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适用年级,教学目标,选文情况,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分析人物形象,感悟少年的人性美
深入成人视角,体会鲁迅的爱与诚
【选文情况】选文篇名、来源
《社戏》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课
《故乡》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14课
【设计意图】
本次课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能通过讲解给学生呈现阅读鲁迅的方法。长期以来,提到鲁迅,都是在讲他的批判性,但是离开惯性思维,鲁迅除了批判,还有什么呢?本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离开对他的刻板印象,真正的从字里行间去感受真正的鲁迅。
多文本阅读可以通过寻找不同文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找到对比点,进而产生新的结论或者是更深刻的理解。对于《社戏》,往往注重分析其中小伙伴们的人物形象,以及“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但是对其中“我”的形象往往很少提及。一是因为笔墨较少,性格不明朗,二是因为小伙伴们的形象确实非常的深入人心。但换个角度想,“我”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呢?“我”的形象的塑造是否是作者有意为之呢?从分析“我”的形象入手,可获得哪些新的认识呢?
《故乡》和《社戏》都选自鲁迅的《呐喊》,《故乡》中提到了很多深入的思考,尤其是“我”对于“希望”的认识,如何引导学生自主的领悟主旨呢?在这篇八年级学生还没有学过的文章中,更能直观地观察到学生理解文意,深入主旨的过程。
因此,本课尝试从“我”的少年时期和童年时期两个角度,通过视角的转换,以及对《故乡》和《社戏》中小伙伴们的分析,深入理解主旨,体会鲁迅的爱与诚。
【教学过程】
导入: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故乡》和《社戏》中有哪些生动的少年形象呢?
【任务设置:找出少年形象,归纳少年群像的特点】
(闰土、宏儿、水生、双喜、阿发、桂生)
从分析这些少年个性的形象,再到总结他们的群像特点。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章内容、概括事件,从事件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少年们鲜活的人物形象。
如“孩子王”双喜:载“我”去看社戏的船是聪明的双喜想到的;并且安全的问题也是双喜打包票,并且他也是舵手。由此可见,双喜聪明大胆、富有生命力,生命鲜活。双喜也能一呼百应地带大家回家。在归途中偷罗汉豆,也是双喜想到先问问阿发的意见再偷。体现了他既稚气未脱又细心周到。
如阿发:在出航时拔后篙,说明他也是能干的人,和双喜合作的很愉快,可以看出他是有生活技能的。另外,在偷豆的时候,阿发先看看哪边豆大再偷哪边,体现了他非常的真诚、大方。并且直言“偷我们的罢”,可见其顽皮而又热情,懂得“顾大局”不扫人兴。
如桂生:在看戏的时候,我托桂生帮我买豆浆,桂生回来没有买到,给“我”舀一瓢水。因为“我”是城里来的客人,会念书,当然值得尊敬。对“我”的要求,桂生义不容辞。这样淳朴热情、天真烂漫的形象就凸显出来了。
学生往往将视线集中在上述的少年身上,并且往往分析的角度非常全面,细节也可以找到。
但是,往往会错过一个少年,那就是“我”。即使提到也是一带而过。因为“我”的形象确实并不是那么鲜明。因此,问题设置反其意而行之。引导学生分析“我”的人物形象。
因此,接下来这个问题就重点分析“我”的人物形象。
【任务设置:结合文章内容,从文中寻找依据,分析“我”的人物形象。】
相对于其他少年的松爽、张扬、鲜活、有生命力,“我”的形象则模糊、性格不明朗、相对被动,缺乏生机和活力。比如,想喝豆浆还要拜托同伴买,觉得戏并不好看也不直说等。总之,关于“我”的部分篇幅虽然小,但是只要聚焦于此,还是能感受到其人物形象的。
“我”的小伙伴们
(双喜、桂生、阿发、闰土)
“我”
热情好客 诚恳待人
善解人意 聪敏机智
果决勇敢 友善体贴
考虑周到 淳朴善良
生命力旺盛 个性鲜明
形象模糊
性格压抑、不明朗
缺乏活力、生命力
相对被动
因此,自然地走向了第二个主问题。
同样是少年,为什么作者给予他们不同的色彩呢?这样做,有什么用意?(学生探讨交流)
最后总结出,之所以作者给予这些少年不同的色彩,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1.从我的视角叙述故事,重点刻画小伙伴们的形象;
2.“我”的性格不明朗,更能衬托出小伙伴们的鲜活与生命力;
3.对比越明显,越能解释为什么“我”如此印象深刻,为什么引发了“成年”的我的思考。
分析出了这几点,就可以引导学生走向深入了,在《社戏》中,作者把笔墨停在了少年们最美好的时期,少年们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也许我们在《故乡》中可以找到答案。鲜活,灵动的闰土沦为了木偶人,且木偶人(环境下)都难逃苦不堪言、困窘麻木的木偶人的命运。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社戏》中的小伙伴可能也难逃这种境况。这种变化让人心痛,让人震惊,也让人深思。当我们现在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观察这种变化,自然就会引起人的反思。那让我们一起跟着鲁迅的笔墨,看看“我”站在成人视角,对这些美好产生了怎样的思考。
成年的“我”,对少年身上展现的美好人性,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1)阅读《社戏》第40段
2)阅读《故乡》84—88段
【任务设置:引导学生找到文中的“成年”视角,将鲁迅的思考引向深入。】
《社戏》中,能够体现鲁迅站在成年人的视角上,他产生的一种思考是什么呢?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个情感非常的直接,可以体现为怀念、留恋。从“一直到现在”,可以看出来,作者是站在现在的角度反观那夜经历,所以情感比较明显,就是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
《故乡》以成年人的视角观照过去与当下,相对就更加地深刻。这部分比较明显的体现在“我”从成年人的视角,看到了另外一组少年——正存在着美好的人性的少年。他如此怀念这些松松爽爽的少年,如此怀念这些充满新奇、生机、活力、美好的少年。可是当《故乡》中的宏儿也在想念水生的时候,他是什么反应呢?我们先看看宏儿思念水生的部分。 宏儿和我靠着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他忽然问道:
“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
“回来?你怎么还没有走就想回来了。”
“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
因为他看到了人的变化、少年的变化、美好人性的消逝,所以才引发了矛盾与思考。这其实也是他对于理想人性的思考。
正如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所说“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作者寻找的别样的人们就是这些充满了理想人性的人们。而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性,也正是寄托在了这些富有生命力的、如此鲜活的少年身上。
提到鲁迅,我们似乎总是在关注他的批判性,似乎鲁迅总是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凌厉而严肃的样子。其实通过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鲁迅似乎总是在批判,他探讨国民劣根性,他怒其不幸,但是他在这里却还是回到了“希望”上。也就是对美好人性的期待上。对理想人性的期待上。对爱与诚,爱与美好的期待。而少年,就是鲁迅寄托美好希望的所在。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说“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作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其实,鲁迅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至诚之声”“温煦之声”,呼唤美好的人性。呼唤少年人性中的那些美好。所以,当下次,我们再读到鲁迅的作品的时候,不妨拿开那些惯性思维与刻板印象,去真正的感受鲁迅作品中的内容。
我面前的大家也是美好的少年,短短的四十分钟,我看到大家眼里有光,内心坚定、松松爽爽、自信主动,祝福大家都能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成为别人生命中的一抹亮色。
【作业设计】
重读《朝花夕拾》,任选角度,谈谈你对鲁迅笔下理想人性的看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深入探究,总结升华,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鲁迅知社戏,重回乐土忆乐事,再回乐土品乡情,回味偷豆思民风,看戏途中赏美景,品味语言晓童趣,纵观社戏悟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社戏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