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语文 知人论世,谁识老杜心 —初中语文 杜甫群诗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语文 知人论世,谁识老杜心 —初中语文 杜甫群诗教学设计第1页
    中考语文 知人论世,谁识老杜心 —初中语文 杜甫群诗教学设计第2页
    中考语文 知人论世,谁识老杜心 —初中语文 杜甫群诗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 知人论世,谁识老杜心 —初中语文 杜甫群诗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 知人论世,谁识老杜心 —初中语文 杜甫群诗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议题及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议题名称:知人论世解其诗,风格对比明其人
    议题解读:
    提到杜甫,学生们往往会脱口而出,杜甫诗的风格是沉郁顿挫。至于什么是沉郁顿挫,他们可能并不能理解。在他们看来这四个字就是杜甫身上的一个标签。甚至于在很多同学们的心里,杜甫就是一个整天愁眉苦脸的“倒霉蛋”,他们缺乏对杜甫的深刻认识。殊不知终年紧锁眉头的杜甫曾经也和飘逸的诗仙一样有意气风发、疏狂不羁的一面啊!《望岳》与《春望》是诗人杜甫在不同时期的诗歌,这两首诗的标题中都有一个“望”字,前者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后者写在安史之乱前期,因为背景不同,诗人际遇、经历不同,所以虽同为“望”,但抒发的情感截然不同。如果将这两首诗整合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更能引导学生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理解杜甫的胸襟和气魄。
    选文篇目及来源
    《望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科书
    《春望》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忆昔》(节选)
    《杜工部集》
    《壮游》(节选)
    《壮游》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科书
    文本解读
    文本组特质:
    《望岳》是杜甫早期的诗歌。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但这并没有过多影响诗人的心情。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其父杜闲,在此期间擢为兖(yǎn)州司马,官职虽小,但足以为杜甫提供优越的生活。当时盛唐气象犹在,社会富庶,百姓安乐。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爆发之时。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鄜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公元761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几经辗转,求亲告友,终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次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文本与议题关系:
    这三首诗写于杜甫人生的不同时期,按照时间的先后再现了不同时期诗人的境遇和心境。通过这一组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其诗歌创作风格的影响。同时也能深刻全面地认识杜甫其人,感受其忧国忧民、始终胸怀天下的一片赤子之心。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做好文学积累;
    2.结合诗人创作背景,把握人物形象,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感悟诗人寄寓诗歌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3.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感受杜甫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理解杜甫的胸襟和气魄。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诗人创作背景,把握人物形象,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感悟诗人寄寓诗歌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感受杜甫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理解杜甫的胸襟和气魄。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同学们,你能记住杜甫的哪些诗句?在你的印象中,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回忆诗句,谈对杜甫的初印象)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继续学习杜甫的两首诗歌,再一次认识杜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设计意图]:
    以复习杜甫的诗歌开篇,唤醒同学们对杜诗及杜甫其人的印象。再让学生谈谈在他们心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既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学习兴趣,也为后面深入全面理解杜甫打下了基础。
    二、青年之壮
    (一)一读《望岳》,望到什么
    1、如果你就是诗人杜甫,正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望见泰山,诗兴大发,不禁脱口而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请同学们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吟诵《望岳》吧。
    朗读要求:注意节奏、语气、语调,借助注释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可用白话译诗,也可自己组织语言表述诗意。
    2、请一位同学诵读《望岳》,其他同学展开想象,站在杜甫的角度,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拿起笔来,在书上圈点勾画。
    学生组织语言表述杜甫都望到了什么?这些景物具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看来杜甫不但望到了云层、归鸟等景物,还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和神奇秀美。
    (二)二读《望岳》,体会心情
    1、望到如此壮阔景象的年轻的诗人,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声的自由朗读2—3遍,体会一下吧。
    学生谈诗人的心情,提醒学生抓住尾联“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小结:孔子曾说过:登泰山而小天下。可见,“小”的不仅是众山,“小”的还有天下,可见泰山之高峻。我们知道,泰山是五岳之首,雄伟高峻。杜甫此次并未登上泰山之巅,但这两句诗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表达了诗人定要登上人生顶峰的远大理想。
    2、理解了诗人的心情之后,我们再来读诗歌。想一想,要怎样才能读出感情呢?
    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意,豪迈之情。
    过渡: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气魄!有谁知道,那一年,杜甫的胸膛里为何会发出如此豪迈的声音?
    (三)群诗诵读,知人论世
    现在老师把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出示给大家。
    明确: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诗人在齐、赵漫游,时年二十四岁。其父杜闲,在此期间擢为兖(yǎn)州司马,官职虽小,但足以为杜甫提供优越的生活。当时盛唐气象犹在,社会富庶,百姓安乐,杜甫曾有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样的历史面貌在杜甫的诗歌当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浏览诵读《忆昔》(节选)《壮游》(节选),了解诗人抒情的缘由,明确什么“人”、什么“世”。注意:分析与朗读相结合。
    明确: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yì)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sù)米白,
    公私仓廪(lǐn)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wán)鲁缟(gǎ)车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节选
    谁能结合具体诗句说说,当时的“世”是什么样的“世”?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概括:全盛)预设:人口众多、粮仓丰实、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明确: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至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
    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
    ——杜甫《壮游》节选
    谁能结合具体诗句说说,生逢盛世中的杜甫是什么样的“人”?
    预设:
    我看到一个自信满怀的杜甫;
    我看到一个文采风流的杜甫;
    我看到一个雄心勃勃的杜甫;
    我看到一个志在四方的杜甫;
    我看到一个意气风发的杜甫;
    我看到一个英姿勃发的杜甫;
    我看到一个无所不能的杜甫……
    读读这几首诗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要读出杜甫的兴高采烈,意气风发。
    师小结:这就是杜甫,青年时怀有凌云之志的杜甫,仰望泰山,他神思飞扬,渴望凌人生之绝顶,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读他的另外一首诗。
    [设计意图]:
    本环节先从杜甫的《望岳》入手,通过朗读诗歌感受青年杜甫的豪情壮志。同时补充《忆昔》和《壮游》的片段,进一步佐证这一时期杜甫所处的盛唐时期的气象和青年杜甫的意气风发。与后面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情感态度,创作风格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资料的补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问题的设置旨在锻炼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注重对诗歌朗读的指导,从语速、语调、停顿等方面读出青年杜甫的豪迈之气。
    三、时代之“殇”
    请同学们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吟诵《春望》。
    1、这首诗和《望岳》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学生初步感知,抓关键词及所选取的意象。
    2、这首诗题目中也有一个 “望”,那我们在反复的朗读中来发现作者都望见了什么?
    望见国破家亡,望见荒草丛生,望见生离死别,望见战火连绵,望见妻离子散……
    3、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示例: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想远方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叫人 怆然涕下!
    过渡:作者到底经历了什么,以至于他风格大变,前后判若两人?我们需要从唐朝遭受的那一场灾难中寻找答案。
    播放安史之乱的相关视频及出示《春望》的写作背景
    明确: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鄜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师小结:现在的杜甫已是穷困潦倒,饱经沧桑;现在的大唐也已江河日下,盛世难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逢乱世的诗人深深蹙起眉头,感百姓之苦难,唱乱世之离殇。杜甫的其他诗歌也体现了这一历史变迁。
    [设计意图]:
    感受到《望岳》中诗人的豪迈胸襟之后再读《春望》,学生会很明显感觉到两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截然不同的。在反复朗读中提醒学生抓住主要意象,体悟诗人悲凉痛苦的心境。在两相对比之下,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疑问:为何前后两首诗的风格会如此不同。由此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这一场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大变动。家国情怀是杜甫人生的底色,时代的变迁与诗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诗人的情感又与自身命运、时代的变革分不开,只有做到了“论世”,才能窥探诗人藏在苍凉大背景下那一颗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大爱之心。这一环节为下面理解老杜之“心”也做了一个蓄势。
    四、老杜之“心”
    明确: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诵读诗歌,思考:杜甫的时代现在如何,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概括:满目疮痍)
    预设:民不聊生、穷困潦倒、子女落魄等
    2、这时候的杜甫再提起笔,还会像以前那样意气风发吗?从《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首诗中,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杜甫?请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
    预设:
    我看到一个老病穷愁的杜甫;
    我看到一个饱经沧桑的杜甫;
    我看到一个满目凄凉的杜甫;
    我看到一个思家心切的杜甫;
    我看到一个心系家国的杜甫;
    我看到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
    3、杜甫的所“望”和经历会影响他的思想情感。结合今天所学的杜诗,你能说说杜甫始终期望着什么呢?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师小结:青年杜甫在《望岳》中借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这种胸怀天下的理想伴随杜甫的一生。可是生活并没有眷顾这位才华横溢,有远大志向的年轻人。正值盛年的诗人被卷入时代的战争中,成了一个穷困潦倒痛苦不堪的落难者。但是诗人没有被战乱击溃,他用自己瘦弱的身躯向不公的命运抗争着,他用自己炽热的灵魂呐喊着,他用自己如椽的大笔记录着。在他的心里有国有家有天下人,他兼济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犹如一束光照耀千古,激励后人。他的一生都在为百姓愁,为国家忧。长安陷落,他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悲悼;人民困苦,他有“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控诉!大风破屋,他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情怀;安史之乱结束,他有“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快意!喜怒哀乐,皆与国家息息相关。“诗圣”杜甫,不仅因为他的诗歌成就,更是因为他的仁者之心,他的爱国之情!
    4、观看相关视频,感受老杜的赤诚之心
    5、诵读这两首诗歌,要读出其中哽咽的悲伤和忧痛的呼唤。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相当于一个升华,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诗人杜甫的家国情怀更明晰地凸显出来。相较于《春望》,这首诗更通俗一些,学生们很容易就能从诗歌中看到诗人穷困潦倒的处境。初步感受诗歌之后,再让学生谈一谈,你从诗中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有话可说,忧国忧民、心忧百姓这样的情感,学生们也能通过具体的诗句感悟出来。教师再顺势引导,这种情感对于当时自身难保、穷困潦倒的诗人是多么的可贵,多么地令人动容。最后再从“望”字做文章,诗人始终在“望”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比较今天所有诗歌的共同点。相对来说比较综合,学生通过讨论,言之有理皆可。将发言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去剥开诗人闪闪发光的内心。接着借助一个感人至深的视频将学生的情感推至顶点。
    五、再悟诗人
    回头看上课之初你对杜甫的印象,在你心目中“诗圣”杜甫的形象是否有变化或者是否更清晰了呢?请同学们进一步走进我们“可爱的老杜”,课后阅读有关杜甫的名人传记或查找相关资料,以“我眼中的杜甫”为题写一篇随笔。
    [设计意图]:
    回到开头的问题:你心目中的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信经过这一堂群文阅读课,学生们对于杜甫会有更多话要说。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有输入有输出,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课堂结束了,但知识的获取永无终结。如果通过这一堂课激发了学生对杜甫的喜爱,对中华古诗词的热爱,那更是值得语文老师欣慰的一件事。
    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是指以某一特定的阅读目的为中心,选择一系列的主题,形成一系列的文本,并将其组织起来进行群文阅读。那么如何确立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如何将多篇文章联系起来,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这是教师在备课之初就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
    家国情怀,忧国忧民是杜甫诗的一个核心主题,同时杜诗的“沉郁顿挫”又是语文老师提得很多却又讲解不到位的一个点。所以对于杜甫其人,对于杜甫的伟大之处,学生的感悟是不深刻的。基于这一点,我决定以杜甫群诗为依托,以感受杜诗风格,感悟杜甫家国情怀为要点进行群文教学。
    在篇目的选择上,我依照诗人不同的人生阶段,分别选了青年时期的《望岳》,安史之乱前期的《春望》以及漂泊西南时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这一时期的诗人虽然经历了科举失意,但年仅24岁的诗人却并不颓丧。青年杜甫也有“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狂放之气。这一篇目的选择无疑会打破学生对于杜甫的刻板印象,让“诗圣”杜甫的形象变得立体鲜活了起来。《春望》写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同有一个“望”字,但诗歌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这是群文阅读中的“异”。最后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在《春望》之后,如果说《春望》中还有个人身世的慨叹,那么到了这一首就完全将个人的悲惨境遇抛诸脑后,推己及人,从“小我”转为“大我”。后两首诗是诗人杜甫“家国情怀”有力的证明,这是群文阅读中的“同”。再说青年时期的雄心壮志又何尝不是为国为民、谋求建功立业的家国情怀的一种表现呢?通过这一组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其诗歌创作风格的影响。同时也能深刻全面地认识杜甫其人,感受其忧国忧民、始终胸怀天下的一片赤子之心。
    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课堂气氛,我以复习学过的杜甫的诗歌导入,接着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印象中的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初步了解学生对杜甫的认识,也为后面进一步体悟诗人形象打下基础。
    紧接着学习《望岳》,感受杜甫青年之“壮”。并补充《忆昔》和《壮游》的节选,让学生感受什么样的“世”造就了什么样的杜甫。这两首补充的诗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面,问题的设置也旨在帮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鼓励学生将阅读文本后的感受说出来。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望岳》《忆昔》和《壮游》都体现了生逢盛世的杜甫的激情与豪迈。
    诗歌的第三板块时代之“殇”,我们进入了“比异”的阶段。先让学生自由诵读《春望》感受截然不同的情感基调,然后仍然从“望”字入手,这一次诗人望到了什么?意象的选取也反映了诗人不同的遭遇和心境。紧接着学生跳出来,透过这首诗,我们“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在不知不觉中将杜甫不同时期的形象就勾勒出来了。同时在这种比较中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诗人产生变化的原因——安史之乱。写作背景的交代不是生硬地放在前面,而是水到渠成引发出来的。
    第四板块老杜之“心”是升华阶段。了解了时代大背景之后,我们再来一层一层剥开老杜的“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理解上难度不大,同学们也很容易通过朗读回答出来杜甫此时所处的是什么“世”,至于身处乱世的杜甫是什么样的人,这需要老师将重点放在诗歌的最后一节。即便自己身处逆境,诗人关心的仍然是天下寒士,甚至不惜许下“毒誓”——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何等可贵、何等伟大。整篇设计围绕“知人论世”展开,什么样的“世”造就了什么样的杜甫,然而在时代的变迁之下,始终不变的是什么呢?杜甫始终“望”的是什么?相信学生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最后一个问题将本篇设计中的所有诗歌进行一个整合。学生在讨论之后会明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始终不变的是杜甫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仁爱之心。令我们感动的一直是老杜赤诚的家国情怀。
    总而言之,群诗教学需要师生围绕议题开展阅读感知、阅读理解、阅读比较等活动。本篇在设计中也一直遵循“求同存异”原则。首先是前后两个不同时期诗的风格和诗人形象形成对比,如设计的第二板块与三四板块大的对比。在同一时期不同诗歌之间存在相同,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的落脚点放在“同”上,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时代背景,诗人创作的风格和心境都大不相同,这其中不变的其实是作者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在“比异求同”和“知人论世”中,让学生学会阅读比较,多维、立体、全面地去认识作家及其作品,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表格教案,共3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表格教学设计,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