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4年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下列做法违背“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回收
B.从海水获得潮汐能、波浪能等能量
C.通过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获得清洁燃料
D.广泛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作为燃料
2.某新型医用体温计采用镓铟锡合金液态金属,该合金无毒、无污染、熔点低。该合金属于
A.单质B.氧化物C.混合物D.盐
3.丁达尔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溶液B.胶体C.稀硫酸D.溶液
4.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不同价态含铁物质的转化:
B.小苏打中和胃酸过多:
C.碳酸氢铵作膨松剂:
D.实验室制备
5.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水反应:
B.碳酸钙溶于稀盐酸:
C.铜与稀硝酸反应:
D.金属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6.下列关于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是负极,其质量逐渐减小
C.正极反应为D.电子从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7.化学反应的速率往往受到反应条件的影响。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将橙子冷藏在冰箱里以延长保质期
B.向溶液中加入2滴溶液后,分解速率增大
C.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时,加入蒸馏水后,反应速率减慢
D.炒菜时加入味精能增加食品的鲜味
8.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为。若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完全转化为B.、、的浓度一定相等
C.的浓度保持不变D.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9.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主要选用聚氯乙烯制成。聚氯乙烯属于
A.金属材料B.硅酸盐材料C.有机高分子材料D.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0.水稻、小麦、玉米和土豆均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将碘酒滴到一片新切开的土豆表面,若变蓝色说明该土豆中含有
A.蛋白质B.淀粉C.油脂D.纤维素
11.下列实验仪器的名称错误的是
A.AB.BC.CD.D
12.我国首次利用核电商用堆批量生产同位素,“14”代表碳原子的
A.质量数B.质子数C.电子数D.中子数
13.宏观物质的计量(如质量、体积)与微观粒子的计量(如数目)间可通过物质的量联系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摩尔质量为
B.含有的原子总数约为
C.标准状况下,水含有的分子总数约为
D.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
14.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催化剂作用下,甲烷氧化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同系物有三种结构
B.和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D.可使的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15.以下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主要形式对应错误的是
A.AB.BC.CD.D
二、解答题
16.下表列出了五种元素(用字母表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原子半径:Z Y(填“大于”或“小于”,下同);金属性:X M。
(3)M与W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高温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 色。
(4)M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作供氧剂,写出其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以下是生活中常见有机化合物A、B、C、D、E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相对分子质量为28)可以调节植物生长,用于催熟果实。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是 ;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E的结构简式是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该反应的类型是 。
(4)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可以转化为乙醇,该转化过程被广泛应用于 。
18.以黄铁矿或硫黄为原料生产硫酸,同时将产出的炉渣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前,需要粉碎黄铁矿,其目的是 。
(2)在三种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写出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由炉渣中的制备还原铁粉时,若生成的铁粉质量为,则参加反应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4)“催化氧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体现了的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5)硫酸工业尾气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的环境污染是 。
19.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同学利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Ca2+、Mg2+、等)。
(1)向某粗盐水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Cl2溶液略微过量的目的是 。
(2)在实验室过滤沉淀时(装置如右图所示),不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填字母)。
A.烧杯B.漏斗C.玻璃棒D.蒸发皿
Ⅱ.为了探究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乙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测。
已知: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在酸或强碱溶液中都能溶解。
(3)由以上实验现象和已知信息,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论为 。
(4)在点滴板的2个孔穴中分别滴入3滴NaBr溶液、NaI溶液,然后向NaBr溶液和NaI溶液中各滴入3滴新制的氯水。能说明Cl的非金属性强于Br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选项
A
B
C
D
实验仪器
名称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具支试管
容量瓶
选项
化学反应
能量转化主要形式
A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周期
族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X
3
M
Z
Y
W
实验操作
现象
向试管中加2mL1ml/LMgCl2溶液,然后滴加过量氨水
有白色沉淀生成
将沉淀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2ml/L盐酸,然后振荡
白色沉淀溶解
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2ml/LNaOH溶液,然后振荡
白色沉淀不溶解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故A正确;
B.从海水获得潮汐能、波浪能等能量,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B正确;
C.通过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获得清洁燃料,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C正确;
D.广泛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作为燃料,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D。
2.C
【详解】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C。
3.B
【详解】A.溶液不是胶体,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A不符合题意;
B.胶体属于胶体,当光束通过该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B符合题意;
C.稀硫酸是溶液,不是胶体,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不是胶体,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A.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A.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将其拆开,则碳酸钙溶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 与稀硝酸反应时生成的是而不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金属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D。
6.B
【分析】该装置是原电池,Zn比Cu活泼,则金属Zn作负极,Cu作正极,以此解题。
【详解】A.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
B.根据分析,Zn作负极,Zn被氧化为Zn2+,其质量逐渐减小,B错误;
C.正极上H+得电子被还原生成H2,则正极反应为:,C正确;
D.Zn作负极,Cu作正极,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电子从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D正确;
故选B。
7.D
【详解】A.将橙子冷藏在冰箱里,降低温度,减慢橙子的腐坏或变质速率,以延长橙子的保质期,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有关,A不符合题意;
B.向溶液中加入2滴溶液后,分解速率增大,为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有关,B不符合题意;
B.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时,加入蒸馏水后稀硫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有关,C不符合题意;
D.味精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炒菜时加入味精能增加食品的鲜味,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A.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所以氮气和氢气不可能完全转化为氨气,故A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时,氮气、氢气和氨气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三者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氮气、氢气和氨气的浓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
D.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所以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聚氯乙烯不含金属元素,不属于金属材料,A不符合题意;
B.硅酸盐材料含有硅元素,聚氯乙烯不含有硅元素,不属于硅酸盐材料,B不符合题意;
C.聚氯乙烯是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符合题意;
D.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硅和二氧化硅、新型陶瓷、碳纳米材料等,则聚氯乙烯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淀粉遇到碘单质会变蓝,故答案为B。
11.A
【详解】A.该仪器是普通漏斗,不是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带有活塞,A错误;
B.该仪器属于烧瓶,瓶底呈圆形,则仪器的名称为圆底烧瓶,B正确;
C.该仪器是带有支管的试管,则仪器的名称为具支试管,C正确;
D.该仪器是规格为50mL的容量瓶,D正确;
故选A。
12.A
【详解】通常以“”的形式来表示某种核素(A代表质量数,Z代表质子数,X为元素符
号),“14”位于C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则代表碳原子的质量数,故选A。
13.D
【详解】A.的摩尔质量应为,单位错误,A错误;
B.1个NH3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则含有的原子总数约为,B错误;
C.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不能利用Vm=22.4L/ml计算11.2L水的物质的量,则标准状况下,水含有的分子总数不是约为,C错误;
D.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l/L,其物质的量为0.2ml/L×1L=,D正确;
故选D。
14.B
【详解】A.的同系物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结构,A正确;
B.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但性质不同的单质,如氧气和臭氧,和不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B错误;
C.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等物质,C正确;
D.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的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故选B。
15.B
【详解】A.甲烷在氧气中燃烧时,能量转化主要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A不符合题意;
B.铅蓄电池放电时,能量转化主要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时,能量转化主要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符合题意;
C.碳酸钙受热分解时,能量转化主要形式为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为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1)
(2) 大于 小于
(3) 离子键 黄
(4)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确定X、M、Z、Y、W分别为Li、Na、Al、Si、Cl元素。
【详解】(1)
由分析可知,Y为14号元素硅,原子结构示意图:。
(2)Z为Al元素,Y为Si元素,二者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左右相邻),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增强,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Al大于Si;X为Li元素,M为Na元素,二者同主族且上下相邻,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金属性:Li小于Na。
(3)
M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它属于离子化合物,由Na+和Cl-通过离子键构成,电子式为,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钠的焰色为黄色,则高温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
(4)M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作供氧剂,则该化合物为Na2O2,其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依据质量守恒,可得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点睛】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7.(1) 羟基
(2)(或)
(3) 氧化反应
(4)酿酒(或制取生物质燃料乙醇)
【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为28)可以调节植物生长,用于催熟果实,则A是乙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则B是乙醇(CH3CH2OH),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C,则C是乙醛(CH3CHO),乙醛和氧气反应生成D,则D是乙酸(CH3COOH),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E,E是乙酸乙酯(CH3COOCH2CH3),据此解题。
【详解】(1)根据分析,A是乙烯,其结构简式为;B是乙醇(CH3CH2OH),其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
(2)根据分析,E是乙酸乙酯,其结构简式为(或);
(3)反应②是乙醇和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是氧化反应;
(4)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可以转化为乙醇,该转化过程被广泛应用于酿酒(或制取生物质燃料乙醇)。
18.(1)增大黄铁矿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
(2)
(3)33.6L
(4) 还原性
(5)形成酸雨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黄铁矿在氧气中燃烧得到含有氧化铁的矿渣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得到硫酸;矿渣中的氧化铁高温条件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得还原铁粉。
【详解】(1)粉碎黄铁矿可以增大固体的表面积,有利于增大黄铁矿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故答案为:增大黄铁矿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
(2)氧化铁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碱性氧化物;铜和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由分析可知,制备还原铁粉的反应为氧化铁高温条件下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56g铁粉时,标准状况下,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体积为××22.4L/ml=33.6L,故答案为:33.6L;
(4)“催化氧化”时发生的反应为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二氧化硫是反应的还原剂,表现还原性,故答案为:;还原性;
(5)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均与水反应使雨水呈酸性,所以硫酸工业尾气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形成酸雨,故答案为:形成酸雨。
19.(1) 使其中的与Ba2+完全反应生成沉淀
(2)D
(3)Mg的金属性强于Al(或Mg(OH)2的碱性强于Al(OH)3或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等其他合理答案)
(4) NaBr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 Cl2+2Br-=Br2+2Cl-
【分析】向试管中加入2mL1ml/LMgCl2溶液,然后滴加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表明发生反应:MgCl2+2NH3∙H2O=Mg(OH)2↓+2NH4Cl。将沉淀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2ml/L盐酸,白色沉淀溶解,表明发生反应Mg(OH)2+2HCl=MgCl2+2H2O,则Mg(OH)2呈碱性;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2ml/LNaOH溶液,然后振荡,白色沉淀不溶解,表明Mg(OH)2不呈酸性。
【详解】(1)向某粗盐水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与发生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为了确保完全除去,BaCl2溶液略微过量,目的是:使其中的与Ba2+完全反应生成沉淀。
(2)在实验室过滤沉淀时(装置如右图所示),需使用烧杯、漏斗、玻璃棒,不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蒸发皿,故选D。
(3)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在酸或强碱溶液中都能溶解,而Mg(OH)2只溶于盐酸不溶于NaOH溶液,则表明Mg(OH)2只显碱性不显酸性,则Mg(OH)2的碱性强于Al(OH)3。由以上实验现象和已知信息,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论为:Mg的金属性强于Al(或Mg(OH)2的碱性强于Al(OH)3或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等其他合理答案)。
(4)在点滴板的2个孔穴中分别滴入3滴NaBr溶液、NaI溶液,然后向NaBr溶液和NaI溶液中各滴入3滴新制的氯水。NaBr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NaI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能说明Cl的非金属性强于Br的实验现象是:NaBr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该反应中,Cl2置换出NaBr溶液中的溴,从而生成Br2,离子方程式:Cl2+2Br-=Br2+2Cl-。
【点睛】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可以将非金属性弱的元素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A
D
B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D
B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普通高中2024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