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二年级上册11.绘画中的节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美术二年级上册11.绘画中的节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说“教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绘画中的节日》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本课侧重引导学生欣赏以表现节日活动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学习表达对作品的评价与感受。力求让学生通过欣赏各民族节日活动的图片,以及节日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初步了解一些最基本的美术创作方法,并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本课从节日人手,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各民族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习惯、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态度情感。在欣赏、评述能力方面,通过教材上的提示文字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画面,从画面中获取信息,从而进行欣赏、评述活动。根据“欣赏•评述”通过观摩、讨论的方式,欣赏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欣赏感受其造型与色彩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不同民族、地域有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认识在绘画创作中利用画面景物的安排和造型、色彩的运用,表现绘画的主题。能从内容、造型、色彩进行简单描述,表达感受。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表达三个基本步骤,学习欣赏、评述方法。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作品引导学生从局部到整体,细致观察作品,培养学生从美术视角欣赏画面的能力。
3.情意目标:在欣赏过程中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渗透民族团结的意识,感悟节日带给人的幸福与快乐。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能从内容、色彩、服饰、环境等方面,描述表现节日题材的绘画作品,并简单地表达感受。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进而丰富、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学难点是: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绘画作品谈出自己的感受。
二、说“学情”
认识绘画中的节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相信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更多节日,通过图片认识各个节日及分析绘画中的节日。
三、说“教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各种情景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多元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创作与互动,体会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从而产生主动学习和创作的欲望。培养学生把课堂教学、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绘画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我们周边的客观事物,做到生活源于艺术,而艺术又在生活中升华,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还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图片欣赏各个节日的内容。
2.活动探究法:通过了解少数民族和汉字的节日,通过欣赏绘画中的图片进行分析评述。
3.集体讨论法:小组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说出作品中画的是什么节日?”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出示图片把学生带入绘画中的节日学习中,让学生在问答、欣赏图片中激发兴趣,引入教学,为后面学习《绘画中的节日》做好铺垫,并引出本课课题《绘画中的节日》。
(二)新授
1.引导启发
我以问题: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节日?都有哪些习俗或者讲究?引导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对节日的了解。教学中此项内容即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2.探究学习
其次,我设计了“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说一说汉族节日、欣赏绘画作品、学生作品欣赏”这四个环节,因为节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会很喜欢,先通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少数民族的节日有一个认识与了解,在说一说我们汉族的传统节日,孩子们能更好的记忆节日,此时的学习为后面学习欣赏绘画作品和欣赏学生作品做好了铺垫,欣赏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通过小组中交流、合作、在小组中探讨学习,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大胆创作
为了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艺术实践”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进行简单创作,构图要饱满、色彩鲜艳,突出表现的节日。在学生创作作品时如遇到问题或是我发现问题时,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四)展示欣赏
接着是“展示评价”的环节,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采用学生自评为主,其他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为辅的方法而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1.自评:把学生作品现场拍照上传到大屏幕(课件画面上)上展示。说一说你创作的是什么节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的?
2.互评:说一说小朋友的作品谁画的好看?为什么?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及时肯定学生的作品和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要注意绘画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优点并发自内心的表扬、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全体学生也就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五)课堂小结
最后是本节课的结束语,说到此处真是有种“意犹未尽,余味无穷”,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问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等方面进行回答,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本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更能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五、板书设计
11.绘画中的节日
少数民族节日:那达慕、火把节、泼水节、歌圩节等
汉族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的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文字为主,主要突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部分节日,让学生了解记忆少数民族的节日,对少数民族的节日有一个简单的记忆,记忆我们汉族的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结束语:
总之本节课我通过直观教学、精心设问、探究学习、艺术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创作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互帮互助、参与和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提高,完成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等知识内容,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的所有叙述,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上册11.绘画中的节日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关注生活,学习新知, 小组探究,乐在其中,欣赏作品,陶冶情操,艺术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上学期11.绘画中的节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美版二年级上学期11.绘画中的节日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