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9页。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学校、考号、姓名等填在试题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考生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秋天来了,树叶慢慢地变黄了、凋落了
B. 智能机器人小怡会写作文
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秋天来了,树叶慢慢地变黄了、凋落了,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具有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智能机器人小怡会写作文,没有生物的特征,不具有生命现象,B符合题意。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现象,具有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在高山上,阔叶林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A. 水B. 光C. 温度D. 土壤
【答案】C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详解】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所以,在高山上,阔叶林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温度,故选C。
3. 如图为某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鸟与墨鱼只有捕食关系
B. 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
C. 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虾
D. 企鹅属于消费者
【答案】D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图中的食物链有:海藻→虾→蓝鲸、海藻→虾→海豹、海藻→虾→墨鱼→企鹅、海藻→虾→墨鱼→海鸟、海藻→虾→海鸟,共5条。
【详解】A.图中显示海鸟不仅捕食墨鱼,还捕食虾,墨鱼也捕食虾,因此海鸟与墨鱼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B错误。
C.虾不一定是数量最多的生物,通常生产者(如海藻)具有最大数量,C错误。
D.企鹅不进行光合作用,是动物,故属于消费者,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差别明显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相似生物要注意它们不同之处
B. 调查生物不必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需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C. 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D. 调查时,全组同学要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答案】B
【分析】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调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记录调查结果、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等。
【详解】A.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可以按形态结构或生活环境等进行统计归类,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对相似生物要注意它们不同之处,故A不符合题意。
B.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的把握当前的状况。因此,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也要如实记录,故B符合题意。
C.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可以按形态结构或生活环境等进行统计归类,故C不符合题意。
D.调查时,全体同学集体行动,要遵守规则,要特别注意安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小明想验证“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用一只健康的鼠妇做实验材料
B. 认真操作,统计一次实验结果即可
C. 为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生活环境
D. 除温度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鼠妇生活
【答案】D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单一实验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详解】A.用一只健康的鼠妇由于会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误差,所以应该需要较多只鼠妇来做实验材料,如10只,A不符合题意。
B.统计的次数少也会有误差,实验中要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目的也是为了减少误差,B不符合题意。
C.如果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实验的唯一变量为光照,探究的是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而不是温度了,C不符合题意。
D.由于该探究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鼠妇的影响,所以就应该设置以温度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其他各项都相同,且尽可能减少其他各项对鼠妇的影响,D符合题意。
故选D。
6. 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南方的植物移植到北方容易死亡
B. 春季雨季后,禾苗生长快速
C. 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 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答案】C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详解】A.南方的植物移植到北方容易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南方的植物适应了南方的气候环境,当它们被移植到北方时,由于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它们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死亡。这反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而不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春季雨季后,禾苗生长快速,这主要是因为雨水为禾苗提供了必要的水分,促进了其生长。这同样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即环境因素(水分)促进了生物(禾苗)的生长,B不符合题意。
C.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同时它们的排泄物还能为土壤提供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这显然是生物(蚯蚓)对环境(土壤)的积极影响,C符合题意。
D.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是海豹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年降雨量少,缺乏高大植物,但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方面起重要作用
B. 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种类也很多,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
C. 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年产氧气总量的70%,有“地球之肺”之称
D. 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是地球上生态环境最恶劣的生态系统之一
【答案】C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详解】A.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A正确。
B.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B正确。
C.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C错误。
D.荒漠生态系统是指分布于干旱地区,极端耐旱植物占优势的生态系统。由于水分缺乏,植被极其稀疏,甚至有大片的裸露土地,植物种类单调,生物生产量很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缓慢。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是地球上生态环境最恶劣的生态系统之一,D正确。
故选C。
8.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带来的幸福感,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南阳也有许多美丽的景点让人流连忘返。下列景区的描述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白河湿地公园B. 鸭河水库中的鱼虾
C. 龙潭沟景区的瀑布D. 独山风景区的动植物
【答案】A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还包括蚯蚓、蜣螂等腐生性动物)组成。
【详解】A.白河湿地公园不仅包含了白河的水体、湿地植物、动物等生物部分,还包含了土壤、气候等非生物部分,因此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符合题意。
B.鸭河水库中的鱼虾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生物,即消费者,没有包含生产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C.龙潭沟景区的瀑布主要是水体和地形的表现,虽然可能包含一些生物(如微生物、水生植物等),但并未明确包含生态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且主要强调的是物理景观而非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因此,它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D.独山风景区的动植物只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没有包含非生物部分(如土壤、气候等),因此也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把其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 )
A. 清水中B. 糖水中C. 生理盐水中D. 盐水中
【答案】A
【分析】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①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③取材: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下一块薄膜;④展:将薄膜浸入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⑤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⑥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⑦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详解】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洋葱内表皮细胞的正常形态,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 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与遗传相关的结构单位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染色体→细胞→DNAB. 细胞核→细胞→DNA→染色体
C. 细胞核→DNA→染色体→细胞D. 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
【答案】D
【分析】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位置关系如图: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细胞核在细胞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分布在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即DNA在染色体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故选D。
11. 对下图解释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 正常情况下,鼠类数量应多于食鼠动物
C.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D.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不变的状态
【答案】D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又分为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这种自动调节能力主要依赖于生物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A正确。
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来说,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所以,在正常情况下,鼠类数量应多于食鼠动物,B正确。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例如,食鼠动物依赖鼠类为食,但同时它们也控制着鼠类的数量,防止鼠类过度繁殖并破坏生态系统,C正确。
D.虽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能够维持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但这种稳定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生物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维持在不变的状态,D错误。
故选D。
12. 下列哪一项结构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却没有( )
A 液泡B. 线粒体C. 细胞质D. 叶绿体
【答案】A
【分析】①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②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注意: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绿色植物细胞有叶绿体,不是绿色植物细胞也没有叶绿体。
【详解】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等;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因此,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却没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13. 某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它的一个体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后,得到8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
A. 2条B. 4条C. 8条D. 16条
【答案】D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详解】细胞分裂过程中,原细胞的16条染色体复制成32条,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所以每个子细胞得到16条染色体。无论分裂多少次,1个细胞每次分裂成两个子细胞,那么每个子细胞最终得到的染色体数目都应该是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即16条,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4. 显微镜是生物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之一。下列显微镜结构与其功能,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分析】人的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比0.1mm更小的物体或结构细节。想看到更小的物质结构,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这样的工具。 显微镜的结构由光学部分、支持部分及调节部分三部分组成。光学部分由镜头(目镜和物镜)和反光镜组成。支持部分包括镜筒、镜臂、载物台、镜柱及镜座等。调节部分由转换器、遮光器和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详解】A.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是显微镜的主要放大部件,它们共同协作将观察对象放大,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微小的细节,A正确。
B.转换器是显微镜上的一个部件,它通常位于镜筒的下方,靠近物镜。转换器的主要功能是旋转以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B错误。
C.粗准焦螺旋是显微镜上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功能是大幅度地升降镜筒,以便我们能够快速地将观察对象调节到视野中,并初步调节其清晰度,C正确。
D.载物台是显微镜上的一个平台,用于放置玻片标本。载物台上通常有一个夹子或移动装置,以便我们能够固定和移动玻片标本,从而观察不同的区域,D正确。
故选B。
15. 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如图),更换了新目镜和移动玻片后污点没有动,则该污点最可能在( )
A. 目镜上B. 物镜上
C. 载玻片上D. 反光镜上
【答案】B
【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可能存在于目镜、物境或破片标本上。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裁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上,不动就不在玻片上;如果不在目镜和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移动装片污物不动,转换物镜污物仍不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
【详解】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裁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上,不动就不在玻片上;如果不在目镜和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由此可见,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6.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A. 循环流动,逐级递减B.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 循环流动,前后不变D.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答案】D
【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
【详解】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储能越少,个体数量越少。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食物链一般只有3-4个营养级。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由此可以得出: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单向流动,不循环。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人们观看健美运动员的展示时,运动员身体某处多次产生的隆起是由于( )
A. 上皮组织具有分泌功能B.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功能
C.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功能D. 肌肉组织有传导兴奋功能
【答案】C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详解】A.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能分泌唾液、汗液等物质,上皮组织不具有收缩功能,所以A不符合题意。
B.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但上皮组织不具有收缩功能,所以B不符合题意。
C.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所以,健美运动员展示时身体多处产生隆起是由于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功能,C符合题意。
D.神经组织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神经组织不能收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指的是( )
A.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B.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圈表面
【答案】D
【分析】生物圈既包括了生物圈这个环境,又包括了生物圈里面所有的生物,它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
【详解】AC.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它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AC错误。
B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D正确。
故选D。
19.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二字,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下列哪种情况?(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
【详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细胞”二个字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二字,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0. 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A-D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此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详解】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果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那么被捕食者数量会因此而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随着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加大,种内斗争势必加剧,再加上没有了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自身素质(如奔跑速度、警惕灵敏性等)必定下降,导致流行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其密度减小,直至相对稳定。即天敌减少,造成被捕食者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稳定。从表中可看出B系统生物种类最多,调节能力最强,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如图中,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1)如果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和_______。
(2)图一中,蛇和鹰之间存在_______关系。
(3)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则这条食物链中,图二中的生物乙对应图一中的_______(填写生物名称)。
(4)小明了解到,在某一时期,人们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和其他鸟类,造成该食物网中鼠和昆虫的大量繁殖,对森林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_______的。
【答案】(1)①. 非生物部分 ②. 分解者
(2)捕食和竞争 (3)①. 草→鼠→蛇→鹰 ②. 鼠
(4)有限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1)图可知,草属于生产者,兔等动物属于消费者,如果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蛇和鹰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高级消费者,处在不同营养级鹰以蛇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又处于同一营养级,都以鼠为食物,故又为竞争关系。
(3)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一中食物链共有4条: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是草→鼠→蛇→鹰。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与图一中的食物链:草→鼠→蛇→鹰相对应,可见乙对应图一中的鼠。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越弱。所以,在某一时期,人们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和其他鸟类,造成该食物网中鼠和昆虫的大量繁殖,对森林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2. 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一是小林同学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二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此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排列出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2)其中步骤②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的生活形态;步骤_______操作不当容易产生气泡。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使用的目镜放大倍数是10倍,使用的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观察的细胞被放大了_______倍。
(3)图二是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步骤a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_______;步骤c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步骤d上升镜筒时,若已在视野中找到细胞物像,可旋转_______使物像更清晰。
【答案】(1)③②⑤④①⑥
(2)①. 生理盐水 ②. ① ③. 400
(3)①. 凹面镜 ②. 细准焦螺旋
【分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为:擦(用洁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刮(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涂(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盖上盖玻片)→染(用稀碘液染色)→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详解】(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为擦、滴、刮、涂、盖、染、吸,结合题图一可知,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②⑤④①⑥。
(2)步骤②滴加的是生理盐水 ,由于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细胞不会因吸水膨胀,也不会因失水而皱缩;步骤①盖盖玻片时,要使盖玻片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地放下,避免产生气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共同决定的。在本题中,使用的目镜放大倍数是10倍,使用的物镜放大倍数是40倍,因此观察的细胞被放大了:10×40=400倍。
(3)图二步骤a对光中,当外界的光线较弱时,要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较强时,要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步骤c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步骤d上升镜筒时,若已在视野中找到细胞物像,可旋转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23. 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B是_______细胞结构。
(2)某农作物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是因为细胞具有[ ]_______,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四川血橙以口感清甜、香味浓郁闻名全国,是由于其液泡内的_______中溶解着多种酸甜物质。
(4)A、B两种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_______,A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③_______。
(5)克隆羊多莉的身世表明,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存在于[ ]_______中。
【答案】(1)动物 (2)②细胞膜
(3)细胞液 (4)①. 线粒体 ②. 叶绿体
(5)④细胞核
【分析】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详解】(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因此,图中B是动物细胞结构,A是植物细胞结构。
(2)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所以某农作物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是因为细胞具有②细胞膜。
(3)四川血橙以口感清甜、香味浓郁闻名全国,它甜香的汁液主要是存在于⑤液泡中的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糖分,色素等物质。
(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A、B两种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A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③叶绿体。
(5)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④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
24. 如图一表示油菜的发育过程,图二表示显微镜下观察的洋葱根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b过程叫做细胞的_______,通过b过程形成了结构丙。丁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叶片上、下表皮主要由_______组织构成。
(2)掐去顶端的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是因为没有了_______组织。
(3)与麻雀的结构层次相比,油菜植株没有_______这一结构层次。
(4)图二中①所示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对应图一中的_______(填字母)过程时期。
【答案】(1)①. 分化 ②. 器官 ③. 保护
(2)分生 (3)系统
(4)a
【分析】图中:甲为细胞(受精卵),乙为分裂的细胞,丙为组织,丁为器官,戊为植物体;a为细胞分裂,b为细胞分化,c为组织构成器官,d为器官构成植物体。
【详解】(1)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b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和营养组织),因此b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通过b过程形成了结构丙组织。图丁所示的叶片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因为叶片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并且按照一定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保护组织是由植物体表面的表皮构成,具有保护功能,叶的上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2)分生组织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产生更多新细胞,掐去油菜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是因为没有了分生组织。
(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与麻雀的结构层次相比,油菜植株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4)图二中①所指的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的过程,故a时期是细胞分裂。①所在的细胞正在进行细胞的分裂,对应图一中的a时期。
25. 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同学们决定把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吧。
提出问题是:光能影响叶绿素(叶绿素是叶绿体中含有的一类绿色色素)的产生吗?
(1)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把甲放在_______下培养,把乙放在_______处培养.
(3)该实验的预期结果是:甲中的黄豆芽_______,乙中的黄豆芽_______。
(4)如果该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那么该实验验证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_。
【答案】(1)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
(2)①. 阳光 ②. 黑暗(或无光)
(3)①. 变绿 ②. 不变绿
(4)光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1)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所以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
(2)B.光能影响叶绿素(叶绿素是叶绿体中含有的一类绿色色素)的产生吗?实验的变量是光,除光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所以把甲放在阳光下培养,把乙放在黑暗处培养.(3)该实验的预期结果是:甲中的黄豆芽变绿,因为有光,叶绿体在光照下合成叶绿素,乙中的黄豆芽不变绿,因为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如果该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那么该实验验证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选项
A
B
C
D
结构
物镜和目镜
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
载物台
功能
放大物像
调节视野亮度
大幅度升降镜筒
放置玻片标本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物种8
物种9
A系统
150
250
0
0
40
0
0
0
10
B系统
200
350
100
800
30
30
20
50
40
C系统
0
30
0
0
40
0
20
0
10
D系统
300
200
0
0
0
0
0
50
5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6页。