓝的主要结构是⑤胚乳。
(5)莲和玉米的种子在结构上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都有种皮和胚。但它们也有一些不同之处。莲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属于双子叶植物;而玉米的种子(实际上应该是玉米粒,因为它包含了果皮和种皮等结构)则只有一片子叶,属于单子叶植物。此外,莲的种子没有胚乳,而玉米的种子则有胚乳。因此,莲和玉米种子的不同点是:莲的种子有两片子叶且没有胚乳。
木荷的树叶含水量高达45%,木质坚硬且体内油脂含量极少。当遇到森林大火时,木荷利用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降低自身温度,使它在烈火的炙烤下焦而不燃,树身不会被烧死,来年仍可萌发新叶。因此,人们称它为“防火能手”。
选项
实验现象
可能的原因
A
视野中细胞重登
没有将口腔漱干净
B
视野中有食物残渣
材料没有涂抹均匀
C
细胞出现在视野边缘
对光操作不规范
D
细胞破裂
载玻片上滴加的是清水
种类
培养时间(天)
0℃
4℃
8℃
草履虫
1
10
30
47
2
3
32
44
3
0
29
46
四膜虫
1
14
6
8
2
0
0
7
3
0
0
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