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第1页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第2页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政权更替,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新教材变化
    1.新教材依据新课标对部分内容作了重新编排,使教材更符合新课标要求;如第19课增加了北朝政权更替,介绍北魏之后朝代更迭的情况。
    2.新教材引入了大量史学考古、理论研究新成果,课文标题后引语部分增加相应内容的图片信息,正文部分采用了大量的新地图、新图片、考古新发现的遗物,历史知识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如第19课引语旁配有《嘎仙洞遗址》、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采桑图》、《北齐校书图》(摹本 ·局部),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阅读《淝水之战示意图》,讲述淝水之战的基本过程;了解淝水之战后北方的政治局面。(时空观念)
    ◆2.分类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的影响;理解北方民族大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知道北朝政权更替的过程和重要史事,初步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理解“北朝”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唯物史观)
    教学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难点
    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意义
    教学方法
    观看视频法、识读地图法、研读史料法、表格归纳法、思维导图法
    教学资源
    ppt
    教 学 内 容 及 进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观看图片:《北魏贵胄出行图》
    文物解读:山西大同博物馆一层大厅壁画《北魏贵胄出行图》是一幅大型壁画,高约15.5米,宽约50米,内容以大同北魏壁画墓“出行图”为蓝本,创作了北魏贵胄出行场面。这幅壁画不仅是大同市博物馆的标志性展品之一,也是游客进入博物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艺术作品。它展现了北魏时期的贵族出行场景,通过精细的绘画技巧,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设问: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北方民族交融有何深远影响?
    二、淝水之战
    1.背景
    任务一:阅读教材,十六国指的是什么?前秦为什么会统一北方?
    前秦统一北方形势
    十六国: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北方15个政权和西南的成汉,总称“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前秦在苻坚统治期间,重用汉人王猛,锐意改革,国力大盛,一度统一了北方。
    2.经过
    任务二: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请你讲述淝水之战的过程。
    淝水之战示意图
    读图方法指导:
    1.看图名
    2.看图例
    3.看图注
    4.将图中信息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
    时间
    383年
    交战双方及兵力
    前秦(30万)VS前秦(8万)
    经过
    晋军要求秦军后退,以摆开战场决战,秦军后退阵脚大乱,晋军乘机进攻
    结果
    前秦失败,北方陷入分裂混乱
    成语故事
    草木皆兵、抽鞭断流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建立与统一北方
    任务一:阅读《课前导语》,简述北魏是如何崛起的?

    嘎仙洞遗址 鲜卑族拓跋部的兴起
    北魏的崛起:
    1.鲜卑人由拓跋、慕容、宇文等部构成,拓跋部是其中之一。
    2.386年,拓跋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重建代国,不久又改称魏国,史称北魏。
    3.北魏军攻破后燕国都中山的第二年,拓跋珪把都城从盛乐迁到平城(今山西大同)。
    4.其孙子太武帝拓跋焘先后灭掉北燕、北凉,重新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与南朝刘宋对峙,形成南北朝局面。
    2.改革背景
    任务二:阅读教材,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形势
    4世纪后期,鲜卑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各族在生产、生活和 习俗上,与汉人已无明显区别。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北魏孝文帝改革受到冯太后汉化改革的影响,他的改革顺应了当时民族交融的历史发展趋势
    3.改革内容
    任务三:观察地图、图表,结合教材,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北魏迁都示意
    孝文帝着汉服图
    改革内容:
    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通婚
    4.意义
    任务四:观看视频、阅读史料,多角度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影响?(对当时、对后世、对北魏、对整个中华民族)
    意义:
    1.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2进一步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加速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四、北朝政权更替
    1.原因
    任务一:阅读教材,概括军镇兵变的起因、经过、后果。
    起因: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在北方设立了六个军镇°,以抵御北方柔然的南下。北魏后期,来自北方的威胁大大减轻,军镇的作用减小,地位降低。
    经过:六镇军人对此十分不满,导致兵变,战火蔓延到今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地区。
    后果:在六镇兵变的打击下,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部分。东魏后被齐取代,史称北齐。西魏后被周取代,史称北周。
    2.北周改革
    任务二:阅读史料和教材,归纳北周改革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材料:府兵制,始于西魏、北周的兵役制度,西魏大统年间宇文泰创建。宇文泰为最高统帅,下设六个柱国大将军,每个柱国大将军督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共二十四军。柱国大将军、大将军由鲜卑人和汉人担任,汉人将军也被赐予鲜卑姓。府兵免课役,家属编入军籍,不属州县。隋及唐前期仍实行这个制度,内容有所变化。
    北周对待儒学采取积极吸取态度。文帝宇文泰雅好经书,任用苏绰制定体现儒家治国思想的《六条诏书》;用《周礼》设计的模式运转国家机器;任用大儒卢景宣充实儒家五礼制度。明帝宇文毓在位时,进一步完善官学,使儒学进一步发展。武帝宇文邕亲自行尊三老之礼,被史家称为“一世之盛事”。儒生士人纷纷前来。他们开学校,招学生,学生勤奋学习。北周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
    ——《魏书 ·序纪》
    背景:北周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不及北齐。为了强国需要,
    特点:①北周统治者在政治、军 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②还竭力促成鲜卑人与汉人的交融,因此国力渐渐强大。
    影响:577年,北周灭掉北齐,北方重归统一,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 基础。
    五、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原因
    任务一:想一想: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
    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交融高潮,是因为各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上,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学习中原地区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生产生活、社会习俗上,各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在这种深入交往与交流下,出现民族交融高潮。
    2.表现
    任务二:列表格梳理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
    领域
    表现
    生产生活
    魏晋以来,内迁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生产方式逐渐由原来的畜牧业转变为农业。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政治制度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大多采取与汉族士人合作的政策,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
    文化艺术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 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族的大交融。各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 繁。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北方民族的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民族心理
    尤其是在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融汇,各族相互认同感日益加强,以往的“胡”“汉”观念逐 渐淡薄。
    3.广度和深度
    任务三:比较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材料: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 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魏书 ·序纪》
    译文:从前黄帝有25个儿子,有的被封在中原各国,有的被封在边远地区。昌意的小儿子被封在北方,其封国有大鲜卑山,因此以“鲜卑”为号。
    拓跋鲜卑认为自己是黄帝儿子昌意的后代;慕容鲜卑认为自己是黄帝有熊氏的苗裔;北燕主高云自称是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后秦的建立者为羌人,把自己的祖先说成是有虞氏;前秦的建立者为氐人,把自己的祖先说成是中原的有扈氏;大夏的建立者为匈奴人,把自己的祖先说成是大禹。这些都说明各族在心理上、思想感情上认同中华民族。
    4.意义
    任务四:胡床原是北方民族的坐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内地流行。
    根据图画,说说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北齐校书图》(摹本 ·局部)
    胡床类似今天的马扎,可折叠,方便携带,原来主要是北方民族的将领在行军时使用的坐具。随着民族交流程度的日益加深,胡床在魏晋时流行。胡床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原地区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
    意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长期: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短期:并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含义
    任务五:什么是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
    民族交往,指民族间互相来往,与之相对的是隔绝。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由于生活地域和生产方式不同,经济上存在差异和互补,这是产生交往的主要原因。
    民族交流可以体现在民族间经济、政治、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相互影响。交流是双向的,彼此之间互有影响,表现为学习、借鉴。
    民族交融的关键在于既尊重差异又强调认同,蕴含着民族共同发展的意义。与交往和交流主要体现在外显的“动作和行为”有所不同,交融主要体现在内在的“心理和意识”方面。
    六、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时期。229年,魏、蜀、吴形成三国鼎立之势。280年,西晋短暂统一。316年,西晋灭亡,国家重新陷入分裂。南方先后历经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进入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先后经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彼此攻战,原有民族格局被打乱,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民族交融向前发展。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原有民族习俗难以适应先进文明地区的统治形势。社会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民族隔阂与偏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如何化解民族矛盾,成为维护和巩固统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前秦淝水之战的失败,除了苻坚个人因素和人民厌战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境内充满民族矛盾。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观察地图,阅读史料,思考问题
    结合地图,表格梳理淝水之战的过程
    结合图片,地图、史料,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识读地图、阅读教材,梳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观看视频,阅读史料,多角度思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示意图梳理北朝的政权更迭
    阅读史料。了解北周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
    表格梳理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
    结合史料、图片。理解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明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区别
    齐读感受
    观看视频,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阅读《淝水之战示意图》,讲述淝水之战的基本过程;了解淝水之战后北方的政治局面。(时空观念)
    分类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的影响;理解北方民族大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知道北朝政权更替的过程和重要史事,初步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理解“北朝”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唯物史观)
    整体感知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交融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板书设计
    核心素养
    拓展提升
    表格归纳
    活动设计
    利用表格,归纳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哪些方面相互吸收借鉴,并思考其意义。
    评价目标
    利用表格,归纳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哪些方面相互吸收借鉴,并思考其影响,加深学生对民族大交融的认识。
    评价方法
    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评价过程
    学生分组活动,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后先自评,然后小组之间互评,最后教师在小组自评的基础上,根据各组的表现,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对各小组进行评价。
    评价总结
    评价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分类归纳,看学生归类是否正确,一个是对意义的分析与内容对应是否正确。注意过程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
    作业设计
    建议下载使用本课分层作业

    相关教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情境,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学习任务五,过程性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精品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生合作,探究新知,总结拓展,情感升华,中考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