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作业1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作业1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作业1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作业1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作业,共6页。
    1.“实际上三国鼎立是中国遭受十几年大破坏以后逐渐恢复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三国的统治者在本国内所采取的某些政治、经济措施,客观上对全国的统一都起了有益的作用。”结束这一“过渡阶段”的皇帝是( )
    A.曹操 B.司马亮
    C.司马炎D.司马睿
    2.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根据下图判断,280年属于( )
    A.公元3世纪前期B.公元3世纪后期
    C.公元2世纪前期D.公元2世纪后期
    3.“安土重迁,黎民之性。”纵观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几乎在各朝各代都有过规模相当大的迁徙。西晋末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战乱B.诸王势力强大
    C.西晋衰落D.统治者软弱无能
    4.对下面漫画所示事件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晋武帝
    B.战乱主要在长安一带展开
    C.它是西晋由盛转衰的标志
    D.它引发了我国古代第二次人口大迁徙
    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 生活的生动写照( )
    A.汉族 B.北方游牧民族
    C.女真族D.西南少数民族
    6.学习历史要注意对历史事件的过程进行准确掌握。“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迁到山西一带。”材料描述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 )
    A.原因B.开始C.结果D.影响
    7.4世纪后期,前秦逐渐强盛,皇帝苻坚锐意改革。下列属于苻坚的改革措施的有( )
    ①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 ②招抚流民,减赋禁奢 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④奖励军功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练能力】
    8.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时期北方的混乱,引起了北方人民的外迁。他们或走辽西,或走陇右,但是最大量的还是渡江南徙。这种现象( )
    A.缓和了西晋的社会矛盾
    B.大大增强了南方的军事实力
    C.导致西晋最终灭亡
    D.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
    9.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下列事件中与八王之乱有因果关系的是(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政
    B.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西晋初年大封同姓诸侯王
    D.匈奴人的反抗
    10.“统治因面临严重的危机而不稳固:内有持续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和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外有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掀起的反晋斗争,故统一局面并没维持多久。”材料反映了西晋时期的特征是( )
    A.政权分裂,大权旁落
    B.天朝上国,繁荣富强
    C.纷争不断,短暂而亡
    D.开放繁荣,民族交融
    11.十六国时期,夏国的建立者自称“大禹之后”,前秦氐族苻氏称“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北魏建立者鲜卑族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这说明了( )
    A.北方各族政权更替频繁
    B.北方各政权实现了统一
    C.内迁各族对华夏的认同
    D.改革促进北方经济恢复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其中一次战役,有30多万人参战,死伤10万人左右。洛阳周围13岁以上的男子,都被迫当兵或服徭役。米价贵到1万钱一石。人民流离四散。
    材料二 山西发生饥荒,皇族司马腾乘机掳掠内迁各族人民,卖往山东、河北做奴婢,用来换取军粮。当时20多岁的石勒,也在被掠卖的行列中。他历尽饥饿、疾病、死亡的危险,被卖到山东做奴隶。后来石勒起兵反晋,建立后赵政权。
    (1)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
    (2)结合材料二,说说西晋统治者是如何对待内迁各族人民的。
    (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西晋会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
    【练素养】
    13.下图所示为“晋归义氐王”金印,是当时的朝廷颁发给氐族首领的官印,其中的“晋”指的是西晋王朝。西晋王朝的首都位于今天的( )
    A.北京
    B.长安
    C.洛阳
    D.开封
    14.西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这不能反映出( )
    A.统治阶级昏庸腐朽
    B.大贵族生活腐化
    C.统治阶级缺乏雄才大略
    D.当时社会富裕
    15.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与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
    A.地方诸侯王势力强大
    B.“推恩令”的实行
    C.君主的腐朽统治
    D.民族矛盾激化
    16.《晋书·江统传》记载:“关中(主要是今陕西一带)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戎狄居半”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游牧民族内迁B.西晋统治腐朽
    C.十六国战乱纷争D.江南地区开发
    17.
    以下史实可以从右边图书中查找到的是( )
    ①十六国彼此征战
    ②汉人王猛得到重用
    ③苻坚重视汉族文明
    ④前秦灭亡西晋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8.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交融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上图中序号所代表的西晋时期内迁各民族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2)当时的西晋统治者是如何压迫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少数民族采取了怎样的反抗措施?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任免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公元277年,又制定了王国置军的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不同级别可置不同数目的军队,但各王无地方行政权。分类情况如下表。
    材料二 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摘编自《晋书·刘元海载记》
    (1)晋武帝指的是谁?古代哪个朝代开始实行分封制?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晋武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3)材料二中的“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C 2.B
    3.A 【解析】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夺取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故选A项。
    4.C 5.B 6.C 7.D
    练能力
    8.D 9.C
    10.C 【解析】据题干“内有……八王之乱和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外有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掀起的反晋斗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虽然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但是其统治腐朽,在内忧外患的打击下,迅速灭亡,所以“纷争不断,短暂而亡”符合西晋时期的特征,故选C项。
    11.C
    12.(1)事件:八王之乱。皇帝:晋惠帝。结果: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西晋从此衰落。
    (2)掳掠内迁各族人民,进行买卖。
    (3)原因: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西晋统治者的暴政激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反抗;西晋统治集团昏庸腐朽;等等。
    练素养
    13.C 14.D 15.A 16.A
    17.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是由匈奴人所灭,而非前秦。故选A项。
    18.(1)①鲜卑族;②匈奴族;③羌族;④氐族;⑤羯族。
    (2)西晋统治者向内迁各族人民征收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措施:内迁各族人民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19.(1)司马炎。西周。
    (2)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维护统治。
    (3)八王之乱。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西晋从此衰落。
    辖下民户数
    封国等级
    置军人数
    2万户
    大国
    上、中、下三军5000人
    1万户
    次国
    上、下二军3000人
    5000户以下
    小国
    1500人

    相关试卷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测试题,共3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