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分层作业)(学生版)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分层作业)(学生版)第1页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分层作业)(学生版)第2页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分层作业)(学生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两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两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训练题,共6页。
    ◆1.阅读《淝水之战示意图》,讲述淝水之战的基本过程;了解淝水之战后北方的政治局面。(时空观念)
    ◆2.分类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的影响;理解北方民族大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知道北朝政权更替的过程和重要史事,初步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理解“北朝”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唯物史观)
    基础达标
    考点1 淝水之战
    1.【时空观念】中国历史留给后人的典故非常多,下列典故与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纸上谈兵B.朝秦暮楚C.草木皆兵D.三顾茅庐
    考点2 北魏孝文帝改革
    2.【史料实证】(2024·重庆·中考真题)在山西大同北魏贵族墓葬中出土的漆屏风,绘制有包括帝舜、周太姜、晋文公、汉成帝等人物故事,其画风与《女史箴图》有共通之处。这反映了( )
    A.鲜卑族的农业生产水平B.魏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
    C.魏晋南北朝政权的并立D.汉文化对北魏社会的影响
    3.【史料实证】如图所示是荆州市某中学绘画小组以孝文帝改革为主题设计的漫画。漫画内容可以反映出孝文帝改革( )
    A.促进了民族交融B.削弱了北魏实力
    C.沿袭了鲜卑习俗D.实现了南北统一
    4.【历史解释】(2024·陕西省宝鸡市一模)北魏孝文帝即位后,推行“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削弱了北魏实力
    C.结束了南北分裂 D.推动了江南开发
    5.【史料实证】如图为某位历史人物专著的目录。该历史人物应为( )
    A.秦始皇B.汉文帝C.北魏孝文帝D.隋炀帝
    6.【史料实证】北魏孝文帝对大臣说:我贵为天子,何必一定要居住于中原呢?只不过是想让你们的后代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开阔自己的眼界罢了。为此,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
    A.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B.在朝廷中强制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C.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D.迁都洛阳
    7.【史料实证】图中两幅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进行交融B.中外交往频繁
    C.经济快速发展D.科技高度发达
    考点3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8.【史料实证】(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此时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这反映魏晋时期北方地区( )
    A.民族间经济交往密切B.民族的大交融
    C.社会政局的动荡不安D.生活丰富多彩
    9.【史料实证】据题表可知,这些现象反映了( )
    题5表
    A.汉人生活方式完全胡化B.民族文化互鉴融通
    C.中原地区的畜牧业发达D.分科考试已经普及
    10.【史料实证】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
    11.【史料实证】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民众穿便于骑射的窄袖短衣和长勒靴的情况十分常见,而吃肉食、胡饼,服茶酥的北方游牧民族饮食习俗也十分流行。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A.北方地区战争不断B.物质生活日益富足
    C.各民族间交流频繁D.中原地区政治稳定
    12.【史料实证】公元4~6世纪进入中国黄河流域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在建立政权后,都注重设立学校,传播儒学;如石勒曾立“太学”及“小学”10余所,并亲临太、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前秦苻坚“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公卿以下子女并遣受业”。这些情况的出现( )
    A.体现出北方传统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B.结束了农牧业地域分异的格局
    C.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D.表明儒学传播缓解了民族矛盾
    13.【史料实证】下图所示坐具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北方少数民族引入内地。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 )
    A.排异性 B.吸纳性 C.保守性 D.连续性
    14.【史料实证】下图为1972年在嘉峪关市发掘的魏晋砖室墓壁画。画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既有汉族牧民,也有鲜卑农民。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丝束、蚕茧、绢帛和可能与缫丝有关的工具。据此,可推断( )
    题5图
    A.画像砖反映了当时的民族之间冲突B.民族交融促进了当时的生产发展
    C.丝绸之路在魏晋时期得到极大发展D.孝文帝改革实现了政权的封建化
    15.【家国情怀】前秦王苻坚和北魏孝文帝及北周文、武二帝各自称是远古有扈氏(苻坚)、黄帝(鲜卑拓跋氏)、炎帝神农氏(宇文氏)之后,皆为华夏族苗裔。这说明( )
    A.大一统的局面已经形成B.北方各族之间矛盾不断
    C.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加强D.中华文化影响非常深远
    能力提升
    16.观察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次著名战役的形势?这一战役发生于何时?
    (2)战役双方的实力对比如何?战役的结果是怎样的?其原因是什么?
    (3)简单概括此战役的历史影响。
    (4)列举两个出自该战役的成语。
    17.观察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439年,鲜卑族 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孝文帝即位后,力排众议,将都城迁至
    (2)将北魏迁都前后的都城名称填在图中相应框内。
    (3)从地理角度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18.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各题。
    材料一 见下图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材料二 见表格
    (2)材料二反映了谁在位期问颁布的哪一项具体改革措施?
    材料三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引自元末诗歌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交融的哪几种形式?
    三、开放创新
    19.【思维拓展】 北魏孝文帝在位29年,尤其是他亲政的9年,是北魏改革最为频繁的历史阶段。对于他的改革,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他的改革导致六镇兵变,加速了北魏和鲜卑的衰亡。”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目录
    一、年幼登基
    二、立志改革
    ……
    五、迁都洛阳
    六、推行汉化
    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饭、胡箜篌
    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重用汉人张宾为谋主,建立秀才、孝廉试经之制
    十六国时期,游牧民族把畜牧业与有关生产技术带到中原

    相关试卷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优秀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政权更替,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